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及应用(分层训练)(解析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及应用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1.(2020·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0中高三月考)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CO2浓度1大于CO2浓度2,若将CO2浓度改为温度,则此关系也成立B.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则缺镁植物的e点会右移C.图中c、d两点相比,d点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要高一些D.a点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TP比c点要多【答案】C【分析】a、b、c三点的CO2浓度相同,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c、d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CO2浓度不相同。
【详解】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有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光合速率下降。
因此,将CO2浓度改为温度,此关系不一定成立,A错误;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受阻,对光能的利用率下降,因此,e点会左移,B错误;c、d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但d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比c点低,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固定二氧化碳的C5降低,因而C5的含量较高,C正确;两点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同,a点比c点的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比c点少,因此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 TP比c点少,D错误。
故选C。
2.(2020·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三月考)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左移D.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答案】C【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表示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饱和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内因主要是有关酶的数量和色素的含量。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3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1.(2021·1月浙江选考)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答案】C【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 TP。
【详解】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 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选C。
2.(2021·广东高考真题)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细胞呼吸(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
检测乙醇的方法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检测CO2的方法是: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讲义含解析必修

第11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考纲明细] 1.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知识自主梳理一、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光(1)光照时间:光照时间延长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方法主要是轮作(一年两茬或三茬)。
(2)光质 ①原理a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b .叶绿素对□01红光和□02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03蓝紫光的吸收量大。
c .单色光中,□04蓝紫光下光合速率最快,红光次之,绿光最差。
②应用a .大棚薄膜的选择:□05无色透明大棚能透过日光中各色光,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06无色透明的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高。
b .补充单色光的选择:□07蓝紫光。
(3)光照强度 ①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08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率□09加快,产生的[H]和ATP 增多,使暗反应中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
②植物三率间关系a .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10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 2释放量或O 2吸收量。
b .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11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 2量或释放的O 2量。
c .真正光合速率=□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③曲线模型及分析a .描述:在一定范围内随□13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光照强度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速率就不再增加(限制因素:酶、光合色素和CO 2浓度等)。
O 点:只进行□14呼吸作用,不进行□15光合作用。
OA 段:光合作用速率□16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A 点:光合作用速率□17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AC 段:光合作用速率□18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且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C 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19最大。
b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量□20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 2量时的□21光照强度。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题号一总分得分一、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下图是有关水稻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简要图解。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__,B过程表示___________。
(2)图中的物质①是___________,能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填“暗反应”或“光反应”)提供能量。
(3)图中的物质②是___________,其与C5反应形成C3化合物。
(4)图中B所示的反应中,表示有氧呼吸的是___________(填“③”或“④”),③释放的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④。
(5)温度既能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也能影响其呼吸作用速率,原因是温度能影响的___________活性。
2.下面是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植物的________作用,其中①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TP/ADP)。
(2)图甲中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利用层析液分离提取色素时,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带,最上面的条带是________(填色素名称),另外,这些色素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是________(填色素名称)。
(3)图乙表示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有氧、无氧)呼吸,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发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4)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的能量储存到________(ATP、H2O)中。
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图1 图2 图3(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

(1)白天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光合 作 用 所 需 的 CO2 来 源 于 苹 果 酸 脱 羧 和 ________________ 释放 的 CO2。
(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方 式 , 这 种 方 式 既 能 防 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又 能 保 证 ______________正常进行。
5.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及分析 (1)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a 点温度最低)。
①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b。 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c、e。 ③开始积累有机物的点:c。 ④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点:e。
