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道路材料
道路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

道路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道路工程是指通过修建、改建和维护道路来满足人们出行和交通需求的一项工程。
道路工程所用的材料种类多样,其中包括水泥、沥青、石料、钢筋、沙子、混凝土等等。
这些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所用的材料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特点、用途、施工方法等内容。
一、水泥1.特点水泥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面硬化、修补和加固。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原料,经过研磨、混合和煅烧等工艺制成。
2.用途水泥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面硬化、修补和加固。
通过水泥浇筑、砂浆铺设等方式,可以使路面变得坚实、平整,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度。
3.施工方法水泥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水泥浇筑、砂浆铺设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泥的比例、水泥的混合和搅拌过程等,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二、沥青1.特点沥青是一种黑色的沥青质胶状物,是一种具有胶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面材料。
2.用途沥青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面铺设和修补。
通过沥青热拌、冷拌、铺筑等方式,可以使路面变得坚实、平整,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度。
3.施工方法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沥青热拌、冷拌、铺筑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沥青的比例、沥青的温度和厚度等,以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三、石料1.特点石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是由天然石头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材料。
石料具有坚硬、耐磨、抗压性能好的特点,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基材料。
2.用途石料在道路工程中主要用于路基和路面的铺设和加固。
通过石料铺设、碾压等方式,可以使路基和路面变得坚实、平整,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度。
3.施工方法石料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石料铺设、碾压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石料的粒径、石料的铺设和碾压过程等,以确保施工效果和路面质量。
道路材料工作总结

道路材料工作总结
道路材料工作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
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道路材料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道路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充分了解了不
同类型的道路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根据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量选择了最合适的材料。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了道路材料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其次,我们在道路材料的施工过程中加强了质量控制。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施工
标准和流程,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我们还加强了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另外,我们还在道路材料的维护和保养上做了一些工作。
我们定期对道路材料
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材料的老化和损坏问题。
我们还加强了对道路材料的养护工作,延长了道路材料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我们在道路材料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和不足。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道路材料工作,提高道路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道路出行环境。
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材料

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种材料的使用。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几种主要材料进行介绍。
一、沥青材料沥青是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
它是由原油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黑色黏稠状物质。
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滑、耐磨、抗裂性能,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道路使用要求。
在道路工程中,沥青主要用于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碎石路面。
二、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
它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道路、桥梁等工程结构的施工。
在道路工程中,混凝土主要用于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桥梁等结构物。
三、钢材材料钢材是道路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它主要用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包括主梁、桥面板、支座、墩柱等结构的制作和安装。
钢材还用于道路施工中的临时支架、模板等设施的制作和安装。
四、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近年来在道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是由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制成,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包括路堤加筋、台背路基填土加筋、过滤与排水、路基防护等。
五、排水材料排水材料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用于解决水分问题的重要材料。
常用的排水材料有排水板、排水带、排水网格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将道路表面的水分排出,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六、路面标线材料路面标线材料是用于道路标线的材料,包括反光标线涂料、热熔标线涂料、标线带等。
这些材料能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清晰、醒目的交通标识,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
总之,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应用。
了解和掌握这些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对于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是指用于铺设道路路面的各种材料,包括沥青、碎石、水泥混凝
土等。
这些材料在路面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选择合适的路面工程材料对于道路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沥青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工程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柔韧性,能够
有效地抵抗车辆的冲击和变形。
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此外,沥青路面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通车,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碎石是另一种常用的路面工程材料,它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铺设。
碎石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承受车辆的压力和磨损。
在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路段,碎石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此外,碎石路面施工成本较低,维护便捷,能够快速修复路面损坏,因此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也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路面工程材料,它适用于高
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对路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大量车辆的压力和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易于控制,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因此在对路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实际
工程中,需要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沥青、碎石或水泥混凝土等路面工程材料,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高速公路材料

高速公路材料
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材
料支持。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持久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选择适合的材料,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首先,高速公路的路面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路面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抗压性和抗滑性能,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目前,常用的路面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沥青砂浆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车辆的高频率行驶,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能够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的安全性。
其次,高速公路的路基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
路基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承载能
力和稳定性,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和稳固。
常见的路基材料包括碎石、砂土和粉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能够有效支撑路面的负荷,并且保持路基的稳定性,从而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高速公路的护坡材料也是不可忽视的。
护坡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冲刷
性和抗风化性能,以确保护坡的稳定和美观。
常用的护坡材料包括混凝土护坡砖、护坡网和植被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抵御雨水和风化的侵蚀,保持护坡的稳定性和美观度,同时也能够起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作用。
总的来说,高速公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持久性都
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道路条件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种材料,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道路施工中的路面施工材料选用

