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7章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 1 章机械设计概述??????????????????????????????????????????????????????????????????? ????????????????????????????????? 1第 2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 3第 3 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12第 4 章平面连杆机构??????????????????????????????????????????????????????????????????? ????????????????????????????????? 16第 5 章凸轮机构??????????????????????????????????????????????????????????????????? ??????????????????????????????????????????36第 6 章间歇运动机构??????????????????????????????????????????????????????????????????? ????????????????????????????????? 46第7 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 48第8 章带传动??????????????????????????????????????????????????????????????????? ??????????????????????????????????????????????60第9 章链传动??????????????????????????????????????????????????????????????????? ??????????????????????????????????????????????73第10 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 章齿轮系??????????????????????????????????????????????????????????????????? ??????????????????????????????????????????????124第13 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 章轴和轴毂连接??????????????????????????????????????????????????????????????????? ????????????????????????????????? 133第15 章轴承??????????????????????????????????????????????????????????????????? ??????????????????????????????????????????????????138第16 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 152第17 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 156第18 章机械设计CAD 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 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机械设计概述一、判断(每题一分)1、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

(×)4、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5、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6、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7、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8、减速器中的轴、齿轮、箱体都是通用零件。

………………………………(×)二、选择(每题一分)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 B )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2、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 D.两者没有区别3、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D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

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 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4、下列实物中,哪一种属于专用零件?( B )A.钉 B.起重吊钩 C.螺母 D.键5、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 D )A.数控机床的刀架 B.工业机器人的手臂C.汽车的轮子 D.空气压缩机三、填空(每空一分)1、根据功能,一台完整的机器是由(动力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的。

车床上的主轴属于(执行)部分。

2、机械中不可拆卸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它是(制造)的单元体。

3、机械中制造的单元称为(零件),运动的单元称为(构件),装配的单元称为(机构)。

4、从(运动)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工程上统称为(机械)。

5.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_相对__运动。

机器工作时,都能完成有用的__机械功___或实现转换__能量___。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填空题(每空一分)2.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 1 个约束,而保留 2 个自由度。

朱明zhubob机械设计基础第7.8.9章轮系习题答案

朱明zhubob机械设计基础第7.8.9章轮系习题答案

第七章1.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轮系在运转过程中各轮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变动2.怎样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如何确定从动轮的转向?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轮系的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于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对于首末两轮的轴线相平行的轮系,其转向关系用正、负号表示。

还可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齿轮的转向3.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区别有哪些?定轴轮系是指在轮系运转过程中,各个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周转轮系是指在轮系运转过程中,其中至少有1个齿轮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着其他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4.怎样求混合轮系的传动比?分解混合轮系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划分?在计算复合轮系时,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正确地将轮系中的各组成部分加以划分。

而正确划分的关键是要把其中的周转轮系部分找出来。

周转轮系的特点是具有行星轮和行星架,所以要找到轮系中的行星轮,然后找出行星架(行星架往往是由轮系中具有其他功用的构件所兼任)。

每一行星架,连同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和行星轮相啮合的太阳轮就组成一个基本的周转轮系,当周转轮系一一找出之后,剩下的便是定轴轮系部分了5.轮系的设计应从哪些方面考虑?考虑机构的外廓尺寸、效率、重量、成本等。

根据工作要求和使用场合合理地设计对应的轮系。

6.如图7-32所示为一蜗杆传动的定轴轮系,已知蜗杆转速n 1 = 750 r/min ,z 1 = 3,z 2 = 60,z 3 = 18,z 4 = 27,z 5 = 20,z 6 = 50。

试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z 6的转向,并计算其转速。

答:齿轮方向向左,n6=75r/min7.如图7-33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 = 100,z 2 = 101,z 2 = 100,z 3 = 99。

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图7-32 蜗杆传动的定轴轮系 图7-33 减速器 答:100001 H i8.如图7-34所示为卷扬机传动示意图,悬挂重物G 的钢丝绳绕在鼓轮5上,鼓轮5与蜗轮4连接在一起。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蜗杆传动

2023REPORTING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蜗杆传动•蜗杆传动概述•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蜗杆传动的参数设计•蜗杆传动的性能分析•蜗杆传动的结构设计•蜗杆传动的应用实例与优缺点分析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蜗杆传动概述有自锁性,但效率低。

传动平稳,噪声小。

结构紧凑,传动比较大。

定义:蜗杆传动是由蜗杆和蜗轮组成的一种交错轴间的传动,通常两轴交错角为90°。

特点定义与特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阿基米德蜗杆(ZA型)、法向直廓蜗杆(ZN型)、渐开线蜗杆(KI型)等。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轴向圆弧圆柱蜗杆(86型)、法向圆弧圆柱蜗杆(68型)等。