(2)密闭容器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①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D、H。 ②该植物一昼夜表现为生长,其原因是 I 点 CO2 浓度低于 A 点 CO2 浓度,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 CO2 浓度减小,即植物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植物生长。
2.(2021·北京卷)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 间后,测定 HT 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 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B 解析: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 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7 ℃、28 ℃、29 ℃、30 ℃的光合 速率依次是:3+1+1=5(mg/h)、3+2+2=7(mg/h)、3+3+3= 9(mg/h)、1+1+1=3(mg/h),故给出的实验条件下 29 ℃时光合速 率最快,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29 ℃,A、D 错误;结合表中 数据可知,27 ℃、28 ℃、29 ℃、30 ℃的呼吸速率依次是:1 mg/h、 2 mg/h、3 mg/h、1 mg/h,故 29 ℃时植物呼吸速率最快,植物呼 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最多,B 正确;净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 量变化+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7 ℃、28 ℃、29 ℃ 的净光合速率依次是:4 mg/h、5 mg/h 和 6 mg/h,C 错误。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018北京卷,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答案】D2.(2018海南卷,4)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D.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答案】A【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即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3.(2018江苏卷,18)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2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答案】D4.(2018全国Ⅲ卷,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一、单项选择题1.(2021内蒙古包头一模)在玻璃瓶底部铺一层潮湿的土壤,播下一粒种子,将玻璃瓶密封,放在靠近窗户能照到阳光的地方,室内温度保持在30 ℃左右。
不久,这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若要预测这株植物幼苗能够生存多长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预测植物生存的时间,需要知道土壤含水量和土壤中各种无机盐的含量B.瓶中植物生存时间的长短,与植物种类无关C.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是影响植物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D.瓶中CO2总量会影响植物生存时间的长短2.(2021山东德州一模)癌细胞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利用葡萄糖转变为乳酸来产生ATP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研究发现,线粒体中产生的NO,一方面可与O2竞争性结合,另一方面扩散到细胞质基质中促进葡萄糖转变为乳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O能抑制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B.细胞发生癌变时,线粒体中的NO水平升高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丙酮酸的生成速率高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率低3.(2021湖南模拟)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生存若干天,其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下图表示金鱼在缺氧状态下,细胞中的部分代谢途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鱼的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不完全相同B.物质X是丙酮酸,该物质产生于细胞质基质C.肌糖原能够水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D.金鱼肌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4.(2021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与氧化型辅酶Ⅰ(NAD+)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
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的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
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会缩短其寿命B.eNAMPT的合成加工过程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NADH中的氢来自水和葡萄糖D.人和哺乳动物无氧呼吸过程中会有NADH的积累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请根据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直接受光照强度影响,而温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影响实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图中是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某种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
若在环境浓度CO2和高浓度CO2条件下,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相同时刻中,与环境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较高/相同/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完整的线粒体、叶绿体制备成相应的的悬浮液,编号为甲组、乙组,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给予两组装置充足光照后均有气泡产生,请用文字或反应式描述甲、乙两组装置产生气泡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光反应 (2). 影响酶的活性 (3). 较高 (4). 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暗反应速率加快,需光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光反应增强 (5). 甲装置中的线粒体利用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并形成气泡 (6). 乙装置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并形成气泡(方程式略)【解析】【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
2、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下,一定的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光的饱和点以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详解】(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餐作业(十一)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1.(2018·江西四校联考一)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温度和光照不会影响CO2的固定速率解析一分子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错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在有光照时通过光反应会产生ATP,B正确;丙酮酸转变为酒精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CO2的固定有酶的参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CO2的固定速率,光照通过影响光反应中[H]和ATP的产生影响C3的还原,进而影响CO2的固定速率,D错误。
答案 B2.(2018·襄阳调研一)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表所示: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A.小球藻没有叶绿体,CO2的固定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B.每组光照后需立即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C.本实验研究的是卡尔文循环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除糖类外还有其他有机物解析小球藻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叶绿体,CO2的固定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A 错误;暗反应在撤去光照后仍能进行一段时间,每组实验光照后如果不经过处理使酶失活,则待检测物质会很快转化为其他物质,使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分布改变,B正确;表中放射性物质均是在暗反应中形成的,因此,本实验研究的是卡尔文循环,C正确;表中实验组3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糖类(CH2O)之外,还有非糖物质,如氨基酸、有机酸等,D正确。