道路施工中的路面施工材料选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也成为了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道路建设中,路面施工材料的选用尤为关键,它决定了道路的耐久性、运营成本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路面施工材料的种类、选材原则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路面施工材料种类在道路施工中,常用的路面施工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和花岗岩等,它们的不同组成和特性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具体如下:1.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采用水泥、砂子、碎石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它的硬度和耐久性较高,适用于高密度的交通道路。
但是,水泥混凝土的制作成本较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施工难度较大。
2.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矿物质骨料和沥青通过机械混合而成的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而且对路面水分具有很好的排水性能。
但是,沥青混合料相对水泥混凝土而言更加容易产生损坏和在高温时出现脱落。
3.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坚硬的天然石材,其光滑度和硬度均为其它路面材料所无法比拟。
由于其坚硬耐久的特性,花岗岩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高负荷公路上,其使用耐久度远远高于其它路面施工材料。
但是,花岗岩的生产成本较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及较多的劳动力投入。
二、路面施工材料选材原则在道路施工中,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对于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选择合适的路面施工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路面施工材料的选面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稳定性在浅层路面中,稳定性是骨料和沥青混合物的重要指标。
稳定性越强,路面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水性越强。
这是因为浅层路面主要承载轮胎和地面热胀冷缩的循环负荷。
2. 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寿命期间,能否保持其原来的性能和特性。
对于路面施工材料而言,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抗老化和耐久性性能。
在材料接受很多循环负荷的情况下,材料的疲劳寿命很重要。
修高速公路材料清单

修高速公路材料清单修建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高速公路修建所需材料清单,以供参考:1. 水泥,水泥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用于混凝土路面的铺设。
水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选择优质的水泥。
2. 砂石,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之一,也用于路基和路肩的填筑。
砂石的颗粒大小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筛分和检测。
3. 沥青,沥青是铺设柔性路面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选择合适的沥青种类和控制施工温度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
4. 钢筋,在桥梁和隧道等特殊结构中,需要使用钢筋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钢筋的直径和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需要注意加固位置和数量的准确性。
5. 碎石,碎石主要用于路基和路肩的填筑,其密实度和抗压强度对路基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碎石的来源和加工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以确保道路建设的可持续性。
6. 防水材料,在桥梁、隧道和涵洞等特殊结构中,需要使用防水材料来保护混凝土和钢筋不受潮湿和侵蚀。
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是保证结构耐久性的关键。
7. 路面标线材料,路面标线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标志,因此需要选择耐磨、耐候的标线材料,并严格控制标线的宽度和颜色,以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和行车秩序。
8. 护栏材料,护栏是保护路旁行人和车辆安全的重要设施,选择合适的护栏材料和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抗冲击和防护功能的关键。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高速公路修建所需材料清单,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案设计,以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道路材质的种类

