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课件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课件
•食管胃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
•空肠间置法的优缺点 优点:食管反流发生率低 缺点:胃排空障碍、操作复杂
•双通道法的优缺点 优点:食管反流发生率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低 缺点:操作复杂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4远端胃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来自建方式• Billroth-Ⅰ式吻合 • Billroth-Ⅱ式吻合 • Roux-en-Y吻合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10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8
全胃切除术后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Duodenal passage and no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but no pouch formation—eg, jejunal interposition
• No duodenal passage with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out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but includes construction of pouch—eg, Roux-en-Y with pouch, aboral pouch, or S pouch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5
远端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
•Billroth-Ⅰ式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符合生理结构 缺点:吻合口有张力容易发生瘘
•Billroth-Ⅱ式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缺点:输入袢综合症 (改良为布朗吻合)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国睚|雷—盈同
2 0 1 4 年 1 2 7
全 胃切 除治疗 胃癌 的临床效 果观察
梁 其 海
( 广西北流市人 民医院肿瘤胸外科 ,广西 北流 5 3 7 4 0 0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并讨 论 胃癌 患者 进行 全 胃切除 来 治疗 胃癌 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在 2 0 0 5 年 8月至 2 0 0 8 年 8月来我 院进 行 全 胃切 除治 疗 胃 癌 的患者 中抽取 5 6例 患者进 行 术后 的 临床 效果观 察 ,并对 这 5 6 例 惠者 的 并发 症情 况进行 记 录 分析 。结果 5 6例 胃癌 患者在 进行 全 胃切 除 手 术 后 无 患者 死亡 ,其 1 、3和 5 年 存 活率 分别 为 7 5 . 0 0 %、5 3 . 3 3 %和 3 7 . 5 %,其 中有 8例 患者 在 术后 有 并 发 症 出现 ,并 发 症 的发 生率 为 1 O . 7 1 %。结 论 全 胃切 除术 的合 理 运 用有利 于 胃癌 的 治疗和 患者 的健康 ,其并 发 症少 ,存 活率 高, , 临 床 效果好 。 在进行 全 胃切除 术时要 加
并发症 吻合 口瘘 反流性食管炎 吻合 口狭窄 发生人数 3 ( 5 . 3 6 ) 4 ( 7 . 1 4 、 1 ( 1 . 7 9 )
治疗 胃癌 的临床效 果 ,我 院在2 0 0 5 年8 月 至2 0 0 8 年8 月对5 6 例 患者进行 了临床效果 观察记录 ,现 报道 如下。
强患 者 围术期 的处理 和 严格 遵守 手 术规 则及适 应证 ,这 样 才可提 高患者 的存 活率 和 治愈效 果 。 【 关 键 词】 全 胃切 除术 ; 胃癌 ;临床 效果 ; 围术期
中图分 类号 :R 7 3 5 . 2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的不同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资料,依据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分为观察组(有贮袋)与对照组(无贮袋)。

结果观察组营养障碍、腹痛腹泻、胆汁反流性食管炎、体重下降程度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代胃贮袋的重建方式可以减轻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根治的首要方法是手术切除。

近年来,随着胃肠外科理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全胃切除在临床上的应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然而,伴随全胃切除术后的无胃状态,由此导致的反流性食管炎、营养障碍、倾倒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短期内死亡。

所以,重建消化道后保证患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重要。

理想的消化道重建应有食物储袋功能,保持食物通道的通畅性,防止反流性食管炎,能促成储袋食物呈梯度向小肠排空[2]。

笔者通过所在医院近五年收治的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病灶发病部位:贲门8例,胃体部20例,胃底20例,组织病理学5型:腺癌40例,黏液腺癌5例,印式细胞癌3例,依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空肠对拆吻合形成huntlawrence袋)28例,和对照组(无代胃贮袋)2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发病部位,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全胃切除术后在距屈氏韧带大约20~25 cm处离断空肠,将远端空肠经结肠后(肥胖患者)或结肠前(相对较瘦)上提,距上提空肠断端约6~8 cm处空肠与食道下端行侧端吻合,要求吻合口通畅、血运正常、无张力,断端空肠口自行封闭,盲端空肠可固定于膈肌附近,亦可不处理。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评价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评价

