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癌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效果
胃癌晚期全切除好还是放化疗好吗?如何能减轻痛苦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也是极高的,每年约有近30万的人口死于胃癌。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导致很多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是晚期。
早期发现并进行全切除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是,当胃癌已经晚期,是否要选择全切除手术还是采取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那胃癌晚期全切除好还是放化疗好吗?如何能减轻痛苦胃癌晚期全切除手术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胃癌晚期患者来说,进行全切除手术的优势是完全摘除了癌细胞,避免了癌细胞长期对机体的侵袭,从根本上解决了胃癌复发的问题。
并且可以通过病理学方法判断病情的进展和转移情况。
但是全切除手术并不是没有缺点,它需要消耗相当大的机体能量和恢复时间,手术风险较大,特别是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较低。
放化疗的优势和不足放化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晚期胃癌的方式,它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放射线等方式,消灭体内的癌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比于全切除手术,放化疗的优势在于恢复时间较短,对机体损害较小,可以配合中医中药、维生素等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放化疗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药物和放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性比较大,会使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贫血等症状。
并且放化疗只能杀死体内的癌细胞,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胃部病灶,因此其治愈胃癌的能力相对较弱。
与西医的手术、放化疗相比,中医短时间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中医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胃癌不同于西医的只关注瘤体是否缩小,癌细胞是否被消灭等问题,中医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癌肿,更是从患者全身的特点来考虑,从整体出发,实施辨证施治,一方面注重调节患者的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缓解临床症状,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擅长调节病人身体环境紊乱,将同时扶正和抗癌,补充病人的元气,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评价-胃癌全胃切除能活几年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评价:胃癌全胃切除能活几年胃癌是人体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第3位。
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是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胃癌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7~74岁,平均66.8±7.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
癌灶部位:胃体部26例,胃底部24例,贲门部30例,临床分期:T1N1M0期19例,T2N0M0期18例。
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11例,腺癌60例。
8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
治疗方法:患者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作上腹部正中切口,探查明确后延长切口,向上到达剑突并切除剑突,向下到达脐部,根据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延长。
沿着横结肠对胃结肠韧带进行处理,到达肝曲和脾曲,并且掀起横结肠系膜的前叶和胰腺包膜,在幽门管的下方分离显露胃网膜右动静脉,将动静脉的根部切断、结扎。
在接近肝脏处将肝胃韧带切断,在幽门管上方分离,并且从根部切断、结扎胃右动静脉,分离幽门部之后切断,将十二指肠残端牢固闭合。
将脾胃韧带和胃短动脉进行分段切断和结扎,切断胃左动静脉根部,进行结扎,对胃后方和贲门食道下端进行游离。
将食道下段左右迷走神经切断,在贲门上部将食道切断,从而将全胃切除。
在切除过程中将相应部位淋巴结进行清扫,采用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观察指标:①观察胃癌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存率,术后并发症情况。
②观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通过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配合及同事理解配合等12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 检验分析,P结果80例胃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死亡1例,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肺部感染1例,1年生存率50例(71.4%),3年生存率30例(42.9%),术前生活质量评份60.3±10.6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0.5±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讨论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胃癌发现即为中晚期,一般均失去了最佳的有效治疗时机。
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40床分析

