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1册
鄂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总目录(3-6年级)(2008年1月第1版)

三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认识什么是信息2 认识一位“好朋友”——动手使用计算机3 处理信息的好帮手——计算机的用途与保护4 厚厚的百科全书——用浏览器浏览网页5 网络改变生活——互联网的初步认识6 窗口变变变——窗口的基本操作7 和键盘打交道——键盘的认识和基本操作8 有趣的图画——欣赏图画作品9 四季的脚步——初识“画图”软件10 走近春天——“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11 夏天好热闹——图形工具的使用12 金色的秋天——直线、曲线工具的使用13 雪地里的小画家——喷枪工具和其他工具综合应用14 贺新年——在图画中插入汉字15 看谁算得快——学习使用计算器16 10个手指都会用——按指法操作键盘17 做一个录入高手——键盘操作训练18 传播信息的游戏——信息编码三年级下册(2008年月第1版)1 处理信息不神秘——信息的处理2 在信息世界里,计算机神通广大——计算机的主要应用3 大鱼和小鱼——图形块的操作(一)4 穿花衣的热带鱼——图形块的操作(二)5 有趣的重复与渐变——图形的变化6 我来设计连环画——图画综合运用(1)7 校徽设计招标——图画综合运用(2)8 旅行快乐——网络的日常应用9 摘抄网上好信息——保存网上资料10 实用“书签”——浏览器的收藏夹11 网络课堂——网上自学12 看看电子书籍——电子书阅读软件的使用13 轻轻松松看电视——利用网络看电视14 我们的“小老师”——Windows的帮助系统15 请计算机教我学打字——认识打字软件16 数字课堂:认识中国民乐——多媒体教学软件17 卡时代的生存——综合实践活动18 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你会收集信息吗——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2 我做小记者——新闻采访3 勤快的“播音员”——声音的录制方法4 存储设备面面观——常见的存储设备5 充满欢笑的世界——认识文件6 宇宙知识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7 我的日记——文字的输入8 轻轻松松地回信——汉字词组的输入9 做快乐的小编辑——文字的编辑10 别做“小马虎”——文字的“块”操作11 快乐的成长足迹——综合实践活动12 爱的旋律——声音、视频文件的插放13 水族世界——数字课堂14 我身边的“翻译官”——翻译工具软件的操作15 到图书馆找资料——图书馆的使用16 我们的社区——社会调查17 深入了解好帮手——计算机的硬件18 消灭“四害”——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2008年1月第1版)1 实用的资源与工具——健康地使用信息资源与工具2 不识庐山真面目——网络交流3 沟通无极限——申请和使用免费电子邮箱4 我请“邮递员”来帮忙——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5 美好的祝愿——发送电子贺卡6 大海捞针——网络资源的检索7 “地球妈妈”哭了——Word的基础操作8 美化环境——文字的美化9 拯救大自然——艺术字的添加与设置10 “地球妈妈”节日多——表格的插入与修改11 绿化美丽的“家园”——图片的插入与设置12 绿色“小使者”——海报的预览与打印13 环保“小卫士”——环保综合实践活动14 密码时代——密码的使用与设置15 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6 计算机中的信息世界——计算机和网络虚拟世界的信息活动17 美丽的宝岛—台湾——虚拟软件的应用18 我们的地球在“发烧”——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多彩的世界——认识“金山画王”2 分享快乐——图层的应用3 广告设计师——图画综合设计4 动感天地——认识动画5 小小导演——制作形状动画(一)6 我来变一变——制作形状动画(二)7 一二三,排队“走”——制作逐帧动画8 大风车转转转——制作动作动画9 闪动的音乐——插入音乐10 我是动画总指挥——简单编程11 动画“小助手”——动画软件群英会12 亲近大海——网络资源的查找与保存13 故事会——网络资源下载工具的使用14 信息安全很重要——信息保密与安全15 信息安全发布会——病毒与黑客16 让我们成为“火眼金睛”——辨别信息的真伪17 零食大观园——综合实践活动(一)18 好习惯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二)五年级下册(2008年1月第1版)1 讨论与聊天——BBS的讨论与交流2 天涯若比邻——即时聊天工具的使用3 创建我们的团队——交流工具的选择与使用4 网上对弈——网上智力游戏5 礼行天下——网络交流中的规范及礼仪6 今天我当家——认识Excel电子表格软件7 最省钱的电话——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与计算8 爸爸妈妈的时间——用Excel绘制统计图9 小小统计员——在Word中统计图表的操作10 留住童年的瞬间——获取图像信息11 再现永恒的记忆——浏览图片信息12 会聚我们的精彩——制作电子相册13 文件管理“小秘书”——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14 小明的烦恼——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15 快乐每一天——虚拟与现实16 可怕的生物入侵——综合实践活动17 家庭用电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18 奇特的“光”——光信息技术常识六年级上册(2007年8月第1版)1 月光宝盒——认识优盘、MP3、MP42 留住美好的时光——数码摄像机的使用3 小小导游——多媒体作品素材收集4 观光北京——初识PowerPoint软件5 动感北京——设置动画效果6 美丽的北京——内容幻灯片的制作7 活力北京——音乐等媒体的插入8 心向北京——PPT作品的发布9 我爱我的家乡——单元综合实践活动10 网页制作我能行——用Word和PowerPoint制作网页11 从简单的网页开始——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的网页12 更上一层楼——在网页中使用表格和组件13 网页手拉手——超级链接14 动物之“家”——设计主题网站15 心灵的花园——创建自己的博客16 什么样的软件我能用——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17 从容面对意外伤害——综合实践活动18 可爱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2008年1月第1版)1 让我们的思路更有条理——程序框图的思想2 用流程图表示游戏过程——程序框图的应用活动3 可爱的“小海龟”——学习Logo的命令4 小海龟学画画——学习Logo的重复命令5 教小海龟做选择——学习Logo的过程6 小海龟玩三巧板——Logo的综合应用7 信息技术“三兄弟”——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算技术8 机器人像人吗——认识机器人9 “听话”的机器人——教学用智能机器人常识10 能悬崖勒马的机器人——碰撞传感器的应用11 机器人的“眼睛”——光反射传感器的应用12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竞赛——机器人的实战训练13 足不出户逛超市——网上购物14 我的网上“仓库”——利用网络存储文件15 浏览器“生病了”——IE浏览器的修复16 虚拟财富不“虚拟”——虚拟“货币”17 来自操作系统的威胁——Linux操作系统18 用Linux处理信息也很方便——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第1课 初识信息技术》参考教案

课题:初识信息技术
一、课时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传播主要依靠设备。
二、课时重难点
1、重点:信息技术的传播方式
2、难点:传播方式发展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的注意事项,本课主要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
展示图片:让学生们观察他们正在做什么
