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2、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 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 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 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 交际工具,全体成员,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不 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别人交际都要使 用语言。如果语言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说不同的 话,那么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同阶级之间的 斗争,也就是一种交际活动)。第二,语言结构本身, 没有阶级可言,比如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 级性。第三,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而在人 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阶级的区 分,所以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 的。
二、考察语言同思维关系的途径: 1、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1)咿呀期 (2)单词句阶段 (3)双词句阶段 (4)电报句阶段 (5)接近成人阶段
2、神经生理学的实验: (1)病理实验 (2)解剖实验 (3)刺激----反应实验: 左耳——语言——直接、准确、敏捷 右耳——非语言信息——直接、准确、敏捷
三、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身势,面部表情等伴随动作 ★旗语 ★信号弹 ★红绿灯 ★电报代码 ★化学公式之类符号 ★文字 ★语言 伴随动作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伴随 伴随动作 语言交际一起发生;旗语之类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 旗语之类 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它们的服务领域相当狭窄;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 文字 工具;只有语言 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
3、两个人在争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 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说先有思 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 的词语组合成句。你认为谁的观点对呢? 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所以 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 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 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 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其次,语言 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 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 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 步,语言水平很高且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 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比语言来得更好。言为心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离不开使用者、使 用环境等。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什么是思维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苹果的例子
2.其他学科对思维的研究
无论是传统的哲学、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还是现代科学对思维 的探索,语言都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语言和思 维密不可分,语言的思维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汉语:红、橙、黄、绿、青、蓝、紫 英语:purple, blue, green, yellow, orange, red 汉语:伯父、叔父、姑父、姨夫;伯母、叔母、姑母、姨母 英语:uncle, aunt 汉语:一本书、三个人、两支笔 英语:one book, three p话语、实词句、成人句
3.儿童语言习得途径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斯万的输出假设
4.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论
支持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反对关键期假说的研究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1.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
和发音器官,他们的大脑也分左右两半球,各有各的分工。 2.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
语言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洪堡特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的作用
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 分工协作 彼此分享经验感受 文化传承
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其他方式及其与语言的关联
2.儿童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系

语言学第一章

语言学第一章

语言学第一章Chapter 1 Invitation to linguistics1.1 Why study language?1. Language is very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2. I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should know.3.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we need to study language scientifically.1.2 What is language?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Th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can be called design features which can distinguish human language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1.3.1 Arbitrariness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s.1.3.2 DualityDuality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 such that units of the primary level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1.3.3 CreativityCreativity means that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Recursiveness refers to the rule which can be applied repeatedly without any definite limit. The recursive nature of langu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endless sentences.1.3.4 DisplacementDisplacement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time and space) at the moment of conversation.1.4 Origin of language1. The bow-wow theoryIn primitive times people imitated the sounds of the animal calls in the wild environment they lived and speech developed from that.2. The pooh-pooh theoryIn the hard life of our primitive ancestors, they utter instinctive sounds of pains, anger and joy which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language.3. The “yo-he-ho” theoryAs primitive people worked together, they produced some rhythmic grunts which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chants and then into language.1.5 Functions of languageJacobson——language has six functions:1. Referential指称功能: to convey message and information;2. Poetic: to indulge in language for its own sake;3. Emotive: to express attitudes, feelings and emotions;4. Conative意动功能: to persuade and influence others through commands and entreaties;5. Phatic寒暄功能: to establish communion with others;6. Metalingual元语功能: to clear up intentions, words and meanings.Halliday ——that language has three metafunctions:1. Ideational function: to convey new information, to communicate a content that is unknown to thehearer;2. Interpersonal function: embodying all use of language to express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3. Textual function: re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 of spokenand written discourse into a coherent and unified text and make a living passage different from a random list of sentences.Hu Zhuanglin——language has at least seven functions:1.5.1 InformativeThe informative function means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of thought and people often use it to communicate new information.1.5.2 Interpersonal function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means people can use language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ir status in a society.1.5.3 Performative施为功能The performative function of language is primarily to change the social status of persons, as in marriage ceremonies, the sentencing of criminals, the blessing of children, the naming of a ship at a launching ceremony, and the cursing of enemies.1.5.4 Emotive functionThe emotive fun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uses of language because it is so crucial in changing the emotional status of an audience for or against someone or something.1.5.5 Phatic communionThe phatic communion means people always use some small, seemingly meaningless expressions such as Good morning, God bless you, Nice day,etc., to maintain a comfor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without any factual content.1.5.6 Recreational functionThe recreational function means people use language for the sheer joy of using it, suc h as a baby’s babbling or a chanter’s chanting.1.5.7 Metalingual functionThe metalingual function means people can use language to talk about itself. E.g. I can use the word “book” to talk about a book, and I can also use the expression “the word book” t o talk about the sign “b-o-o-k” itself.1.6 What is linguistics?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t studies not just one language of any one community, but the language of all human beings.1.7 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1.7.1 PhoneticsPhonetics is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s, it includes three main area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acoustic phonetics, and auditory phonetics.1.7.2 PhonologyPhonology studies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sequencing of speech sounds and the shape of syllables.1.7.3 MorphologyMorphology studies the minimal units of meaning –morphemes and word-formation processes.1.7.4 SyntaxSyntax refers to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way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n a language, or simply,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1.7.5 SemanticsSemantics examines how meaning is encoded in a language.1.7.6 Pragmatics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1.8 MacrolinguisticsMacr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all aspects, distinct from microlinguistics, which dealtsolely with the formal aspect of language system.1.8.1 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investigates the inter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mind, in processing and producing utterances (and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for example).1.8.2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varieties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functions2,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speakers3. (123相互作用构成一个speech community 语言社团)1.8.3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studies the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formerly unwritten language,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and the divergence of languages.1.8.4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which centers around the use of computers to process or produce human language.1.9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1.9.1 Descriptive描写vs. Prescriptive规定A linguistic study is descriptive if it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facts observed.It is prescriptive if it tries to lay down rules for the “correct” use of language.1.9.2 Synchronic共时vs. Diachronic历时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in time is a synchronic study.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he time is a diachronic study.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ynchronic and dischronic studies is only theoretically clear.原因:①Languages ar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changing.②The language of any speech community is never uniform.③When a language changes, one set o f features are not suddenly replaced by another set of features.1.9.3 Langue 语言& parole言语Saussure distinguished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of the speaker and the actual phenomena or data of linguistics as langue and parole.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Parole refers to the actualized language, or realization of langue.区别:①Langue is abstract but parole is specific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occurs.②Langue is not actually spoken by anyone; parole is alwaysa naturally occurring event.③Langue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systematic; parole is subject to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constraints.1.9.4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According to Chomsky, a language user’s underlying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of rules is called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situations is called performance.Competence is the ideal language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utterances.。

