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肌理构成
肌理构成PPT课件

面是由点和线围合而成的二维空间,具有形状、大小和色彩等属性。在 肌理构成中,面可以通过形状的变化、色彩的搭配以及面的叠加、交错 等方式形成复杂的肌理效果。
色彩与肌理
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饱和度是影响色彩 与肌理关系的重要因素。不同的 色彩搭配可以产生冷暖、远近、 轻重等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影
响肌理的表现力。
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肌理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方式。在较大的空间中,肌理需要更加 粗犷和醒目才能引起注意;而在较小的空间中,细腻而精致的肌理则可能更加受欢迎。
空间光影
光影是塑造空间氛围和表现肌理质感的重要因素。通过巧妙地运用光影效果,可以突出肌 理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营造出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空间环境。
左右对称
以垂直中心轴为基准,两侧元素完全相同或相似 。
上下对称
以水平中心轴为基准,上下元素完全相同或相似 。
对称与均衡
1 2
点对称
以中心点为基准,各元素与之等距且呈放射状分 布。
均衡
在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色彩 、位置等因素,使画面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3
异形均衡
运用不同形状的元素,通过巧妙布局达到视觉平 衡。
比例
指肌理元素之间以及元素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黄金比例
运用1:1.618的黄金比例关系,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等比关系
各元素之间保持相同的比例关系,营造秩序感和统一感。
比例与尺度
自由比例
根据创作需求灵活调整元素比例关系,突破常规比例限制 。
尺度
指肌理元素的大小和画面整体的度量关系。
自然尺度
保持元素的自然大小关系,符合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
画面肌理构成 (3)

画面肌理构成引言在视觉艺术中,画面肌理是指在画面中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组合所形成的视觉效果。
画面肌理构成是创作者通过不同肌理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来表达画面的感觉和情绪。
肌理元素画面肌理构成的基础是不同的肌理元素。
常见的肌理元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纹理等。
下面将针对每个肌理元素进行介绍。
线条线条是画面肌理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形象和情感。
线条的粗细、长度、曲率等属性都会影响整个画面的肌理效果。
例如,粗线条可以给人一种强烈和有力的感觉,细线条则可以呈现出柔和和细腻的效果。
形状形状的选择和排列方式也是构成画面肌理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形状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例如,圆形可以给人一种和谐和舒适的感觉,而角形则会产生锐利和有力的感觉。
形状的大小、比例和位置的安排也会对画面肌理产生影响。
色彩色彩是画面肌理构成中最直观和重要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饱和度、对比度和明暗度等属性都会影响画面肌理的表现。
例如,亮度高、对比度强烈的颜色会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冲击力的感觉,而低饱和度、柔和的颜色则会呈现出安静和平和的效果。
纹理纹理是画面肌理中最能够产生触感的元素之一。
通过合适的纹理运用,可以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质感和细节。
纹理可以分为视觉纹理和实质纹理。
视觉纹理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所形成的肌理效果,而实质纹理是真实物体的表面纹理所呈现的触感。
构成要素除了肌理元素以外,画面肌理构成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要素,包括协调性、对比性和重复性。
协调性画面肌理的尽头是要达到协调性。
通过合适的肌理元素的组合和安排,可以使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效果。
协调性的实现需要考虑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线条和形状的连接、色彩的搭配和纹理的统一等。
对比性对比性在画面肌理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比肌理元素的属性,可以凸显出画面的重点和焦点。
例如,在一个平滑的画面上加入一条粗线条,就可以使线条成为焦点,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肌理构成

肌理在现代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多
建筑、服装、工业设计等
合在一起时,将具有吸水性的纸铺在上面, 将浮色粘在纸上晾干即可。
(2)绘写法 用多种笔和不同的颜料,
直接在画面上构成肌理 效果。
(3)喷洒法 将墨或颜料调和成适当
浓度的液体,用喷笔或 其它工具直接将液体喷 洒在画面上。
(4)熏烤法 利用烟在纸上熏烤留下
的痕迹。
(5)拼贴法 利用现成材料,通过设
