救生艇、救生筏结构与属具的认识

合集下载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
有的全封闭式救生艇,为适应降落要求或所在船舶的特殊性,艇内装
置有自供气体系统(如运载有毒蒸气或毒气货物的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 输船)。此类救生艇在全部进口和开口均关闭的情况下航行时,救生艇内 空气能保障艇内人员安全和适宜呼吸。 ③耐火耐高温救生艇
耐火耐高温救生艇是指艇壳表面采用阻燃耐火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式救 生艇。耐火耐高温救生艇主要装配在运载闪点低于60℃货物的油船、化学 品液货船、气体运输船上。 ④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
(2)部分封闭式救生艇结构与设备 部分封闭式救生艇的基本结
构与一般救生艇相同。 部分封闭式救生艇的两舷出
入口较全封闭式艇宽敞,以方便 较多人员的登乘;在海上风浪小 和天气炎热时,可开启尾舱门和 两舷的出入口通风、采光;当风 浪较大或天气寒冷时可关闭所有 出入口,在所有出入口关闭后仍 有足够供乘员所需的空气进入。 此类救生艇自然采光的水密窗通 常较封闭式救生艇多,并集中设 置在艇的后半部顶篷上;艇在释 放或航行时,柴油机的启动、运 行、停车和救生艇脱钩释放装置 的操作可由驾驶人员在驾驶位置 一人遥控操作。部分封闭式救生 艇外观与部分结构如图1-5所示。
平时应检查瓶内气体是否充满,方法为将减压器的调节手柄逆时针方 向旋松,然后打开一个气瓶的瓶头阀,此时压力表显示的数值如在12.7~ 14.7MPa范围内说明是充满的。检查完毕后,应顺时针旋紧减压器的调节 手柄,打开放气塞排除检验用的气体。
⑤艇内装备有供柴油机启动及照明用的12V蓄电池,装在一个密封的箱 内,其中有一通气管使蓄电池产生的氢气由该管排出艇外。 ⑥在艇的顶部装有菌形手轮或螺杆控制的通风筒。当艇在正常航行时可 打开通风筒用以向艇内通风;艇在通过火区时,可人工关闭通风筒。 ⑦为满足救生艇额定乘员的搭乘,通常在艇内设计上下两排座位;每个 标明的座位处均设一根安全带,安全带的设计应保证在救生艇处于翻覆 位置时能将体重为100kg的人员牢固地缚在原座位处。 ⑧救生艇前后紧急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艇员挂钩和带缆,以及便于直 升机营救艇员。在风浪小时,也可以开启用于通风采光。 ⑨艇外顶篷两侧扶手是为方便人员登、离救生艇或为保障艇员在艇外作 业时的安全而设计的。 ⑩划桨孔的作用,平时可作为舷窗协助瞭望;当艇机出现故障或燃油耗 尽时,打开划桨孔,伸出桨划动水面使艇前进。 11 柴油机和齿轮箱的操纵可由一名驾驶人员在驾驶位置控制操作,亦 可在机器位置直接操作。 12 救生艇释放时的脱钩方式可由操纵人员在驾驶位置操纵首尾联动脱 钩装置。

三副业务详解

三副业务详解

三副业务大全1、救生艇标记:⑴救生艇上应以经久的明显字迹标明所批准的救生艇的乘员定额。

⑵应以印刷体罗马字母将救生艇所从属的船舶名称及船籍港标明于艇首两侧。

⑶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的标志,应能从空中看清。

2、救生艇属具主要有:⑴救生手册1本⑵具有发光剂或适当照明装置的操舵罗经1只⑶有效的首缆2根,其长度不小于从救生艇存放位置至最轻载航行水线距离2倍或15米,取其长者。

