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辞典》

合集下载

地质矿产勘查类书籍目录

地质矿产勘查类书籍目录

一、地质基础类书籍沉积岩《沉积相模式图集》《沉积岩石学》(第三版赵澄林、朱莜敏)《沉积岩石学》(曾允孚)《沉积岩结构构造图册》(王正瑛张锦泉等编)《沉积学原理》(赵澄林)《沉积学》(姜在兴著)《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岩石地层的相分析方法与原理》(梅冥相高金汉著)《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王成善李祥辉主编)《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沉积岩构造与破裂》(候光久陈文理等著)《成岩成矿理论与找矿》(张理刚著,--中国主要类型矿床及花岗岩类岩石的稳定同位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王华主编)《地层学概论》《层序地层学》(朱筱敏著)《地层学概论》《地貌野外手册》《四川省岩石地层》(四川省地质矿产局编著)《土壤地质学》(陆景冈著)《中国岩石地层辞典》(高振家陈克强魏家庸主编)《陆相地震地层学》(张万选张厚福曾洪流刘震高先惠合著)《地史学》温贤德1998版《地史学和地层学研究方法》(法83地质194)《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岩浆岩《岩浆岩岩石学》(邱家骧主编)《岩浆岩与变质岩简明教程》《应用岩浆岩岩石学》_邱家骧《岩浆岩岩石学实验指导书》《火成岩鉴定手册》(常丽华曹林高福红编著)《火成岩岩石学》(徐夕生邱检生主编)《火成岩结构构造图册》《火成岩的野外描述》(R.S.索普G.C.布朗著)《火山及火山岩》《花岗岩、片麻岩及有关岩石结构图册》《海相火山岩与金属矿床》(姜福芝王玉往著)《基性超基性岩结构图册及其成因意义》(希腊)变质岩《交代蚀变岩岩相学》(胡受奚著)《变质岩石学》《变质作用矿床》《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变质岩结构构造图册》(张树业康维国等编著)《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程玉淇等著)《变质岩鉴定手册》(陈曼云金魏郑常青著)《变质岩卡片集》(测量吗城门口中国地质大学)《变质岩矿物和构造演变》(<美国>贝尔克莱著)《变质岩区构造地质学》(傅昭仁蔡学林)《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孟宪来)《交代蚀变岩岩学及其找矿意义》(胡受奚叶瑛方长泉著)《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变质岩石学》(钱祥麟游振东著)《作为找矿标志的围岩蚀变》(<美国> T.S. 罗佛林等著徐章曼译)《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找矿意义》(胡受奚等著)《我国斑岩铜矿蚀变岩石结构、构造图册》岩石、矿物《岩石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卫管一张长俊编)《岩石学实习指导》(徐耀鉴、徐汗南等主编)《矿石的构造和结构》(<苏联>A.T 别捷赫琴A.H.耿金A.A.菲利蒙诺娃T.H.沙德隆合著)《矿石学教程》(中国地大“十一五”规划教程)《矿石学基础》(第3版周乐光主编)《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矿物标本(上、下册)》(郭豫斌主编)《矿物岩石学》(姜尧发孙宝林等编著)《岩石与矿物》(全球500多种岩石与矿物)《矿物典》第三卷氧化物,氢氧化物(羟化物)矿物第一分册简单氧化物《矿物典>(第五类盐类矿物)第一分册砷、硒、碲、钒、钨、钼、铬《岩石岩性描述(201种)》《工业矿物与岩石》《成因矿物学概论(上册) 》:成因矿物学基本问题《结晶学矿物岩石学基础》《中国赏石大典》《系统矿物学_(上中下册)》《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中外宝玉石:历史·典趣·鉴赏·贸易》其它《地壳运动整体观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的运用》(李四光学术思想的新探索)《地质及矿山地质学》(李志新著)《地质及矿山地质学》(罗明杨著)《地质矿产基础(上、下)》《地质学》(第四版徐九华谢玉玲李建平著)《地质学基础》(李亚美著)《地质学基础》(宋青春张振春编著)《非金属矿产地质学》(冯本智兰心俨周裕文编著)《非金属矿地质学基础》(候光仪徐家苾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南京大学地质系河北地质学院合编)《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理朱志澄合编)《构造地质学》(谢仁海渠天祥钱光模编)《构造地质学纲要》(E。

