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合集下载

冠心病护理科普

冠心病护理科普

健康域护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呼吸困难、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冠心病,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定义、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进行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如何预防冠心病,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冠心病冠状动脉是负责给心脏供血的血管,由于胆固醇和其他沉积物在血管内壁积聚,导致血管狭窄,从而降低血液流量。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当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时,就会发生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心绞痛,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常发生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

此外,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合理等也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冠心病的护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饮食护理冠心病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避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控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游泳是一种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

药物护理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抗血栓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降胆固醇药物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

同时患者应避免出现用药错误或漏服药物的情况。

认真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提供心理支持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猝死。

除了遗传和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孤独和敌对等。

这些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如冠心病。

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被压力和焦虑激活。

这些生物学反应可以引起心律不齐和心肌缺血,使冠状动脉痉挛和斑块破裂风险增加。

此外,长期的抑郁和孤独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发现,抑郁症状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强,从而加速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硬化。

另外,孤独和社交隔离也可能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敌对是另一个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

敌对的个体可能会采用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及减少运动和采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风险因素的增加。

研究指出,敌对的个体患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研究表明,在同样的风险因素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冠心病的发病率不同。

例如,低收入、低教育和住在贫困社区的人们易感冒病的风险增加,更可能暴露在不健康的环境中。

同时,缺乏社交支持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可能会导致心理不稳定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例如吸烟和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习惯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

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有很多,例如情感治疗、心理咨询、锻炼、恢复社交网络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目的要求]1.掌握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临床分型。

典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特点、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原则与抗心绞痛药物的应用。

2.熟悉临床分型、常用诊断技术的临床意义、鉴别诊断。

3.了解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教学内容]1.概述:冠心病的概念、流行病学,易患因素。

心绞痛的概念。

2.发病机制与病理。

3.临床表现:(1)典型心绞痛;(2)不典型心绞痛;(3)心绞痛的分类:①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②自发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4)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概念。

4.实验室与其他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糖耐量等。

(2)心电图检查:静息、发作、运动及动态心电图。

(3)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金标准。

(4)放射性核素检查。

(5)磁共振及超速CT。

5.诊断。

6.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2)其他病因所致的心绞痛;(3)急性心包炎;(4)肌肉、骨、关疾病;(5)肋间神经痛;(6)食管、胃、及胆囊疾患;(7)心脏神经症。

7.治疗:(1)发作时治疗:①休息。

②药物治疗: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2)缓解期治疗:①一般治疗。

②有关疾病的治疗。

③抗心绞痛治疗:硝酸酯制剂、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

④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氯此格雷、双喀达莫)。

⑤其他治疗。

(3)介入性治疗。

(4)外科手术治疗。

(5)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

8.预防。

[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病案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措施。

2.熟悉并发症及其的抢救措施。

3.了解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教学内容]1.发病机制与病理。

2.临床表现:前驱症状,主要症状(疼痛、心力衰竭、低血压与休克、心律失常、胃肠症状、其他症状);体征。

3.实验室与其他检查:(1)实验室检查:①血象与红细胞沉降率。

冠心病护理查房【范本模板】

冠心病护理查房【范本模板】

冠心病的护理查房一、相关知识:1、基本概念: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冠状,故称为冠状动脉。

这条血管也随同全身血管一样的硬化,呈粥样改变,造成供养心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即为冠心病。

2、病因诊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被称之为冠心病易患因素:1. 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始于儿童,而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 性别:男性较多见,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2∶1。

3. 家族史: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4. 个体类型:A型性格者(争强好胜、竞争性强) 有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精神过度紧张者也易患病.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长期过高有关。

5.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且与吸烟量成正比。

6.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7. 高脂血症8. 糖尿病9. 肥胖和运动量过少10. 其他:1)、饮酒2)、口服避孕药3)、饮食习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否即发生冠心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的程度。

