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中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人

合集下载

中国成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国家 近1亿患者

中国成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国家 近1亿患者

中国成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国家近1亿患者来源:科技日报2010年12月17日09:18本报记者李颖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3.5亿至4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1/3的人在中国,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有2—3千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

目前,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

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日前正式在京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指出:自11年前第一个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上市以来,到2005年第一个《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出台,再到此次新版指南的更新,“长期抗病毒治疗”依然是慢乙肝治疗的核心,数以百万计的乙肝患者从中获益。

但目前我国乙肝治疗现状仍不容乐观,有两大因素阻碍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患者经济负担和治疗不规范。

此次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纳入优化治疗策略,这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预防耐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和降低医疗费用极为重要。

乙肝病毒传染率本来很低庄辉院士指出,从医学角度来讲,一般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传播的途径主要有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三种。

“接吻不会传播乙肝,和口腔溃疡者也不会通过饭菜传播,普通的工作、学习与这三类传播途经毫无关系,可见,人们应该对乙肝病原携带者持宽容态度,而不应该歧视。

”乙肝当前的主要传染方式来自血液和母婴传染,成人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只有6%左右的人会慢性化,大部分人会形成抗体阳性,主动清除病毒,不留下祸根。

而科学研究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和乙肝的发病及慢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月大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会转为慢性携带,留下祸根,不过,目前的母婴隔断技术已经可以保证婴儿有95%以上的机会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如果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控制病情后再怀孕;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怀孕,但要加强随访。

”庄辉院士强调,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护,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使他们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大大降低。

不恐慌、不漠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正确面对疾病

不恐慌、不漠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正确面对疾病

不恐慌、不漠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正确面对疾病作者:段雪飞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45期我国目前大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人,合理而适当的管理乙肝病毒携带者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如果社区医生面对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教育其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既不去相信五花八门的“转阴”广告,也不是讳疾忌医,逃避现实。

以下笔者就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认识误区、管理方法等进行简要阐述。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20多年前,乙肝病毒携带者被称为“健康携带者”,后来又曾更名为“无症状携带者”。

在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两大类,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乙肝e抗原(HBeAg)或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血清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T)均在正常范围者,为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

1年内连续随访>3次,ALT均在正常范围者,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也就是说,区别这两类携带者最根本的指标就是HBV-DNA。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并非完全健康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但也有部分肝组织存在明显病变。

自2006年4月以来,北京地坛医院开展了乙肝病毒携带者门诊,行肝穿300余人次。

前期65例肝功正常的携带者肝穿结果:炎症分级G≥2者25例(38.5%);纤维化分期s≥2者18例,(27.7%)。

13例有乙肝家族史的携带者肝脏病理情况:G≥2者8例(61.5%),s≥2者5例(38.5%)。

由此可见,部分乙肝携带者的肝脏并非完全健康,而是存在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尤其是有乙肝家族史的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2种常见认识误区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大误区。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接种乙肝疫苗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一个走马观花的形式,接种乙肝疫苗是可以有效的去防止乙肝传播的,可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把打乙肝疫苗当回事,有的时候甚至是去敷衍,武汉东方肝泰医院的权威专家指出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止乙肝的传播.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4、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5、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6、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专家叮嘱:有很多地方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这是对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有帮助的,多多的了解是有好处的.(程勇整理)。

对138例乙肝患者血检结果分析

对138例乙肝患者血检结果分析

对138例乙肝患者血检结果分析摘要:调查表明,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 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多万。

为此,注重乙肝疾病的检测,以便及时预防与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乙肝患者;血检;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00-01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

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到贵州省金沙县中医院就诊的乙肝患者138例,其中男77例,女61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14岁,平均年龄约为36岁,职业有农民、工人及国家工作人员。

1.2 试剂与方法。

抽取静脉血5ml经离心沉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hbv-dna定量以1.00×103copies/ml为判断阳性标准,小于1.00×103copies/ml判为阴性,大于1.00×103copies/ml为阳性。

2 病例呈现2.1 彭xx,女,37岁,贵州省金沙县第一中学教师。

主诉因高考备考昼夜攻坚,劳心过度,自觉头昏、失眠、饮食锐减、浑身泛力。

患者形容消瘦、面色黧黑、步履蹒跚、语声低微、巩膜微黄、脉象沉弱,经检查患乙肝(大三阳)hbsag高达1∶512,显系脑力过用、气血大伤。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监测病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监测病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监测病情*导读: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

据此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

据此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转氨酶(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年发生率约为0.5% HBsAg和HBeAg双阳性以及单纯HBsAg阳性者的肝癌发生率,每年每十万人中分别为1169人年和324人,而HBsAg和HBeAg均阴性者的肝癌发生率每年每十万人中仅为39人。

可见,“携带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略高于非携带者。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1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阳性。

一部分人病情并不稳定,甚至发展为肝硬化。

因此,对于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积极动员其做肝组织学检查。

如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就需要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e抗体阳性,HBV DNA阴性或低于检测低限,一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

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4,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生活起居定期检测病情1、注意饮食起居,按照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已的饮食、生活有规律。

