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 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一、选择题(2*10)附录一:重点注意复习的化学家:李时珍、阿伏伽德罗、波义尔、拉瓦锡、道尔顿、霍夫曼、诺贝尔、门捷列夫、能斯特、居里夫人、侯德榜、鲍林。

这里的人名会考八题左右。

二、填空题(1*25)每空1分。

1、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侯氏制碱化的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也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其它工业原料的三酸是硝酸、盐酸、硫酸,两碱是烧碱、纯碱。

4、高分子化学与国计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然高分子有绵花、蛋白质、天然橡胶。

5、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6、化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波义耳化学观的确立。

7、青铜的成分是铜和锡,陶瓷的原料是黏土,8、十大环境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

9、绿色化学的含义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三、简答题共25分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化学史在教学的意义有以下三点:1)、以史为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结合史料,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从发展的高度把握知识。

化学选修课后习题

化学选修课后习题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6s B.2d C.3f 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N B.M C.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K+ 1s22s22p63s23p6B.F 1s22s22p5C.S2- 1s22s22p63s23p4D.Ar 1s22s22p63s23p65.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是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6.以下电子排布式是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A.1s12s1 B.1s22s12p1C.1s22s22p63s2D.1s22s22p63p17.按构造原理写出第9、17、35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它们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8.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钠和硫;按构造原理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并预言它们的最高价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相同; 不同..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3.完成下表空白处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符号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符号是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5.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何不同6.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ⅦA;怎样从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理解这种做法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8.怎样理解电负性可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9.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随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10.假设元素周期系可以发展到第八周期;而且电子仍按构造原理填入能级;第八周期总共应为多少种元素复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2B.X2YZ3C.X2YZ2D.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易形成-1价离子C.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5.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 的原子核外的3d 、4s 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6.A 、B 、C 、D 都是短周期元素..A 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 位于A 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的电子数是A 最外层电子数的1/2..C 的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 元素原子相同..D 与C 属同一周期;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 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1根据上述事实判断:A 是 B 是 C 是 D 是 2C 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D 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B 位于 周期 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 酸..7.化合物YX 2、ZX 2中;X 、Y 、Z 都是前三周期的元素;X 与Y 属于同一周期;Z 是X 的同族元素;Z 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Y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 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的2倍;则YX 2、ZX 2各是什么物质8.元素X 和Y 属干同一个主族..负二价的元素X 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X 的质量分数为%;元素X 和元素Y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中;X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60%..确定X 、Y 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X 、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第二章 分了结构与性质1、共价键2.怎样通过氧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理解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分子是H 2O 而不是其他组成3.怎样理解Cl2、Br2、I2的键能依次下降;键长依次增大4.已知N—N、N==N和N———N键能之比为::;而C—C、C==C、C———C键能之比为::..如何用这些数据理解氮分子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和乙炔容易发生加成反应2、分子的立体构型1.下表中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完成下表中的空白处..2.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什么化学键怎样理解它存在C———C3.画出甲醛分子的立体构型;它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说明分子中存在什么化学键..4.在酸的水溶液中;H+离子能与H2O分子结合成H3O+离子;试从配位键来解释H3O+的形成..5.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继续向试管里加入氨水;沉淀溶解了..请查阅相关资料解释上述现象..3、分子的性质1.怎样从分子的立体构型的角度解释水有极性而二氧化碳没有极性2.怎样理解低碳醇与水互溶;而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很小3.怎样理解汽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4.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1氢键是化学键;2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3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4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5.你从下面两张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如何用分子间力解释图中曲线的形状6.下图是两种具有相同分子式的有机物——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结构式..已知它们的沸点相差很大;你认为哪一种沸点较高如何从氢键的角度来解释复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分子中;连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B.H-Cl 的键能为 KJ/mol ;H-I 的键能为 KJ/mol ;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2.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物质是 ;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是 ;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A.CO2 B.Br2C.CaCl2D.H2O3.下列共价键中;属于非极性键的是A.C-H B.C-Cl C.C=O D.N三N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CCl4B.CO2C.NH4Cl D.C2H45、下列能跟氢原子形成最强极性键的原子是 A .FB .ClC .BrD .I6.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CCl 4、NH 3、H 2O 的立体构型..7.你能根据白磷的分子结构理解白磷与氧气反应得到的P 2O 3和P 2O 5的分子结构是P 4O 6和 P 4O 10吗8.分析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分子结构..其中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形成 键 怎样理解乙烯中乙炔中的三键 乙炔加氢变成乙烯和乙烷;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发生什么变化9.怎样用杂化轨道理论理解乙烯分子中的双键是不容旋转的;因而四个氢原子是在一个平面上10.试从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原子的电负性、中心原子上的弧电子对等角度解释为什么与水分子结构十分相似的OF 2的极性很小..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1、晶体的常识1.指出晶体与玻璃体的本质差别.. 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什么 3.下图的晶胞中各有几个原子4.观察与思考:下图的碘晶体中碘分子的排列有几种不同的方向2、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1.BBr 3的熔点是-46℃;SiC 的熔点时2700℃..根据熔点分析;BBr 3可能属于 晶体;SiC 可能属于 晶体..2.BN和CO2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BN的熔点高且硬度大;而CO2的晶体干冰却松软而且极易升华;由此可判断;CO2是晶体;BN而可能是晶体.. 3.以表格的形式简要回答组成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粒子各是什么这些粒子通过什么键或作用力结合成晶体4.有人说;冰属于原子晶体..这种错误说法的根源是什么5.以下晶体是原子晶体还是分子晶体金刚石干冰冰硫磺 C60 碘石英白磷P4苯甲酸金刚砂SiC 稀有气体的晶体氧的晶体氮的晶体6.用黏土或橡皮泥和牙签等材料制作金刚石晶体模型..7.数一数;图3—12干冰晶体中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有几个紧邻的二氧化碳分子..3、金属晶体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A.易导电B.易导热C.有延展性D.易锈蚀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3.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4.什么是电子气理论怎样定性的解释金属晶体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5.有三种固态物质:Cu、Si、Ne..下列三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1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很低2固体易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3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晶体;熔点很高4、离子晶体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A.KBr B.NaOH C.HCl D.I2 2.下列各物质的晶体中;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CA.O2和SiO2B.NaI和I2C.CO2和H2O D. CCl4和NaCl3.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DA.具有较高的熔点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可溶于水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4.氯化钠和氯化铯的化学式可用同一通式AB型表示;但晶体结构却不相同;应如何解释5、按构成晶体的结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力的不同;将以下晶体进行分类:氯化铯石英金刚砂水蔗糖铁氯酸钾高锰酸钾6.比较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7.离子晶体如食盐;很脆;经不起锤击;原子晶体如石英;同样很脆;也经不起锤击..然而食盐和石英的摩氏硬度却相差极大;应如何解释8.如何理解下面三种氟化物的晶格能的递变复习题1.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是A.离子键B.分子间作用力C.共价键D.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只含共价键B.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C.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其他化学键D.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3.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①二氧化硅②碘③镁④蔗糖⑤冰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④⑤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B.NaBr和HBrA.C金刚石和CO2C.CH4和H2O D.Cl2和KCl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都是化合物B.原子晶体都是单质C.金属在常温下都以晶体形式存在D.分子晶体在常温下不可能是固态6.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各组元素;能组成化学式为AB2型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的是A.6和8 B.20和17C.14和16 D.14和87.X和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2;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Y的少6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A.X的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B.Y的单质为原子晶体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分子晶体D. X与碳形成的化合物为分子晶体8.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客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DA.Na2O和SiO2B.Mg和S熔化C.氯化钠和蔗糖熔化D.碘和干冰升华9、几种HX晶体的熔点见下表:在HX晶体中;HF的熔点反常;比HCl的高;这是由于10.常用的硫粉是一种硫的小晶体;熔点℃;溶于CS2、CCl4等溶剂;试推断它可能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内的C=O键是否受到破坏11.干冰熔化或升华时;CO212.则怒昂理解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水的这一特殊性对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义13.下表列出了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的熔点:4从表中可以看出;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的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很多;请用所学知识简单解释..。