语言学概论(1章)

语言学概论(1章)

语⾔学概论(1章)第⼀章:语⾔和语⾔学主要内容:语⾔的性质、语⾔的结构、语⾔的功能、语⾔学及其发展第⼀节:语⾔的性质(⼀)语⾔是什么从结构上看,语⾔是⼀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语⾔最重要的功能或者说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和思维认知功能。

(⼆)语⾔的符号性1)符号、能指、所指⽤甲事物代表⼄事物,⽽甲⼄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事物的符号。

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2)语⾔符号的主要特征任意性: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稳定性:语⾳和语义⼀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轻易改变。

渐变性:语⾔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发展变化。

线条性:说话时语⾔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根线条⼀样。

但是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关系。

(三)语⾔的系统性系统:指若⼲相互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系统性: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语⾔是由符号这种元素构成的系统。

语⾔的符号与符号之间,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语⾳、语义、结构、功能⽅⾯的联系等等。

⼀个语⾔符号的价值和作⽤取决于该符号在语⾔系统中的地位,取决于该符号与其他相关符号的关系。

语⾔系统可以分为语⾳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等⼦系统。

语⾔单位也可以划分为若⼲层级。

(四)语⾔的社会性语⾔是社会交际的⼯具,社会性是⾃然语⾔的本质属性。

语⾔的产⽣发展,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语⾔随社会的产⽣⽽产⽣,随社会的发展⽽发展。

(五)语⾔的其它属性模糊性、⽣成性、民族性第⼆节:语⾔的结构⼀、语⾔的层级1.语⾔的下层语⾔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符号的形式层,即语⾳层。

语⾳层包括两个级别的语⾳单位:⾳位和⾳节。

⾳位是⼀种语⾔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语⾳单位。

⾳位的上⼀级语⾳单位是⾳节,⼀个⾳节由⼀个或⼏个⾳位构成。

⾳节是⼈们能⾃然感知的最⼩语⾳单位。

在⼀连串语⾳中,⾳节与⾳节之间有明显的语⾳界限。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语言学的一个分野,日本语学。