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40床分析摘要】目的:对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和术后的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1]。
方法:对这40例患者的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
结果:所选的这40例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后的五年和十年中,其生存率分别达到了38.11%和18.32%。
术后患者没有引发并发症,同时也无一例手术死亡。
结论:合理、科学的掌握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选择适合的重建方式、对淋巴结清扫进行规范等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愈后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临床分析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也是在各类肿瘤疾病中居于首位。
在治疗方法上仍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3],与此同时,也选择合理、科学的手术方案。
本文通过对我院曾接收过的40例胃癌患者的切除手术进行分析,并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在这40例患者中,有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在23岁到56岁之间。
临床症状大都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上腹不适、疼痛,以及进食后饱胀。
肿瘤的部位主要是在胃体贲门部、胃体窦部和胃体底部。
1.2病理资料40例患者全部实行的全麻,其中有32例为经腹手术,其余8例为胸腹联合切口手术。
手术中,发现有8例为全胃癌、20例为胃体癌、7例为胃底贲门癌,仅有5例为胃窦侵及胃体癌,分别占总患者人数的20%、50%、17.5和12.5%。
1.3方法本组选出的40例胃癌患者全部进行了根治性的胃切除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为7例,其中有3例为脾切除,剩余的为胆囊切除。
在消化道的重建方式上,有23例为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加空肠间 Braum吻合,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有17例。
2 结果本次选取的40例患者,随访率也达到了80%以上,在术后没有死亡和并发症。
在术后的五年和十年中的生存率分别为38.11%和18.32%。
具体如下表所示:表1 胃癌患者在五年和十年中生存率的统计表3 讨论近些年来,随着监护、麻醉、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技巧的提高[4],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使根治性胃切除手术的死亡率也降低到了5%以下,使胃癌手术治疗的全胃切除率增高,同时也成为了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论文

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03-01目前,胃癌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
对于全胃癌、胃体癌、近端胃癌多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由于全胃切除本身对机体伤害较大,高龄病人又往往有较多合并症的存在,如何使高龄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已成为临床护理学的重要课题。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接受全胃切除病人,多数是近侧胃癌或胃体癌,常伴有贲门梗阻、贫血等,一般全身情况较差,因而病人对接受大型手术常顾虑重重,必须耐心给病人和家属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其顾虑,调动病人和家属积极性,争取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术前各种检查和治疗。
1.2术前营养支持:胃癌病人尤其是伴有梗阻及出血的病人,因为消化不良或食欲下降,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加上肿瘤本身的消耗;病人又是高龄,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术前即应进行营养支持,对不能口服的病人,应静脉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积极改善术前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加其对手术的耐受力。
1.3术前肠道准备:行全胃切除者,有的因病情需要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故常规要做较为彻底的肠道准备。
早期于术前晚和术晨各清洁灌肠1次。
①肠腔状态好;②需氧菌与厌氧菌同时减少;③术后感染率有下降的倾向;④患者痛苦少,与传统方法相比腹部膨胀感较弱。
2术后护理2.1一般护理:术后应进行监护,全麻未清醒前,按全麻常规护理,专人陪护,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常规氧气吸入。
要鼓励病人深呼吸,必要时应协助咳嗽或给予雾化吸入,在不影响治疗安全情况下,让病人勤翻身,并尽早下床活动。
2.2引流管的护理2.2.1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及有效的负压吸引,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24小时的引流量,防止吻合口瘘及腹胀,并注意有无出血。
本组病人无出血情况,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停止胃肠减压。
时间为4~7天,每日引流量为400~800ml左右。
全胃切除治疗老年人胃癌72例临床分析

钙护 髓,洞缘至龈下时压牙龈线 ,以充分暴漏缺损区 ,以免 出现 充填 不完 善 。
参 考 文 献 [ ] 张 凌 , 方 明 . 自酸 蚀 粘 结 系 统 的研 究 发 展 [ ] 国外 医 学 .口腔 医 学 分 1 J.
册 ,2 0 ,3 ( ) . 04 0 5
[] 陈燕,杨 明华.不 同根管冲洗液对根管长度测定仪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 . 2 J ]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 0 ,1 2 06 5( ):6 —6 . 7 9 [] 邱燕京,李建 .3 3 种粘结剂对金属基底 冠边缘 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 口 J.
