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上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兴起与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兴起与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兴起与法兰克王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传播。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对基督教的支持。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宗教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地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对基督教的支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提高学生对宗教、政治等问题的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
2.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对基督教的支持。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引导学生思考基督教为何能在罗马帝国内兴起。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案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一、基督教的兴起1.基督教的诞生:_____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作“基督教”。
2.基本教义:_______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___________,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基督教的发展:_____世纪末,_______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_______________灭亡前后,___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建立于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
2.克洛维的统治①宗教信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________,承认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②政治经济:保留了原有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从而取得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③扩张疆土:去世时的版图已经延伸到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以东到_________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和封臣1.出现背景:________前期,法兰克王国不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___________。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________,接受封地的人则为________。
2.职责: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为封君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_________,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必须提供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案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一、基督教的兴起1.基督教的诞生:_____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作“基督教”。
2.基本教义:_______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___________,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基督教的发展:_____世纪末,_______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_______________灭亡前后,___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建立于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
2.克洛维的统治①宗教信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________,承认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②政治经济:保留了原有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从而取得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③扩张疆土:去世时的版图已经延伸到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以东到_________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和封臣1.出现背景:________前期,法兰克王国不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___________。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________,接受封地的人则为________。
2.职责: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为封君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_________,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必须提供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教案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作为恩赏,称作采邑);9世纪,法兰克王国解体后,分封普遍存在;11世纪时,分封在西欧相当流行,并形成明确和规范的仪式。
2.材料展示: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流行这样一条规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阅读教材“封君与封臣”一目,结合上述材料一,理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提示: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土地和兵役:国王把一些贵族和教会的土地没收后,作为采邑赐给手下将领和官吏,采邑的领受者必须服从兵役,受封者称为“封臣”,赐地的人称为“封君”。
即封君赐土地给封臣,封臣给封君服兵役。
二是层层分封: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赐给大封建主后,大封建主又可以把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自己的部下。
国王是封君,大封建主是国王的封臣,同时,大封建主又是他部下的封君。
(2)阅读教材“相关史事”,结合材料二,理解封君与封臣的特点。
提示:从三个方面介绍,一是严格的等级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逐次分封,层层效忠,从而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是权利与义务交织: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有责任保护封臣,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三是带有一定的契约性: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必须按契约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若封君封臣一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其封君与封臣关系就会按契约而结束。
四、查理曼帝国1.材料展示:800年12月25日,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国王查理加冕,尊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这样,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在它的大部分领土上又建立一个“罗马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教皇为什么要为法兰克国王查理加冕。
提示: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如每个教区的人民要向教会交“什一税”,使教会更加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2)为什么说又建立一个“罗马帝国”?下面选项与其有关的是 ( )A.率领部属皈依基督教B.率领军队东征一直打到印度和流域C.创立元首制,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D.接受罗马教皇加冕6.对如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本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联系前面所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一、教学内容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二、教学目标1.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以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3.能够分析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对欧洲历史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以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件、讲解、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上课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这个新课的主题。
2.提问方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之前学过的欧洲历史相关的知识,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落、拜占庭帝国的兴起等等,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的出现也变得十分重要呢?第二步:讲解基督教的兴起和影响1.讲述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耶稣是基督教的缔造者,公元1世纪在以色列出生。
(2)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合法化。
(3)基督教在欧洲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在唐朝传播到中国。
2.讲解基督教的影响:(1)基督教信仰的传播带来了欧洲文化的转变。
(2)基督教教义对现代欧洲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督教广泛的爱心和慈善道德,深深影响了欧洲文化。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法兰克王国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2.讲述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影响:(1)法兰克王国建国的背景和意义。
(2)卡洛曼大帝时期,法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
(3)查理曼大帝能重建一个法国王朝,并能击败阿拉伯军队。
(4)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第四步:总结复习1.让学生总结和回顾课上所学内容。
2.提问方式:请同学们分别从基督教和法兰克王国的角度,提出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历史课上,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解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新编教材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和封建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宗教和制度的尊重,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兴起过程及其在罗马帝国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基督教对法兰克王国的影响。
3.宗教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中世纪欧洲的体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了解基督教在现代世界的影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罗马帝国的兴衰。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宗教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重点讲解耶稣基督的教义、使徒的传播以及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世界史知识储备不足理论素养有限,但对具体事实感兴趣,参与意识强,所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选取大量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比较轻松掌握基本史实,同时课上教师积极有效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教义,法兰克王国创立的时间、建立者、巩固措施、版图、封君与封臣的内容、查理曼帝国的疆域和统治措施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基督教的兴起及其地位的确立;(重点)目标3:说出克洛维利用基督教扩张法兰克王国版图的史实,认识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和扩张的史实;(重点)目标4:简述西欧社会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理解这种封建制度的特点;(重点、难点)目标5:从查理曼帝国的发展过程认识查理大帝的历史功绩。
(重点、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出示红桃K牌图片。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用这句话形容查理大帝最恰当不过了。
作为扑克牌上红桃K的人物原型,这位声名赫赫的欧洲中世纪统治者尽管已经去世1200多年了,却依然在另一个战场——牌场继续厮杀。
本课就让我们走进欧洲之王一查理曼的传奇人生。
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教义,法兰克王国创立的时间、建立者、巩固措施、版图、封君与封臣的内容、查理曼帝国的疆域和统治措施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简述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从基督教的诞生、传播和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揭示了基督教在欧美地区的兴起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基督教的历史背景、传播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封建社会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基督教的起源、传播过程以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史料和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诞生、传播过程,掌握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以及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诞生和传播过程。
2.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及其原因。
3.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讲述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基督教的传播过程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和图片:用于辅助教学的史料和图片。
4.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史料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史料和图片,讲述基督教的诞生、传播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上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3.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4.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时间:__1世纪时_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巴勒斯坦地区__;创始人:__耶稣__。
2.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_国教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知识点二法兰克王国
3.建立时间:__481年__。
4.建立者:__克洛维__。
知识点三封君与封臣
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1世纪时,这种以__土地的封赐__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6.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__等级性__,而且__权利__、__义务__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知识点四查理曼帝国
7.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__什一税__”。
8.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__罗马人
的皇帝__”。
因此,查理被称为“__查理大帝__”或“__查理曼__”。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_查理曼帝国__”。
9.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德意志__、__法兰西__和__意大利__三个国家的雏形。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基督教的兴起
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2.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探究三封君与封臣
多媒体展示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2)在西欧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只承认自己直属的上下级,其他的上下级关系与自己无关。
(3)封君与封臣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通过以上探究,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①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②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③层层分封。
探究四查理曼帝国
阅读教材,结合P33法兰克王国形成和发展图,探讨下列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发生在什么时候?法兰克王国是由谁建立起来的?后来分化成了哪些国家?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克王国是由克洛维建立的,后来分化为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2)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措施: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影响: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
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本书对应练习。
本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西欧的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学生容易受到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影响,存在模糊认识,对此应着重加以强调。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