1-1-1 现代言语学和索绪尔语言是以表现想法和感情,传达意志为机能的记号的体系。

言语学是一门把语言作为对象的学问。

现代上制作言语学的基础是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

索绪尔的理论死后呗发行的^一般言语学讲义^而被世人所知。

这里概述了讲义中的最重要的三点。

1,言语记号的恣意性和社会性。

日本语中被称作《いぬ》的生物,在英语里称作《dog》。

中文称作《狗》。

这些叫法,本来的称呼方法和本来的概念没有必然的关系的词语来表示。

例如,现在《いぬ》这样的生物,叫做《ねこ》也没有关系。

就像这样,人类的语言记号,和名字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般上,言语记号是表现物体音声的侧面,和和只是对象,两者间完全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样的理论就被称为索绪尔的恣意性。

但是可以保证各种语言的不同。

而且,也可以看到语言的的恣意性切断了外界的样子。

例如,在日语中,一个母亲生下的男孩们<あに>和《弟》被区别,(也就是说,これは私の兄|弟です。

即使这样说,也不能说これは私の兄弟です。

)英语两者都叫做brother.(所以,this is my brother 这样的叫法是可以的。

)言语的恣意性是用语言第一次起名字时的性质。

一旦被取了名字,个人就不能改变了。

例如,讨厌《いぬ》这样的称呼虽然把称作《いぬ》这样的生物称作《ねこ》也不通,别人无法理解。

所以,语言记号一旦决定了称呼方法,个人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性。

2,ラングとパロール《かかと踵》发这样的音的时候,<kakato>的ka1是呼出气息的ka2却是几乎不发出气息的。

同样的音在title里面的两个音也可以这样说。

这样的情况,两个k音,t音物理上不一样,以日语为母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却把这两个音认识为同一种音。

像这样的,母语话的人对于语言有着抽象的认识,各种各样包含变异的实际的音声,按照那种知识来认识。

索绪尔把这种抽象的知识(上面举得例子,无视k,t在物理上性质的不同,称作音素。

语言学概论第1章语言

语言学概论第1章语言
“符号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二十世纪中 期以[瑞士]索绪尔等人为代表提出的。
符号与征候不同(指的是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由
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2)符号的构成:形式和内容
(3)符号的种类很多 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
(3)语言符号的特点: a、任意性 b、线条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发展性 e、生成性 f、概括性、民族性、时代性
a、任意性(约定性、强制性)和二重性(两面性)
思考: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
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 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 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 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白花 红花 蓝花 紫花 大花 小花 好花
上层 底层
第三级 三级 第二级
第一级
句子 词 语素 音位
音义结合的符号 与符号的序列
性质上的飞跃; 数量上的飞跃
思考: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 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 语言呢?
第一、语言是一种层级结构,最底层的音 位(几十个)是很少的;第二、用语素(几千 个)组成的词(几万个)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就通过词的不同组合 创造出数量庞大的句子(无数个)来;第三、 更加重要的是词和词组合成为句子的规则也是 有限的。
B,为什么说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两种最基本 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第一章 语言
(三)社会性——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四)全民性——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 三、语言的功能 (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思维职能 1、思维和思想不同 2、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不同 3、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4、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二、其他观点
• • • • •
2.资源论: 认为语言是一种资源。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对外汉语 英语 3.问题论: 把语言看成是一种问题 出发点就是要解决问题,这个国家有语言问题,就要解决语 言问题。在此基础上就有语言规划或计划问题。这出来后就被民 族主义者与政治家利用了。 • 4.权利论: 即天赋人权,天赋语1.载体论: • 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信息的载体 • (1)文化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总和,是人类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 式。 • 从外延上看,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 精神文化四种类型。 •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A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 B 语言反映文化,或者说语言具有文化镜像功能。 • a 语言对文化的反映首先表现在言语作品的内容上。 • b 语言系统本身也记录和反映人类文化的面貌。 • c 通过语言还可以揭示没有被语言作品记录下来的文化。 • C 语言传承文化。
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 (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它与自然现象有根本的区别。一方面, 语言的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的音 义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 (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与个人现象有区别。 • 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 语言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 经济制度。 • 上层建筑是社会上政治、法律、哲学等观点和相应的制度设施, 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同人的生产行为没有直 接联系。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 • • • •
• • • • • • •
一、工具论 工具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

“码”即所谓的言语4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

用二者的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5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6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二者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素有关,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7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

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8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们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始终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

人类为了繁衍生息,为了共同进行劳动生产,为了保护个人和整个群体,就要相互合作,相互协调,这就需要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提纲聋哑人的语言与思维前面学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提出问题:聋哑人能夫进行思维。

……结论↓↓板书: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也是能够思维的,那么问题一:聋哑人是怎样思维的??第一,健全的大脑,发音器官第二,别的器官进行补偿第三,视觉获得信息,但与听觉相比有局限性扩展:聋哑人也有思维活动,只是在思维方式上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他们是怎样进行思维活动的.……总结:聋哑人思维载体的发展过程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手语思维→ 手语思维+文字思维→ 以文字思维为主。