自由降落救生艇的2根首缆应设置在救生艇的前端附近备用。

其他救生艇上的一根缆绳应与脱开装置相连并设在救生艇的前端,另一根应牢牢地系固在或靠近救生艇的前端备用。

⑷太平斧2把,救生艇每端各一把。

⑸救生信号:火箭降落伞信号4支,手持火焰信号6支,漂浮烟雾信号2支。

⑹救生艇额定乘员每个人不少于10000KJ的口粮。

⑺以短绳系于艇上的水手刀1把,开罐头刀3把。

⑻探照灯1具,具有垂直和水平扇面至少为6度,所测的光强为2500cd,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小时。

⑼足供不少于救生艇额定乘员10%用的保温用具或2件,取其大者。

(10)急救药包一套。

(共31项)3、消防、救生演习时间间隔及要求:演习应尽可能按实际应变情况进行。

每个船员每月应至少参加一次弃船和一次消防演习。

若有25%以上的船员未参加该船前一个月的弃船和消防演习,应在该船离港后24小时内举行这两项演习。

4、救生圈的配备;船长100米以下 /8只船长100米至150以下/10只船长150米至200米以下 /12只船长200米及以上 /14只(船舶救生圈中有一半应配备自亮灯浮)5、货船至少应为其每艘救生艇配备3套浸水服,或者,如主管机关认为有必要而且可行,为船上每个人配备1套浸水服。

6、驾驶台上应配备多少支救生信号?(12支火箭降落伞信号)7、救生艇吊艇索的保养更换有何要求?5年换新/30个月掉头;如不可掉头吊艇索经船检部门的检查及认可,可以使用4年。

8、是否只要船长在驾驶台,就意味着由船长指挥驾驶?否,必须履行职责并对航行安全负全部责任,除非船长特别明确由其承担责任。

5.1船舶救生设备讲解

5.1船舶救生设备讲解
第五章 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
救生艇
救 生 载 具
救助艇 救生筏 救生圈
船 舶 救 生 设 备
个人 救生 设备
救生衣 救生服 抗暴露服
艇降落装置
保温服
救生载具之救助艇
1、救助艇的种类 按 刚性救助艇 结 构 充气救助艇 形 式 划 混合结构救助艇 分 一般救助艇 按 航 速 划 快速救助艇 分 专用救助艇
• 救生浮平时应存放在艇甲板舷边。 使用时靠人力投入水中,两面可用。 • 救生浮的强度应满足自18m高处投入 水中而不致损坏。其稳性要求应满 足在浮具的一个边缘每300mm挂7kg 重物,挂重一边的上边缘不致辞没 入水中的要求。其浮性要求是:当 支承相当于每人14.5kg的铁块时(按 乘员定额)能24h不沉。
a
• 结构简单,登乘方便,但是低温保护性 能差,乘客受到恶劣环境伤害
• 木质救生艇本身具有浮力,不易沉没,但 • 结构复杂、保养困难,但由于木材耗量大, • 已逐渐为其他救生艇所取代。
• 敞开式救生艇结构简单,便于人 员上下。但艇上遇难人员会受到 日晒雨淋和海水侵袭。
• 封闭式救生艇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其艇体由金属或其他耐火材料制成, 具有防止烟火和热气侵入艇内的结 构。其上设有喷水系统和绝热装置, 并备有压缩空气设备,以保证乘员 的安全和艇机的连续运转,同时还 应备有充分的吸收剂,用以减少二 氧化碳的含量。封闭式救生艇的出 入口应启闭方便,不得妨碍人员的 迅速进出。
• 抗暴露服是专供救 助艇员和海上撤离 系统人员使用的保 护罩,用途与救生 服相似,对于绝热 性能要求低于救生 服。
救生浮具之救生浮
• 救生浮是一个用钢质空气箱或泡沫塑 料包以帆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制 成的矩形或椭圆形的浮体。浮体当中 有绳网和活动木格踏板。浮体外侧装 有间距小于500mm的链环状扶手索。 每边还应配备两根合成纤维的缚带, 长度应足以使乏力的乘员用缚带简便 地将自己系于救生浮的把手索上。