让同学们了解信息的各种表达方式及途径,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递着和制造者。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分个小组进行交流探索研究
1)、观察一组图片,问同学们是否认识图中的设备
2)、思考这些信息技术设备怎么传递信息的
3)、你还知道那些信息技术设备,他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答:1)、有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等,这些设备都是根据时代在发展变化的。
2)、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网络等
3)、多功能一体机,电纸书等
各小组进行讨论回答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观察图片说出古代人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的,
2)、找小组代表分别说出每张图片的故事
答:1)、烽火台、快马传书、飞鸽、旗语
2)、找学生讲故事、老师补充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帮助人们获取加工信息,传递和表达信息的手段,计算机,网络通信感测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四)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各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的传递方式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总结
3、拓展:课下了解卫星遥感、通信卫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人教鄂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

人教鄂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一、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掌握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 研究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打开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 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研究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计算机基本操作- 研究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 研究如何打开和关闭软件应用程序。
- 了解计算机桌面的基本布局和常用图标。
2. 单元二:文字处理软件-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文字输入和编辑。
- 掌握文字格式设置和字体样式选择。
- 研究如何保存和打开文字处理文档。
-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
3. 单元三:多媒体软件- 研究使用多媒体软件创建简单的图片和音频。
- 掌握基本的图片编辑和音频剪辑功能。
- 研究如何导入和导出多媒体文件。
- 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常见用途和应用范围。
4. 单元四:互联网应用- 研究如何使用浏览器打开网页和进行网页导航。
- 掌握在互联网上进行简单的搜索和信息获取。
- 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研究避免不良信息的获取和分享。
-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 项目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巩固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研究效果。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索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 日常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
-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文字处理、多媒体作品等的质量和创意。
- 实际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互联网使用方面的熟练程度。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并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

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教案标题: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一册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教案内容: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2.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机、关机、登录等;4.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单元二: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1. 学习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 OS等;2. 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3. 学习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4. 学习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创建、编辑、保存等。
单元三:网络与互联网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3. 学习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4. 学习网络安全和网络礼仪的基本知识。
单元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1.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学习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和播放器;3. 学习多媒体文件的创建和编辑技巧;4. 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1. 学生作品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品,如文档、幻灯片、图像等;2. 学生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等;3. 学生测试评估:通过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 教学反馈评估: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鄂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鄂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篇:鄂教版信息技术教案Scratch角色我会用[教学目标](1)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
(2)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
(3)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