由此可见,思维必须要有载体,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第四小节,以上。

进入下一节:思维共同性,语言民族性语言具有民族性,而思维是人类共同的A,思维共同性:从思维本身看:从思维对象来看:B,语言民族性:不同环境→举例说明:国内80种语言外语——日语汉语同字不同义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

发展到人工智能——机器能不能思维?1,思维——改造客观世界——特定形式(人工智能)2,算法语言计算机发展对语言研究影响重大扩展:1,人工智能机器在这次日本地震中对救灾行动的帮助。

……2,从黑客帝国看人与机器的关系……2 正文聋哑人的语言与思维前面学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那么,我要请大家判断一下:思维离不开语言,聋哑人不能掌握语言,所以说聋哑人不能思维。

这句话正确么?(提问)我想问一下大家有接触过聋哑人么?尤其是未经语言训练的聋哑人。

(你觉得他能够思维么?例子)事实上,生活中未经语言训练的聋哑人完全具备抽象的“数量”概念,会制造工具和改造劳动工具。

众所周知,聋哑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掌握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手语和书面语,更说明他们具有抽象能力,所以说,聋哑人也是能够思维的。

那么,可以判断“思维离不开语言,聋哑人不能掌握语言,所以说聋哑人不能思维”是错误的。

刚才说,聋哑人也是能够思维的,那么问题一:聋哑人是怎样思维的??首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大家不要看书自己思考一下,聋哑人不能说话和动物不能说话是一回事么?对,它们不是一回事。

前面讲过,人类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各有分工。

而动物左右半脑没有专门分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大脑机构,而发音器官也不能像人类那样发出多种多样的声音。

它们根本就学不会语言。

但是聋哑人和常人一样也是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的。

为什么不会说话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听不见别人说话,所以才学不会语言。

一旦恢复或获得了听觉就可以逐渐学会说话了。

所以动物不会说话语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是根本不同的。

所以,聋哑人能够思维第一点是因为聋哑人也有第二,健全的大脑,发音器官大脑是人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他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所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感官: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等。

聋哑人失去了听觉,而通过别的感觉器官进行补偿。

所以聋哑人能够思维第二点就在于:第二,别的器官进行补偿前面学过,交际工具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比如身势神态等。

而聋哑人他只能发展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用视觉触觉等来代替常人de听觉来接受的信息。

尤其是视觉。

这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手语。

他们用看话代替听话,用手势来代替说话。

但是,生活中,与常人相比,他们还是有不便之处。

为什么呢?这就是聋哑人思维的第三点:第三,视觉获得信息,但与听觉相比有局限性为什么说有不便之处呢?(提问)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让他们掌握“笔”这个词,你可以拿出来,告诉他这个是笔。

但“伟大”这个词,你该怎么让他们理解呢?(提问)聋哑人也有思维活动,那么思维方式上他们与正常人一样吗?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接触过常人的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正常人所具有的语法形式,他们是以直观表达的顺序,排列脑中的概念和形象,在概念的排列上与常人有异(如:“我们不摘花”一意,他们往往是以“花——不——摘”的顺序)。

这就象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和我们的完全相同一样。

,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他们是怎样进行思维活动的呢?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聋哑人的思维与语言无缘,那么,他们的思维载体是什么?是一连串的情景与画面,或是一连串的手势,或者还有其它形式?当聋哑人掌握文字后,他们进行思维活动时,会不会是一连串的文字在脑海里出现?其思维载体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聋哑人在掌握比较丰富的手语之前,其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

所谓形象思维,包括视觉印象,还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味觉、心情、病痛感觉等的印象,以及建立在这些印象基础之上的想象。

当聋哑人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手语后,其思维工具开始向手语转变。

据说聋哑学校的学生学习语言自主性的背课文时,很少有动口而不动手的,除非他有某个手语不会打,但也同样有相应节奏的手臂摆动来取代这个手势。

聋人的思维载体在某一阶段是手语。

尽管它的表现形式与健全人思维的载体——就是语言——不同,但是,所起的思维作用却是一致的。

聋人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手语思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度发展的。

两种思维可同时存在。

例如:聋哑人在想“我明天到服装城买双鞋”时,他可以在想象着他明天的购物过程的同时,在脑海里打了一遍相应的手语。

这一时期,形象思维和手语思维是交错进行的。

思维活动的内容已经能通过手语、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出来。

年纪小的聋哑儿或者文化层次较低的聋哑人,他们的思维是建立在手势语言基础之上的。

而随着聋哑儿的成长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思维开始建立在抽象的文字语言上。

文化层次较高的聋哑人能熟练地使用文字语言,他们的思维已经超越了手势思维阶段。

聋哑人的思维活动受生理缺陷的影响,但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维和认知方式。

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这句话对聋哑人也同样适用。

看来,聋哑人思维载体的发展过程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手语思维→ 手语思维+文字思维→ 以文字思维为主。