第六章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卤代烃1.回答下列问题(1).在CH3CH2Cl(I),CH2═CHCl(II),CH≡CCl(III),C6H5Cl(IV)四种⼀氯代烃中,按C-X键键长次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IV< II < III(2).将四种化合物(A) CH3CH2CH2F,(B) CH3CH2CH2I ,(C) CH3CH2CH2Br ,(D) CH3CH2CH2Cl的沸点从最⾼到低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B> C> D> A(3).四种化合物(A) CH3CHClCH2OH,(B) CH3CHNH2CH2Br ,(C) HC≡CCH2Cl,(D) CH3CONHCH2CH2Cl 中,哪些能⽣成稳定的格⽒试剂?为什么?解: D(4).⽐较(A) CH3CH2CH2CH2Cl,(B) (CH3)2CHCH2Cl,(C) CH3CH2CH(Cl)CH3,(D) (CH3)3CCl四个氯代烃,它们发⽣S N2反应情况如何。

解: A> B> C> D(5).将①苄溴,②溴苯,③1–苯基–1–溴⼄烷,④1–溴–2–苯基⼄烷四个化合物按 S N1 反应的反应活性顺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③>①>④>②(6).不活泼的⼄烯型卤代烃能否⽣成格⽒试剂?为什么?解:由于卤原⼦与双键间的 p-π共轭效应,使C-X键之间的键能增加,难以断裂。