环面蜗杆传动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等。

用于需要自锁的场合,如卷扬机、起重机等。

特殊应用一般应用:用于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通常用于减速传动。

用于分度机构或增速机构。

用于需要较大传动比的场合,如机床、汽车等。

01030204052023REPORTINGPART02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蜗杆与蜗轮在传动过程中,通过螺旋面的紧密配合实现动力传递。

配合关系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导程角、中心距等参数需满足一定的匹配关系,以确保传动的平稳性和效率。

配合条件适当的配合间隙对蜗杆传动的性能至关重要,过紧或过松的配合间隙都会影响传动的精度和寿命。

配合间隙蜗杆与蜗轮的配合蜗杆传动的传动比等于蜗轮齿数与蜗杆头数的比值,传动比较大,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效果。

传动比计算转速与转矩关系传动效率在蜗杆传动中,输入转速与输出转矩成反比关系,即输入转速越高,输出转矩越小。

由于蜗杆传动存在滑动摩擦,其传动效率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50%。

030201轴向力分析轴向力主要由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和角度决定,轴向力过大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和轴向窜动。

径向力分析蜗杆传动中,径向力主要由蜗杆的螺旋角和导程角决定,径向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和传动的稳定性。

摩擦力分析蜗杆传动中的摩擦力主要来源于蜗杆和蜗轮之间的滑动摩擦,摩擦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机械设计第5-7章习题解答汇总

机械设计第5-7章习题解答汇总

第5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5-1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怎样产生的?能否防止?对传动有何影响?它与打滑有何不同?答: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弹性和拉力差而引起的带和带轮面间的局部的、微小的相对滑动,这是摩擦型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防止的。

弹性滑动导致传动效率降低、带磨损、传动比不准确。

打滑是由过载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全面滑动,使传动失效。

打滑为非正常的工作状态,是必须防止也是可以防止的。

5-2带传动的中心距为什么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答:带传动的中心距之所以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是因为:1〕假设中心距过小,虽结构紧凑,但小带轮的包角太小,导致摩擦力和传动能力降低;2〕中心距过小,使带的长度过短,带的工作频率增加,降低带的疲劳强度和工作寿命;3〕中心距假设过大,不仅结构不紧凑,且皮带松边下垂,高速传动时易引起带的颤抖。

5-3.多根V 带传动时,假设发现一根已坏,应如何处置?答:多根V 带传动时,即使只发现一根已坏,也应该同时更换新的V 带,不可新旧混用。

5-4 已知一V 带传动,小带轮直径d 1d =160mm,大带轮直径d 2d =400mm ,小带轮转速n 1=960min r ,滑动率2=ε00,试求由于弹性滑动引起的大带轮的转速损失。

解: 假设无弹性滑动,大带轮的理想转速n 2应为:1122n d 960160n 384(r /min)d 400⨯=== 所以,由弹性滑动引起的大带轮的转速损失为:2n =3840.02=7.68(r /min)ε⨯5-5 为什么链传动具有运动不平稳性?答:由于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使其瞬时速度和瞬时传动比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动载荷,所以链传动具有运动不平稳性。

5-6 为什么链条节数常取偶数,而链轮齿数取为奇数?答: 因为假设链节数为奇数,则需要采用过渡链节,当链条受拉时,过渡链节的弯链板承受附加的弯矩作用,强度降低,所以链节数常取为偶数。

正因为链节数常为偶数,为使磨损均匀,链轮齿数一般取为奇数。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a
a
Aoa
(M M )d
0
0 M (y y)dx M [S1]
2 / 1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依次分别求得各区间内的盈亏功,可作出该周期内的能量指示图,如图 7-2(b)所示。 若 M′>M″,则出现盈功,机器的动能增加,图(b)上标注正号;若 M′<M″,则出 现亏功,机器的动能减少,图(b)上标注负号。能量指示图(b)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距离
B
4m D2
3 / 1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1 图 7-4 所示为作用在多缸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力矩 M′和阻力矩 M″的变化曲线, 其驱动力矩曲线与阻力矩曲线围成的面积顺次为
,该图的比例尺
,设曲
柄平均转速为 120 r/mm,其瞬时角速度不超过其平均角速度的±3%,求装在该曲柄轴上 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图 7-4 解:根据题意做出能量指示图,如图 7-5 所示,由图可知该机械系统的最大盈亏功:
Amax 520 190 390 720N m
平均角速度
,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由公式
可得,飞轮的转动惯量:

