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合集下载

内蒙古莫合尔图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内蒙古莫合尔图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赵 书跃等 , 2 0 0 4 ) 和 岛弧 火 山 岩 ( 刘俊杰等, 2 0 0 6 ) 是
国东 部 中生代 巨型 火 山 岩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林 强 等, 1 9 9 8 , 1 9 9 9 ; 吴福 元 等 , 1 9 9 9 ; 葛 文春 等 , 2 0 0 0 ) , 是 中生 代时期 构 造岩浆 演 化和成 矿 背景有 力证 据 的重 要 载 体 。近年 来 , 众多学者( 陈志 广 等 , 2 0 0 6 ; Z h a n g
( HF S E ) Nb 、 T a 、 P 、 T i ; 岩石具低 S r ( 3 1 ×1 0 ~1 8 7 ×1 0 ) , 高 Y b ( 1 . 2 3 ×1 0 ~3 . 3 7 ×1 0 ) 含量, 具 造 山 晚 期 一
造 山后 花 岗 岩 的 特 征 。综 合 最 新 区 域 资 料 及 本 文 研 究 成 果 , 笔 者 认 为 研 究 区 中一 晚侏 罗 世 火 山 岩 为 造 山 晚 期 向 造 山后 伸展 转换 阶 段 的 产 物 , 转 换 时期 介 于 1 7 4 . 1 ±2 . 2 ~1 5 7 . 5 ±2 . 3 Ma , 与 蒙 古 鄂 霍 次 克造 山后 伸展 作 用 有关 。
7 1 年 第 7 曹 地 质 学 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J u o l y _ 2 8 7 N 0 o 1 . 7 3
内蒙 古 莫 合 尔 图 中一 晚侏 罗世 火 山岩 年代 学、 地 球 化 学 研 究 及 其 意 义
关键 词 : 中一 晚侏 罗世 ; 火山岩 ; 锆石 U — P b 年龄 ; 造山后伸展 ; 大 兴 安 岭
大兴 安 岭 地 区大 面 积 分 布 的酸 性 火 山岩 , 为 我

内蒙古扎鲁特旗巨日合地区大石寨组地层区域特征

内蒙古扎鲁特旗巨日合地区大石寨组地层区域特征

内蒙古扎鲁特旗达巴艾勒东下二叠统
大 石 寨 组 (P1ds) 实 测 剖 面 , 控 制 厚 度 506.44m(图 2)。
上覆: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
— —— —— —— —— ——断 层— —— —— —— —— ——
下二叠统大石寨组
厚度 506.44m
6、黄绿色变质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29.25m
5、灰黑色变质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
岩…………108.10m
4、灰绿色凝灰质砂质板岩…………47.28m 3、灰黑色变质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 岩…………111.50m 2、灰绿色凝灰质砂质板岩…………51.21m 1、灰黑色含碳质粉砂质板岩……159.10m
— —— —— —— —— ——未见底— ————— — —— —— 本条剖面所见岩性为上部为中酸性火 山碎屑岩夹正常沉积碎屑岩组合,为黄绿 色变质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变质英安 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夹灰绿色凝灰质 砂质板岩。下部为浅海相正常沉碎屑岩,为 灰绿色凝灰质砂质板岩、灰黑色含碳质粉 砂质板岩。 (三)岩石组合及展布特征: 综合剖面并结合地质路线,大石寨组 地层在工作区内横向变化较大,由西向东 在达巴艾勒北为一套浅海相火山岩夹碎屑 岩建造,岩性组合为下部为凝灰质砂质板 岩、灰黑色含碳质粉砂质板岩,上部为中酸 性火山碎屑岩夹正常沉积碎屑岩组合,为 黄绿色变质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变质 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夹灰绿色凝 灰质砂质板岩。下部为海相正常沉碎屑岩, 为灰绿色凝灰质砂质板岩、灰黑色含碳质 粉砂质板岩;查干理基东所出露的地层岩 性为上部为浅灰色、青灰色粉砂质板岩,中 部为灰白灰黄色块状流纹岩、褐铁矿化弱 碎裂流纹岩等酸性火山岩,底部为灰绿色
火山
黎彤值 63 94 12 2.2 0.6 0.004 80 1.1 1.3 1.7 0.08 4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内蒙古渣尔泰山位于松辽盆地西缘,是一个具有较好矿产资源开发前景的区域。