地质专业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词典

地质专业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词典

红土镍矿和硫化镍矿地质词汇集(Cabulary List of Geology)1地质勘查与评估(Recourse exploration and assessment)Geological Study 地质研究Reconnaissance 踏勘Prospecting 普查General exploration 一般勘探Detailed exploration 详细勘探Economic viability 经济可靠性Extractable 可采的Total mineral resources 资源总储量Reserve 储量Remaining mineral resources其余矿产资源Mineral Occurrence矿化点Uneconomic occurrence非经济矿化点Feasibility study可行性研究Prefeasibility study预可行性研究Measured resource确定级矿产资源Indicated resource推定级矿产资源Inferred resource推测级矿产资源Reconnaissance resource踏勘矿产Independent Consulting Geologist 独立咨询地质专家Independent Consulting Geologist’ Report独立咨询地质专家报告Sampling 采样Validation sampling 验证取样Duplicate sample 副样Assay 分析Composite assay 组合分析drilling 钻探Test pitting 井探Treach 探槽Drill hole 钻孔Test pit 探坑patial distribution 空间分布Profile 剖面cross-section 横剖面Geological penetrate rader地质雷达污染Grid spacing 勘探网度Geological mapping 地质填图Aerial survey航空测量Mineralication矿化,成矿Spatial distribution 空间分布Weathering 风化Lateritisation 红土矿化,红土矿成矿作用The V almin Code : Code and Guideline for Assessment and valuation of Mineral Securities for Independent Experts Report澳大利亚独立专家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编写规范JORC Code :Australasian Code for Reporting of identified Mineral Resources andOre Reserves released by the Joint ore Reserve Committee 澳大利亚资源委员会资源评估报告编写规范2岩石名schist 片岩ultramafic rocks 超基性岩,limestone石灰岩dunite 纯橄榄岩peridotite 橄榄岩hornblendite 角闪岩pyroxenite 辉石岩lherzolite 二辉橄榄岩diabase 辉绿岩gabro 辉长岩gabbrophyre 辉长煌斑岩diorite 闪长岩norite 苏长岩tholeiite 拉班玄武岩ferrobasic 铁质的magma 岩浆granite 花岗岩petroface 岩相phyllite 千枚岩mylonite糜棱岩3矿物名Laterite红土矿limonite 褐铁矿goethite 针铁矿magnetite 磁铁矿haematite 赤铁矿nickel sulphate 硫酸镍(iron,magnesium)hydroxide (铁,镁)氢氧化物nickel-bearing clay mineral 含镍粘土矿物nickel silicate 硅酸镍hdrosulphide 硫化氢serpentine 蛇纹石antigorite 叶蛇纹石chrysotile 纤蛇纹石garnierite 镍叶蛇纹石millerite 针镍矿talc 滑石chlorite 绿泥石montmorillonite 蒙脱石saprolite 腐泥土clay mineral 粘土矿物serpentinization 蛇纹石化kaoline 高岭石magnesite 菱镁矿calcite 方解石Sulphide硫化矿pyrite 黄铁矿pyrrhotite 磁黄铁矿ilmenite 钛铁矿chromite 