1、肌理的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肌理表现方法
3、肌理在设计中的应用
肌理又称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与质地
特征。 粗糙、光滑、柔软、坚硬
常用的表现方法有画、描、喷、洒、擦、磨、
浸、染、淋、冲、熏、烤、炙、拓、印、撕、 堆、贴、压、刮等。
(1)浮色拓印法
将墨或颜料滴在水面,在颜料还没有和水混
揉搓后展开,在表面轻 轻刷上颜色。
(10)渲染法 将宣纸用水打湿后,半
干状态下涂上颜料,自 然晕开的效果。
(11)盐融法 在渲染法的基础上,趁
颜料未干时撒上适量的 盐,融化时,颜料便自 然散开。
(12)水油法 利用水油不相融的原理,
用蜡笔、油画棒画出图 形,再将画面涂上水性 颜料。
计编排粘贴在画面上。
(6)拓印法 将较干的颜料或油墨涂
在凹凸的物体表面,再 用画纸拓印下来。
(7)刻刮法 先在硬纸板或较厚的纸
上涂上颜料,然后用利 器刻刮出肌理效果。
(8)自流法 将水分饱和的颜料或墨
水,滴在光滑纸张的表 面,使其自然流淌或吹 气,形成偶然形。
(9)揉纸法 将质地较厚的纸张进行
平面构成第二讲 肌理构成

材质——由材料之本质属性所显示的表面效果,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直接感受的。质地 的美是静的、深邃的、朴素的。 肌理——由人类的造型行为造成的表面效果,是在视觉、触觉中加入某些想象的心理 感受。肌理的美是动的、实用而智慧的,肌理的创造更强调造型性。 肌理又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视觉肌理主要是指以视觉方式感知的特性,包括物体 表面和表层纹理以及是否透明等。我们远远眺望山峦、密林和田野时,其表面肌理和月球 表面及微波荡漾的湖面一样,是不能直接触知的,而只能靠视觉观察,此类情况通常被称 为视觉肌理(图1-23)。而我们把通过触觉感知的肌理称为触觉肌理。触觉肌理主要是指以 触觉方式感知的特性,包括物体表面的光滑和粗糙、平整或凸凹不平、坚硬或柔软,在进 行触摸时有无弹性等。人们对肌理的心理感受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更多的是依据自己在日 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触觉感觉经验来判断该物质的属性,有些时候只要看到了这种肌理并 不用亲自去触摸就可以判断出这种物质的属性,从而引发主观上的联想。所谓肌理感的定 义是这样的:由物体的表面组织构造所引起的视觉触感,称为视觉肌理感;由物体的表面 组织构造所引起的触觉触感,称为触觉肌理感。 综上所述,肌理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属于造型的细部处理,即相当于产品的材料选择 及表面处理。肌理作为一个基本的因素在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创作中要 善于利用它来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形式,再有机地结合环 境,创造性地编排各种设计因素,会让设计更为精彩。
图1-24 肌理的不同形态
几何形态是指把概念的几何学,依据数学逻辑直观化,并能直接用于平面 构成的形态。几何学上的形体无论在数理上还是作图方面都有着严密的区分。 几何形态根据其具有的性格和机能,可以分为五种: (1)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圆锥形、多圆交叉形; (2)弧形:圆弧形、椭圆弧形、抛物线形; (3)角形:三角形、三角柱形、三角锥形、多角形; (4)方形: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立方体形; (5)不定形:复杂的直线形、曲线形、复合形。 几何形态必须以制图仪器为辅助手段进行制作,并应该了解图形的基本作 图方法和基本结构,从多方面、不同角度选择其组合方法。 自然形态中的有机形态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范围仅次于几何形,如建筑的 大体特征、流水的运动趋向、鹅卵石的排列、雨后白墙的流痕等都属于有机形 态。有机形态是一种强调内力运动变化的形态,可使人感到速度和力量。 偶然形态则是不可重复的形态,它本身具有偶发性和复杂性。一般情况下, 破坏产生的形态均为偶然形。例如将纸随意揉皱,即便是同种类型、同样大小 的纸,也不可能揉出相同的褶皱和纹路。这种形态虽然缺乏准确性,但却具备 超出意志的魅力和诱惑力。破坏很容易做到,而从偶发的形态中去提炼和发现 美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 肌理的组织形式及审美
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基础理论知识2011年03月27日设计基础平面构成一、平面构成:是专门研究平面造型问题的一门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的特点:1、构成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验想结合的课程。
2、构成课是一项“非目的性”的课程。
3、构成课在材料和工具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活性。
二、平面造型要素: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点、线、面是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概念图形构成要素:点、线、面、立体等,也是构成一切造型艺术的基本形态。
三、点的概念:几何学的点是线与线的交叉,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点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点的特性:1、点的大小和外形 2、点的视觉及心理反应 3、点的错觉现象点的构成形式:1、点的不连接构成(A、点的等间隔不连接构成 B、点的有计划间隔构成) 2、点的连接构成(A点的等间隔连接构成 B点的不等间隔连接构成) 3、点的重叠构成(合叠、盖叠、透叠) 4、点的线化与面化验室 5、点的自由构成四、线的概念: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是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具有长度和宽度,但宽度比长度小的多。