该区域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成矿岩体和矿化脉体,如铜、铅、锌、钼、金、银等多种矿物。

此外,该区域地层发育,保存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深入研究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

地球化学是一种研究地质物质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类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等。

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矿床形成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对于渣尔泰山地区的地层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为该区域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渣尔泰山群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成因和成矿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1.详细调查渣尔泰山群的岩石类型和矿化脉体类型,收集样品。

2.对样品进行岩石薄片鉴定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并分析岩石和矿物的化学组成。

3.以富集度分析为基础,探讨矿床的成分和富集特征。

4.通过对潜在的成矿元素的分析,探讨岩浆、流体和矿床形成的环境条件。

三、研究方法1.实地采集样品,进行矿物鉴定和岩石薄片制备。

2.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样品化学成分的分析。

3.统计元素富集度,探讨矿床的成分和富集特征。

4.利用等体积地球化学分析法,分析矿物中潜在的成矿元素的含量。

四、研究预期结果1. 渣尔泰山群内各类岩石以及矿化脉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深入研究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

2. 通过对矿物中潜在的成矿元素的含量分析,可以了解矿床形成的环境条件和成矿作用。

3.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周):实地采样,进行矿物鉴定和岩石薄片制备。

第二阶段(4周):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样品。

第三阶段(6周):分析元素富集度和潜在成矿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最后撰写开题报告。

内蒙古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的产状及构造意义

内蒙古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的产状及构造意义

内蒙古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的产状及构造意义摘要:超基性岩衍生于地壳内部地幔部分,地幔初始岩性与超基性岩关系密切。

有的超基性岩成因是由于岩浆结晶,属岩浆成因,还有些超基性岩直接由地幔岩构造侵位或由幔源岩浆携带出地幔,属非岩浆成因。

而岩浆的发生又与全球性构造作用有关。

岩浆岩的历史活动记录一般可以在超基性岩成分特征中显示出来,不同特征的超基性岩,发硬了岩浆岩的不同构造演化阶段。

呈带状分布的超基性岩,一般分布范围较广,分布特征明显,可以清楚的显示岩浆岩活动记录,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岩石圈的深部动力学特征和地质构造环境变化特征。

关键词: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构造意义(一)地理位置在世界地图板块上看,大石寨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属于古亚洲洋构造域,西伯利亚板块、古亚洲洋板块在中生代以前的相互作用,板块之间的相互拼合,产生了大石寨地区典型的超基性岩特征。

大石寨地区和巴达尔胡地区超基性岩出露较好,便于调查和研究。

(二)大地构造特征大石寨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构造活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

大石寨地区所属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邻,是东北亚大陆边缘部分,大陆边缘一般呈现沟――弧――盆体系,这是板块之间多次相互作用造成的。

中亚造山带北部为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太平洋板块位于该区东部,华北板块位于该区南部。

大石寨地区所在的大陆板块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华北板块的陆缘相向增生,再加上古亚洲洋的不断消减,最终拼贴而成。

该区超基性岩与围岩接触带破碎强烈,且有混杂现象,呈断层接触关系,所以该区超基性岩为构造侵位。

(三)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岩石学特征及产状分析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出露较好,样品相对比较新鲜,岩石特征、矿物结构和含矿特征等较明显。

大石寨超基性岩一般具有交代假象结构,局部保留原橄榄石假像,部分呈变晶体鳞片状结构,属于块状构造。

蛇纹石化橄榄石一般都是由于超基性岩蛇纹石化作用形成,橄榄石可以转变成显微鳞片状的蛇纹石,鳞片状蛇纹石的厚度较小,一般为0.05~0.2mm。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4年4月April ,2024第43卷第2期43(2):429~442*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206221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672095)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雪旎,女,1989年生,博士,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及实验地球化学研究。

Email:******************.cn **通讯作者王佳新,男,1988年生,博士,研究员,从事矿床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Email:*******************.cn 收稿日期2024-01-05;改回日期2024-03-14。