铬铁矿chalcopyrite 黄铜矿cubanite 方黄铜矿valleriite 墨铜矿bornite 斑铜矿chalcocite 辉铜矿conellite 铜蓝pentlendite 镍黄铁矿violarite 紫硫镍铁矿mackinovite 马基诺矿millerite 针镍矿bravoite 方硫铁镍矿chrome spinal 铬尖晶石olivine 橄榄石pyroxene 辉石tremolite 透闪石hornblende 角闪石mica 云母biotite 黑云母muscovite 白云母phlogopite 金云母plagioclase 斜长石orthoclase 正长石gangue 脉石isotope 同位素major mineral 主要矿物minor mineral 次要矿物accessory mineral 副矿物trace mineral 痕量矿物4构造stock 岩株dike 岩墙basin 岩盆outcrop 露头tectonics构造学tectono-stratigraphics 构造地层学ore-bearing structure 含矿构造subfault二次断层synclinorium 复向斜volcanic 火山的colcano 火山imbricate thrust fault 叠瓦状逆掩断层detrital material 碎屑物质mantle 地表覆盖物,地慢concretion 胶结作用mottling 斑状构造flame structure 火焰状构造spongy structure 海绵状构造drop-like structure 乳滴状构造disemminated structure 浸染状构造strike 走向decline 倾向dip 倾角porosity孔隙度moistur content 含水量bulk density 块比重General tectonic setting 地质构造环境evolve 演化Gabbroid 辉长岩状Fauld displacement 断距fauld plane 断面6地貌与气候landscape and climatehillocky area 丘岭地区stony semi-desert area 碎石半沙漠地区气候sharply continental arid climate 大陆性干旱气候7其他普通地质词汇isochronous 等时的,同步的variscian 古生代8采矿词汇(Mining)Mining report开采报告Ore pass 溜井ramp 斜坡道hoist 卷杨机crosscut 川脉道stope 采场development works 采准工程tunnel 巷道filling 充填cement filling 胶结充填undercut and cement filling 胶结充填采矿main shaft 主井vice shaft 副井ventilation shaft 风井support支护steel set 钢架shotcrete 素喷pressure grouting 注浆bolt 锚杆cable bolts 长锚索bolts to hold mesh 喷锚网surface subsidence地表沉降ore to waste 采剥比open pit minning 露天开采excavater 铲运机5选矿词汇(Consentrate)Pilot scale testing 工业实验crusher 破碎机mill 磨矿机flotation 浮选Consentrate 选矿厂,精矿tailler dam尾矿坝6冶金词汇(Extract)Smelter 冶炼厂(火法)Refinery 精炼厂Hydrometallurgic湿法冶炼的Pyrometallurgic 火法冶炼的Liquation 溶液Heap leaching 堆浸Bioleaching 生物浸出high pressure acid leach 高压浸出Ion exchange 离子交换strip反萃Resin 树脂萃取Dissolve 溶解Roast 培烧roaster 培烧窑flash furnace 闪速炉convertor 转炉slag渣matte 锍pour into moulds 浇铸sulphate-chlorite solution 硫酸-盐酸电解液electrolyte 电解,电解池,电解质cathodyte 阴极电解质anode 阳极anode slab 阳极板Solution Neutralisation 溶液中和precipitation 沉淀Washing and filtering 洗矿与过滤solvent 溶剂Iron removal 除铁purification 提纯7一些矿物的分子结构serpentine 蛇纹石A3[Si2O5](OH)4, A=Mg,Fe2+,Ni等,A为镍时为镍蛇纹石,蛇纹石为层状硅酸盐,(OH)+在层间以分子间力连结上下两层。