救生艇与救生筏的区别

救生艇与救生筏的区别

救生艇与救生筏的区别
救生艇、救生筏是船上配备的大型救生设备,它们具有在元多、属具备品齐全、施放快速、操纵简捷、机动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

那么,救生艇与救生筏的区别有哪些呢?
1、救生艇是船上最主要的救生工具,它是舰船乘员用于自救或援救海上遇险人员的专用救生小艇。

在艇内座板下装有空气箱,以确保该艇全部灌满水也不会沉没。

艇上备有食品、饮水、急救药品、属具、通信设备及帆、桨、篙等推进设备,有的还备有机动的推进装置。

按结构材料,分为木质救生艇、金属救生艇和玻璃钢救生艇。

按结构形式,分为开敞式、封闭式和全封闭式救生艇。

长度不小于5m。

采用桨、帆或机器推进,乘员60 人救生艇的艇首标明所属船名和艇号,艇尾标明船籍港。

救生艇平时设置在救生甲板的吊放设备上,以便于人员登艇和迅速放至水面。

2、救生筏是船舶配备用于紧急情况下脱离危险区域或从遇难船舶紧急撤离的救生设施和装备,也作为抗洪防灾专用装备。

救生筏平时包装存放在玻璃钢存放筒内,救生筏安装在船舷专用筏架上,可将筏直接抛入水中,救生筏既可自动充胀成形,供遇险人员乘坐,如果船舶下沉太快,来不及将筏抛入水中,当船舶沉到水下一定深度时,
救生筏架上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会自动脱钩,释放出救生筏。

救生筏的管腔浮胎应至少分隔成2个独立气室,浮胎的设置应能在任一气室受到损坏时,救生筏仍能正常使用。

救生筏分为传统式救生筏和气胀式救生筏,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使用不同种类的救生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身安全。

船舶检验规范(救生设备)

船舶检验规范(救生设备)
点和采取应变部署表所列行动之用。该系统尚应以公共广播作为补充。
通用应急报警系统应能以传播号笛,并加以由船舶主电源及应急电源供电的电
铃、电笛或其他有效报警系统,发出不少于7个短声、继以长声组成的通用应急
报警信号。
3( 救生设备的存放、登乘、降落、回收与检修
3(1 救生设备的存放
1( 救生艇与救生筏:
(1) 救生艇、救生筏应存放在尽可能靠近起居和服务出所的地方。任一存放
少为该艇的长度;在船长为120M及以上的货船上,应使救生艇的为尾
端在船舶推进器之前的距离至少为该救生艇长度的1。5倍;所有船舶,
应尽可能使救生艇从船舶平直部分降落下水;
2( 救生圈与救生衣
(1) 救生衣应存放在人员易到达的处所,值班人员使用的救生衣分别存放在驾
驶台、电报室和机舱等处所,其存放位置应有明显标示。
为150% 船长大于或等于60米
(2) 个人救生圈的配备:
船舶种类 船长 救生圈总数 其中
带自亮灯 带救生圈
索 总数 其中带
烟雾信

除客船以外的150--75 10 5 每舷至每舷至少 其他船舶 少 200--150 12 6
1 1
2(4其他救生设备的配备
(1) 救生抛绳器:航行于远洋航区、近海航区和沿海航区,且船长大于和等于40米
的客船和船长大于60米的其他船舶,应配备手提式救生抛绳器4具或抛绳枪1
套(包括抛绳枪1支,抛绳、火箭体和击发器各4支)抛绳器应经认可。 (2) 烟火信号:
每艘500总吨以上的船舶应配备12牧认可的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 (3) 紧急报警:系统:
船长大于40米的货船均应配备1 套通用应急报警系统,以供招集船员至集合地
(2) 降落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

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

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1. 引言船舶救生设备是保障船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正确选用和使用船舶救生设备对于船舶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船舶救生设备选用的培训内容,旨在提高船员对船舶救生设备的认识和使用能力,确保船员在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救生设备。