近年研究表明有无冠心病表现,除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取3、粥样硬化的血管对各种缩血管物质的收缩反应性明显亢进性改变,24小时心电图(holter)监测运动时出现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必要时可检查血脂、血糖。

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减少心肌氧耗使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新的平衡,尽最大努力挽救系使用旋切或旋磨装置将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组织从血管壁切下或磨碎通过导管排出体外,从而消除狭窄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超声血管成形术射频热球囊血管成形术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移植及某些心肌梗死并发症(如室壁瘤,心脏破裂和乳头肌功能不全等)的外科治疗。

2022年11月份心内科护理理论试卷A卷(N1、N2)

2022年11月份心内科护理理论试卷A卷(N1、N2)

2022年11月份心内科护理理论试卷A卷(N1、N2)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题:占75%(每题5分)1、成人窦性频率超过多少为窦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 *A.120次/minB.100次/mln(正确答案)C.80次/minD.160次/mnE.180次/min2、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为() [单选题] *A.血培养(正确答案)B.尿液C.血液D.免疫学检查E.超声心电图3、心电监护发现以下情况需准备急救处理,哪项除外() [单选题] * A.持久性心房颤动(正确答案)B.反复短阵性室速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D.多源性室早呈二联律E.室性早搏Ron-T现象4、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24小时输液量应控制在() [单选题] *A.<1000mlB. <1500ml(正确答案)C. <2000mlD. <2500mlE. <3000ml5、下列各项中不属洋地黄中毒表现的是() [单选题] *A.心动过速B.心动过缓C.心律不齐D.视力模糊E.震颤抽搐(正确答案)6、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单选题] *A.急性心力衰竭B.慢性心力衰竭(正确答案)C.急性心肌梗死D.心律失常E、冠心病7、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哪组不正确:() [单选题] * A.室性早搏——利多卡因B.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C.阵发室速——洋地黄(正确答案)D.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心脏起搏器8、心绞痛疼痛一般持续() [单选题] *A.数秒钟B.数分钟(正确答案)C.数小时D.数天E.数个月9、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检查中,哪项不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单选题]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B.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正确答案)C.红细胞沉降率加速D.乳酸脱氢酶增高E.肌酸磷酸激酶增高10、电复律时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应该() [单选题] *A.小于10cmB.大于10cm(正确答案)C.大于15cmD.大于20cmE.大于30cm11、左心功能不全最严重的表现是:() [单选题] *A.心悸、气短B.咳嗽、咳痰增多C.肺水肿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正确答案)E.心律失常12、吗啡中毒的重要指标为() [单选题] *A.脉搏加快B.血压下降C. 针尖样瞳孔(正确答案)D.意识散失E.呼吸抑制13、下列哪项应慎用洋地黄:() [单选题] *A.房室传导阻滞(正确答案)B.充血性心力衰竭C.室上性心动过速D.心率快的心房颤动E.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4、控制典型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单选题] *A.阿托品B.普萘洛尔C.硝酸甘油(正确答案)D.双嘧达莫E.戊四硝酯15、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天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 [单选题] * A.少食多餐(正确答案)B.按病人要求配餐C.少量流质饮食,每日2次D.多吃鸡蛋E.禁食二、多选题:占25%(每题5分)1、高血压病人做到下列几条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 A.质量建设(正确答案)B.质量检查/评价(正确答案)C.质量持续改进(正确答案)D.结果建设E.结果评价2、对心脏骤停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时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A.病人应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正确答案) B.清除口腔中的异物(正确答案)C.置病人于头低脚高位D.开放两条静脉通路(正确答案)E.严格记录出入量(正确答案)3、新的循环三联包括() *A. 肾上腺素1mg(正确答案)B. 阿托品 1mg(正确答案)C. 利多卡因 100mg(正确答案)D. 去甲肾上腺素 2mgE. 异丙肾上腺素 1mg4、急性肺水肿的主要表现有:() * A.呼吸困难(正确答案)B.恐怖感(正确答案)C.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正确答案) D.口唇发绀(正确答案)E.血压改变(正确答案)5、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 *A.高血压(正确答案)B.高脂血症(正确答案) C.吸烟(正确答案) D.体育运动E.糖尿病(正确答案)。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资料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资料

等到心绞痛发作了才吃,有的自认为自 己还没到需服药的程度。这其实是一 个用药的误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常 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药物,只有常 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机能,逆转心脏肥 厚,保护心脏功能,降低 心绞痛的发生率。

谢 谢!