(4)通过制作动画使学生感受Scratch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的快捷性,培养学生学习Scratch的兴趣。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
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和角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听说马戏团要上演精彩的节目了,会有哪些演员呢?一起来看一看吧!师介绍:二、认识“角色”师:在scratch中,“角色”就是舞台中执行命令的主角,它将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运动。
(操作演示)知识屋:如果你想删除一个角色,选择控制区(左边)上的剪刀,再单击相应的角色即可删除。
师:打开scratch,默认的角色就是小猫。
生讨论探究屋:在scratch中,可以改变角色的大小和方向吗? 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新增“角色”师:在scratch中,可以有很多个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新增图标来添加。
(1)绘制新角色师:单击中的第一图标,可以打开scratch 的绘图编辑器。
师示范操作。
师: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就能把这个新的角色加入到舞台中了。
师:请大家试试看。
生操作。
请生说一说其它按钮的作用学生尝试操作,汇报。
师点评。
(2)从文件夹中选择新的角色师:单击中的第二个图标,可以将文件夹中的角色导入到scratch舞台中。
师:可以拖动角色,放置在舞台中适合的位置师示范操作。
学生尝试操作,汇报。
实践园:(1)绘制一个新“角色”,并把绘制好的新“角色”导入到舞台中。
(2)从文件夹中选择一个新角色,导入到舞台上,为这个新的角色重命名。
知识屋:1.Scratch绘图编辑器的功能与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类似,由工具栏、颜料盒和画图区组成。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0 我的改进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走进信息社会第1课生活在信息社会[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1、生活中的信息形式,信息的重要性;2、信息的发展,信息道德。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2、了解信息的重要处理工具——计算机;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道德。
[教学准备]:普通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人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指导学生回答,情感激励;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1: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好好想想,身边都有哪些信息技术,并说也信息技术起到的作用。
将学生按两组为一队,分为A、B两队,两队轮流说出身边的信息技术,无法及时接上的队输。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应该不再对信息技术感到陌生了,其实信息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
并且在日常生活以外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讯卫星、侦查飞机、机器人、通讯兵、雷达等等。
我们每天看新闻的时候都会听到天气预报,这是科学家利用电脑对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
三、信息道德师:在所有的信息技术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互联网了。
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有假的信息,也有真的信息;有对我们好的信息,也有对我们来说不好的信息。
那面对这么多的信息,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有利的信息,并用去除不利的信息。
活动2:通过老师口述“小明的一天”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并且当听到一些你认为不正确的行为时,喊“停”,并请同学告诉老师,小明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
小明的一天:今天轮到小明的班级上电脑课了,小明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电脑室的门口,可是发现自己今天忘了带鞋套,可是小明又不想脱鞋子,就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进了教室。
鄂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1册

第一课信息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好,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21实际是数字化信息时代,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呢?(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1、学生读课本,小组讨论,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象、数字、声音、情景等所表达出来的内容。
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等技术。
2、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完成课后作业五、小结。
第二课认识一个新伙伴——计算机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史的标志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1、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教室的情况2、教师提问:计算机为什么叫“电脑”,学生思考后回答(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虽然每秒钟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电子设备,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能高速、准确的进行运算,还能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从而帮助人类完成一部分脑力劳动,所以人们称它为“电脑”。
2、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46年~1958年,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内存为几KB.体积大,造价高.仅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58~1964年,其逻辑元件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扩大到几十KB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64~1970年.其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4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是1970年至今.其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千万次到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过程控制3.数据处理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6, 信息高速公路7,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商务活动.8,娱乐利用计算机看影碟,听音乐,玩游戏.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案