(7).化合物:(A)正溴戊烷,(B)叔溴戊烷,(C)新戊基溴,(D)异戊基溴分别与⽔反应⽣成相应的醇,讨论它们的反应速率的差异?解: A> D> C> B(8).⽤极性溶剂代替质⼦溶剂对(A) S N1,(B) S N2,(C) 烯的亲电加成, (D) 醇的失⽔反应有何影响?解: 极性溶剂有利于S N1反应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的进⾏,不利于S N2反应和醇的失⽔反应的发⽣。

(9). 2–氯环⼰醇的反式异构体可以跟碱反应转化成环氧化物, 但顺式异构体却不能, 为什么?解: 2–氯环⼰醇的反式异构体跟碱反应时,进⾏反式消除,热⼒学能量低,反应速率快, 顺式异构体则不能。

高中化学综合习题-化学历史

高中化学综合习题-化学历史

高中化学综合习题-化学历史单选题(化学历史)1、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是(B)A.吉格斯B.波义耳C.戴维2.中国名族化学工业之父是(C)A.侯德榜B.张謇C.范旭东3.立体化学学说创始人是(B)A.哈沃斯B.范特霍夫C.萨赫斯4.“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是谁的名言(B)A.罗丹B.傅鹰C.山冈望5.以下(A)是拉瓦锡的著作A.《怀疑派化学》B.《化学纲要》C.《化学研究》6.发现元素最多的化学家(A)A.戴维B.门捷列夫C.拉瓦锡7.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的是(B)A.拉瓦锡B.普利斯特里8.我国在A以前就认识了火药,到_时已用于战争A.唐代;宋代B.唐代;元代C.宋代;明代9.B时期,我国已发现铁能从铜盐中置换出铜的反应,到_初用于生产,成为湿法冶金的先驱A.东汉;宋代B.西汉;明代C.西汉;宋代10.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A和英国化学家_先后发现和制备氧气A.舍勒;普利斯特里B.舍勒;阿伏伽德罗C.门捷列夫;普利斯特里11.于1803年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A)A.道尔顿B.阿伏伽德罗C.卢瑟福12. 阿伏伽德罗是(B)学说的建立者A.离子B.分子C.原子13.有机化学教科书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的人名(A)A.黄鸣龙B.侯德榜C.徐寿14.(B)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否定了长达100年之久的错误的燃素学说A.波义耳C.哈伯15.(A)首次从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尿素A.维勒B.波义耳C.门捷列夫16.合成氨的发明者是(C)A.拉瓦锡B.休克尔C.哈伯17.下列科学家与之贡献不对应的是(C)A.鲍林-共振论B.李比希-开创农业化学C.法拉第-质量守恒定律18. 中国的两弹元勋是( B )A 、钱学森 B、邓稼先 C、张青莲19. 下列不属于波义耳的贡献有(C)A.石蕊试纸B.黑墨水C.三元素20.以下是拉瓦锡的贡献有(B)A.酸的质子学说B.证明金刚石的成分C.酸的电子理论21.“理化学三剑客”括下列哪位科学家(C)A.阿伦尼乌斯B.范特霍夫C.卡诺22. 学会用(B)是人类最早也是最伟大的化学实验A.煤B.火C.石油23. 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中的四元素分别指:(C)A.金木水火B.土木水火C.气水土火24. 古代中国炼丹家炼丹的方法主要是:(A)A.熔烧法B.蒸馏法C.过滤法25. 在众多制碱法中,(C)的成功是世界制碱技术的重大突破A.路布兰制碱法B.索尔维制碱法C.侯氏制碱法26. 长期从事稀有元素,无机合成和同位素化学研究,稳定我国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是(A)A.张青莲B.梁树权C.傅鹰27. 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B)A.《空间的化学》 B.《分子建筑术》 C.《化学研究》28. 李比希是(B)的创始人A.近代化B.近代化学教育C.现代化学29. 苯的结构式是由(A)提出的A.凯库勒B.日拉尔C.杜马30. 科学史上第一个边缘学科是(B)A.化学式B.物理化学C.化学物理31. 到目前为止,化学史上共发生了(C)次革命A.1B.3C.532. 1949年中科院成立,首任院长是(A)A.郭沫若B.童第周C.华罗庚33.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C)左右A.800℃B.1000℃C.1200℃3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是(A)A.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气体的体积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总和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摩尔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摩尔质量总和35.英国化学家戴维无意中发现了“笑气”,“笑气”的化学式(C)A. SO2B. NOC. N2O36. 毛泽东说,中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搞重工业的(B),搞化学工业的(),搞交通运输的()和搞纺织工业的()。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2习题及详解一、判断问题1.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6.δh,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凡δg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δg=0。