线的特性:1、线的粗线与性格 2、线的种类与性格(分类:几何直线、几何曲线、有机曲线和徒手曲线) 3、线的错觉现象(A长度的错觉现象 B交点的错觉现象 C线性的错觉现象 D角度和位置的错觉现象)线的构成:1、线的不连接构成(A线的等间隔构成线的有计划间隔构成)2、线的连接构成 3、结的交叉构成 4、线的点化与面化五、面的概念: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面在徒刑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是设计基础的重要形态要素。
面的特性:1、面的种类与性格(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和不规则形)2、平面形的图地关系画面的图地关系满足时的特点:A面积小的为图,面积大的为地 B外形凸出的为图,外形凹陷的为地 C如形和面积都一样,下者为图,上者为地 D对称完整的为图,不对称不完整的为地 E单纯封闭者为图,复杂并敝开者为地)3、面的错觉现象(A大小的错觉B形的错觉 C明度的错觉)现的构成:1、面形的分割构成(A原形的选择 B对原形进行分割 C新形的组合构成[a分离组合 b连接组合 c重叠组合] D面形的增殖组合构成)2、面形的三次元表现(A斜线和斜投影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B由疏密变化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C由集中点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D由大小变化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E由前后重叠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F由阴影的利用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H由明暗调子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 I由空透感所带来的三次元表现)3、面形的四次元表现:利用静止的平面造型来表现具有时间概念的运动感和动势A由破坏所造成的动感 B由倾斜所造成的动感 C由方向变化所造成的动感 D由模糊所造成的动感 E由错开和震动所造成的动感(平面形的振动感是靠错视来完成的)六、悖理图形:用平面造型的方法,来表现一种违反常理的、非现实和非逻辑的幻觉空间形态。
肌理构成的概念

肌理构成的概念
肌理(Texture)作为网页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备受众多互联网
行业的关注。
它指的是网页中的图片、文本等素材的空间属性和视觉效果,又可以称之为“艺术肌理”,可以实现有效的网页设计。
肌理是平面设计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它主要通过文字、图案及材料的空间表
现和色彩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以有效地展现材料的本质性和美感。
例如,利用色彩可以实现奇特的空间感和线条感,使人们在浏览网页时更具体地感受到这一特点;用文字实现的材料“肌理”可以在风格上的凸显,起到让人回忆、提升的效果;采用图片可以实现视觉效果,使人们更容易地理解网页的内容和主题。
肌理也可以用来传达信息。
网页上使用了特定的色彩、元素、线条等,可以给
读者留下特殊的印象;肌理的设计、使用及加工可以通过不同客观性的“体验效果”传达宣传内容;而网页本身也具有知觉、情感等性质,可以实现信息的传播和转化。
最后,由于肌理的重要性,当设计者在进行网页设计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构思
方法,用合理的元素制作出美观的艺术肌理,旨在精心打造出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实现产品的卓越性。
肌理构成的创意设计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从人的感受过程来看,肌理又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 肌理两大类。 • 视觉肌理是指通过眼就可以观察到的肌理。 • 触觉肌理是指通过手摸可以感觉到的肌理。
理论探究 2.肌理构成的特点 (1)有些肌理具有真实性。这些肌理不是视错觉,而是可以通 过触摸实际感受到的。 (2)有些肌理具有模拟性。这些肌理是通过某种手段,将实际 的肌理再现在平面上,主要是产生肌理的视错觉或某种幻想, 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模拟效果。
理论探究
(7)刮擦法:在已着色的表面,用刀、针等尖锐物件刮擦出 各种线条或图案,或运用多层底色,刮涂结合得到各种图案。
理论探究
(8)滴色法:在颜料的水分较多的情况下,滴落在纸面溅开 的效果。
理论探究
(9)蜡色法:用蜡笔、油画棒、蜡烛等材料先滴或涂在表面 ,然后再刷上水性颜料,被蜡涂过的地方颜色无法覆盖,形成 特殊的的肌理。
理论探究
(3)有些肌理具有抽象性。这些肌理是按照原有物体表面的 肌理特征,根据特定要求进行调整和处理,使其抽象化和符号 化。
理论探究
(4)有些肌理具有偶然性。这些肌理在制作时,虽然方 法相同,但每次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理论探究 3.肌理的制作方法
(1)描绘法:用手或采用辅助工具直接描绘在纸上,描绘的 肌理可以是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可以是模拟的或抽象的。用 或干或湿的笔触,其程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肌理效果。
