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4题每题3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呼吸作用B.工业制取氧气C.木炭燃烧D.铁生锈2.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A.用于食品防腐的氮气B.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D.参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3.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粉尘D.水蒸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橙味汽水C.红磷D.牛奶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氧气易溶于水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B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 .露天焚烧作物秸秆9.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端的火柴,立即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B .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实验中水的作用与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相同D .集气瓶底部的水不能用少量细沙代替10.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 .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A .乙炔+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B .氢气+氧气――→点燃水C .碳酸钙――→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D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12.如图所示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1】一、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 B.液氧 C.食盐水 D.清新的空气4.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A.木炭 B.硫 C.石蜡 D.磷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7.“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很多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说法中符合科学原理的是A.颗粒物直接与人体组织作用形成病变B.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C.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8.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时生成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A.催化剂 B.氧化剂 C.生成物 D.反应物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

共16分)9.(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3页2022年3月23日;第2页共3页(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分)某淡黄色固体A ,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 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 ,试推断: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单元测试题九年级化学第I卷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40分)1.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 潜水B. 急救C. 灭火D. 气焊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 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A、C.氧气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3.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 身体不适, 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的什么原因造成的()C、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D、氧气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E、氧气与氮气比例不变, 但一定体积空气中气体质量减少F、二氧化碳含量增大4.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 其中A为纯氯酸钾, 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 均完全反应, 得到的气体量与时AA B C D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灯, 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医用生理盐水A、C.雪碧饮料 D.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B、7、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 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

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C、生成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D、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E、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结构不同,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8、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 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铜片, 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1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11.下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2、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 B.积极植树造林C.公共交通出行 D.焚烧作物秸秆3、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液氧可用作燃料C.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装入高锰酸钾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5、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低温下氧气可能变成淡蓝色液体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6、如图是一种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制氧器中的反应仓相当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该装置不能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C.排出的氧气可用于给病人输氧,这利用了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D.加湿过滤仓能使氧气湿润,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避免收集到的气体不纯C.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9、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化学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A.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杯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C.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B.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1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

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B.关闭炭炉烧烤小吃C.用洒水车洒水D.多植树造林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

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B.汽水C.冰水混合物D.海水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雾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某同学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7.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8.不能正确反映两概念间关系的选项的是()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物质用途性质A 氮气食品防腐剂稳定性B 氧气燃料助燃性C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D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便于观察O2的收集11.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
第二单元练习
2.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某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
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
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A )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落叶 ③减少燃煤使
用 ④近距离出行选择步行代替私家车 ⑤燃放烟
花爆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3-
第二单元练习
验证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 )
-8-
第二单元练习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区分氮气和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

C.除去密闭容器内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利用木
炭燃烧
D.除去氯酸钾中的氯化钾:加热固体混合物
-9-
第二单元练习
9.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D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
B.如果红磷过量,则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

的体积超过原有空气体积的

C.若装置漏气,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0-
第二单元练习
10.某同学误将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
①蜡烛燃烧:包含物理变化与化
接用手拿
学变化
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
②百炼成钢:物理变化
对着有人的方向
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
D.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先预热,然后对准试管里固体 ①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
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燃料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 ②氮气的沸点低,可用作保
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护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1/5 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3.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A.制取B.干燥C.收集D.验满4.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A.无色无味B.密度与空气接近C.熔沸点低D.化学性质不活泼5.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医疗急救B.易溶于水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可贮存在钢瓶中6.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等量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7.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加热12天,发现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1/5。

减少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按入图所示进行实验,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用洗洁精作发泡剂B.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D.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9.在一只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A.木炭B.铁C.磷D.硫10.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二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二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A.N2B.O2C.CO2D.H2O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煤炭直接燃烧B.秸秆焚烧还田C.开发清洁能源D.提倡多开汽车5.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6.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澈的井水清新的空气B.生理盐水五氧化二磷C.冰水共存物液氧D.高锰酸钾硫粉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装置漏气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8.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制氧气的装置中,发生装置内的导气管不宜过长,以利气体导出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必须接近瓶底,否则水不易排出C.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果集气瓶内导管太长,无法操作,也不利于排水D.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减小B.催化剂用一次就不能再用了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10.下列实验的容器中,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实验装置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9分)11.(8分)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
试题
一、单选题
1.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
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4.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D.钢铁的生锈
6.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B.C.D.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水B.蔗糖水C.冰水混合物D.碘酒
9.下列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烧杯C.坩埚D.蒸发皿
10.在充满空气的容器中,经测定含有氮气7.8L,则该容器的总体积( ) A.6L B.10L C.8L D.3 0L
1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
B.钢铁生锈,食物腐烂都是缓慢氧化的结果C.不使用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就不会分解出氧气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氯酸钾分解出比理论值更多的氧气
14.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1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
二、填空题16.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
17.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
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
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回答
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
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内共有50mL空气,如右图。

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
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是___________, 要收集一瓶
纯净的氧气应选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则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只需加热
(5) B装置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锥形瓶
20.大明和小明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

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

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_________ ___________
〖2〗假设小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 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两点):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 _____ 。

〖4〗根据⑶中要求,你认为_________〔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正确。

21.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
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__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b.假设2:__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 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1-15〖ABCCBAACBBCBBAA〗
16、3Fe+2O 2Fe3O4;化合反应2KMnO 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17、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 5℃;
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1〗10;完全消耗氧气〖2〗4P+5O 22P2O5〖3〗装置漏气等
19、〖1〗试管;集气瓶〖2〗A;C(E);2KClO 32KCl+3O2↑〖3〗B;C(E);2H2O 22H2O+O2↑〖4〗B 〖5〗A
20、〖1〗将包装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2〗用集气瓶收集包装袋内的气体,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3〗①无毒,②与食品不反应。

〖4〗大明
21、〖1〗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的时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中氧气不足〗
〖2〗3Fe + 2O 2Fe3O4〖3〗假设1:铁丝中含碳引起的;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假设2:所有金属丝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
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丝用砂子将表面打磨后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