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试题1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完整word版)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

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

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

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

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B。

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

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

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

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

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

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

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

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见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

A.样本 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个体2.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 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C.极差 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标准差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平均数1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 )。

A .方差分析B .t 检验C .两者均可D .方差齐性检验11.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

A .ν总-ν误差 B .ν总-ν处理C .ν总-ν处理+ν误差D .ν总-ν处理-ν误差12.在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μX ( )的概率为5%。

A .1.96σB .1.96X σC .0.052,t s ν D. 0.052,X t S ν1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 )。

A .各处理组样本均数相等B .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C .各处理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 .各处理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14.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复习资料《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对照、重复标准答案:D2、以下资料类型不宜用秩和检验的是:()• A.等级资料• B.二项分布•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标准答案:B3、某研究检测了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经检验该资料总体方差相等,欲比较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有无差异,取双侧a=0.05,经成组t检验得P <0.01,则:()• A.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 C.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很大• D.尚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标准答案:A4、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分布类型是:( )•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两端无确切值的分布标准答案:A5、随机抽取某市100名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的概率估计该市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宜采用:()•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标准答案:B6、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A.样本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间相互独立• B.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C.样本例数小,样本相互独立• D.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样本数据独立标准答案:D7、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A.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标准答案:A8、对两个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该:( )• A.排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晌• B.排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C.排除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D.排除抽样误差标准答案:A9、用某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病人30例,两周后25例患者痊愈,由此可认为:( )• A.该疗法疗效好• B.该疗法疗效一般• C.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D.因冶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标准答案:C10、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能够反映整个人群死亡水平的指标是:()• A.死因别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年龄别死亡率标准答案:C1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源于:()• A.个体变异• B.随机变异• C.处理因素• D.随机变异和处理因素标准答案:D12、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最合适的方法是: ( )• A.分性别进行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标准答案:D13、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的错,其错误的概率为:()• A.等于0.10• B.β,而β未知• C.等于0.90• D.1-β,且β未知标准答案:B14、某研究欲比较正常人(n1=10)与单纯肥胖者(n2=8)血浆总皮质醇是否有差异,采用秩和检验。

卫生统计学题库 (1)

卫生统计学题库 (1)