3 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发因素。包括饱餐、 过度用力、劳累、暴怒、恐怖、大便干燥、 饮酒、大量吸烟、寒冷刺激、性高潮等。

4 定期检查。要注意一些与病情相关的指 标变化情况,如血压、血脂、血糖、心电 图、心率、脉搏、体重,应至少每年检查 一次,及时看医生,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治 疗,调整药物。

5 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报警。凡突发上腹部 或胸部疼痛、胸闷、心慌、气短、疲乏、 精神不振、烦躁、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到 医院去进行检查,及时治疗,不可拖延。

夜间或清晨均有心绞痛发作者,硝酸 异山梨酯可采用每6 h给药1次,但宜 短期治疗以避免耐药性。临床上通过 保持每日适当的“无硝酸酯效应间歇 期”来避免发生耐药性,普通剂型应采 用“偏心给药”法,或者选择更优的制 剂如缓释5-单硝酸异山梨酯(依姆多)等。

7 中医药。中医药预防冠心病有确切 的临床效果,如复方丹参滴丸、通心 络、麝香保心丸等药,具有降血脂、 降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 细胞凋亡、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

6 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的为硝酸异山 梨酯(消心痛)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有 较可靠的防治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 的作用。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硝 酸异山梨酯作用的持续时间为4~5h, 故以每日3~4次口服为妥,对劳力型 心绞痛患者应集中在白天给药。5-单 硝酸异山梨酯可采用每日2次给药。若 白天和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显著减少 冠心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所有冠心 病患者均应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 (LDL-C)水平降至2.60 mmol/L(100mg/dl)以下,对极高危患 者(如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 者)应强化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使 LDL-C降至2.07mmol/L(80mg/dl)以下。

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它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血管功能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因素以及高龄等。

首先,血管功能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冠状动脉的正常功能包括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控制血液流量和阻力等。

然而,一些因素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等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引起冠状动脉扩张能力降低,血管壁硬化,从而增加了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损伤风险,进而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其次,血脂异常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水平会导致冠状动脉内膜的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这些斑块逐渐增大,堵塞了冠状动脉,从而限制了血流供应,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第三,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壁损伤,从而使血管更容易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此外,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缺血。

糖尿病也是冠心病高发人群中常见的病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有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异常,这些异常会进一步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液循环中,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栓形成,增加冠脉事件的发生风险。

肥胖也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

肥胖会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这些都是冠心病的病因之一。

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家族遗传史中有冠心病病例的人群患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高龄也是冠心病易发人群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功能逐渐下降,代谢变慢,血管壁也变得更脆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功能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因素以及高龄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了解这些病因及发病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保持心脏健康。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一、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中老年人、有家族史、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既往史。

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

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冠心病的措施:戒烟限酒,低盐低脂,宜消化,每周最多只吃三个鸡蛋。

多吃水果及蔬菜,饮食要均衡。

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每日≤6g),减少冠状动脉病的危险。

经常运动,但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你的运动计划。

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三、饮食习惯与冠心病有何关系: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四、气候变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气候寒冷的天气或冬春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三个与冠心病有关的最优因子为:气温、日变差(相邻两日的日平均气温之差)和平均风速。

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

五、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节中要注意什么:(1)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

(2)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

(4)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

(5)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同时要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运动量宜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

步行是最方便的运动方式。

尽量避免奔跑、纵跃,气温高时,或湿度高的情况下,应暂停运动锻炼。

七、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