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考试考点解析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专题01 汉语拼音(有解析)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专题01 汉语拼音一、知识点梳理讲义:(含《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调、省写、轻声、儿化、隔音符号)【考点解读】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要点梳理】01 《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提示点拨:大写字母用法:①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分段书写的,每段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如:天津(Tiānjīn);②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朱自清(Zhū Zìqīng);③商店、商标以及路牌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如:光明街(GUANGMING JIE);④纯拼音文章,每句开头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行第一个字母要大写;⑤专有名词成分和普通名词成分连写在一起,是专有名词或视为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
如:(Tiānjīnhuà);⑥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Zhōng huá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考查形式:①按音序排列汉字;②写出相应的大小写字母;③补充音节;④判断对错。
02 声母(23个)b、p、m、f、d、t、n、I、g、k、h、j、q、x、zh、ch、sh、r、z、c、s、y、w提示点拨:平舌音节:字母是z、c、s的音节。
翘舌音节:声母是zh、ch、sh、r的音节。
考查形式:①补充音节;②判断对错;③汉字按翘舌音和平舌音分类。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之夏日绝句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之夏日绝句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之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二、古诗解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点专项练习:改写句子(3)(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点专项练习:改写句子(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按要求写句子。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几场春雨过后,嫩嫩的小草长了出来。
(改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纺织娘寄在瓜架上。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握住老人的手。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用画线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次好心办坏事的画面,我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漓江的水真绿。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舞蹈和动听的歌。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年轻人被杰克逊大叔留在庄园里。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芦花飞起来。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写句子。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野菊花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标出序号)清热败火()①失败②打败 3搞坏④解除,清除真顶得上清凉饮料()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野菊花有哪些用途?(4)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5)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答案】(1)④;③(2)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或者是)人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我觉得人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分析人物形象(部编版、有解析)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分析人物形象(部编版、有解析)【考点解读】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描写手法、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三个方面来进行。
1、从人物描写手法上分析形象通过分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神态等各方面的描写,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读环境描写、侧面描写,明晰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动的。
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
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答题技巧】★阅读全文,请概括某人的性格特点(特征)。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模式: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真题精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一种爱叫九小时李静①有一次要送父母回家,却无意中听到他们的对话,那情真意切的话语瞬间抚平了我埋藏在内心多年的不解与积怨。
②小时候,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姐姐和我送出那个泅渡他们一生的小镇,他们要终其所有的力量,让我们过上他们曾经无数次梦想的生活。
③为了父母的愿望,我和姐姐都很努力,也终于在高考后陆续接到让他们一次又一次为之流下热泪的录取通知书。
姐姐离开了小镇,可大学毕业后又因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返回。
2023年小学语文湖南小升初诊断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优质资料

2023-2023年小学语文湖南小升初诊断试卷【3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对的填写在答题卡上1.用“√”选字组词。
(暴爆)雨神(密秘) 端(详祥)(艰坚)险 (碧壁)空如洗安居乐(业页) 波涛起(拂伏)【答案】暴秘详艰碧业伏【解析】略2.下列诗句反映农村劳动生活的是第( )句。
①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答案】②【解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选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农村景色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各个时期的自然景色和农民劳动生活,做了比较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这是那些组诗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个小场面。
它从侧面着笔,反映出农村中的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
考点:古诗词理解3.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彩。
B.凛冽的北风呼呼地恕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C.丽莎得了肺炎,住院治疗需要很多线。
D.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最基础的知识,每一位学生都应当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A项中“丰彩”应为“风彩”;B项中“恕号”应为“怒号”;C项中“线”应为“钱”。
4.下列诗句中不是送别诗句的是第()句。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答案】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古诗文内容主题认知,明确各选项诗句主旨,即可作答。
①句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从军行的考点解析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从军行的考点解析有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从军行的考点解析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