中国百科大辞典(地质学)

中国百科大辞典(地质学)

中国百科大辞典地质学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目录地质学家 (1)普通地质学 (3)冰川地质学 (6)火山地质学 (7)地震地质学 (8)地球物理学 (10)宇宙地质学 (11)陨石学 (12)月球地质学 (12)行星地质学 (12)构造地质学 (12)大地构造学 (14)矿物学 (18)岩石学 (23)地球化学 (26)古生物学 (26)古人类学 (27)地史学.地层学 (28)第四纪地质学 (29)矿床学 (30)煤田地质学 (31)石油地质学 (32)地热地质学 (33)水文地质学 (34)工程地质学 (36)海洋地质学 (39)环境地质学 (39)地质学家(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杭州)人. 他精研科学,成果丰硕. 在地质学方面,由雁荡等山的地形,认识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推论出冲积平原形成的过程. 以平生见闻,撰有《梦溪笔谈》等著作.(1877—1951)地质学家.字演群,后改爱存.浙江吴兴人. 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191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地质研究所;1916年创建中国第一个地质调查机构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的发起组织人之一.著有《石雅》和《古矿录》等.(1887—1936)地质学家. 字在君,江苏泰兴人.曾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进行地质矿产调查. 晚年任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著有《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等报告20余种.(1889—1971)地质学家. 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毕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创立了用地质力学解释地壳构造及其演化的假说. 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探索地壳运动和矿产分布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构造体系”。

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开创了一条实现地震预报的途径. 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部之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和《天文、地质、古生物》等.(1889—1971)地质学家. 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清末在比利时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丁文江等办的地质调查所,并担任主要工作. 首先提出燕山运动在中国的存在及其在中国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和《椎指集》等.(1898—1929)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河北蠡县人. 对中国地层和古生物进行研究调查,最先对中国长身贝类化石作系统研究. 著有《中国长身贝化石》等.(1901—1964)古植物学家,浙江诸暨人. 对中国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至新生代各纪的植物化石、古植物的分类和演化、地层的划分和比较以及植物的地理分布等均有研究,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02—1943)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湖南郴县人. 著作有《金陵灰岩之珊瑚和腕足类化石研究》、《四川龙门山地质》等.(GeorgiusAgricola,1494—15)德国矿物学家. 主要著作有《论金属》和《化石的性质》等. 对当时的冶金技术、采矿技术作了详细说明;叙述了有用矿物、矿脉、矿石的生成过程;对已知矿物的完整记载,成为以后进行矿物描述的典范. 因而被称为“冶金学之父”。

丹霞地貌——中国原创

丹霞地貌——中国原创

丹霞地貌——中国原创地质品牌携带着远古的生命信息,“丹霞”这个美丽的词语,从1928年开始,就频频出现在中外学者的交流和争论之中。

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拥有如此众多和自身宗教文化符号相一致的呈红黄色系的地貌景观。

像是在着意加强中国人的色彩信仰,这种地貌景观与中国的缘份不仅体现在色彩上,而且体现在数量上。

从丹霞地貌这片红层生成的奇观上,人类正努力读取大自然进化的秘密,并试图从中获得自身成长的智慧。

红色的山崖,直立、陡峭,崖壁上裸露着红色的岩石,岩石的层次与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而形成的纹理暴露在空气中……如果气候湿润,山崖上应该生长着浓绿的植物,山崖脚下也应该是绿意盎然的。

由红层所发育出来的土壤没有多少养分,所以生长其上的植被不能算是高大茂密,正好可以把红色的岩壁裸露出来。

流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丹山之下环绕着碧水,水映山红。

这样的景观单元铺展开来,就会看到一道动静相依、阴柔与阳刚互补的美丽风景。

也许在这个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喜欢赋予色彩以强烈的象征意义:红色是火,是熊熊的能量,是上升和吉祥,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地位。

与红色并驾齐驱的就是黄色。

代表土地的黄色在中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像是在着意加强中国人的色彩信仰,中国的大地上偏偏出现了众多呈红黄色系的地貌景观,让中国人得以在山水之间寄托心意。

这种地貌景观数量之多,足以引起学者的注意,进而不得不在由西方引进的地貌学的概念体系中添加一个新名词以诠释中国的这种地貌。

从1928年开始,“丹霞”这个美丽的词语,就频频出现在中外学者的交流之中。

一个至今还在争论的灿烂概念1928年,中国南方的两广地区徘徊着一个地质调查者的身影——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此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关于丹霞地貌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丹霞地貌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丹霞地貌学若干问题的探讨提要我国学者对丹霞地貌的研究随着9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