wh a et k n e tr t ma h e cso o ry r r m a u r 0 1t a u r 0 6we eu d ro k oh v a e n ieso c x iin i my c u t a d fo J n a y2 0 oJ n a y 2 0 r n et o n
关 键 词 :胃 肿 瘤 ;全 胃 切 除 ;消 化 道 重 建
P形 空
中 图分 类 号 : 6 ;R 5 . R 1 7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5 5 ( 0 0 0 — l 1O 1 0 — 5 1 2 1 ) 20 9 一 3
To a a t e t m y f r g s r c c nc r o h i e tv r c e o s r c i n t lg s r c o o a t i a e f t e d g s i e t a t r c n t u to o he dif r n o m s o h e e v l a i n f t f e e t f r ft e r c nt e a u to
w a a re n t i e tvet a tr c ns r c i n. The s r r i e,s r r e v s,v l e o o d,s r s c r i d o he d g s i r c e o t u to u ge y tm u ge y l a e o um fbl o u— ge y c m plc ton,s r e y m or a iy r t r o ia i u g r t lt a e, t c e hni ue l t e a t di s i r c y pt m nd t q a t r p r ge tve t a ts m o a he nutii e rtv i e a re n t o pa e w e e o e ve nd x c r id o he c m r r bs r d durn he t e ur r e ho i g t hr e s ge y m t d. Re u t The P— y o - s ls t pe R ux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

【 文章 编号】 1 7 — 2 0(0 1 0 b) 0 9 0 6 3 7 1 2 1 ) 8( 一 4 — 2
Ef c c o p r to o wo d g s i e t a t r c n t uc i n m e ho f e ou i f a y c m a a i n f t i e tv r c e o s r to t ds a t r t t lg s r c o y o a t i a e a a t e t m f g s r c c nc r
1资 料 与 方 法
1210r .. r式 R u — n Y空肠食 管 吻合 术 全 胃切 除后 缝 闭 o Xe - 十二 指 肠 残端 , T e z韧 带下 1 ~ 0c 处 切 断空 肠 。 段 在 ri t 5 2 m 远 空肠 残端 缝 闭 后上 提 与食 管行 端 侧 吻合 , 近段 空 肠 断端 与 远 段 空 肠作 “ ” 端 侧 吻合 , B形 吻合 口距 食 管 吻合 口 4 ~ 5c 0 4 m。 1 . o n a . 2 H y 1 n吻合 术 全 胃切 除后 关 闭 十二 指肠 残 端 , 2 h 食 管 与 空肠 吻合 , 合 口在 T et 带下 4 ~ 0c 处 , 吻 ri z韧 0 5 m 然后 空 肠 输 入袢 和输 出袢之 间作 1 m 的侧 侧 吻合 。 0c
期 等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0 , 有 差 均 >. 5)具 可 比性 。 见 表 1 。
12 方 法 -
限, 营养 障碍 , 消化 道反 流等 影 响患 者术 后 生 活质 量【 因此 , I J 。 选择 一 种并 发症 少 、尽可 能 维持 消 化道 功 能 的重 建 方式 . 对 巩 固治疗 效果 , 改善 患 者生 活质 量 , 有 重要 意 义 。 文笔 者 具 本 对 我 院近 年来 收治 的 胃癌 全 切 除术 后 患 者 采 用 不 同的 消 化 重建 方 式 , 比较 两 种 方 式 的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现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研究对象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消化不良的患者。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消化功能明显改善,症状减轻,且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结论表明,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等局限性,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米曲菌胰酶片、莫沙必利、胃大部切除术、消化不良、临床观察、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果、讨论、临床意义、安全性、结论总结、展望、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背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症状,通常表现为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饱胀等症状。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一些胃部疾病的常见手术方法,但术后消化功能障碍和吸收不良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米曲菌胰酶片和莫沙必利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具有促进消化、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能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目前关于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通过对这一治疗方案的探讨和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提高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旨在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通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消化功能指标变化,评估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对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可靠的治疗方案。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并发症关系的分析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并发症关系的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组 2 3例患 者 出现较 为严 重 的并 发 症 为 吻
合 口瘘 、 十二指肠 残端瘘 , 常见 的并 发症 为术后 较
营养 不 良 , 重 减 轻 。另 外 , 腔 及 切 口感 染 、 体 腹 术 后梗 阻 、 汁返 流也 不少 见 。① 食 管 十二指 肠 吻 胆 合术 4例 , 术后有 2例 发生 吻合 口瘘 , 临床表 现 为 腹痛 、 热 , 高 查体 腹 部 有压 痛 , 血 常 规 白细胞 升 查
所有 患者予 以 纠正贫 血 , 蛋 白血症 , 低 控制血 糖, 血压 , 注意水 电解 质 酸碱 平 衡 , 检查 B超 , T C
等 了解有 无转移 , 及周 围脏 器浸 润情 况 , 于有频 对
繁呕吐者 给予 胃肠减 压温 盐水 冲洗 胃腔 。排除 了 绝 对手术 禁忌证 后均 予 以经腹全 胃切 除 。消化道