2. 船舶救生设备概述船舶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救生衣等多种类型。

每种救生设备在船舶遇险时发挥不同的作用,船员应熟悉各类救生设备的特点和用途,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1 救生艇救生艇是一种用于紧急撤离船舶的装备,具备自主浮起、漂浮和航行的能力。

船员应掌握救生艇的组装、启动和导航方法,并了解其应急通讯设备的使用。

2.2 救生筏救生筏是船舶上的一种紧急逃生工具,能够在船只遇险时提供临时的安全场所。

船员应了解救生筏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打开救生筏、上下救生筏等。

2.3 救生圈救生圈是船舶救生设备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简单易用、漂浮稳定等特点。

船员应熟悉救生圈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穿戴和投掷救生圈。

2.4 救生衣救生衣是船舶上的一种紧急逃生装备,能够提供浮力和保温功能。

船员应了解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在遇险时能够正确使用救生衣。

3. 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内容在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中,应包括以下内容:3.1 救生设备的特点和用途详细介绍各类船舶救生设备的特点和用途,让船员对每种救生设备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

3.2 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逐一讲解各类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组装、启动、导航、穿戴和投掷等步骤。

3.3 救生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介绍救生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方法,确保救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3.4 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训练进行模拟演练,让船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使用救生设备进行逃生。

3.5 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船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在船舶遇险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反应,并正确使用救生设备。

4. 培训方法船舶救生设备选用培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4.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方式,向船员介绍各类救生设备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

(4)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结构 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是在全封闭式艇的基础上加强结构强度, 以承受救生艇在自由入水时的强大冲击力。 ①自由降落救生艇通常设计有自供气体系统。 ②自由降落救生艇的乘员定额,应为不影响推进装置或任何救生艇属 具操作条件下可提供的座位数量。艇员的座位设置为低姿面向艇尾。 座位的宽度至少为430mm,座位靠背应高出座位至少1000mm,座位靠 背前面的空间至少为635mm,座位上均设有安全带。 ③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存放时,首朝下、尾在上,纵向斜置安装在船 尾特定的存放架上;紧急释放时,艇随自身重力沿滑道滑出存放架入 水;回收时,由液压杆推动门形吊艇架至舷外,松出吊艇索,再用吊 艇钩将艇吊起、复位、锁定。
图1-3 全封闭式救生艇
(2)按建造材料分类 救生艇按建造材料不同一般可分为镀锌钢板艇、铝合金艇、玻璃钢 艇等三种。 ①镀锌钢板艇 镀锌钢板艇是指用镀锌钢板焊接或铆接而成的救生艇。它具有强度高、 防碰能力强和水密性好等优点。但镀锌钢板艇质量大,相对载重量减少; 钢板在海上易受海水腐蚀而影响其强度;另外,艇体受海水腐蚀后造成 养护周期短、维护成本增加等缺陷,故现已极少使用。 ②铝合金艇 铝合金艇是指用铝合金材料做成艇壳的救生艇。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艇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水密性,质量比钢质艇要轻一半左右,而且具有耐腐 蚀、耐高温、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但此类救生艇的制造成本较其他材 料救生艇高,因此,通常配备在有特殊要求的危险品船上使用。 ③玻璃钢艇 玻璃钢艇是指救生艇艇体材料由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胶粘合在艇 壳板和其他内部结构上而制成的救生艇。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水密 性好、制造成本低、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因此,目前玻璃钢艇已被除 有特殊要求的油轮以外的船舶广泛采用。
(2)部分封闭式救生艇结构与设备 部分封闭式救生艇的基本结 构与一般救生艇相同。 部分封闭式救生艇的两舷出 入口较全封闭式艇宽敞,以方便较 多人员的登乘;在海上风浪小和天 气炎热时,可开启尾舱门和两舷的 出入口通风、采光;当风浪较大或 天气寒冷时可关闭所有出入口,在 所有出入口关闭后仍有足够供乘员 所需的空气进入。此类救生艇自然 采光的水密窗通常较封闭式救生艇 多,并集中设置在艇的后半部顶篷 上;艇在释放或航行时,柴油机的 启动、运行、停车和救生艇脱钩释 放装置的操作可由驾驶人员在驾驶 位置一人遥控操作。部分封闭式救 生艇外观与部分结构如图1-5所示。