道路材质的种类道路材质是指用于建造道路的各种材料,它们的种类和性质对于道路的功能、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道路材质的种类。
一、按照材料类型分类1.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碎石、砂子和沥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道路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水性和抗滑性能,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高强度交通区域。
2. 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碎石、砂子和水为原料制成的道路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重载交通区域,如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
3. 碎石基层碎石基层是由碎石铺设而成的基础层,其主要作用是分散荷载,提高承载能力。
它适用于低强度交通区域,如乡村公路等。
4. 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是一种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网格状结构,可用于加固土壤基础层。
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软土地区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道路建设。
二、按照功能分类1. 防滑材料防滑材料主要用于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滑或打滑。
常见的防滑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2. 噪音隔离材料噪音隔离材料主要用于减少道路交通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噪音隔离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等。
3. 节能环保材料节能环保材料主要用于降低道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节能环保材料包括再生沥青、废轮胎橡胶等。
三、按照使用寿命分类1. 短寿命道路材质短寿命道路材质主要指使用寿命较短的道路材料,如碎石、沙子等。
这些材料适用于临时性道路或低强度交通区域,其优点是成本低、施工简便。
2. 中寿命道路材质中寿命道路材质主要指使用寿命在5-10年之间的道路材料,如沥青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适用于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等中强度交通区域,其优点是耐久性好、维护成本较低。
3. 长寿命道路材质长寿命道路材质主要指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的道路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适用于重载交通区域和高速公路等高强度交通区域,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P2 常用的道路工程材料:石料与集料、结合料和聚合物类、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合料、其他道路工程材料。
P3 道路工程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能:1、基本物理性能;2、基本力学性能;3、耐久性;4、工艺性。
P4 技术标准:国标GB;交通部门基本建设规范JTJ;建材行业标准JC;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第一章P14 天然集料包括天然砂、砾石和卵石等。
人工集料是岩石或卵石经破碎和筛分设备加工而成的具有棱角、表面粗糙的石料碎块。
P15 人工砂是指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是碎石经制砂机反复破碎加工至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
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2.36mm的碎石;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4.75mm的碎石。
P17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P19 粗集料的性能用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等指标表示。
P24 细度模数的划分:粗砂:M f=3.7~3.1;中砂:M f=3.0~2.3;细砂:M f=2.2~1.6。
判断:P9 依据岩石中的氧化硅含量将石料划分为:碱性石料(钙质)、中性石料和酸性石料(硅质),所对应的SiO2含量依次为:小于52%、52%~65%、大于65%。
P20 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冲击值越小,抗冲击能力越好;磨耗值越高,耐磨性越差。
笔记:石料与沥青黏附性的测定方法:水煮法:粒径大于13.2mm的石料;水浸法:粒径小于13.2mm的石料。
名词解释:碱—集料反应:P9 在水泥路面工程中,一些含有活性的二氧化硅(SiO2)或活性碳酸盐成分的集料会与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称“碱—集料反应”。
填空:P12 用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的强度,路面工程用石料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其直径或边长和高均为50mm2mm。
P13 岩石抗冻性的室内测定方法有抗冻性试验(直接冻融法)和坚固性试验(硫酸钠坚固性试验)。
在抗冻性试验中,一般认为质量损失率小于2%、抗冻系数大于75%时,为抗冻性好的岩石。
第二章P36 沥青是黑色或暗黑色固体、半固体或粘稠状物,由天然或人工制造而得,主要为高分子烃类所组成,它们通常可以是气体、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完全溶解于二硫化碳。
广义的沥青主要包括天然沥青、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三大类。
P41 除了碳和氢两种元素之外,还有少量的硫、氮和氧,通常称为杂原子。
此外,沥青中还富集了原油中的大部分微量金属元素,如钒、镍、铁以及钠、钙、铜等。
P43 沥青的胶体结构分为:(1)溶胶型沥青PI<-2,这类沥青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高温时黏度很小,低温时由于黏度增大而使流动性变差,冷却时变为脆性固体。
(2)凝胶型沥青PI>+2这类沥青在常温下呈现非牛顿流动特性,并具有粘弹性和较好的温度稳定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连续相的溶解能力增强,沥青质胶团可逐渐解缔,或胶质从沥青质吸附中心脱附下来。
当温度足够高时,沥青的分散度加大,沥青则又可以近似真溶液而具有牛顿流动性。
(3)溶—凝胶型沥青-2<PI<+2,在常温时,在变形的最初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弹性效应,但在变形增加至一定阶段时,则表现为牛顿液体状态。
P46 粘滞性是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P47 沥青黏度的测定方法:1、毛细管法;2、真空减压毛细管法;3、布洛克菲尔德法;4、沥青标准黏度试验: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孔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黏度越大;5、针入度法:常用的试验条件为25,100g,5s。
此外,在计算针入度指数时,针入度试验温度常为,15,25,35等,但标准针质量和贯入时间仍为100g和5s。
6、软化点: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内径18.9mm 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重3.5g的钢球,在规定的加热温度(5/min)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使沥青产生25.4mm垂度(即接触底板)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以计。
P49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黏度,而软化点则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黏度时的温度。
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条件黏度的一种量度。
P49 沥青的延性越大,塑性越好,柔性和抗断裂性能越好。
P52 一般认为选用PI属于-1~+1的溶凝胶型沥青适宜修筑沥青路面。
