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

合集下载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技术的工具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从ENIAC问世~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子管时代,用 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输出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软件处于 初始阶段,没有系统软件,语言只有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2、第二代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晶体管时 代,用磁芯和磁鼓做存储器,产生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批量处理系统。 应用领域扩大至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 3、第三代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时代,主存储器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有磁盘和磁 带,有了操作系统和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 不仅应用于科学计算,还应用于企业管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和辅助 制造等领域。
初中信息技术
第一课 身边的信息
什么是信息
简单的来说,信息就是消息。 具体而言,信息指的是用语言、 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所 表示的内容,它涉及人类所有 的活动。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 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 对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 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 其英文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语言的诞生
2、文字的诞生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 5、计算机和网络的诞生
信息技术的工具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 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 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 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 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 备。

七年级信息技术(2024)

七年级信息技术(2024)
2024/1/30
公式基础
了解公式的组成和运算符,掌握公式的输入和编辑方法。
常用函数
熟悉SUM、AVERAGE、MAX、MIN等常用函数的使用方 法,了解函数的参数和嵌套。
应用实例
通过具体案例,学会利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统计 和分析。例如,利用IF函数进行条件判断,利用COUNTIF 函数进行条件计数等。
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再 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包括感测技术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
信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从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到现代的信息 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 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
2024/1/30
4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
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 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基
七年级信息技术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信息技术基础 • 网络基础与应用 • Word文档编辑与排版 • Excel电子表格处理 • 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 多媒体技术应用
2
01
信息技术基础
2024/1/30
3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 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相互联系 特性的表征。
础。
2024/1/30
计算机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 机的灵魂,控制着计算机的运行。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运算和 存储,通过执行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
5
计算机基本操作
开机与关机
鼠标与键盘操作
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步骤是保障计算机正常 运行的基础。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笔记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

作为初中生,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七年级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如何正确组装和使用计算机。

2. 光盘和U盘的区别:介绍光盘和U盘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如何使用和保护它们。

3. 电脑的常见故障:如何快速解决包括系统故障、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在内的常见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知识1. 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网络、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我们应该掌握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网络安全问题:如何避免电脑中毒、木马、钓鱼等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和保护自己的电脑。

三、信息处理软件1. 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等常见的办公软件应用,如何灵活使用和操作,如何提高效率。

2. 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处理软件:如何使用Photoshop、Audacity、Premiere等软件来处理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如何提高文件质量和效果。

四、网页设计1. 常用的网页设计软件:如何使用Dreamweaver、FrontPage等软件设计网页,包括建立、布局、排版、优化、发布等全过程。

2. 常用的网页语言:介绍HTML、CSS、JavaScript等常用的网页语言和应用,如何制作一个高效、美观、易用的网页。

以上就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笔记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初一(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

初一(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

他是谁?
思考
为什么我们能获得信息?
信息的特征:
(1)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2)载体依附性:信息是无形的,他 不能独立存在,需要借助语言,文字, 图像等表现出来。
(3)共享性:信息通过传递,达到共 享的。
(4)价值性:信息对于特定目标来说 是有价值的。 (5)时效性:信息是有时效的,随着 时间推移,信息会失去价值。 (6)真伪性:信息不一定都是有用的, 有一部分是人为刻意制造的,用来迷惑 其他人。
正确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需要获取三大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而后 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 但 是,把信息与信息交流作为一门科 学来研究,则是20世纪后叶的事。 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
信息是生活中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
例举:交通信号、语言文字、 板书挂图、电视新闻、树木年 轮……
(7)可处理性:信息可以通过处理, 达到保密的目的或让人更容易看懂。
思考:信息技术是什么?
通常我们把与获取、加工、存 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 关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 的发明和普及。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第一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 生活中的信息
课前预习
• 什么是信息?举例说明。 • 信息的特征有些什么? • 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 什么叫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的革命有那几次?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但有的时候眼见的也不一定是真 实的,只是某种物质给你提供的 某部分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详解与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详解与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详解与讲解一、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处理、传输和利用信息的一门学科。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传输,我们可以迅速地获取和分享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快速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扩大知识的范围。

网络的普及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不再受限于纸质资料的有限性。

通过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我们可以轻松地浏览各种网页、阅读电子图书和参与学术讨论。

最后,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创新和创造。

计算机编程和图像处理等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创作和创新的平台。

通过使用各种软件工具,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和解决各种问题。

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实体,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软件是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保存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用户数据。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数据。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打印出来。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工具软件,用于完成各种任务,如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等。

驱动程序是计算机的软件,用于控制硬件设备的运行。

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七年级信息技术(操作系统)

七年级信息技术(操作系统)