12.熟练操作救生艇筏和除快速救助艇以外的救助艇培训纲要

12.熟练操作救生艇筏和除快速救助艇以外的救助艇培训纲要
3.3.1精通安设装置以助定位的方法
3.3.2正确使用定位设备
3.3.2.1理解救生艇筏上的无线电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卫星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s)和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s)
3.3.2.2精通包括烟火信号在内的信号设备的使用
3.4了解直升飞机营救的方法
3.5理解救生艇筏抢滩的方法
4.弃船后对求生者的管理与急救
6.0
3.1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操纵
3.1.1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航行及靠离操纵
3.1.2精通艇首缆、海锚及其他救生艇筏设备的使用
3.1.3精通划桨、驾艇以及运用罗经驾艇
3.1.4了解在恶劣天气中救生艇筏的操纵
3.2精通使用救助艇和机动救生艇集结救生筏并营救求生者和落水者的方法
3.3为最大可能地使救生艇筏被发现和定位应采取的行动
熟练操作救生艇筏和除快速救助艇以外的救助艇
培训纲要
课时
理论培训
实操训练
1.救生艇筏、救助艇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结构及属具设备的细目
1.2理解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特性和设施
1.3精通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标志
1.4救生艇机器的操作
1.4.1了解救生艇、救助艇机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0
4.1精通救生艇筏上食物和淡水的分配原则
4.2精通低温效应及预防方法
4.3精通包括防水服和保温器具在内的防护遮盖物和服装的使用
4.4理解使用急救箱和复苏技能抢救伤员的方法
4.5理解止血和控制休克及其他伤员处置的方法
4.5.1对伤势的可能原因、性质和程度能迅速准确地认定
4.5.2医疗处理的先后次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命的威胁
1.4.2精通开敞或封闭救生艇机器及其附属机具的启动与操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生艇、救生筏结构与属具的认识
象山县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校作者:象山县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校2009-12-22 14:56:15 点击: 268 次发表评论
一、救生艇、筏的结构
1、内容:
(1)开敞式救生艇的结构及各部位名称和功能
(2)气胀式救生筏的结构及各部位名称和功能
2、形式:
(1)教师现场介绍,然后个人观察对照认识
(2)教师随时指导
二、救生艇、筏的属具及其使用
1、内容:
(1)救生艇上配有的属具介绍
(2)救生筏上配有的属具介绍
(3)烟火信号的使用方法
(4)日光信号镜的使用方法
(5)雷达反射器的使用方法
(6)海锚的使用方法
2、形式:
(1)教师集中讲解演示,个人观看后操作
(2)教师随时指导,及时纠正
救生艇的收放训练
一、艇机的结构,操作方法
1、内容:
(1)艇机的结构及各部位名称
(2)艇机的操作程序
2、形式
(1)教师集中讲解,示范、然后个人按操作程序操作。

(2)教师随时指导、纠正。

二、吊艇架收、放救生艇训练(开敞式救生艇、全封闭救生艇)
1、内容:
(1)重力式吊艇架结构及各部分名称及操作方法。

(2)放艇的操作
a.放艇的组织分工
b.放艇的操作程序
c.正确的放艇
(3)救生艇的回收
2、形式:
(1)十人一组,设一指挥员
(2)编制应变任务卡,明确分工
(3)教师集中阐明要领,明确操作程序,然后由指挥员依照程序组织训练
(4)操作结束,集中讲评,对不正确处及时纠正
救生艇的操纵
一、划桨艇的操纵
1、内容:
(1)登艇的方法
(2)驶离
(3)荡桨的口令与动作要领
(4)靠泊
2、形式:
(1)十人一组,设艇长一名。