9 ・ 8

oa i医i t u llde妻 n用i M药i一e ro临 i rc 实f c en Pi lC床 cna n a 芝c
… 。1 第 2 年… 5 0 第4 J 1刀 卷 期 0
胃 癌 全 胃 切 除 术 后 消 化 道 重 建 方 式 与 并 发 症 关 系 的 分 析
赵 恒 兰 ,周 亦兵
( 江苏省仪征 市人 民医院, 江苏 仪征 , 14 0 2 10 )
关 键 词 :胃癌 ; 胃切 除 术 ;消 化 道 重建 ;并 发症 全 中图 分类 号 :R7 5 2 3 .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3 32 1 )50 9— 1 6 22 5 (0 0 0 -0 80
高 , 胃管 里注入 美兰 , 在 可从 腹腔 皮管 引 出蓝 色 引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5例临床观察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25例临床观察
12 方法 本组 2 . 5例均采用 经腹切 口, 上至剑 突 , 切除 并 剑突 , 下至脐下 3m。使 用悬 吊式框架 拉钩 , c 显露术 野。本 组行根治性全 胃切除术 2 2例 , 姑息 性切 除 3例 。A级 和 B 级手术淋巴结清 扫达 D ,3 or anI, 2D 。B r n Ⅱ型 胃上部 癌食 m 管切缘距 癌缘 3~ m, or n l、V型 胃上部癌食 管切缘 4c B r n lI ma l 距癌缘 5~ m, 6c 胃中下部癌十二 指肠切缘距幽门环下 3c m。 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 : 食管空肠袢式吻合 2 3例 , 均加空肠空 肠侧侧 ( ru ) Ban 吻合 , 食管空肠 R u—nY吻合 2例 。 oxe.
对于吻合 口瘘可进行暂 时性 胃肠 外营养 , 中置 F J管 , 术 K 可 推注或滴 营养物质 。注意吻合 口的血运 与张力 , 吻合 口缝合
本组 2 5例均 获得 随访 , 随访率达 10 , 0 % 全组无 手术死 亡病例 , 中行 根治 性全 胃切 除 2 其 2例 , 后 5年生 存 率为 术 4 . % (/ 2 ; 0 9 9 2 ) 姑息 性切 除 3例 , 于 1 均 - 内死 亡。术后 4年 并发症 : 反流性食管炎 2例 , 肺部感 染 1例 , 胸腔积液 1例。 术 后 平 均 住 院 时 间 为 1d 5。
质量 。其基本概念 主要 有两点 : ①食 物通过 十二指肠经 路 , 通 常认为保 留食物 经过 十二 指肠 的过 程, 以使 食糜 与胆 可 汁、 胰液混合 , 从而有利 于食物 的消化吸 收和对残余 小肠 的
刺激作用 。此外由于脂肪和蛋 白质的消化 吸收较好 , 和铁 钙
3 ;未分化癌 1 , 例 例 印戒细胞癌 1 , 癌 1 。2 例 鳞 例 5例均为 进展期 胃癌 : Ⅱ期 1 , 4例 Ⅲ期 9例, Ⅳ期 2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7-08-23T13:29:56.0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作者: 陶韧[导读] 讨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进行重建的消化道并随访观察,找到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普外科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 目的:讨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进行重建的消化道并随访观察,找到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总结自2016年2月一2017年3月间的76例胃癌全胃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用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进行重建,对照组用Moynihan吻合术进行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术后6个月的进食次数和食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的进食次数和食量更有优势,血液生化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后,应用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进行重建,对身体的干扰较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较合理的手术方法。[关键词] 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P形空肠间置代胃术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Tao Re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u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pi District, Hubei, Wuhan 430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gestive tract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nd to follow up theobservation and find the ideal way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o summarize 76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from February2016 to March 2017 the total gastrectomy for reconstruction of digestive tract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style into 2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modifiedloop type gastrojejunostomy reconstruction, control group with Moynihan anastomosis for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tim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urge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6 months thefrequency of eating and food intake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change.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shorter,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e number of eating times and food intake in the follow-up period were moreadvantages, and the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improved more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the use of loop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forreconstruction, less interference to the body,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s a more reasonable method of operation. [Keywords] to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reconstruction of digestive tract; loop modified jejunal interposition; P interpositioninterposition for stomach replacement

