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跳转 返回
前一页 后一页
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交流电网电压
为 220 V,负载电阻 RL = 50,负载电压 Uo=100V,试求变压器旳变比和容量,并 选择二极管。 解: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U Uo 100 111 V
0.9 0.9
考虑到变压器副绕组及二极管上旳压降,变
压器副边电压一般应高出 5%~10%,即取
返回
4、电容滤波电路旳特点
前一页 后一页
(1) 输出电压旳波形与平均值Uo与放电时间 常数RLC 有关 负载RL开路时,UO = ?
RLC 越大 电容器放电越慢 输出电压旳平均值Uo越大,波形越平滑。
一般取τ
RLC
(3 5) T 2
(T : 电源电压旳周期)
近似估算: Uo = 1. 2 U ( 桥式、全波) Uo = 1. 0 U (半波)
a。+
+ u
4
.
. 1 .
b。–– 3 . 2
io
+ uo –
3、工作波形
u
+ 2U
RL

t
2、工作原理
2U
u 正半周,Va>Vb, uD
t
二极管 D1、 D3 导通,
t
D2、 D4 截止 。
2U
uD2 uD4
返回
6.1.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前一页 后一页
1、电路构造
a。–
+ u
4
.
. 1 .
b。– 3 . 2
为确保稳压
为确保稳压
管安全工作
管正常工作
(4)
UUIImmaaxxUUo o I Z max RIomin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的内容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概述、电路基本理论、电子元器件和工具的使用、电路的制作和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或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可作为电子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3. 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和工具进行电路的制作和测量;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概述a.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c. 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职业和就业前景2. 电路基本理论a.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b.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和参数c.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3. 电子元器件和工具的使用a.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b. 电子元器件的标识和规格c. 常用的电子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焊接工具等4. 电路的制作和测量实验a. 基础电路的制作和测试: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b. 基础电路的测量方法和技巧c.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和替换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操作训练:设计一系列电路制作和测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4. 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2. 学习并掌握常见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能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3.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电工测量方法及仪器使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工电子知识,设计简单的电路系统,并进行实际搭建;2.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进行基本的电路测试与故障排查;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如CAD等)绘制电路图,提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学会相互协作与沟通;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课程设计中敢于尝试新思路、新方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基础电路的搭建与测试,并通过实验报告形式进行总结;2.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装置,如照明控制系统、报警器等;3. 学生能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展示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教材第一章)- 常见电子元件的特性与应用(教材第二章)-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教材第三章)2. 电路设计与实践:- 简单电路系统的设计原理(教材第四章)- 电路搭建与测试方法(教材第五章)- 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与使用(教材第六章)3. 课程设计与制作:- 结合实际需求设计电子装置(教材第七章)- 电子装置的搭建与调试(教材第八章)-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与展示(教材第九章)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前三周:学习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进行电路图绘制练习;2. 第四至六周:学习电路设计与实践,进行简单电路搭建与测试;3. 第七至九周:学习课程设计与制作,完成实际电子装置的设计、搭建与调试;4. 第十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在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课程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理解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篇文档将详细讲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子电气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测试与调试技术,为相关行业提供高素质、实用性强的人才。

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比如: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非常重要,但是深入了解电子电气技术需要实践中的探索。

因此,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积极参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理论指导和操作实践的能力。

2.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训相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需要结合项目实训。

通过项目实训,学生能够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将多种信息媒介(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多媒体教学法可以用来展示电子电气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和实践的动力。

2.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将实际实践案例纳入课堂教学,并以这些案例为背景,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学法创新教学法是一种以创新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创新教学法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继电器、电子电路板、系统设计等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素1.确定课程设计主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题包括电子电路、PLC、工控机等等。

电工电子流水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流水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流水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流水灯电路的原理与设计,包括LED的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方式以及集成电路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功能及在流水灯电路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运用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解释并计算流水灯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流水灯电路的搭建,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

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或使用集成电路,实现对流水灯电路的控制,包括点亮、熄灭和闪烁等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流水灯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遵循安全规范,养成良好的工程实践习惯,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已有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对实践操作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新事物。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流水灯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 电子元器件:LED的工作原理、参数选择;集成电路的介绍及应用。

- 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触发器等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实践操作:- 流水灯电路设计:电路图绘制、元器件选型与连接方法。

- 流水灯控制:集成电路编程或逻辑控制方法,实现灯光的流动效果。

- 故障排查与优化:分析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排查和优化。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阶段(1课时):回顾电路基础知识,介绍LED和集成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的搭建、测试及故障排查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电工电子技术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喜欢探索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原理:- 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 交流电、电磁感应等基本电磁现象。