第一章绪论二、单选题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E.以上都对2. 变异是指: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E.以上都不是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A.能消除系统误差B.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C.能消除抽样误差D.能减少样本偏性E.以上都对6.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A.均不可避免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E.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7.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B.收集、审核、整理、分析资料C.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D.调查、审核、整理、分析资料E.以上都不对8.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A.调查或实验设计B.整理分组C.收集资料D.审核资料E.分析资料9.欲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临床观察300名病人的血压情况,确切地说,研究总体是: A.这300名高血压患者 B.这3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C.所有的高血压患者D.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E.这种药物10.抽样误差是由:A.计算引起B.测量引起C.抽样引起D.采样结果不准引起E.试剂、仪器未经校正引起11.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不同的总体参数之差E.以上都不是12.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为:A. P=0.09B. P=0. 10C. P=0.15D. P=0.03E.以上都不是13.治疗效果判定资料属于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等级资料D. 无序分类资料E. 以上都不是14.概率P的范围:A. -1≤P≤1B. 0C. P≥1D. -1≤P≤0E. 0≤P≤1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三章正态分布二、单选题1.μ确定后,δ越大, 则正态曲线:A.越陡峭B. 形状不变C. 越平缓D.向左移动E.向右移动2. 平均数可用于分析下列哪种资料:A.统计资料B.等级资料C.计数资料D.计量资料E.调查资料3. 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A.样本均数、总体均数、中位数B.算术均数、总体均数、几何均数C.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D.中位数、样本均数、几何均数E.以上都不对4. 描述一组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用: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平均数E.以上均是5. 用/n公式计算均数的方法称为:A.加权法B.简捷法C.目测法D.平均法E.直接法6. 用频数表计算均数时, 若以各组段下限值作为组中值计算均数, 要使所得值等于原均数, 则应:A.减一个组距B.加一个组距C.减半个组距D.加半个组距E.以上均不对7. 对于一组呈负偏态分布的资料,反映其平均水平应用哪个指标:A.几何均数B.中位数C.平均数D.均数E.算术均数8. 用频数表法计算均数时,组中值应为:A.(本组段下限值+本组段上限值)/2B.(本组下限值+下组下限值)/2C.(本组下限值+下组上限值)/2D.本组段的上限值E.本组段的下限值9. 原始数据加上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A. 不变、CV变B. 变或CV变C. 不变、CV不变D. 变、CV不变E. 、CV均改变10. 对于对称分布的资料来说:A.均数比中位数大B.均数比中位数小C.均数等于中位数D.均数与中位数无法确定孰大孰小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1.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_______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A.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B.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C.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D.两个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E.t'检验1.某单位采用新旧两种测定方法进行尿铅测定,欲比较两法测得的结果有无差别,宜用正确答案:C2.要检验随机抽样所得青年和老年健康人各10名血浆中维生素E含量均数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宜用正确答案:A3.某地抽查25~29岁健康男子156人,测得其红细胞均数为4.65×1012/L,及同年龄段的健康女子74人,红细胞均数为4.22×1012/L,问该人群男女红细胞均数有无差别,宜用正确答案:BA.通信法B.采访法C.直接观察法D.报告法E.座谈法4.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计量和计数,这种取得资料的调查方法为正确答案:C5.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而取得资料的调查方法为正确答案:B6.由填报单位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数据的调查方法为正确答案:DA.把两个条件一致的受试对象配成一对B.把几个条件一致的受试对象配成一个配伍组C.将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观察D.要求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均衡性E.有良好的均衡性的组配成对子7.配伍组设计是正确答案:B8.配对设计是正确答案:A9.完全随机设计正确答案:CA.粗死亡率B.年龄别死亡率C.标准化死亡率D.平均预期寿命E.婴儿死亡率10.为比较年龄结构不同的人群整体死亡水平,可采用正确答案:C11.计算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数中不满周岁的死亡数是正确答案:E12.计算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是正确答案:A13.计算某年龄组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是正确答案:BA.单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分层整群抽样14.用抓阄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此方法为正确答案:A15.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群,对中选的各群所有观察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卫生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28、参数是指()
A、A、参与个体数
B、总体地统计指标
C、C、样本地统计指标式
C、样本地总和
29、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地资料叫做:()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间断性资料
30、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41 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人数 8 23 6 3 1
A、99%正常值范围
B、 95%正常值范围
C、 99%置信区间
D、 95%置信区间
52、为了直观地比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一组乳癌患者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 测值地变异度地大小,可选用地变异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相关系数 D、变异系数
53、某地 5 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定度为 度,最好选用:()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40、一组变量地标准差将()
A、A、随变量值地个数 n 地增大而增大 B、B、随变量值之间地变异增大而增大 C、C、随变量值地个数 n 地增加而减少 D、D、随系统误差地减小而减小
41 、对于一组呈正态分布地计量资料,若对每一个个体同减去一个不为零地数,则
()
A、均数、标准差均不变
B、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9、 x 表示()
A、总体均数标准误
B、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C、总体标准差
D 、反映以固定 n 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地样本均数地离散程度
10、 t 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A、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B、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
C、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
2000 年男女性肺癌死亡率作直接法标准化,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 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 605490重型604270 402870合计1007878 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卫生统计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口与卫生的关系B. 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和信息的科学C. 填写卫生报告的技巧和方法D. 分析和评估卫生政策的效果答案:B2.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收集卫生数据B. 整理卫生数据C. 分析卫生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健康指标?A. 发病率B. 寿命C. 死亡率D. 科研成果答案:D4.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可以用来衡量人群健康状况?A. 平均寿命B. 疾病发生率C. 存活率D. 全部都可以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访谈法的形式?A. 个别访谈B. 群体访谈C. 网络访谈D. 邮件访谈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及卫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科学。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健康指标的评估和监测,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等。

2. 什么是发病率?如何计算?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疾病的新患者数与相应人群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为:发病率 = 特定疾病的新患者数 / 相应人群总数× 1000‰3. 请简述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或进行电话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

- 查体:通过对人体状况进行检查获得相关数据。

- 记录法:对已有的医疗记录或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施来收集相关数据。

4. 请解释以下概念:死亡率、出生率、流行病学三要素。

- 死亡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常用于衡量人群的健康状况。

- 出生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出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常用于衡量人口的生育水平。