(√)kt??(ph2o/p?)4(ph2/p?)49.反应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3Fe(s)+4H2O(g)为10。

2No+O2反应速率方程→ 2no2是:v?kc2(no)?c(o2)。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二.选择题1.气体系统通过路径1和路径2扩展到相同的最终状态,两个变化过程产生的体积功相等,没有非体积功,则两个过程(b)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b.δh相等c、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不等于D。

上述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cucl2(s)+cu(s)→2cucl(s)δrhmθ(1)=170kj?mol-1cu(s)+cl2(g)→cucl2(s)δrhmθ(2)=-206kj?mol-1则δfhmθ(cucl,s)应为(d)kj.mol-1a、 36b.-36摄氏度。

18d.-十八3.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hmθ的是(b)a.ag(s)+1/2br2(g)→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2agbr( s)d.ag+(aq)+br-(aq)→agbr(s)在4.298k下,在下面对参考状态元素的描述中,正确的一个是(c)aδfhmθ≠0,δfgmθ=0,smθ=0b。

(完整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化学简史试题及练习

化学简史试题及练习

1.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丹尼尔谢德曼(Daniel Shechtman)因“”而一人独享了这一殊荣。

(发现准晶体)2.1828年,德国化学家由氰酸铵加热得到尿素,第一次由无机物得到有机物,开始动摇了有机物知识生命体产物的观点。

(维勒)3.写出三本著名的化学研究杂志: (science,nature,J.A.C.S,J.O.C,synthesis)4.在下列哪个酸碱理论中提出了软酸硬酸的概念?A.阿罗尼乌斯的水—离子理论,B.布朗斯特—劳莱的质子理论,C.溶剂体系理论,D.HSAB理论5.分子筛的组成是 (Na2O·Al2O3·2SiO2·nH2O)6.对称操作主要有哪些: (旋转,反映,反演,旋转—反映,恒等操作)7.1960年代末,、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

(科克兰、哈伯)8.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主要有哪几种:(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9. 和拉普拉斯清楚了解化学反应的热现象的重要性,奠定了热化学的基础。

(拉瓦锡)10.奥古斯特·霍斯特曼,通过测量并应用建立化学热力学,证明质量作用定律适用气体平衡,测定液体的克分子体积(离解压力热力学第二定律)单选题1.“元素”这个词首先被(A)所使用。

A柏拉图B泰勒斯C阿那克西米尼2.(A)发现氧气。

A普里斯特利B泰勒斯C卡文迪3.1859年,(A)发现阴极射线,J.J.汤姆森证明它由负电子组成。

A普铝壳B索迪C卢瑟福4.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梵文《吠陀》中,提到五种元素:土,水,(B)以太和光A火B空气C风5.理论上,巴拉塞尔相信四元素学说,但他认为它们在身体内作为三要素-----盐,(B)和水银。

A糖B硫磺C蛋白质6. 铝、铁、铜是人类使用量较多的金属,下列对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铜可以用来做电线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铝不及硫酸铜溶液反应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二、选择题1、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奠基者的是( A )p55A、波义耳B、拉瓦锡C、李比希D、胡克6、假设,P是相数,C是组分数,F是自由度,则吉布斯证明:( B )p264A、P=F+C+2B、P+F=C+2C、P=F+C+2D、P=F+C-27、卢瑟福提出了( B )p300A、同位素B、原子的和模型C、射线是带负电的电子D、阳极射线三、填空题8、化学纸草有莱顿纸草和斯德哥尔摩纸草,前者主要内容为仿造金和银的合金。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发生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也不变。

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2.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献。

其中,李四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侯德榜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为中国化学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涉及了化学变化B.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的熔点低于纯铁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化学变化D.“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高价金属硫化物,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的意思是城门的铁锁打开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剑刃硬度要求大,所以用剂钢,剂钢的成分是碳铁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因此剂钢的熔点低于纯铁,故B正确;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属于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矾是某些硫酸盐的结晶水合物,不是金属硫化物,故D错误。

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非常丰富。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的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粮食酿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火药在使用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史的发端是?三大天然能源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2.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
3.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
4.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
5.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

6.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

.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
2.石蕊试纸是如何发明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3.有人利用磷的发现骗人钱财,波义耳利用科学揭穿其底细。

结合当今社会的伪气功、纳米水等现象,谈谈你对科学的
社会价值的认识。

.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
5.拉瓦锡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
6.谁真正发现了氧气?为什么?
7.了解卡文迪许的重要贡献与生平。

8.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是社会还是个人的责任?谈谈你的个人意见。

.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2.道尔顿的科学成就有哪些?其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3.简述化学符号的发展简史,并列举其中涉及的化学家。

4.阿佛加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
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
职业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
5.简介第一次国际化学会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

6.阿伏加德罗、康尼查罗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