目前,着手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丹霞地貌学已十分必要。

文章就加强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学理论科学1 丹霞地貌研究的发展历程自1993年陈国达、刘浑泗首次在文献中提出“丹霞地形”一词以来,丹霞地貌逐渐为学者重视,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1960年黄进将丹霞地形作为广东地貌的一种类型。

曾昭璇等1980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自然地理》在红层地貌部分介绍了中国南部的“丹霞地貌”。

199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更有系统说明丹霞地貌的词条。

90年代,我国的丹霞地貌研究有很大的发展。

带头从事此领域研究工作的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足迹遍及中国大陆的各省(市、区),并牵头组织召开了4次全国性的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达120余篇,内容涉及的丹霞地貌分布区遍及全国各地。

80年代及其以前是我国丹霞地貌研究的萌芽阶段;90年代则是这一研究的飞跃发异展阶段。

其研究成果具有量大、面广、应用为主的特点。

但从交流的论文分析,90%的文献属于区域丹霞地貌研究。

综合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涉及到的内容有丹霞地貌的定义、分类、发育方式、发育阶段等。

至今尚无一本丹霞地貌学专著问世。

因而目前丹霞地貌的研究尚有待向前作深入一步的拓展,争取丹霞地貌学作为岩石地貌学一个系统、完整的分支学科的时期早日到来。

2 建立丹霞地貌学的必要性我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0处,其中与丹霞地貌有关的达20多处,并有4处被列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1),可见丹霞地貌在我国风景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因如此,我国的丹霞地貌研究才会随我国90年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

此外,丹霞地貌与林业资源、土地利用、水资源等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只是这些方面的研究尚有待进行。

由于近期丹霞地貌的研究大都是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的,因而近10年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研究应属于应用地貌学的范围。

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研究资料

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研究资料

陈安泽. 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研究[M]. 科学出版社, 2011.第一篇总论喀斯特(karst)原是斯洛文尼亚境内伊斯特里亚半岛(Istria Peninsula)上的一个地名,那里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奇峰异洞地貌景观。

1893年南斯拉夫学者斯维奇(J.Cvijid)对该区地质地貌景观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以这个地方名称“Karst”作为本区石灰岩溶蚀作用与现象的总称。

之后,“Karst”便成为对石灰岩地区溶蚀作用和其形成地貌的世界性通用术语。

我国学者把“Karst”音译成“喀斯特”,喀斯特随之成为中国地质学界的通用术语。

鉴于该术语不够大众化,在1966年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喀斯特学术研讨会上,建议将“喀斯特”用“岩溶”一词所代替,二者均可应用。

这是因为喀斯特形成的奇峰异洞景观,主要是因岩石被水溶解作用所形成,“岩溶”一词既反映了这一地质作用的本质,在中文意义上也容易理解,之后,“岩溶”术语已被我国学者较为普遍的使用,但仍有部分学者继续使用“喀斯特”,因为“岩溶”在译为外文时,仍然译成“Karst”。

两个专业术语虽有相通之处,但是,“岩溶”一词的涵盖面似乎更广些,因为它包含了所有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等)及卤化物(岩盐等)形成的地貌和溶蚀作用的总和,而“喀斯特”的原意主要指石灰岩地貌及其溶蚀作用,其涵盖面较窄。

本书所述的岩石景观资源主要是碳酸盐岩,因此采用了喀斯特这一用语,也就是说,它不包括硫酸盐和卤化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石林景观。

由于中国石灰岩类地层出露面积广、地层时代广、地质构造条件多样,可以形成的喀斯特石林地貌景观不但分布面广、类型多,而且有些已成为世界奇观级景观,为开展喀斯特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喀斯特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资源中占有主要地位,喀斯特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一大支柱。