孟秋熠编辑。

文章编号:0258-7106(2024)02-0429-14Doi:10.16111/j.0258-7106.2024.02.012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张雪旎1,王佳新2**,张阳阳3,袁顺达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3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其西矿区主要发育斑岩型Sn-Cu-Mo 矿体,矿体发育于石英斑岩体内。

文章通过对石英斑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 同位素以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含矿岩体岩浆性质、来源及演化历史,探讨了成岩成矿关系,并进一步评估了该岩体成锡、铜矿潜力。

研究表明,边家大院石英斑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 负异常明显的特征。

微量元素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

结合其较低的Zr/Hf 和Nb/Ta 比值以及较高的Rb/Sr 比值判断其经历了高分异结晶演化。

根据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边家大院石英斑岩源于还原性(ΔFMQ -0.15)、高温贫水(>750o C )岩浆。

内蒙古东乌旗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内蒙古东乌旗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内蒙古东乌旗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摘要东乌旗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段,中亚造山带是最大的显生宙增生造山带,其构造演化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以东乌旗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早石炭世辉长岩以及早白垩世流纹岩为例,分别对岩石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

晚石炭世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73.22-77.36%),低MgO(0.07-0.49%),轻稀土富集、Nb、Ta、Eu等耗尽的特征,表明它们源于幼弧相关基性岩到下地壳中层岩的部分熔融以及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布结晶;早石炭世辉长岩SiO2含量范围为45.53-46.84%,MgO含量范围为8.58-10.64 %,具有相对较高的Al2O3(15.19-17.05%)和CaO(16.94-19.54%)含量,总稀土含量较低,轻稀土元素耗尽、正Eu异常,表明其与岛弧成因岩石相似;早白垩世流纹岩SiO2(76.02-77.87%)含量高、MgO(0.68-1.03%)和CaO(1.15-4.53%)含量低,稀土含量高,负Eu异常,表明源区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斜长石大量结晶或斜长石结晶作用残留。

1、引言及地质背景东乌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部,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地带,同时受两大构造域的影响,晚古生代位于华北陆块与西伯利亚陆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的东部(Xiao et.2015);中生代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扎兰屯-赤峰火山-岩浆岩带。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大兴安岭不同年代地层火山岩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大多都会选择通过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判断岩石成因及大地构造背景,所以,该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对岩石成因、构造演化及火山机构特征等最普遍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手段。

以三个不同年代岩石为例,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论述,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通过对东乌旗地区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进行探讨和研究能够为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火山机构特征以及矿化和火山机构的关系提供相关依据。

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张辉;郭彬;刘瑞睿【摘要】乌尔吉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属大兴安岭南段铅锌银铜锡铁成矿带。

区内二叠系大石寨组为一套变质火山岩夹碎屑沉积岩组合,火山岩具有典型的不对称双峰式特征,基性峰强。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基性、基性岩类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和低钾(拉斑)系列,中性岩类总体属钾玄岩系列,中酸性岩属过铝质钙碱性岩系列,岩石为海西中晚期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岛弧环境下的产物。

大石寨组火山岩总体上富集Ag、Sn、Pb、Zn、Cu等成矿元素,是本区Pb、Ag、Sn、Zn等成矿元素的矿源层之一,成矿潜力较大。

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大石寨组火山岩是本区寻找火山热液型锡、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场所。

%Located in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zone, the Olji area belongs to the lead, zinc, silver, copper, tin, iron metallo⁃genic zone of southern Da Hinggan Mountains. Permian Dashizhai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is an association of metamorphic volcanic rocks interbedded with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The volcanic rock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asymmetric bimodal volcanic rocks, and the basic peak is strong. The study of rock geochemistry indicates that intermediate⁃basic and intermediate rocks belong to quasi⁃aluminous and calc⁃alkaline rock series or low potassium ( tholeiitic) rock series, intermediate rocks belong to shoshonitic rock series, and intermediate⁃acid rocks belong to peraluminous andcalc⁃alkaline rock series. The rocks were formed in an island arcenvi⁃ronment of continental margin rift basin in middle⁃late Hercynian period. Dashizhai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are enriched in Ag, Sn, Pb, Zn,Cu and other metallogenic elements, and constitute the source bed of Pb, Ag, Sn, Zn and other metallogenic e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The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f Dashizhai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is huge. 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the authors hold that Dashizhai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are the best place in search for volcanic hydrothermal lead⁃zinc⁃silver⁃copper deposits.【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6(040)003【总页数】7页(P502-508)【关键词】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火山热液型【作者】张辉;郭彬;刘瑞睿【作者单位】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乌尔吉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即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间的兴安—蒙古地槽。