全 胃 切 除 治 疗 老 年 人 胃癌 7 例 临 床 分 析 2
梁 立 民
吉林 省公主岭 市中心医 院,吉林 公主 岭 16 0 3 10
【 摘 要 】 目的:探 讨全 胃切除术治疗老年人 胃癌 的效果与注意 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院2 0 年 1 0 5 月至2 0 1 月行全 胃切除术治疗 062 的老年性 胃癌患者病历 资料。结果 :本组 7 例老年 胃癌 患者主要症状体征 为上腹部疼痛 、不适 、黑便 、上腹 部包 块、消瘦 、贫血和低 蛋白 2 血症 ;肿 瘤位于 胃内A 5 区1 例,M 4 ,C 1 、M 区8 区1 例 区2 例 A 例,C 区2 例 、C A 例 ;高分 化癌 3 例、 中分化癌2 例 、低 分化腺癌 1例 、未 M 3 M 区6 1 O 2 分化癌9 例。术后并发吻合 口瘘 3 例,呼吸道感染 1 例,反流性食 管炎6 ,切 口感染 3 2 例 例;术后随访 1 生存 6 例 ,生存率为9 . 8 ,3 年 5 0 2 % 年生 存4 例 ,生存率为率6 . 8 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和选择 恰当的麻醉和手 术方式 ,积极进行术 后综合治疗可有效提 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 7 52% 存率 。 【 键 词 】全 胃切 除 ;老 年 ; 胃癌 ;临 床 分 析 关 【 图 分 类 号 】R 3 . 中 752 【 献 标 识 码 1A 文 【 章 编 号 】 10 — 5 7 ( 0 0 8 i 8 1 文 0 7 8 1 2 1 )1 - 1—
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探析

首先 ,真诚 与患者 积极 沟通 ,建立 相互信 任 的护 患关 系。
对 已知病情 的患者讲解根治性全 胃切除术 的必要性 和预后情况 , 向其介 绍既往 成 功的病 例 ,以帮助 患者树 立战 胜疾病 的信 心。 告 知患者术后 的后续 治疗和护 理对降低并 发症 、改善 生活质量 具 有重要 意义 ,使患者 认识到积 极配合各项 治疗 和护 理操作 的
现 代 护理 X i a n d a i h u l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2 卷 第8 期( 总 第2 3 2 期) 2 0 1 4 年3 月
.-_
同 龄 胃癌 根治性全 胃切 除术后护理探析
Cj
- 一
高雁 ①
【 摘 要 】 目的 :探 析高 龄 胃癌 根 治性全 胃切除 术后 护理 干预 对术 后并 发症 的影 响 ,以供今 后 的临床 护理 工作 参考 。方 法 :选 取 2 0 1 0 年
【 关键词 】 高龄 ; 胃癌 ; 根治性全 胃切除术 ; 护理干预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6 — 0 0 9 6 — 0 2
近年来 ,随着 医疗技 术水平 的不断 提高 ,手术 已成为治疗
比性 。
选取 2 0 1 0年 1 月一 2 0 1 2年 9月笔者 所在 医 院收治 的 6 0例 高龄 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 因上腹疼痛 不适 、饱 胀 、恶心 、 呕吐 、食欲 下降 、乏 力 、消瘦等症 状来 院就诊 ,经 电子 胃镜 检 查和术后 病理学检查 确诊 为 胃癌 ,均行根 治性全 胃切除手 术治 疗 。所有研 究对象 同时排 除合 并严重 肝 、肾功 能障碍 、凝 血机 能 异常 、控 制不 良的高 血压 、糖 尿病 、精神 病史 、智力 低下 、
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治疗老年贲门癌预后观察

胃癌是老年人 常见 的恶 性肿瘤之 一 , 而贲 门癌 由
于其解剖 组 织 和 生 物学 行 为 的特 殊 性 , 预 后往 往 较 差 。笔者对 我院近年来 收治 的 5 0例老年 贲 门癌患者 采 取两种手术 方式治疗 , 并 比较其 预后 ,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 方 法
淋 巴结 清扫 6例 , D 淋 巴结 清扫 1 6例 , D , 淋 巴结 清
年生存率分别 为 7 0 . 8 %( 1 7 / 2 4 ) 、 5 4 . 2 %( 1 3 / 2 4 ) , P G组 分别 为 4 2 . 3 %( 1 1 / 2 6 ) 、 2 6 . 9 %( 7 / 2 6 ) , T G组 3年 、 5年 生存 率 高于
P G组 (P < 0 . 0 5 ) ; T G组术后并 发症 发生率为 1 6 . 7 %( 4 / 2 4) , P G组为 1 5 . 4 %( 4 / 2 6 ) , 两组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 结论 全 胃切除术 治疗老年贲 门癌能提高远期疗效且不会增 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 关键词 ] 老年贲 门癌 ; 胃大部切除术 ; 全 胃切除术 ; 生存率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 7 3 5 。 2 [ 文献标 志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8 7 6 ( 2 0 1 3 ) 0 1— 0 0 4 5— 0 2
[ 3 ] Mi l l e r S L,C l e e m a n E,Au e r b a c h J . C o mp a r i s o n o f i n t r a — a r t i c u l a r
l i d o c a i n e a n d i n t r a v e n o u s s e d a t i o n f o r r e d u c t i o n o f s h o u l d e r d i s l o c a -
老年胃癌38例临床分析

老年胃癌38例临床分析翁黎明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普外科 201411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
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8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24例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有12例行姑息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中分化型腺癌的占50.0%;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与术前基础病相关;其中26例获1~3年随访,生存率分别为69.2%、42.3%、30.8%。
结论:老年胃癌首选手术治疗,患者的基础状况、肿瘤的病理分型、合适的手术方法、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老年胃癌 外科手术 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2)15-1856-02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居各类肿瘤的首位。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较高,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患者被诊断。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过往发现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胃癌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