无论是聋哑人还是常人,思维必须要有载体,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那最方便的载体就是声音,也就是语言了。

思维共同性,语言民族性A,思维共同的:从思维本身看:思维是大脑的机能,而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而大脑的机能-----思维也就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从思维对象来看: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对象,客观世界对各族人民是统一的。

认识对象相同,思维的内容也就想通。

所以思维的人类共性是由大脑功能的一致性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决定的。

但是,请大家注意一点,思维能力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

例如常说的东西方差异。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东西方思维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举例)概括起来就是:模糊性与精确性;悟性直觉与理性逻辑;有机性与机械性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模糊性,这与西方传统思维追求精确性有明显的区别。

这在古代学术著作中论述较抽象问题时尤为突出。

例如,孔子非常重视“仁”,他在《论语》中数十次谈到“仁”,但从来没有对“仁”的含义作过任何明确地解释和界定。

中国哲学史上的其他范畴,如“理”、“气”、“道”、“心”等等也是如此,正由于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赋予前人的范畴以新的含义,而无须另外创造其他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中国经学发达,思维的模糊性反映在史学上,尽管史学家对帝王将相、政治经济典章制度记载的很清楚,但对土地数量、粮食产量、财政收入等等记载得很少,而且很含糊,现代人不得不把这些问题当作科研课题来研究考证。

2,二、悟性直觉与理性逻辑。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经验悟性直觉思维,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具体的。

中国的形容词、成语特别多几乎每个词都有一个意象而抽象名词又特别少这样使得优美、富有意境的汉语诗歌、散文翻译成西方语言往往失去了原来的韵味而西方的科学论文翻译成中文,又很难找到相近的词语表达,以致近现代一些翻译家不得不大量创造了一些新的词汇适应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我国古代有世界最早、最丰富的哈雷慧星的观察记载但计算出哈雷慧星的周期、轨迹的反而是哈雷和牛顿。

3,有机性与机械性。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中医认为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的现象。

眼病可能反映了肾的毛病焦躁不安则是肝火太盛。

因此它不象西医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甚至可能医肚子痛用银针扎耳朵。

反观西方人传统思维喜欢把事物分解开来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甚至把人的器官当成零件分开研究,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得出了一些荒唐的结论。

如霍布斯把人看作是“钟表结构”,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

拉美特里则认为“人是机器”,并且认为猴子也可以训练成人。

因为人与猴子的区别是多几个齿轮弹簧。

西方人对人、对事的评价往往就事论事是非分明情感色彩非常突出很少像中国人那样搞平衡走中间。

这都是思维的传统不同而造成的。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很多比如中国传统思维的指向主要是人伦关系偏重于向内思考而西方传统思维的指向主要是人与自然关系偏重于向外思考。

而这种差异的重要根源就是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大陆大河的宗法等级制和小农自然经济之中,这种文化反映了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内陆环境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伦理至上,重群体轻个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追求中庸和谐的文化精神。

不仅强调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而且还把它扩大到人与社会、人与天地的关系和谐统一,这样就有了养浩然之气——人自身的德性的和谐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国泰民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为了达到和谐稳定必须不偏不正切合实际,讲求中庸遵守道德规范。

为适应这种文化取向和文化精神人们的主要精力必然投到人伦、社会、政治上来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带有模糊的、直觉的、辩证的、人伦的浓厚色彩。

西方文化产生于古希腊海岛的城邦民主制度和平民商业经济之中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导致了古希腊民族的追求真理、勇于冒险酷爱独立、自由精神以后希伯来人的超越精神、罗马人的征服精神融入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理性至上重科学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求斗争、求个性的文化精神。

这种倾向把人们的精力引向探索真理、研究自然不断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在思维上必然重视定量、理性、实证、逻辑形成精确的、理性的、机械的、自然的思维方式。

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差异的呢?就是分析语言的差异而得知的。

思维方式的民族差异是和语言的差异,也就是语言的民族性紧紧连在一起的。

思维方式和语音系统的不同决定了语言的不同,所以每一个民族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B,语言民族性:(为什么语言具有民族性)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自然环境都会通过语言来表达,这就造成了语言的民族性。

语言的民族性,是各语言社团长期的文化习惯、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惯性和审美情趣在语言中的积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深层精神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