(2)教师集中阐明动作要领,动作示范,然后由艇长指挥操练。

(3)教师及时指导纠正,要求动作正确、整齐。

二、机动艇的操纵(包括全封闭救生艇)
1、内容:
(1)登艇
(2)放艇
(3)驶离
(4)驾驶
(5)靠码头
2、形式:
(1)十人一组,艇长一名
(2)教师示范,然后个人操纵
(3)教师随时纠正
艇机操作程序
61548 启动程序
1. 打开机器冷却水的海底阀。

2. 将离合器的操纵手柄处于停车位置。

3. 将调速器操纵手柄放在中速位置。

4. 接通电启动按钮与蓄电池之间的线路。

5. 盘车,使艇机活动部件运转一下,检查是否有异响。

6. 使减压阀处于减压位置,转动启动旋钮,当有适当转速时,关闭减压阀,启动完毕。

7. 若用手柄启动时,应装上手摇柄,由慢而快地转动机器,当适当转速时,关闭减压阀,并快速转动机器,直到马达启动为止,取下手摇柄。

61548 停机操作程序
1. 正常停车前要调节油门手柄逐渐减少油量,使转速缓慢降下来。

直至停转。

2. 脱开离合器,关闭燃油阀,切断电源,关闭冷却水海底阀。

先将手摇把安放到吊艇机上,用人力摇几圈,使吊艇索吃力,吊起救生艇,再松脱保险横栓。

待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内再缓慢抬起吊艇机刹车,将艇放至人员集结的平台,人员依次有序登艇,待登艇完毕后,解脱止荡索和与艇架相连接的索具。

抬起刹车,将艇快速地降至水面。

机动艇在艇降至水面前将机器启动。

艇降至水面,争取同时解脱首尾艇钩;如不能同时解脱,应该先将尾部解脱,再解脱首部。

艇入水后带好艇首缆,放艇人员顺软梯登艇。

人员全部登艇后解脱艇缆绳,用一外舷舵进车,离开大船。

二开敞式救生艇收艇操作程序
收艇基本是降艇的反向操作。

当限位开关产生作用,停止动力操作,用人力摇把将艇绞收到位,安放好保险横栓,固定好各索具,然后缓慢抬起刹车使小艇着落到吊架上,断开电源。

全封闭救生艇收放程序
一全封闭救生艇降放程序
1. 当被指派到一条救生艇之后,所有乘员须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手套等有序的站在救生艇外部等待救生艇操作指挥员的指示。