图 7-5 7-2 在电动机驱动的剪床中,已知作用在剪床主轴上的阻力矩 M″的变化规律如图 7-6 所示。设驱动力矩 M′等于常数,剪床主轴转速为 60 r/min,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δ=0.15。求:(1)驱动力矩 M′的数值;(2)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max min m
2.飞轮设计的基本原理 飞轮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已知作用在主轴上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的运动规律,要求在机 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的容许范围内,确定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为: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 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 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 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 10102732345=-⨯-⨯=--=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 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机械设计基础7—13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7—13章答案

8-1解:依题意该转子的离心力大小为该转子本身的重量为则,即该转子的离心力是其本身重量的倍。

8-2答:方法如下:(1)将转子放在静平衡架上,待其静止,这时不平衡转子的质心必接近于过轴心的垂线下方;(2)将转子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转子缓慢回摆。

静止后,在转子上画过轴心的铅垂线1;(3)将转子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转子缓慢回摆。

静止后画过轴心的铅垂线2;(4)做线1和2的角平分线,重心就在这条直线上。

8-3答:(1)两种振动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轴周期性速度波动是由于受到周期性外力,使输入功和输出功之差形成周期性动能的增减,从而使主轴呈现周期性速度波动,这种波动在运动副中产生变化的附加作用力,使得机座产生振动。

而回转体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是由于回转体上的偏心质量,在回转时产生方向不断变化的离心力所产生的。

(2)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振动都可以消除。

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只要使输入功和输出功时时相等,就能保证机械运转的不均匀系数为零,彻底消除速度波动,从而彻底消除这种机座振动。

对于回转体不平衡使机座产生的振动,只要满足静或动平衡原理,也可以消除的。

(3)从实践上说,周期性速度波动使机座产生的振动是不能彻底消除的。

因为实际中不可能使输入功和输出功时时相等,同时如果用飞轮也只能减小速度波动,而不能彻底消除速度波动。

因此这种振动只能减小而不能彻底消除。

对于回转体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在实践上是可以消除的。

对于轴向尺寸很小的转子,用静平衡原理,在静平衡机上实验,增加或减去平衡质量,最后保证所有偏心质量的离心力矢量和为零即可。

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转子,用动平衡原理,在动平衡机上,用双面平衡法,保证两个平衡基面上所有偏心质量的离心力食量和为零即可。

8-4图8 . 7解:已知的不平衡质径积为。

设方向的质径积为,方向的质径积为,它们的方向沿着各自的向径指向圆外。

用作图法求解,取,作图8 . 7 所示。

由静平衡条件得:由图8-7 量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何谓蜗杆传动的主平面?在主平面内,蜗杆传动的参数有何意义?
答: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中间平面称为主平面。

在主平面内,蜗杆蜗轮的啮合关系相当于齿条与齿轮的传动。

在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均取主平面的参数和几何尺寸为基准,并沿用齿轮传动的计算关系。

主平面内蜗杆的参数为轴面参数,蜗轮的参数为端面参数。

7-2 何谓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它对效率有何影响?
答:蜗杆传动时,蜗杆齿面啮合点相对蜗轮齿面的啮合点间的相对速度称为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

滑动速度越大,传动的效率越低。

7-3 蜗杆热平衡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但热平衡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热平衡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使蜗杆传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热量相等。

当热平衡条件不满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箱体外表面铸出或焊上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2.在蜗杆轴端安装风扇,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散热能力;3.在箱体油池中安装蛇形冷却水管,利用循环水冷却;4.用压力喷油的方法进行循环润滑,并达到散热目的。

7-4答案略。

7-5图示为一提升机构传动简图,已知电动机轴的转向(图中n1)及重物的运行方向(图中v)。

试确定:(1)蜗杆的旋向;(2)各啮合点上的受力方向。

习题7-5图
答:(1)蜗杆为右旋。

(2)各传动件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

锥齿轮啮合处,圆周力的方向垂直向外;蜗轮处,根据所需蜗轮到转动方向,圆周力的方向与转向相同,如图;蜗轮所受圆周力的方向为蜗杆轴向力的反向,利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出蜗杆旋向为右旋。

7-6 图示为蜗杆-斜齿轮传动,为使轴Ⅱ上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斜齿轮3的旋向应如何?画出蜗轮及斜齿轮3上轴向力的方向。

答:斜齿轮3的旋向应为左旋。

蜗轮轴向力水平向左,齿轮3的轴向力水平向右
习题7-6答案
本资料由百万课件网收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