内蒙古晚侏罗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内蒙古晚侏罗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内蒙古晚侏罗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摘要: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出露一套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该套中酸性火山岩中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具有清晰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表明其岩浆成因。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55.6±3.9 Ma,相当于晚侏罗世。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套火山岩具有高铝(11.56?C17.07 wt.%)、富碱(K2O+Na2O = 6.41?C12.43 wt.%)、贫钙镁的特征。

该套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重稀土元素以及Sr、Ba、Eu。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可能是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岩浆在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斜长石、磁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

关键词: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构造意义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的岩浆岩广泛分布,主要有两个活动时期,即古生代和中生代,是我国东部巨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多学者认为,蒙古-鄂霍茨克洋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奥陶世洋盆扩张到最大,从志留纪开始,洋盆开始俯冲消减。

二叠纪内蒙古东南部和吉林中部是一个残存的古大洋,300-270Ma期间,古亚洲洋发生双向俯冲,即古大洋南部的板片向华北板块北缘俯冲,而北部的大洋板片插到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之下,形成了一个较窄洋盆。

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古亚洲洋最终闭合,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最终碰撞拼贴,缝合线位于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

但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后,中亚造山带东段已进入板内构造环境。

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是古亚洲洋板块、地块后续运动的后碰撞阶段,也是造山晚期阶段,古亚洲构造域由古亚洲洋活动为主转化为陆内造山为主,内蒙古锡林浩特的东乌珠穆沁旗出露了一套中酸性火山岩,传统上将其划分在满克头鄂博组。