七年级信息技术(操作系统) 1:引言1.1 目的1.2 背景1.3 范围2:操作系统基础知识2.1 什么是操作系统2.1.1 定义2.1.2 功能2.1.3 分类2.2 常见的操作系统2.2.1 Windows2.2.2 macOS2.2.3 Linux2.2.4 Android2.3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2.3.1 命令行界面2.3.2 图形用户界面3: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3.1 硬件要求3.2 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3.2.1 准备安装介质3.2.2 启动计算机并进入安装程序 3.2.3 进行分区和格式化3.2.4 安装操作系统3.2.5 完成安装后的配置4: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4.1 什么是文件4.1.1 文件的基本概念4.1.2 文件的组成4.2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4.2.1 文件系统的作用4.2.2 常见的文件系统4.3 文件的基本操作4.3.1 创建文件4.3.2 打开和关闭文件 4.3.3 读取和写入文件 4.3.4 删除文件5: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5.1 什么是进程5.1.1 进程的定义5.1.2 进程的特点5.2 进程的调度5.2.1 进程调度的目的 5.2.2 进程调度的算法 5.3 进程间的通信5.3.1 进程间的通信方式 5.3.2 进程间通信的工具6: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6.1 什么是设备6.1.1 设备的定义6.1.2 设备的分类6.2 设备的驱动和管理6.2.1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6.2.2 设备管理的流程6.3 设备的输入输出6.3.1 输入设备6.3.2 输出设备7:附件7.1 操作系统安装手册7.2 操作系统常见问题解答8:法律名词及注释- 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中间层,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并提供给其他应用程序使用的软件系统。

- 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和控制的界面。

- 文件: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一组有序的数据记录。

-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中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一套规则和数据结构。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

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⑴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⑵计算机的组成部分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⑷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二、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⑴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⑵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macOS、Linux⑶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⑷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⑸文件的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⑹文件的复制、剪切和粘贴⑺文件的删除和恢复三、常用办公软件⑴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⑵表格处理软件: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⑶幻灯片演示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Google Slides⑷电子邮件客户端:Microsoft Outlook、Gml⑸数据库管理软件:MySQL、Microsoft Access⑹图片编辑软件:Adobe Photoshop、GIMP四、互联网和网络安全⑴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历史⑵常见互联网服务:电子邮件、⑶网络协议:TCP/IP、HTTP、FTP⑷网络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⑸常见网络安全威胁:、钓鱼网站等⑹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措施:防火墙、杀毒软件、强密码五、计算机编程⑴编程的概念和作用⑵常见编程语言:Python、Java、C++⑶编程环境和工具的使用⑷基本的编程概念: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⑸算法和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⑹常见的编程任务:输入输出、条件判断、循环结构附件:⒈实例代码:包括各个章节涉及到的编程示例代码。

⒉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著作权:指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的不劳而获的权利。

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⒊程序:指假扮成合法程序运行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恶意操作的恶意软件。

⒋钓鱼网站:冒充合法网站的虚假网站,用于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

七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5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5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____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上册,内容是全新的。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

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____%,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文本处理,设置文字与段落。