项目训练
4.要点提示 (1)在进行肌理制作时,除了采用上述的方法之外,还要积极尝试更 多的新方法,如淋、浸、摩、反拓、剪、缝等等。 (2)在使用盐与水色法时,水彩的水分要多,撒盐时要分散,否则盐 粒难以充分溶化。 (3)在使用滴色、喷洒和渍染等方法时,纸张比要求的稍大些,待完 成后,可从中选择最佳部分裁剪下来。 (4)选用不同材料时,尽量采用材料自身的颜色,避免因后涂色,破 坏材料固有的肌理。
平面构成课第二讲 肌理构成

肌理
视觉肌理
触觉肌理
台北 民族路、民生路
澳门 老街
深圳 港口
香港 民居 视觉肌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的形态
几何形态
偶然形态
自然形态
完全可以重复,有机 械、准确、明快之感, 但有时显得冷漠,缺 乏生气
不可有意识重复的形态
包括有机形态和无机形态
肌理的不同形态
肌理的组织形式及审美
肌理往往给人难以言表的抽象之美,以形态的组织为例, 我们可以用现代设计的观点来解释肌理的语言,并归类整 理,以明晰其艺术效果与设计思路。
形状效果
感光效果
触感效果
(1)形状效果 肌理的形状组织形式及审美可参考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渐变”、 “近似”、“密集”等构成形式,遵循“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法则来寻求美观、丰富的形态变化(图1-25)。
图1-25 肌理的各种形状效果
(2)光感效果 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不同,所具有的光泽度也不同。光泽度是由反射光 的空间分布所决定的对物体表面的知觉属性。由于光线投射的角度、强弱和 物体表面纹理、质地和色泽不同,物体对光线的吸收、反射、折射也有很大 区别,因此物体所具有的光泽度也不同,而且其效果丰富多变:细密而光亮 的质面,反光能量强,知觉感觉轻快、活泼且有冷感(如锦缎);平滑无光 的质面,给人感觉含蓄安静(如沙滩);粗糙有光的质面,使人感到笨重、 强固(如鳄鱼皮);粗糙无光的质面给人感觉稳重而生动(如树皮)(图126)。
综合各种材料,其肌理造型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四种: (1)叠加:累积、堆叠、黏合现成的物料; (2)塑造:石膏、水泥等; (3)改形:雕刻、腐蚀、皱折、敲打、穿孔; (4)编织:用纤维、条带编成花纹。 还有更多肌理制作方法可以借鉴,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如滴色法、水色 法、水墨法、吹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 盐与水色法等(图1-27至图1-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肌理
• 自然肌理就是自然形成的现实纹理,如:木、石 等没有加工所形成的肌理
(二)创造肌理
• 创造肌理石由人工造就的现实纹理,即原有材料 的表面经过加工改造,与原来触觉不一样的一种 肌理形式。通过雕刻、压揉等工艺,再进行排列 组合而形成。
(一)视觉肌理
(一)视觉肌理设计基础 平面构成源自主讲/张敏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肌理
肌理是什么?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纹理 “肌”——皮肤 “理”——纹理、质地。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
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 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 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 的感受。
视觉特征
• 肌理在平面的视觉形式上体现为“面”形态的一 种平滑感与粗糙感。 • 人、动物、植物和各种各样的物体都 有不同形式 的肌理,肌理的自然形式反映了世间万物在自然 中的存在方式。松树的粗糙的树皮、人类的肌肤 与巨大海洋动物蓝鲸光滑的皮肤显示了不同肌理 与生命的存在方式及其生存的环境。
• 罗丹曾说: • “艺术家所见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 然。”
肌理的形式
• 视觉肌理 • 触觉肌理 • 自然肌理 • 创造肌理
(一)视觉肌理
• 视觉肌理使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一般是用 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的肌理。形和色非常重 要,是视觉肌理构成的重要因素。
(二)触觉肌理
• 用手抚摸有凹凸感的肌理为触觉肌理。光滑的肌 理能给人以细腻、滑润的手感,反之则不然。例 如:木质、岩石的肌理能给人以纯朴、无华的感 觉,使人恬静。
(一)视觉肌理
(一)视觉肌理
(一)视觉肌理
压印法
压印法
(二)触觉肌理
小结:
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 在自然的造化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光滑, 或粗糙斑驳,或轻松酥软,或厚重坚硬。这种种物体表 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 肌理,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肌理?
肌理并不是都是美的,只有当它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特定 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之下才能呈现出某种美感。设计师正 是从这里汲取了艺术的灵感,把这种自然肌理感觉恰当地 运用到视觉语言表现中去,创造出人为的艺术肌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