年龄60~83岁。
患者表现为腹上区不适、嗳气、返酸、腹胀、食欲减退、上消化道出血及黑便、呕吐、消瘦、腹部可触及肿块等;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
有16例肿瘤位于胃底贲门部,12例胃体部,10例胃窦。
伴有肝脏转移2例,转移灶直径分别为3.3mm和5.5mm。
术前有高血压病史12例,糖尿病病史7例,慢性心肺疾病15例。
Borrmann分型示:Ⅰ型2例,Ⅱ型11例,Ⅲ型17例,Ⅳ型8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全面检查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纠正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控制各种基础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胃癌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效果目的:探讨老年胃癌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并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调查,详细分析患者并发症、体重变化、进食情况及生存率。
结果:手术中无患者死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最高为8.3%;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术后2个月内体重下降4~5 kg,45例患者术后可进流食、半流食甚至普食,2个月后体重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3、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可侵犯胃壁的不同广度和深度[1]。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人,中国约占41%,死亡人数约80万,中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中老年人也逐渐成为胃癌病高发人群,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3]。
本研究对老年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3例,男37例;年龄60~72岁,平均(68.5±5.6)岁;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及便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其中贫血8例、腹胀20例、腹痛24例、黑便22例、呕血8例、体重下降45例、上腹包块13例;根据胃癌TNM分期标准分为:Ⅰ期7例,Ⅱ期12例,Ⅲ期32例,Ⅳ期9例;术后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12例,高分化腺癌24例,黏液腺癌11例,乳头腺癌3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患者呈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自剑突下到脐部腹正中处开口进入腹腔[4];在手术中需要增大切口者,选取脐左侧并向下,了解病灶后并分离血管,之后切断十二指肠,将食管下段和胃底暴露,切断贲门,切除全胃,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措施,明确吻合口和血管结扎的稳固性,观察淋巴结周围组织器官是否有转移的现象,给予患者氟尿嘧啶和温生理盐水灌洗腹腔,留置引流管,逐次进行关腹并结束手术[5-7]。
1.3 观察指标统计所有患者体重结果,对患者术后的进食情况、体重变化及术后的生存率进行观察与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60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其中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率5.0%(3/60),吻合口瘘发生率8.3%(5/60),切口感染发生率3.3%(2/60),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3.3%(2/6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其中以吻合口瘘发生率最高。
2.2 体重变化和进食情况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疼痛不适及上腹饱胀等症状,术后2个月内的体重下降4~5 kg;45例患者术后可进流食、半流食甚至普食,术后2个月体重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
2.3 术后患者生存情况对患者术后随访1~5年,第1年生存率为53.3%(32/60),第3年为33.3%(20/60),第5年为21.7%(13/60),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3、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3.1 全胃切除手术的适应证老年患者起病比较隐匿,难以发现,并缺少特异性,到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而治疗晚期胃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施全胃切除手术,而该手术的适应证主要有:(1)年龄小于80岁,机体和其他器官功能正常运行且无基础疾病;(2)残胃患者;(3)胃窦癌伤到胃体患者;(4)皮革样胃癌患者;(5)复发性胃癌患者;(6)胃底贲门癌累及到食管下段,且食管下段小于15 cm患者[8-10]。
3.2 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人一般对手术的耐受性比较差,若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则会导致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因此根据老年人胃病的特征,在术前需进行全面地评估和检查,详细地了解患者心、肺、肝、肾等功能和凝血、血糖情况。
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需进行术前的个体化治疗,调整好患者的状态,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需密切关注和监测血压,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稳定[11-13];对于合并心脏疾病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24 h动态心电、营养心肌及扩冠等治疗,若术前心肌出现明显损害且心功能差,术后需使用扩血管药、静脉滴注强心药及心肌营养药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内需安排内分泌科医生调整血糖;对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必须停止手术[14];对于慢性肺疾病患者需术前进行各项肺功能的检查,并要求患者戒烟、锻炼深呼吸,使用雾化吸入及茶碱、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对于贫血患者需给予输血维持血红蛋白在100 g/L以上,并及时治疗低蛋白血症。