P56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决定,>13.2mm者采用水煮法;13.2mm者采用水浸法。
P61 标号为PG76-22的沥青,表示其要符合高温性能指标的最低试验温度不低于76,低温性能指标要求的试验温度不高于—22。
P62 液体石油沥青的凝结速度分为快凝AL(R)、中凝AL(M)、慢凝AL(S)三个标号。
P67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物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P67 用于道路沥青改性的聚合物主要是以下三类:树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P67 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沥青弹性恢复试验、黏韧性试验以及测力延度试验等。
P74 乳化沥青是黏稠沥青经热融和机械作用以微滴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中,形成水包油(O/W)型的沥青乳液。
P75 乳化沥青的基本组成材料:沥青、水、乳化剂、稳定剂。
P83 改性乳化沥青是以乳化沥青为基料,以高分子聚合物(一般为橡胶乳)为添加改性材料,同时掺入适量的分散稳定剂或其他微量配合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经过掺配、混溶制备成具有某种特性的稳定沥青橡胶混合乳液,这种混合乳液被称为橡胶改性乳化沥青。
填空:P41 沥青的分类常用的为三组分法(油分、树脂、沥青质)和四组分法(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判断:P56 沥青的老化表现为:针入度减小,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绝对粘度提高,脆点降低。
名词解释:蠕变:P57 黏弹性物体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的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
第三章P94 沥青混合料分为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和砂粒式。
P94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铺筑温度分类:热拌热铺、冷拌冷铺、热拌冷铺、温拌。
P100 沥青混合料是由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与沥青,以及外加剂所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沥青材料分为悬浮密实结构、骨架孔隙结构和骨架密实结构。
悬浮密实结构密实度较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较好,但可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的下降;骨架孔隙结构:空隙较大,高温稳定性好,空隙率较大,渗透性较大,气体和水分易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引发沥青老化或将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因此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值得关注;骨架密实结构:较高密度的骨架结构,兼具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
P104 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将承受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作用,需要具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老化性、抗滑性等技术性能。
P106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矿质集料颗粒间的嵌锁作用及沥青的黏结作用。
P109 加载控制模式的影响因素有: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试验条件。
试验时通常采用应力控制模式或者应变控制模式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和疲劳分析。
P111 水稳定性的测定试验有: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浸水试验、冻融劈裂试验。
P115 高温指标一级划分为3个区,低温二级划分4个区,雨量三级划分4个区。
P116 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可采用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不含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范围。
P118 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
P119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填料最好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生产矿粉的原石料中泥土杂质应清除。
简答:P102 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沥青结合料的黏度、矿质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比面和沥青用量影响、使用条件的影响。
名词解释:集料的最大粒径:P94 集料的最大粒径是指通过百分率为100%的最小标准筛的筛孔尺寸。
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P94 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的最小一级标准筛的筛孔尺寸,通常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
油石比:P98 油石比定义为沥青与矿料的质量百分比,而沥青含量定义为沥青质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
空隙率VV:P98 空隙率VV是指压实状态下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和沥青实体之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本身及其表面已被沥青封闭的孔隙)的体积V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判断:P108 对于同一油源的沥青,针入度较大、温度敏感性较低的沥青低温劲度系数较小,抗裂能力较强。
所以在寒冷地区,可采用稠度较低、劲度较低的沥青,或选择松弛性能较好的橡胶类改性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P116 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采用黏度高的沥青;冬季寒冷的地区,则宜采用稠度低、低温劲度较小的沥青。
日温差较大的地区选择针入度指数较高的低感温性沥青。
填空:P123 全过程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
第四章P161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P162 水泥的主要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磨一烧”。
P166 石膏也称水泥的缓凝剂,石膏的缓凝作用主要是控制C3A的水化反应速度。
P166 水泥生产中常用的混合材料主要有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非活性混合材料主要包括:活性指标不符合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中的氧化铝Al2O3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大于2.5%。
P168 水泥浆体在初期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化反应不断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变稠并失去流动性,随后产生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石状体,这个过程称为水泥的水化、凝结与硬化。
P168 碳酸三钙C3S水化生成物是水化硅酸钙xCaOSiO2yH2O和氢氧化钙Ca(OH)2。
P169 水泥浆体的凝结硬化过程:潜化期------凝结期--------硬化期。
P172 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
P173 细度是表示水泥颗粒粗细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要求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