第一章喀斯特石林景观的定义第一节“石林”一词的由来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以云南路南石林为代表的石林景观,便成为最受游人喜爱的自然风光,“石林”成为旅游的重要资源。

简明地质词典

简明地质词典

简明地质词典
地质学(Geology):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历史
发展、地质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学科。

岩石(Rock):地球表面上由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矿物(Mineral):自然界中的无机固体物质,具有特定的化
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火山(Volcano):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地质现象,通常是岩浆
从地下喷出形成的。

地震(Earthquake):地球表面上的震动,是由地壳断裂和地
震波传播引起的。

地层(Stratum):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序,由不同时期形成的
岩石组成。

地质时间尺度(Geologic Time Scale):将地球历史分为不同
的地质时期和时代的时间划分系统。

断层(Fault):地壳中的岩石破裂带,常常伴随地震活动。

地温(Geothermal):地球内部的热能,可以用于地热能利用。

地球内核(Inner Core):地球内部的一部分,由铁和镍等金
属组成。

地学(Geoscience):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表面、
内部、大气和生物等的学科集合。

地质勘探(Geological Exploration):通过采样、勘探和调查
等手段,了解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的过程。

地球化学(Geochemistry):研究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循环
的学科。

地貌(Landform):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形特征。

地球外科学(Exogeology):研究地球外天体,如月球、行星、彗星等的物质组成和地质特征的学科。

丹霞地貌的定义

丹霞地貌的定义

丹霞地貌的定义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

[1]1977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

[1]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李见贤(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1]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

[1]从此之后,不同的辞书、专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达到20种以上,甚至同一位专家对丹霞地貌所下的定义在几年之间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而这些定义中地不同之处若从岩石地貌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则性的,各种定义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

岩石地貌中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地貌的岩石类型,对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来说,多数人主张是碎屑岩中的砾岩和砂岩,有的则认为还应包括火山碎屑岩、红色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甚至有人主张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红色岩系就行。

此外,关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环境也没有达成统一认识。

多数人主张应该是陆相(即当时应是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的岩石,有人则认为应包括海相(即当时应是在海洋环境中)沉积的岩石,还有人提出:“凡红色碎屑岩,不论它是陆相、海相、火山相(即是由火山活动所生成的岩石),只要形成丹崖赤壁的都称丹霞地貌。

”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对于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学者们持有截然相反的见解。

有人主张岩石地貌只有和构成它的地层的时代联系起来,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层位才有对比意义,有人主张不应受时代限制,有人甚至认为把自己原来定义中的地层时代删去代表着进步,认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红色岩层就都可以被考虑进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分册: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包括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学、地球化学、玉石与宝石、岩矿鉴定和岩矿分析等…
第三分册:关于地球的历史方面的学科.包括第四纪地质学,地史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等…
第四分册:关于地球的矿产资源和某些应用地质方面的学科。包括矿床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热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
《地质辞典》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2日共浏览1225次作者:勘察院陈华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正常缩小】
软件名称:
地质大词典(完全版)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整理时间:
运行环境:
windowsXP/2003/2000/98/95x
软件大小:
开发商:
软件简介:
下载地址:
地质大词典
《地质辞典》是由原国家地质总局责成书刊编辑室和中国地质研究院共同编纂的一部以地质科学为主的专业工具书。这本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地质辞典,全书共包括四十多个学科的名词,术语一万六千多条,三百余万字,插图一千余幅。
《地质辞典》共有五个分册:
第一分册:关于地球的形成与发展方面的学科。包括宇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火山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外动力地质学、冰川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古地磁学、大地构造学,地质力学等…
第五分册:关于地质普查勘探技术方法方面的学科。包括测绘,遥感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工程、坑探工程、矿山地质、固体矿产工业要求及矿产普查勘探方法,矿产加工利用等…
请点击图标下载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