答案 A3.(2018·石家庄二中联考)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B.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C.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生成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D.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H2O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解析植物细胞中O2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A正确;植物细胞中CO2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或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中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B正确;蛋白质在合成时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2O,第三阶段生成H2O,均发生在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中,D正确。
答案 C4.(2018·洛阳统考一)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20 ℃条件下,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C.两曲线的交点处,该植物叶肉细胞内外CO2浓度相等D.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 h,则该植物在35 ℃环境中无法生存解析25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真光合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A错误;在25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B错误;两曲线交点处,代表真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由于光合作用大量消耗CO2,叶肉细胞内CO2浓度低于细胞外,C错误;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 h,在35 ℃时,白天净积累的有机物量少于夜晚消耗的有机物量,该植物无法生存,D正确。
答案 D5.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净吸收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两种植物CO2净吸收速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C.在题中所给条件下,将植物A和植物B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较长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曲线的解读、分析能力。
两条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故植物B在CO2浓度小于100×10-6时,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两种植物CO2净吸收速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遗传物质不同,B错误;密闭玻璃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能利用较低浓度CO2的植物A生活时间较长,C错误;两条曲线的交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在该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D正确。
答案 D6.如图为某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第40天开始叶片的有机物含量下降B.叶片衰老对植物来说只是消极地导致死亡的过程C.据图推测叶片衰老时,叶绿体结构解体先于线粒体结构解体D.57天前呼吸作用较弱,所以叶片生命活动所需ATP有一部分由光合作用提供解析本题借助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曲线,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
从第40天开始,虽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呼吸作用强度基本没有变化,但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片内有机物含量仍在升高,A错误;叶片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是消极的死亡过程,B错误;第40天后,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小,可能是由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到第60天以后呼吸作用强度才开始下降,此时线粒体结构可能被破坏,C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的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细胞呼吸,D错误。
答案 C7.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单位时间内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10 15 20 25 30 35 40 45适宜光照-12 -17 -23 -26 -35 -26 -24 -15 黑暗+6 +11 +18 +25 +35 +40 +32 +20B.在适宜光照下,35 ℃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由表可知,适宜光照下,25 ℃时玉米幼苗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量与35 ℃时相同解析因为测量的是容器中CO2的变化量,所以光照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内CO2的减少量可以反映净光合速率,黑暗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内CO2的增加量可以反映呼吸速率。
35 ℃时呼吸速率最高,可以确定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在35 ℃左右,30 ℃时的实际光合速率(用CO2的变化量表示为35+35=70)最高,可以确定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30 ℃左右,A错误;35 ℃时的实际光合速率为66,呼吸速率为40,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错误;净光合速率越高越有利于植物生长,由表知,在适宜光照下,30 ℃时净光合速率最高,C正确;由表知,在适宜光照下,25 ℃时玉米幼苗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量为25+26=51,35 ℃时玉米幼苗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量为26+40=66,故25 ℃时玉米幼苗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量小于35 ℃时的,D错误。
答案 C8.(2018·山东重点中学调研一)图1所示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将一小株该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2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
图3所示为25 ℃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H]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NADH”或“NADPH”);其中A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将18O2充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若对此三角瓶进行遮光处理,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后ATP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当光照强度为Y时,对a、b植物均处理12小时,则b植物比a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多________mg·m-2。
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
若使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点移动方向为________。
该植物长期白天处于P点所示光照强度下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光反应产生的[H]代表的是NADPH,A过程为CO2与C5结合生成C3的过程,即CO2的固定过程。
(2)18O2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反应生成H182O,H182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C18O2。
当氧气完全耗尽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植物固定的CO2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Y时,a植物的真光合速率=2+2=4(mg·m-2·h-1),b植物的真光合速率为4+1=5(mg·m-2·h-1),因此12 h植物b比植物a多固定CO2(5-4)×12=12(mg·m-2)。
图3曲线是在25 ℃时检测得到的,若温度提高到30 ℃,a植物光合酶的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呼吸作用增强,则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增大,故P点右移。
长期白天处于P点,则植物无有机物的积累,夜晚还消耗有机物,因此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答案(1)NADPH 二氧化碳的固定(2)能细胞质基质(3)12 右移一天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或一天中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小于零,其他表述合理也可)9.(2018·保定调研)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最适温度下不同的光照强度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光照强度变化不影响植物的呼吸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叶肉细胞中,水光解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a~c段O2产生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mol/h。
(3)c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在该光照强度下,叶绿体释放的氧气去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者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氚(3H)标记的NADPH,并将该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