当被命令可以登艇时,乘员快速且有序地进入救生艇。

2. 解除固艇索具和止动装置并且倒出吊艇臂把艇移到准备放艇位置。

3. 打开登艇门并固定在开启位置,待乘员全部登艇后(先进的坐在最里面并系好安全带),应关闭登艇门。

4. 驾驶员断开外部电源插捉座进入艇内。

5. 驾驶员打开主电池启动开关。

6. 所有分派的学员进入他们的位置。

如放艇时使用首缆,把它从属具箱中取出,一端系于救生艇首缆释放钩上,另一端系于母船上。

7. 驾驶员启动柴油机。

8. 驾驶员拉动绞车刹车释放索并维持固定拉力,直至救生艇完全浮于水上且降放索上无任何张力。

9. 驾驶员根据固定在艇内的指示牌操作吊钩释放手柄。

10. 驾驶员现在合上离合器告诉艇首学员释放首缆释放手柄。

然后朝罗盘指定的方位逃离危险区域。

二全封闭救生艇回收操作程序
1. 架驶员确保释放手柄在完全释放位置(吊钩打开)
2. 前后吊钩处学员确保吊钩已手动复位固定位置。

(吊钩闭合)
3. 操作学员通知驾驶员闭合释放手柄至锁定位置。

4. 位于前后吊钩的学员仔细观察销钉和螺栓位置正确。

两个吊钩同时往上提升确保在闭合位锁定。

5. 前后吊钩处学员通知驾驶员吊钩已锁定在闭合位置。

6. 驾驶员锁定安全手柄。

7. 此时吊钩装置已准备好连接艇架吊索,救生艇可被带到吊索下了。

8. 前后吊钩处学员把吊索挂入吊钩,确认吊环正确挂入。

9. 提升救生艇刚离开水面,即停止。

10. 前后吊钩处学员再次检查吊钩是否正确闭合。

11. 驾驶员检查静水压力释放器安全连锁动作,指示针应在连锁区域。

12. 艇可以继续提升至存放位。

13. 把艇固定在艇架上,确保艇在紧急时随时可用。

划桨操作程序
1、全体人员穿妥救生衣
2、艇长整队报数,并向教练员报告。

3、教练员下令登艇后,各艇员依次登艇:

1)如艇首靠码头,则未号艇员拉住缆绳,等其余人都登完后,解开并用手推艇,然后跳上艇;艇长先登艇,然后按顺序依次登艇,并到达各自位置。

登艇注意:脚不可踏在座板上也不可从两艇边缘走,而应从中间跨过座板走。

(2)如艇尾靠码头则相反
(3)如艇缘靠码头,则分二队,一队按顺序登,一队按逆顺序登,单号在艇的右舷,双号在艇的左艇。

4、就位:桨手坐在自已座板上,两脚踏在艇底板上,两脚成自然弯曲,与领桨手对齐,面向艇尾。

5、报数
6、撑开
7、收碰垫
8、上桨叉
9、预备桨
10、放桨(平桨)
11、桨向前
12、一齐荡(齐划)
13、一齐退
14、左进右退(右进左退)
15、桨档水
16、顺桨
17、平桨
18、立桨
19、收桨
救生筏施放程序
抛投式救生筏施放程序
1. 抛投之前检查舷外有无障碍物,如艇、筏、落水人员和其它杂物等。

2. 检查首缆是否牢固地系在船舶的固定物体上,打开脱钩并抛开捆扎绳带。

3. 将筏抛入海中。

4. 拉出充气绳(亦作首缆用)直到听到一声或二声尖叫,气胀救生筏开始充气,一般充气时间不会多余3分钟。

5. 待筏充胀完毕,人员登筏。

6. 人员从船上利用登程设备依次登筏,解脱首缆迅速离开船舶。

吊筏施放程序
1. 将装有可吊式救生筏抬到机械吊放的吊臂下。

2. 打开舷外专设的栏杆门,观查水面上是否有障碍物和落水人员,以保障筏的正常降放。

3. 松下吊臂上的快速脱钩到救生筏上,从筏内拉出吊环挂在吊钩上,关上吊钩保险开关,检查钓钩显示在“安全”位置上。

4. 用两绳索(稳索)固定在舷边栏杆上或甲板羊角上,用手将筏内短的充气拉绳拉出,以便于操作。

5. 操作吊臂将筏操作吊臂将筏吊起离开甲板并旋转至舷外,达到适合筏充胀成型所需的位置。

6. 用力拉动短的充气拉绳,使筏体充胀成型,拉紧收紧索,并固定好登筏橡胶布。

7. 确认登筏人员无人持有或穿戴有锋利物品,然后依次按要求登入筏内。

8. 人员全部登入筏内后,解开登筏橡胶布,收紧索及其他所有固定索具,可收回筏内的索具。

9. 松开吊筏装置上的刹车,筏体开始以适当的速度下降,在距水面2m左右时,筏内人员拉动快速脱钩的拉绳,打开脱钩装置的保险,筏并未脱钩。

10. 筏体松降至水面时,吊筏钩不受力便会自动脱开,解脱与船舶相连的索具,迅速离开难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