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学期教案(进度)进度第一周:第1课 2~5页第二周:第1、2课 5~11页第三周:第2课 12~16页第四周:第3课 17~19页第五周:第3、4课20~25页第六周:第4课 26~28页第七周:第5课 29~31页第八周:第5、6课 32~39页第九周:第6课 39~43页第十周:第7课 44~49页第十一周:第7课 44~49页第十二周:第8课 50~57页第十三周:第8课 50~57页第十四周:第9课 58~62页第十五周:第9课 58~62页第十六周:综合实践教育:⒈了解信息世界。
⒉认识算机的组成,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
⒊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使用鼠标,键盘上文字的输入。
⒋学会全拼输入法。
⒌学会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教养:⒈培养学生上机的正确操作姿势。
⒉掌握正确的指法。
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本教材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
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做中学”、“情境中学”、“活动中学”和“过程中学”等为主要方法来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设计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本册教材分三个模块,共17课,供三年级使用。
本学期教学前9课,分别是:了解信息世界、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认识Windows XP及窗口、学会使用键盘、指法练习、学会输入汉字、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⑴。
第2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教学内容:⒈说说计算机。
⒉认识计算机。
⒊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⒋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教学目标:⒈了解计算机的作用。
⒉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⒊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说说计算机。
教学目标:知道计算机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信息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好,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21实际是数字化信息时代,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呢?(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1、学生读课本,小组讨论,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象、数字、声音、情景等所表达出来的内容。
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等技术。
2、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完成课后作业五、小结。
第二课认识一个新伙伴——计算机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史的标志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1、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教室的情况2、教师提问:计算机为什么叫“电脑”,学生思考后回答(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虽然每秒钟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电子设备,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能高速、准确的进行运算,还能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从而帮助人类完成一部分脑力劳动,所以人们称它为“电脑”。
2、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46年~1958年,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内存为几KB.体积大,造价高.仅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58~1964年,其逻辑元件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扩大到几十KB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64~1970年.其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4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是1970年至今.其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千万次到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过程控制3.数据处理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6, 信息高速公路7,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商务活动.8,娱乐利用计算机看影碟,听音乐,玩游戏.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第三课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容量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计算机的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2、计算机的容量单位:最小的容量单位:字节(B)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启动计算机接通电源—打开显示器、主机电源—机器自检—开机成功软启动:CTRL+ALT+DEL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四课相识在WIN98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认识鼠标,掌握鼠标的简单操作,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鼠标的使用教学难点:鼠标的正确使用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1、复习前节课的内容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鼠标有哪些了不起的本领.三、讲授新课(一)鼠标的操作⒈谈话:你以前见过鼠标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认真地观察鼠标,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⒉学生自由观察.