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上语文园地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

云
变幻多端、变幻莫测、千姿百态、 婀娜多姿、绚烂多彩、金光四射 悠然自得、飘飘悠悠、来势汹汹
或飞或停、或来或去、或聚或散、 或分或离、或静或动,或飞或舞
如果让你写云,你打算按什么顺序写? 要写云的哪些特点?
可以按云的色彩写
悠闲自得的云
云 来势汹汹的云
绚烂多彩的云
天上的云真奇呀!
观云 天上的云真妙啊!
结尾:1、总结上文,抒发对云的喜爱之情。 2、提升情感,升华主题。 1、多么美,多么妙不可言的云彩啊!我喜欢观云,抬 头仰望天空,云在动,我的心情随着云彩一起飘动感受 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
顾名思义,自然景观就是自然的景色,比如美 丽的海边,壮丽的瀑布、某些自然保护区、名 山大川等等都属于自然景观。包括我们熟悉的 旅游景点和身边的景物。
习作要求
1、本次作文的文体属于哪一类? (写景、记事、状物、想象作 文……) 2、该景物有哪些特点? 3、大体按什么样的顺序写?
一、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 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 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 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早晨和傍晚的云
当太阳醉醺醺地落到山顶上时,云便展开了她那美 好的容颜。此时,站在高处,放眼望去,霞光四射, 彩云满天,一会儿米黄色,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半 灰半红,一会儿半紫半黄……朵朵云霞在夕阳头上轻 飞曼舞地飘着,好比轻柔的棉絮,若飞、若停、若摇、 若摆……奇情奇景美不胜收啊!
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不知你看过没有,那真是一
远处飘来一片乌云,它们粗鲁地赶走了白云,天马
上变阴了,像一块厚厚的黑布笼罩着世界。乌云越来越 多,越来越浓,像一只发怒的狮子,像一只魔爪;像一 个无底洞,想把整个世界都吞噬下去。随着一阵雷响, 雨哗哗地下了。看上去好像乌云上装满了黑色的墨汁, 现在把墨汁洒下来。乌云变淡了,乌云的边沿也变浅了, 就像用墨线勾勒出来似的。
2024年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2024年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内容包括:1. 词语盘点:通过词语盘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读写天地:学习仿写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口语交际:学会与人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诗歌欣赏:欣赏课文中的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熟练运用;学会仿写句子,提高写作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词语盘点、读写天地、口语交际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韵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仿写句子、口语交际。
2.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仿写、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盘点: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读写天地:教师给出一个例句,学生仿写句子,并进行交流展示。
4. 口语交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5. 诗歌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进行赏析。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
2. 读写天地:例句及学生仿写的句子。
3. 口语交际:情境及角色扮演示例。
4. 诗歌欣赏:诗歌原文及赏析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用它们造句。
(2)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运用修辞手法。
(3)与同学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记录下来并进行修改。
作业答案:(1)例句:小明勇敢地面对困难,终于取得了成功。
(2)例句:秋天的落叶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
(3)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全解

《语文园地一》知识全解字词点击词语解释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现指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生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喧:声音大。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彻:贯通;云霄:高空。
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dī shēng xì yǔ):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意思是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qiǎo wú shēng xī):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作者作品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古诗、成语、谚语、谜语等多种语文元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诗、成语等语文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个别学生可能对这些元素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谚语、谜语等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文元素,如古诗、成语、谚语、谜语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课文中的一些成语和谚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文元素,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对谚语、谜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翻译。
2.与课文相关的成语、谚语、谜语等资料。
3.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文中的古诗、成语、谚语等语文元素,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妙。
随后,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课文中的成语和谚语,进行解释和示范。
学生跟读,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和谚语的意思。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互相提问课文中的成语和谚语,检查学习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谜语,引导学生猜测。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谜语。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语文园地一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 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 林的幽暗清冷。
思想感情:
诗中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 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其中诗的前两句以 声反衬空寂, 后两句则以光突出幽暗. 这 首诗将诗、画、乐融为一体,为我们描摹 出颇为神奇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 敏锐的,细心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1.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2.小练笔。
示范:雷雨