2、“大三阳”的携带者,3-6个月查肝功能、HBV-DNA定量。

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法律责任

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法律责任

常。 之后,肖某与电子公司未签订 劳动合同。 电子公司认可其招聘员 工的过程中,一般经过笔试、面试, 且双方对工作待遇、工作岗位均协 商一致后才会安排应聘者体检。 电 子公司主张未与肖某签订劳动合 同的理由是公司实行择优录取,且 已有其他更适合该岗位的候选人。 肖某的体检结论并未显示其有明 显的心脏病、肺结核或谷丙转氨酶 指数大于 40 的情况, 电子公司主 张有更合适的人选,但未就该主张 进行举证。 肖某的体检结论确实显 示其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从肖某提 交的录音光盘中,亦可分辨出有一 位女性工作人员在向肖某解释电 子公司不招录有传染病的人。
案例 080 研究 文/汪 洪(二审主审法官)
案例
1260/2011
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 法律责任
【裁判要旨】 依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依法享有 公平就业权。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缔结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因歧视乙肝 病毒携带者而不愿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丧失就业机会,用人 单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该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形式。
【审判】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 经审理认为,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 就业和依法择业的权利, 用人单位 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 人员时,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肝功 能检查项目作为体检标准, 但不得 以应聘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 绝录用。 肖某提交的录音光盘播放 的录音音质模糊, 不能确定系电子 公司工作人员的声音, 其证明力不 足,且电子公司不予确认,加之肖某 未能提交其他证据证明电子公司系 以肖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 录用,因此,肖某认为电子公司对其 存在就业歧视缺乏事实依据。 肖某 与电子公司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应 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肖
案例 082 研究
案例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和问题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和问题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和问题潘雪娇;刘玮;涂秋凤【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最新统计,全球约有20 亿人感染了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4亿人,我国有9300万;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HCC等疾病,其中30万人来自中国,乙肝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本文围绕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1(046)007【总页数】3页(P668-670)【关键词】乙型肝炎;研究;免疫预防【作者】潘雪娇;刘玮;涂秋凤【作者单位】330029,南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0029,南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0029,南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最新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4亿人,我国有9300万;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HCC等疾病,其中30万人来自中国,乙肝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本文围绕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乙肝免疫预防的现状由于目前乙肝的可防难治,预防HBV感染显的尤为重要,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自1991年WHO提出将乙肝疫苗纳入EPI(扩大免疫规划),截至2008年全球共有180个WHO成员国或地区将乙肝疫苗纳入EPI。

我国采取的是以新生儿为重点的免疫策略,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完全免费,2009年起全国对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对于提高接种率和降低发病率十分有利。

中国乙肝大数据

中国乙肝大数据

中国⼄肝⼤数据⼄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的⼀个重⼤公共卫⽣问题。

⾃2006年进⾏上⼀次全国肝炎⾎清流⾏病学调查以来,已经过去了⼗多年。

中国缺乏最新的⼄型肝炎数据,使得对⽬前该病的流⾏和负担评估不⾜。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今年在BMJ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发⽂进⾏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普通⼈群的⼄型肝炎流⾏病现状。

2006年,中国第⼆次全国肝炎⾎清流⾏病学调查发现,1-59岁⼈群 HBsAg 流⾏率降⾄7.18%,这表明估计有1600万⾄2000万⼈通过⼄肝疫苗预防了⼄肝病毒的感染。

从2006年到2017年,中国缺乏最新的流⾏病学数据。

Aparna Schweitzer 系统性地回顾了从1965年到2013年全世界慢性⼄肝病毒感染的状况,并估计中国⼄型肝炎的流⾏率为5.49%。

因此,研究团队基于过去5年(2013-2017年)发表的数据进⾏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以更好的提供对中国⼀般⼈群⼄肝流⾏病学的了解。

这项分析按照PRISMA指南,对国际数据库和中国数据库进⾏检索,搜集了2013⾄2017年关于HBV相关⽂献,这些⽂献为关于表⾯抗原阳性率的⾄少800⼈以上的⼤样本随机抽样设计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献数据的提取,对⽂章数据质量进⾏评估得出结论。

这项分析共27篇⽂献符合要求,样本量在904⾄1966013之间,包括中国东部研究16项、中研究部7项、西部研究9项。

根据这些研究的原始数据分析,在2013-2017年中国普通⼈群HBV感染的总流⾏率为6.89%(95%置信区间为5.84%-7.95%)。

其中西藏地区HBV感染率最⾼,达到20.02%,天津市HBV感染率最低为2.62%。

结果还显⽰,HBV普通⼈群流⾏率以西部地区最⾼,达到8.92%,为⾼发地区。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患病率较低,HBV流⾏率分别为6.61%和5.23%。

这些数据还显⽰,HBV男性患病率(5.88%)要⾼于⼥性患病率(5.05%),农村患病率(5.86%)要⾼于城市患病率(3.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欧阳开宇)中国每年接种的儿童数约1600万人。

这是中国疾控中心26日透露的数字。

今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三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宣传主题是:“肝炎早预防,健康更主动”。

中国疾控中心称,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感染率高、病程复杂、预后较差、难以治愈,是中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

1992年原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现了疫苗免费;2005年实现了免费接种。

2009~2011年我国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全国共补种6800余万人。

疾控中心说,过去的20余年里,通过实施“预防为主”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9.75%)相比下降了26.36%,其中1~4岁儿童为0.96%,与1992年(9.67%)相比下降了90%;15岁以下儿童为2.08%,与1992年(10.52%)相比下降了80%。

疾控中心表示,目前,中国已正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认证,实现了将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表示,中国采取的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一成功的乙肝控制策略,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一个典范,是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成就。

(完)
天谕礼包/card/detail/c-728.html 编辑:ekcnd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