2. 电子元器件:- 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 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主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常用传感器、继电器等元器件的功能及选用。

3. 电路分析与应用:-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 并联、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

-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4. 实践教学:- 基本电路实验操作,如电流、电压测量,元件替换等。

- 常用电路搭建,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 故障排查与电路优化。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学习。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课程思政总体教学设计“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是一门基于项目式教学、以构建电控系统为目标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课。

课程团队探索将项目式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结合电控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工程问题,系统地梳理课程思政的系列素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制定六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与思政课程共同构筑全员育人格局,如图1所示。

图1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被划分为任务布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分析及结项考核五个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的任务特点,传授不同的思政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嵌入式课程思政育人,如图2所示。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阶段均设置知识讲授环节和学生实践环节;结合不同环节的教学形式,指导教师充分提炼电控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

进而,在知识讲授环节,采用案例分析模式,探索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在学生实践环节,通过解决工程问题,实现思政育人的切身感悟。

图2 课程思政育人架构(二)教学改革创新点1.提炼了专业课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价值范式,将其嵌入项目式教学的不同阶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提升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感染力,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行业理想。

2.开放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硬性和软性的科研资源,将学科的学术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优势,将国内外科学研究前沿融入学术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

3.联合工业产业界及国际学术界的行业专家,将学科丰富的产业行业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将行业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嵌入价值引领。

(一)案例名称由特斯拉“减配门”看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道德(二)案例教学目标通过结合真实的电工电子产品设计案例,使学生在追求控制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所要求的工程规范知识,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引导学生全面地考虑各类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关注工程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电路分析方法及电子技术应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了解电工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工电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2.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等电路分析方法。

3.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滤波器、振荡器等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电工电子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大学电工电子》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电工电子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工电子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电工电子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___触摸式延迟照明灯_____________ 班级____09计科一班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200910510123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高会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____万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2011/12/12---2011/12/16_________景德镇陶瓷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稳压电路设计 (2)3、触摸片电路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简单延时照明灯的电源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触摸延时电路的延时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总体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8、元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0、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1.1、设计要求选取一种方法,制作一个以触摸控制的照明灯开关电路,要求该电路能在人手触摸后点亮照明灯,能自动够延时一小段时间,然后再自动熄灭照明灯。

(1)能达到照明使用的目的。

(2)触摸部分必须是人的,手指或身体的部位触及才可以开始照明。

(3)当人手离开触摸片一段时间以后,等才可以慢慢熄灭,已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1.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课题要求,可将控制器分为三部分来实现。

(1)电源部分从市电交流220V转为低压直流电,共给相关控制电路。

主要采用整流桥整流和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特性来完成。

(2)触摸电路触摸式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的导电性质,通过金属片把人体感应电压输入电子电路中,再经过放大元件放大,而作用于电路。

常见的放大元件有集成运放,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3)延时电路延时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延时电灯,洗衣机,微波炉等电器种,使电器的使用更加方便。

精确度高的电路被用于秒级控制的电器中。

常用的简单延时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容的充电放电功能来实现延时功能,并与各类电子元件相互组合实现不同的延时控制。

延时电路可实现延时开启和延时关闭等控制。

1.3、总体方案框图1.4、基本原理(1)、采用分离元件设计电路的硬件的延时部分,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上。

(2)、采用电容和三极管,主要利用了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否,当有人触及触摸片的时候,电容开始充电,当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值的时候,三极管导通,消耗电源,从而照明器具开始点亮当不再触及的时候,电容开始放电暂时维持三极管的导通,从而达到延时照明的目的。

2、稳压电路经整流后的直流输出电压脉动性很大,不能直接使用。

为了使桥式整流后输出的直流电压更平滑,加入了大容量滤波电容。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为了电路的简单明了,经济,我们只采取利用一个电容来滤波,这样可以使波动很大的脉动直流电转化为一个波动比较小可以满足使用条件的直流电压。

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输出直流电压波形比较平滑,脉动成分降低,输出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增大。

采用电容滤波电路可以得到脉动性很小的直流电压,但输出电压受负载变动的影响较大,其主要用于要求负载电流较小,负载基本不变的场合。

滤波电容一般采用电解电容,使用时注意极性不能接反,电容器的耐压应大于它实际工作时所承受的最大电压。

通常电容器的耐压取(1.5~2)V2。

为了提高经过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

我们采取加入稳压二极管VS稳压的措施,采用一个功率稍大一些的十二V的稳压管,把电压稳定在12V。

稳压二极管VS的上端的电压会被稳定到12V,这样就能保证后面的三极管能够得到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是电路变得更加稳定。