1 区域地质背景及岩石学特征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按断裂的展布方向可
划分为近 EW、 NE、 NNE、 NW、 SN 向 和 环 状 断 裂 6 组,其中以 NE、NW 向断裂最为发育,NNE 向断裂和 EW 向次之( 图 1b) 。
侵入岩主要为早白垩世,其次为三叠纪,晚侏罗 世仅零星出露( 图 1b) 。 早白垩世侵入岩总体呈 NE 向带状出露,大致可以分为沙那水库—小井子和董 里沟—五香营子两个 NE 向的岩浆岩带,主要侵入 上侏罗统和中上二叠统地层。
3) 变质玄武岩类,SiO2 和 Al2O3 含量区间分别 为 48.81% ~ 51.9%、14.86% ~ 16.64%,K2O、Na2O 含 量区 间 分 别 为 0. 1% ~ 0. 62%、 1. 18% ~ 3. 98%, w ( K2O) / w( Na2O) 比值介于 0.08 ~ 0.34。 里特曼指数
3 地球化学特征
3.1 主量元素特征 研究区中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岩主量元素成分
及特征参数见表 1,各类岩性的地球化学类型及特 征分析如下:
1) 中 酸 性 岩 中, SiO2 和 Al2O3 含 量 分 别 为 72.6%、 13. 58%, K2O、 Na2O 含 量 分 别 为 2. 7%、 3.82%,w( K2O) / w ( Na2O) 比值介于 0. 71。 里特曼 指数 σ43 = 1.44,在火山岩 TAS 分类图解(图 2)中,样 品均落 于 流 纹 岩 区 域, 属 亚 碱 性 岩。 在 w ( SiO2 )⁃ w(K2O)图解( 图 3) 中,样品落于钙碱性系列。 铝饱 和指数 A / CNK 为 1.34,在 A / CNK⁃A / NK 图解(图 4) 上,样品显示为过铝质。 分异指数 DI = 85.84,固结指 数 SI = 3.24,反映岩浆分异结晶程度较高[13] 。
1 地质背景
乌尔吉地区区域构造位置属于乌兰浩特—林西 晚古生代裂谷带中南部(图 1a),由于太平洋板块向 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俯冲挤压,NE—NNE 向 的大兴安岭—太行山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 或隆起 带) 叠加其上[12] 。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其次为中、下 二叠统(图 1b)。 中、下二叠统呈北东向展布于研究 区中部;中二叠统由大石寨组( P2d) 、哲斯组( P2zs)
2) 变质安山岩类, SiO2 和 Al2O3 含量区间分 别为 55. 69% ~ 57. 96%、 13. 74% ~ 15. 77%, K2O、 Na2 O 含 量 区 间 分 别 为1 . 5 1 % ~ 5 . 0 8 % 、2 . 0 4 % ~ 4.29%,w( K2O) / w( Na2O) 比值介于 0.39 ~ 2.49。 里 特曼指数 σ43在 2.25 ~ 5.44,在火山岩 TAS 分类图解 (图 2) 中,3 个样品落于粗面安山岩区域,属碱性 岩,一 个 样 品 落 于 安 山 岩 区 域, 属 亚 碱 性 岩。 在 w( SiO2) ⁃w( K2O) 图解( 图 3) 中,3 个样品( 粗面安 山岩)落入钾玄岩系列区域,一个样品( 安山岩) 落 于钙碱性系列区域。 铝饱和指数 A / CNK 为 0.78 ~ 0.91,在 A / CNK⁃A / NK 图解( 图 4) 上,样品显示为 准铝质。 分异指数 DI 为 55 ~ 66.3,固结指数 SI 为 24.71 ~ 31.2,反映岩浆分异结晶程度低。
乌尔吉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东部,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 兴蒙造山带), 即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间的兴安—蒙古地槽。 古生代时期,随着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的相向 增生,乌尔吉地区最终在二叠纪末—早三叠世沿索 伦—西拉木伦一线拼合[1] ,区域上发生大范围褶皱 和隆起,仅局部尚存残留海[2] ;三叠纪—早侏罗世 期间,该区进入了后造山伸展环境[3] ;晚侏罗世,由 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加剧[4] ,发生了大 规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 多期次造山运动造 就了本区构造形迹的叠加和改造,加之多期次岩浆 活动提供的充足的热源和成矿物质,使本区成为我 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床集中区[5] 。
床或矿化集中区又受多方向构造的交汇处控 制[7 8] 。
研究区隶属大兴安岭南段铅锌银铜锡铁成矿 带[9] ,是东北亚大陆重要的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 属成矿域[10 11] ,成矿潜力巨大。 随着本区经济的快 速发展,一批地质勘查工作相继开展,本次研究即依 托内蒙古乌尔吉等四幅 1 ∶50 000 矿产地质调查,对 该区中二叠统大石寨组( P2d) 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 征及含矿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成矿潜力,为本区进 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变质细碧岩:灰色为主,少斑结构,杏仁状构造。 斑晶为钠更长石,板柱状,聚片双晶发育。 基质主要 由钠更长石组成,其间隙中分布绿泥石、绿帘石和阳 起石等。 杏仁体充填物为绿泥石、钠长石等。
变质石英角斑岩:灰色,斑状结构。 斑晶为钠更 长石,无色,干净透明,板柱状,聚片双晶发育。 基质 由长英质矿物和少量绿泥石组成。 2.3 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粗安质火山碎屑岩:由岩屑晶屑凝灰岩、晶屑岩 屑凝灰岩组成,局部岩屑粒度较大形成角砾,构成凝 灰角砾岩。 晶屑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角闪 石、辉石,岩屑( 角砾) 成分以粗安岩为主,含量及粒 度变化较大。
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以晶屑玻屑凝灰岩为主,晶 屑为长石、石英等,玻屑多具弱的塑性变形。 局部岩 石中含角砾,构成流纹质凝灰角砾岩,角砾成分比较 复杂,有安山岩、流纹岩、粉砂岩及闪长玢岩等。 2.2 火山熔岩类