天突然乌云密布,就像一个巨人在洁白的云朵上 洒了一层漆黑的墨汁。过了一会,一阵阵狂风吹得树 枝东倒西歪,“沙沙沙”地作响,门也被狂风吹得关 上了,发出“啪”的巨响,把我吓了一跳。这时一道 闪电犹如一把利剑把那乌黑的天空劈成两半,紧接着, 是一声惊雷,像战场上的炮火般打了下来。 过了一 会儿,豆大的雨点儿犹如冰雹一般冷酷无情的打了下 来,我连忙关上窗户。雨越下越大,这场倾盆大雨在 闪电与惊雷的伴随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终于,雨 小了,雷公公收起大鼓“回家”了。
地球是我们人类及所有生物的唯一家园,让我 们对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大声说“不”。
我们发现的环境问题,你能说出它们都有 哪些影响吗? 问题示例:垃圾乱扔问题、废水排放问题、 废气排放问题、乱砍滥伐问题等。
废气排放可能会:
(1)污染空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大气污染物对植物造成危害。 (3)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的影响。
口语交际 ———我们与环境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
交流自己搜集的环境有关 的信息,说说自己的发现。
发现:地球上可饮用水资源占比很小,海洋污 染严重,白色污染等。
你们说生活在这里的他们幸福吗,为什么? 为此,你能提出哪些疑问呢?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的一部分。
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风俗和人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的韵味。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进行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秋天的认识和感受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口语交际和书写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书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的落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口语交际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循序渐进法: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进行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秋天的美景图片,用于欣赏和讨论。
2.准备课文录音,用于听力练习和模仿。
3.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认读和复习。
4.准备练习册和书写纸,用于书写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秋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秋天的看法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语文园地一及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01词句段运用第一行是描写声音响亮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声音细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
1.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2.锣鼓喧天: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
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3.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4.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5.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6.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7.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8.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02词句段运用示例: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卷积着乌云压了下来,一会儿工夫,大雨下起来了,霎时天昏地暗。
小狗听到响声,顿时站起来,警惕地望着门口,过了一会儿,它才安静下来。
03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古诗简介《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理解词语①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②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③但闻:只听到。
但:只。
闻:听见。
④返景(yǐng):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⑤复:又⑥照:照耀(着)。
诗歌大意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必记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眠(mián)昧(mèi)坠(zhuì)霎(shà)(2)难写的字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精通诗、书、画、音 乐等,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主要作品 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
[古诗大意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只偶尔
听到有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晖射进 幽暗的深林,又照在青苔上。
参考答案: “人声鼎沸”和“锣鼓喧天”这两个词
语让我想到节日的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庆祝 的热闹场面;“震耳欲聋”和“响彻云霄” 让我想到春节时爆竹声声、烟花绽放的画面;
“低声细语”和“窃窃私语”让我想到演出 开始前观众在下面小声低语的情景;“鸦雀 无声”让我想到了同学们上自习课时的情景, “悄无声息”则让我想到了雪花悄然飘落的 画面。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本次交流平台是交流如何调动各种感官
来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自己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体会来谈,也可以说说 自己读其他文章时的感受。
交流示例: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如读
《走月亮》,我仿佛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 香味,还有从果园里飘来的各种果子的甜 香……真是醉人。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 述它,再写下来。
风 雷雨
烟花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
··
··
过了一会儿
·· · ··
一会儿工夫
·· · ··
我知道:这几个加点的词 语都是表示时间很短。这样的 词语还有:一刹那、一眨眼、 顷刻间……
我会说:烟花——忽然,一道亮 光划破夜空,天空中顿时绽开了一朵 金色的菊花。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团 火光直窜九霄,好似孔雀开屏,又如 天女散花,把夜空装点得灿烂夺目。
书写提示
我知道:这句话是课文《观潮》 中的句子,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抄 写时应注意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 上,保持水平,每个字的字距要差不 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 的距离,这样写才会美观。
日积月累
zhài
鹿柴
wé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fǎn
tái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
学交流。
luó xuān
lónɡ chè xiāo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qiǎo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老师指导: 这八个词语中,“人声鼎沸”和“锣鼓
喧天”形容人多热闹的场面,“震耳欲聋” 和“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很大,“低声细语” 和“窃窃私语”都形容小声说话,“鸦雀无 声”和“悄无声息”形容环境十分安静,一 点儿声音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