3、触摸片电路触摸片的设计也是本着简约低成本的方案设计,当有人用手触及触摸片的时候,三级管导通,由于已经采取了稳压的措施,所以可以放心人手触及的安全问题,图7为触摸片的设计,触摸片采用导电性良好的铜片,当有人用手触及触摸片的时候,人身上文微弱电流出发了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IC 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β=ΔIC/ΔIB, Δ表示变化量。

),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

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首先要进入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也叫建立偏置,否则会放大失真。

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接一个电阻,可将电流放大转换成电压放大:当基极电压UB升高时,IB变大,IC也变大,IC 在集电极电阻RC的压降也越大,所以三极管集电极电压UC会降低,且UB越高,UC就越低,ΔUC=ΔUB)的导通,式电容开始充电。

4、简单延时照明灯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有整流二极管的四个二极管、电阻器R3、发光二极管VL、稳压二极管VS等组成。

控制电路有触摸电极A,电阻器R6、R5、晶体管V1、V2和单向晶闸管VT组成。

接通电源后,交流电220V电压经过VD1~VD4整流、R3限流电阻以及VS稳压后,产生+12V电压,供给控制电路。

5、触摸延时电路的延时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V1、V2及晶闸管VT处于截止状态,流过照明灯EL中的电流仅有2MA左右,不足以使EL点亮。

当用手触摸到触摸片的时候人体感应信号经电阻R5、R6加至V2的基极,使V2导通。

V2导通后,其集电极电压降低,使V1也导通。

V1导通后,其集电极输出触发高电平,使晶闸管受触发而导通,照明灯点亮。

在v2导通瞬间,电容器C1通过v2集电极与发射极(c、e极之间)并接在+12V两端,使得C1上迅速充满约12V左右的电压。

照明灯EL点亮、人手离开金属片A的时候,v2虽然截至,但C1所充电压通过电阻R1向V1的发射结(b、e极之间)放电,使得v1仍然导通,所以照明灯EL仍能持续发光。

当电容器c1放点结束之后,v1截止,使得晶闸管VT也截止,照明灯EL熄灭。

发光二极管串联在+12V电源电路中,可以作为夜间指示灯,只示金属片的位置。

R1、R2和c1的数值决定着照明灯的延迟时间,可以通过改变R1的电阻值来改变延迟时间:若R1为100K欧姆,则延迟时间为60S;若R1为150K欧姆则延迟时间为90S;若R1为220K欧姆,则延迟时间为135S。

6、总体电路原理及相关说明利用人体的感应电压触发的,因为在我们的环境里我很多的电磁波,都会使人体产生感应电压,就是这个原理. 因为有了感应电压才能触发触摸开关的输入三级管(一般是高输入阻抗的COMS管)使它导通,从而控制电路开关.手指比较干燥,或者接触面积较小,都无法形成的足够的出发电流。

在电路里面有时间继电器吧,延时就是靠他来完成的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就是时间继电器。

当线圈加上信号后,通过减缓电磁铁的磁场变化而后的延时的时间继电器叫电磁时间继电器;由分立元件组成的电子延时线路所构成的时间继电器,或由固体延时线路构成的时间继电器叫电子时间继电器;由电子或固体延时线路和电磁继电器组合构成的时间继电器叫混合式时间继电器。

它们的作用原理都相同,就是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上加入或断开电源,经过你给定的时间后而动作,来控制主线路的接通与断开。

7、总体电路原理图8、元件清单●整流桥的4个二极管使用1N4007整流二极管;●VL选用直径为3mm或者直径为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VS选用1W的并且稳压电压在12V的稳压二极管。

●晶体管V1选用S9012硅PNP型晶体管;●v2选用V9013NPN晶体管。

VT选用MCR100-6晶闸管。

●R1至R6选用1/4W碳膜电阻器或金属膜电阻器。

●C1和C2均选用耐压值为16V的电解电容。

●EL为普通白织灯泡,功率以不超过100W为宜。

参考文献[1]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 张庆双.实用电路设计[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 陈东. OrCAD电路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6] 孟庆涛,郑凤翼.图解电子控制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设计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种触摸延时照明器。

应用所学的知识及在图书馆搜集的资料,对题目所要求的电路进行了设计。

1、根据要求,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简洁、稳定完美的电路,不但实际成本低,而且简单实用。

2、为了做好这次课程设计,我查阅大连的相关资料,吸取一些资料中的优点,并且又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融入其中。

3、由于为了完成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真对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参数进行了相关的计算。

4、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对模拟电子技术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并且又使得自己在模拟电子电路的学习上有了更大的进步,收获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