第 40 卷第 3 期 2016 年 6 月
物 探 与 化 探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Vol.40,No.3 Jun.,2016
doi: 10.11720 / wtyht.2016.3.11 张辉,郭彬,刘瑞睿. 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J] . 物探与化探,2016,40( 3) :502 - 508. http: / / doi. org /Zhang H,Guo B,Liu R R.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f Dashizhai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in Olji area, Inner Mongolia[ J] .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16,40(3) :502-508.http: / / doi.org / 10.11720 / wtyht.2016.3.11
收稿日期: 2015-04-27
3期
张辉等: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503·
组成,岩性组合分别为中酸性火山岩夹变质碎屑岩 与碎屑岩,受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与上覆地层 呈角度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下二叠统由寿山沟组 (P1s)组成,为一套海相沉积碎屑岩组合。 上侏罗 统广泛分布于区内东南部及西北部,由满克头鄂博 组( J3m) 、玛尼吐组( J3mn) 、白音高老组( J3b) 组成, 为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建造。
内蒙古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张辉,郭彬,刘瑞睿
(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 乌尔吉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属大兴安岭南段铅锌银铜锡铁成矿带。 区内二叠系大石寨组为一套变质 火山岩夹碎屑沉积岩组合,火山岩具有典型的不对称双峰式特征,基性峰强。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基性、基 性岩类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和低钾( 拉斑) 系列,中性岩类总体属钾玄岩系列,中酸性岩属过铝质钙碱性岩系列,岩 石为海西中晚期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岛弧环境下的产物。 大石寨组火山岩总体上富集 Ag、Sn、Pb、Zn、Cu 等成矿元 素,是本区 Pb、Ag、Sn、Zn 等成矿元素的矿源层之一,成矿潜力较大。 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大石寨组火山岩是本区寻 找火山热液型锡、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场所。 关键词: 乌尔吉地区;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火山热液型 中图分类号: P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918(2016)03-0502-07
前人研究表明,大兴安岭中南段是在成矿物质 丰富的古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基础 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发展起来 的铜、锡、富铅、锌、银多金属巨型成矿带[6] ,区内铜 多金属矿床( 点) 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 及嫩江深断裂以西地区,受早二叠世岛弧及叠加其 上的燕山期断隆和断陷交接带控制,而矿带中的矿
图 1 乌尔吉地区大地构造(a)及矿产地质简要(b)
·504·
物 探 与 化 探
40 卷
2 岩石学特征
根据岩石组合、沉积和喷发韵律特征,将中二叠 统大石寨组(P2d)从下至上划为两个岩性段。 一段 以浅变质的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沉积岩为 主,夹少量正常碎屑沉积岩;二段为浅变质的正常沉 积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和少量火山岩、火山沉积岩。 大石寨组火山岩据岩石类型可划分为三类。 2.1 火山碎屑岩类
变质砂质凝灰岩:灰色,沉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凝灰物及少量陆源砂屑构成。 凝灰物由 晶屑、岩屑、玻屑构成。 晶屑为石英、长石,棱角状— 它形粒状,含量 10% ~ 15%;岩屑为不规则团块状, 边角圆化,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含量 5% ~ 10%; 玻屑外形基本消失,强绢云母化,含量 65% ~ 70%。 陆源砂屑由石英及少量长石构成,含量 10% ~ 15%。 副矿物有磁铁矿。
变质安山岩:灰色为主,变余斑状、微晶结构,块 状构造。 斑晶成分为角闪石、斜长石等。 斜长石为 中长石,板柱状,卡钠双晶发育,局部具环带构造;角 闪石呈柱状,褐色,具氧化铁暗化边。 基质由板条状 斜长石微晶,鳞片状黑云母、阳起石等构成。
变质玄武岩:黄绿色、灰黑色,变余斑状结构,块 状构造为主。 斑晶为基性斜长石、辉石。 斜长石为 自形板条状,粒度 0.2 ~ 3 mm,多具绢云母化、绿帘石 化,含量 15% ~ 20%;辉石呈假象,半自形粒状,粒度 0.2 ~ 2 mm,多变质形成次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等, 含量 5% ~ 10%。 基质有基性斜长石、辉石,多绢云 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 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 矿。 部分岩石中有气孔杏仁体,不规则状,多呈定向 分布,长 3 ~ 8 mm,杏仁体多为方解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