随着胃癌发生率的升高,全胃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但因全胃切除后,胃的功能全都丧失,不能正常的贮存和初步消化食物,不能向肠部传导食物,甚至多种消化酶的分泌丧失[1],不能扼制细菌的生长,出现营养吸收障碍、腹痛、倾倒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正常生活,所以需要进行消化道重建解决相关问题。常见的重建方式有很多种,但因为手术相对复杂,对肠道的血管和神经损伤严重,术后肠功能受影响等不被临床认可,在不断的探讨研究中,发现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是比较理想的术式,现对此术式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6年3月一2017年4月间,胃癌全胃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患者76例,包括男性患者41例和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51—69岁之间,平均年龄61.3±0.8岁;入选者包括残胃癌21例,胃体癌13例,贲门癌21例和胃窦癌21例,按病理分型,Ⅰ期11例,Ⅱ期25例,Ⅲa期19例,Ⅲb期18例和Ⅳ期3例,排除存活期少于1年的患者;按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分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麻醉方式相同,均先进行全胃切除手术,按照肿瘤部位采用经胸、经腹或胸腹联合的手术方式,并尽量保留食管括约肌和幽门环,不破坏迷走神经。

观察组41例采用袢式窒肠代胃改良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全胃切除后,关闭十二指肠,在屈氏韧带远端距离约20cm处,在横结肠系膜找一无血管和神经通过的位置,戮孔将空肠引出,做15cm的肠袢后,在吻合口10cm处做输入与输出端的吻合,即远端与食管裂口吻合,近端与横结肠做侧吻合,之间宽度约10cm左右,封闭残端,用7号丝线将空肠输入袢处结扎,注意松紧适宜(以能容血管钳钳尖为宜),抽出血管钳[2]。

对照组35例用Moynihan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全胃切除后,将食管与空肠顶端侧吻合,十二指肠与空肠做P侧吻合,两吻合口距离在40cm左右。距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吻合口15cm处[3],空肠近端与远端做侧吻合,适度束扎,在保证内容物通过的同时不能损伤肠壁神经。两组患者术后均继续化疗药物6-8周。 1.3 观察要点:主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随访期的进食次数和食量变化,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用t比较组间差异,如果p< 0.05,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进食次数和食量,血液生化指标,具体比较见 表一: 3 讨论

在胃癌根治术中,全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是医学难点,虽然术式很多,但迄今没找到最理想的术式。理想的术式是保留十二指肠作为食物通道,但临床应用发现进行此项操作复杂,并发症多,所以采纳较少。本次以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并且与Moynihan吻合术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在手术时间上很有优势,平均比后者少25分钟左右,并发症共发生3例(7.32%),比后者7例(20.O%)少12.68%,进食次数和食量、血生化指标在术后6个月左右渐趋正常,各观察项目与后者相比,均有明显优势,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是较合理的术式。此术式经改良处理后,操作简单,并弥补传统方式中容量小,易返流的缺点,不需切断肠管,保持了原来消化道的连续性,并重建食物贮存器,加大食物容量,减少了旱饱感和进食次数,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在做空肠引出时避开了神经和血管,所以控制肠蠕动的迷走神经未被破坏[4],肠功能未受损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几率很小,传导、消化和吸收功能完备,营养吸收全面,未对身体有不良影响,是目前应用较多、较合理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参考文献[1] 李忠铭,罗满生,雍铁山,等.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 (1.):39 - 41. [2] 卢春茂,汪振耿.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5 (8):611- 612。 [3] 梁家强,朱一宁,黎木淦.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J].中 国医药导报,2014,8(23):49 - 50.

[4] 卢国龙,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 7 (8) 19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