⒊汇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⒋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展示鼠标图片)鼠标外形象一个老鼠,后面还有一个细细的尾巴,所以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之为鼠标.在鼠标器上有两个按键,左边的称为左键,右边的称为右键,我们同学们使用的鼠标中间还多了一个象轮子一样的按键,这个键叫做滚动键;滚珠⒌同学们,你们以前使用过鼠标吗你认为使用鼠标容易吗假如老师不教,你会完成一些很难的操作吗⒍出示学件,学生尝试操作.(3~5分钟)⒎交流:操作对了吗你一共进行了哪几种操作(单击,双击,右击,移动,拖动)逐个教学.(提一提握鼠标方法)⒏现在大家都会操作了吗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真的都会了吗你能再操作一下给老师看看吗⒐学生自由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5分钟)注意学生握鼠标方法.(二)认识指针⒈刚刚你在操作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在移动鼠标的过程中,指针有没有变化⒉你还看到过鼠标指针的其他样子吗⒊出示图片,介绍鼠标指针的形状.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五课轻松一课——纸牌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纸牌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纸牌的规则。
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三、新课教学1、启动纸牌游戏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程序管理器”—“游戏”组图标—“纸牌”2、纸牌游戏的规则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
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
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
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
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
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
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
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
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
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
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
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六课开始菜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的使用教学难点:“开始”菜单的使用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认识“开始”菜单[开始]菜单位于桌面的左下角,任务栏的左端。
它是使用WINDOWS98所有功能的基础,各种应用程序的启动,对话框的打开,帮助文件的调阅都要通过[开始]菜单进行。
也就是说,只要了解了[开始]菜单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实际运用windows所提供的各项功能了。
打开[开始]菜单后,移动鼠标,当指向菜单中带有三角形标记的菜单时,就会自动打开相应的下级子菜单,单击其中的某个程序名,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
2、“帮助”的使用3、“查找”的使用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小结。
第七课开始菜单(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任务栏”和“文档”的使用教学难点:“任务栏”和“文档”的正确使用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隐藏“提示栏”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选“自动隐藏”—确定2、文档:单击“开始”—“文档”,就会发现我们最近打开的最多15个文件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中。
点击这个文件的快捷方式就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我们所需的文件,而不必翻开层层目录来寻找这个文件了。
清空文档记录单击“开始”按钮,指向“设置”,再选择“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然后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按“清除”按钮即可将文档列表信息全部删除。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八课开始菜单(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选项的添加教学难点:开始菜单选项的添加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添加“选项”单击“开始”——“设置”——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单击“添加”——单击“浏览”——选择要添加的程序——单击“打开”——单击“下一步”,然后用鼠标左键双击要存放该程序快捷方式的菜单——单击“完成”。
2. 删除“选项”如果要删除开始菜单中的程序、文档或文件夹,单击“开始”,指向“设置”,然后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再单击“删除”,指定所要删除的程序或文件夹,最后按“删除”按钮。
3、“开始”菜单高级选项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九课键盘练习(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键盘,了解各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键盘的正确使用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认识键盘(师出示键盘)一般键盘的按键布局基本相同,所有按键按功能可以分为四组:功能键:F1~F12,位于键盘的最上边,其功能一般由正运行的软件决定,对于不同软件某一功能键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F5的作用是查找替换,在网页浏览器IE中F5的作用变成了刷新网页。
主键盘:它就是我们常见的打字键区,它是键盘上面积最大的一块,上面有A~Z共26个字母、数字键、符号键以及空格键、回车键等。
小键盘:主要是数字键和加减乘除运算键,处于键盘的右侧,为方便数据录入而设计。
其它键:在主键盘和数字键盘的中间,主要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和Home、End等光标控制键。
2、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1)上身挺直,肩膀放平,肌肉放松,两脚平放地上。
(2)手腕及肘部成一直线,手指弯曲自然适度、轻放在基本键位上,手臂不要张开。
(3)显示器比眼睛略低,桌椅的高度要适中。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课键盘练习(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键盘指法练习执教者:望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正确的击键方法:指尖击键,力度适当,节奏均匀,击键后,手指立刻回到基本键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