三、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的技能。

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信息技术
本书知识点
❖掌握字符的格式化、段落的格式化 ❖掌握边框和底纹、首字下沉 ❖掌握项目符号与段落编号、分栏 ❖掌握页眉与页脚、页面设置 ❖理解表格的创建、表格的编辑 ❖了解设置单元格、表格的对齐方式 ❖掌握合并、拆分单元格和表格 ❖表格的边框和底纹、计算、排序
第一单元 认识Word
❖1.启动和退出Word 2003 ❖2.新建与打开Word文档 ❖3. 保持与关闭Word文档
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4.标尺 ➢ 标尺有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两种。用来确定
文档在屏幕及纸张上的位置。利用水平标尺 与鼠标可以改变段落的缩进、调整页边距、 改变栏宽、设置制表位等。
➢ 标尺的显示或隐藏: “视图” —“标尺”
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5.状态栏 ➢ 位于窗口的底部,显示当前窗体的状态,如
输入和编辑文本
输入和编辑文本
输入和编辑文本
❖ 2、编辑文本 (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有红色或者绿色波浪下划线
的文本出,检查文字拼写或语法是否有错误,若无 误,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忽略一 次”,取消波浪线。
输入和编辑文本
❖ (2)修改文本 ❖ 修稿文本中的错别字或病句。选定错字,然后修改
➢ 此外,按Alt或F10激活菜单,然后用光标和 回车键配合使用。
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3.工具栏
➢ 工具栏上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常用的工具按钮, 用户直接单击工具按钮执行某项操作。用鼠 标按住工具栏前面的灰色竖线,可以改变工 具栏在窗口中的位置。工具栏不宜显示太多, 通常只显示“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 栏。
文档名和一些控制按钮。标题栏由如下部分 组成: ➢ 控制菜单按钮 ➢ “最小化”按钮 ➢ “最大化”按钮 和“还原”按钮 ➢ “关闭”按钮
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2.菜单栏 ➢ Word 2003的菜单栏包含九项系统菜单。单
击菜单项,可以弹出下拉式菜单,用户可以 通过单击选择相应的命令来执行Word的某 项操作。
启动和退出Word 2003
❖1.启动Word 2003 ➢ 常规启动: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 快捷启动:双击桌面已有的Word图标 ➢ 通过已有文档进入Word 2003:双击已经存
在的Word文档
启动和退出Word 2003
设置文本格式
设置文本格式
❖ 3、在返回的“字体”对话框中,选择“字符间距 ”选项卡,将“间距”设置为“加宽”,“磅值” 为“5磅”。
设置文本格式
❖ 4、选择“文字效果”选项卡,设置“动态效果” 为“礼花绽放”,单击“确定”按钮。
设置文本格式
❖ 5、按住Ctrl键并拖拽鼠标,同时选定“美食天地” 中的“食”和“地”两字,再打开“字体”对话框 ,选择“字符间距”选项卡,再“位置”下拉框中 选择“降低”,对应的“磅值”框中选择“3磅” 。单击“确定”。
❖在已打开的Word文档中创建新文档有两种 方法:
➢ 文件—新建—空白文档
➢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保存文档
❖1.保存新文档 ➢ 文件—保存(或单击“保存”按钮 )—选
定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 ❖2.保存已有文档 ➢ 单击保存按钮 ➢ 文件—保存 ➢ Ctrl+S
打开文档
❖打开文档有如下三种方法: ➢ 文件—打开 ➢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工具按钮 ➢ Ctrl+O ❖注意: ➢ “文件”菜单下方列出了最近打开的4个文档 ➢ “开始” —“文档”级联菜单中列出了最近
❖2.退出Word 2003 ➢ 单击标题栏最右边的“关闭”按钮 ➢ 单击控制菜单图标,展开以后单击“关闭”
命令 ➢ 双击控制菜单图标 ➢ 单击“文件”—“退出” ➢ Alt+F4 ❖注意:退出Word时会询问用户是否保存文

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1.标题栏 ➢ 标题栏位于窗口最上方,包含应用程序名、
使用的15个文档,可以单击选择最近使用和 编辑过的文档。
第二单元 美食天地
❖1.输入与编辑文本 ❖2.设置文本格式 ❖3.查找与替换 ❖4.撤销与恢复
输入和编辑文本
❖1.输入文本 ❖(1)启动word ❖(2)选择一种输入法,输入文本,按
“Enter”键另起一段。保存文件为“美食天 地.doc”。或者打开“美食天地.txt”,将文件 另存为”美食天地.doc”。
即可。
输入和编辑文本
❖ (3)添加符号 ❖ 将光标移动到“美食天地”前,单击右键,在弹出
的菜单中选择符号。
输入和编辑文本
❖ 在“符号”对话框中,选择“符号”选项卡,在“ 字体”下拉框中选择“Wingdings”。再选择符号 框中的 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输入和编辑文本
❖在“美食天地”后也插入符号 ,在“夫妻肺片 ”前后均插入 ,在“原料”和“制法”的前后 分别插入
❖ 和 单击“关闭”按钮,关闭“符号”对话框。
输入和编辑文本
❖ (4)删除文本 选定要删除的文本、如“风味”,按“Delete”键。
输入和编辑文本
❖ (5)移动文本 选定要移动的文本,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剪切” ,将光标移动至目标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粘 贴”
输入和编辑文本
❖ (6)复制文本 选定要复制的文本—单击右键—选择“复制”—将 光标移动到目标处—单击右键—选择“粘贴”。
输入和编辑文本
❖ (7)在段落上方添加空行。 在段上方插入一行,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档 。
设置文本格式
❖ 1、选定标题“夫妻肺片”,单击“格式”工具 栏中的“居中”按钮。再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字体”。
设置文本格式
❖ 2、在“字体”对话框中,选择“字体”选项卡, 在“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华文彩云”,再“ 字形”中选择“倾斜”,在“字号”中选择“小一 ”,在“效果”中勾选“阴影”,在“字体颜色” 中选择“其他颜色”,并在弹出的“颜色”对话框 中选择颜色为“绿色”,单击“确定”按钮,返回 “字体”对话框。
当前的页号、节号、当前页及总页数、光标 插入点位置、改写/插入状态、当前使用的语 言等信息。
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6.文档编辑区 ➢ 编辑区就是窗口中间的大块空白区域,是用
户输入、编辑和排版文本的位置,是我们的 工作区域。 ➢ 闪烁的“I”形光标,即为插入点,可以接受 键盘的输入。

创建一个新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