3.3 消化道的重建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全胃切除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都将受到不同的影响,所以需要重建消化道[15-16]。
目前建消化道的方法较多,本次采用的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主要是为了能够增加胃容量,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瘘症状的发生,其可以替代胃提供食物存储处,能够使代胃内的食物停留时间延长,进而能够使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逐渐减慢,让患者更好地保持体内营养和体重,因此食管空肠Roux-en-Y的建立非常重要[17]。
3.4 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吻合口瘘,造成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是与吻合技术不匹配、吻合口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大及患者身体情况较差等有关[18]。
经相关资料证明,在早期出现的吻合口瘘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吻合技术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中后期出现的吻合口瘘大都是吻合口线穿孔或者是感染所导致的。
为了能够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手术前就要对患者的身体营养进行改善,此外还要积极改善手术操作的方法[19]。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时一般患者的身体状况差,且手术时间比较长,术中创伤面比较大,术后不进行及时地处理,将会出现肺炎、腹腔感染及胸腔等并发症,故在术后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围术期的处理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出现[20]。
本研究对老年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手术治疗,经过分析发现,无一例患者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其中以吻合口瘘发生率最高。
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术后2个月内体重下降4~5 kg,45例患者术后可进流食、半流食甚至普食,2个月后体重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3、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对老年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要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林卫华,吉峰,顾学洲.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治策略[J].中国医药导刊,2015,16(10):2715-2716.[2]殷杰,刘俊,朱日祥,等.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39例[J].交通医学,2014,26(2):162-164.[3]徐广飞,吕文成,龚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2):1661-1663.[4]胡锦秀.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不留置胃肠减压管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65-66.[5]潘伟,杜宗敏.121例老年胃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05-106.[6]卢焕全,黄兆伦,叶镇彭,等.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创伤及预后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6,37(5):101-102.[7]陈宏伟,敖春波.全胃切除治疗胃癌90例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115-116.[8]李凤岩,陈亚光.56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0):22-23.[9]高雁.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96-97.[10]黄伟,耿小平.两阶段经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142-1144.[11]钟仰彬,刘铭晔.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66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71-72.[12]胡霜久,马小庆,查润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2(4):450-451.[13]张亚,刘弋.518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7):851-854.[14]陈党英,张召辉,牛万成,等.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6):45-47.[15]廖刚,王子卫,赵林,等.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5):536-537.[16]张建都,陈剑,万能.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5):637-639.[17]曹洪涛,刘国庆,王政.空肠间置重建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2):3577-3579.[18]徐国宏,邓先锐,岳文杰.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5,21(9):1442-1446.[19]勾忠杰,李金林,韩爱华.胃癌患者胃肠环路重建术后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2-174.[20] Yang Z,Zheng Q,Wang Z.Meta-analysis of the need for nasogastric or nasojejunal decompression after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8,95(7):80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