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
长云:多云,漫天皆云。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
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古诗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讲解及训练——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

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一、考点梳理偏旁汉字的偏旁与部首部首独体字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合体字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表(供参考)汉字的偏旁部首名称表(供参考)二、考点讲解1、汉字的偏旁与部首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
①独体字指汉字的一个字只有一个单个的形体,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
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表意字。
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
应以不能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为独体字。
其中,部件应以在字源上有独立意义为准如日、月、山、水、牛、羊、犬、隹、人、止、子、戈、矢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如天,立,上、下、一、二、三、儌(四)、见、臣等都是独体的表意字。
②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
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1)偏旁是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也就是合体字的某一组成部分。
如“桩”分为“木”和“庄”两部分,这两部分就被称为“粧”字的偏旁。
(2)部首则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 —起,归为一部,这个偏旁就叫部首,如“打、推、拾”等这些字都属于“中”部。
2、汉字的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指汉字内部结构的合理布局。
“间架”指汉字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结构”指汉字笔画或偏旁部首在一个字中的组合规律。
汉字的间架结构包括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掌握了这些基本结构便于分析、记忆字形,从而把字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1)独体字结构独体字结构是针对字的结构而言的,独体字的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①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的。
如:“一、乙”(1画),“人、几”(2画),“口,山”(3画),“手、车”(4画)。
②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
如:“玉、刃、太、龙、匆”等。
③虽有几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贯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
如:“出、串、果、里、肃”等。
(2)合体字结构一般来说,合体字有下面8种类型:①上下结构:思、歪、冒、意、安、全②上中下结构:草、暴、意、竟、竞③左右结构:好、棚、和、蜂、滩、往、明④左中右结构:谢、树、倒、搬、撇、鞭、辩⑤全包围结构:围、囚、困、田、因、国、固⑥半包围结构:包、区、闪、这、句、函、风⑦穿插结构:噩、兆、非⑧品字形结构:品、森、聂、晶、鑫、錄3、汉字的间架结构表4、汉字的偏旁部首名称表(供参考)靴、鞭、勒三、易错提示1、就合体字而言,所有的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2、分辨部首口诀形声取形不奇怪,包围结构都取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考试考点解析
1.拼音与汉字
【解析】该部分以字母表、声母韵母相拼、大小写、轻声、整体认读、变音等基础知识为依托,综合的考察这些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如:学校有金、王、李、张、唐五位老师。
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这些老师,再例如,给出一段文字让考生给本段文字加点字注音,画出轻声字等等。
此类题大多形式新颖,但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点都是上述罗列的地方。
建议家长日常生活中能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或者每天抽出10-20 分钟进行报纸刊物的有声阅读。
2.词语与成语【解析】该部分主要考察正确书写、搭配辨析、灵活运用,成语的来源典故,正确书写,延伸活用等基础知识点为依托,综合考查这些知识的活学活用。
如,给出四组选项,让孩子选出四个选项中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
此项在学校练习都很多,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并运用,不多举例。
3.句子转换、仿句、修改病句【解析】该部分重点考察句式转换,如,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扩句缩句等;依托修辞知识进行仿句,这部分属于修辞的延伸运用,因此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必考点,延伸考题多为给出单据进行修改或给出文段进行综合修改。
4.国学常识【解析】通常考查古诗词和名著两大类型,古诗词方面会重点考察名句的默写或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的运用;名著方面一般考察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对原著的熟悉程度和于都体验,如给出一段文字写出原著情节任务等。
5.阅读理解
【解析】考查类型多分为亲子情、校园情、人间社会大爱之类的主题文章,意在引导孩子争取的价值取向,也有少数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简易文言文等。
重点考察孩子的阅读能力(呼应考点一的阅读建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文字较多,能帮助理解)、理解概括能力、理解感悟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
需要孩子有大量的阅读体验,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境界,有较强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6.写作
【解析】该部分以孩子的生活实践为写作素材,旨在考察孩子的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对孩子的生活实践有人生观,价值观的考量。
同时要求文章的整体思路清晰,在结构处理,开通结尾,优美词句等,按照5 分的分值分档考量。
写作技巧的提高,需要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校,辅导班接受指导。
附:人文历史常识之古代文化、戏曲知识汇总
一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
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 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 ,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
二中国古典十大悲、喜剧中国古典十大悲剧:《窦娥冤》一一元朝关汉卿;《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精忠旗》——明朝冯梦龙;《清忠谱》一清朝李玉;《桃花扇》——清朝孔尚任;《汉宫秋》——元朝马致远;《琵琶记》——明朝高则诚;《娇红记》一明朝孟称舜;《长生殿》——清朝洪异;《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西厢记》——元朝王实甫;《看钱奴》――元朝郑廷玉;《中山狼》一一明朝康海;《墙头马上》一元朝白朴;《李逵负荆》一一元朝康进之;《幽闺记》一一元朝施惠;《绿牡丹》一明朝吴炳;《玉簪记》一一明朝高濂;《风筝误》一一清朝李渔。
三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类。
生: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
生与武生之别。
旦: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
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
净: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
有大花脸、二花脸等分支。
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主要表现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属喜剧角色,也称小花脸。
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