-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宿主、病原体和环境三个要素。

宿主指的是患病或潜在患病的个体;病原体指的是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环境指的是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试题1
注:因原件较模糊,所以试题中可能有错字或答案错漏,有的请指出,仅供参考;复习主要看书本。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随机事件的概率p 等于( )
A p=0
B p=1
C p=
D 0<p<1
2、不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
A 血压值
B 血红蛋白值
C 治愈例数
D 体重
3、x σ-
代表( ) A 某一个_x 对μ离散度 B 所有个体对μ的离散度
C 某些_x 对μ的离散度
D 所有_x 对μ的离散度
4、方差分析常应用于( )
A 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正态总体均数间差异显著性。

B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间的差异显著性
C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构成比间的差异显著性
D 各处理组都是随机样本且相互独立
5、10岁男孩200名,体重_x =28kg ,s=。

其95%男孩体重的理论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无法计算
6、二项分布的方差为( )
A (1)n ππ- C n π D ()n p x 7、秩和检验的0H 为( )
A 比较资料的总体分布位置相同 B
1μ=2μ=··· C 12ππ= =··· D 1
2ββ= 8、中位数是指( )
A 变量值按大小顺排后居中的位次
B 变量值按大小顺排后居中的位次的变量值
C 任意排列居中的位次
D 任意排列居中的变量值
9、检验两分类变量有无相关,用校正2χ检验的条件,一般认为( )
A 1<T<5,n>40
B T<1或n<40
C T>5且n>40
D 以上都不是
10、( )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比重。

A 频率指标
B 构成比
C 相对比
D 定比
11、t 检验的前提条件是( )
A n 较大
B 小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总体方差具有齐性
C 总体标准差已知
D 以上都不是
12、同一资料相关回归分析中,求得r t 与b t
值,其关系( )
A r b t t =
B r b t t ≠
C 取决于,y x S 值的大小
D 取决于b S 值的大小
13、检验直线回归方程是否有显著意义可用( )
A u 检验或2χ检验
B 方差分析或t 检验
C 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
D u 检验或t 检验
14、下列哪个服从t 分布( ) A x u
σ-
_ C
_
D σ15、变异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
A 比较几组资料的标准差
B 比较几组资料的均数
C 均数相差悬殊或度量衡单位不同时比价几组资料的变异大小
D 比较几组资料的方差
16、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关系是( )
A 二项分布可看成泊松分布的特例
B π很小,n 很大,泊松分布逼近二项分布
C π很大,n 很小,二项分布逼近泊松分布
D π很小,n 很大,二项分布逼近泊松分布
17、第一类错误是指( )
A 0H 属实而被拒绝
B 0H 不属实而被接受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8、选择标准人口常用( )
A 有代表性,较稳定,数量较大的人群
B 任意选定人群
C 比较组合并人群
D 任意假定人群
19、下列( )不是不是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A 中位数
B 算术平均数
C 标准差
D 几何平均数
20、P (u >)=φ()=( )
A B C D
二、是非题(共15分)
1、( ) 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M +M MS S S 总组间组内。

2、( )σ已知时,总体数的95%可信区间可用_ 1.96x σ±表示。

3、( )等比级数资料,宜用几何平均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4、( )标准误的大小和标准差成正比,和样本例数n 成反比。

5、( )对多个均数作方差分析,当F F α>时,可做出任何两个样本均数都有显著性的结论。

6、( )标准化后的率是反映该时该死某事物发生的实际水平。

7、( )两样本率作比较时,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是两样本率差别无显著性。

8、( )成组资料的秩和检验时,相同的观察值如在不同组,应取平均秩次。

9、( )回归系数b 的意义是X 每增(减)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b 个单位。

10、( )相关和回归都要求两个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11、( )相关系数r 的范围是01r ≤≤。

12、( )泊松分布的μσ=。

13、( )二项分布的图形取决于π和n 的大小。

14、( )比较某校各年级学生近视眼患病率应绘制线图。

15、( )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对照。

随机、重复、均衡。

三、填空题
1、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t 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的行×列表2χ检验其自由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种随机抽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抽样误差由小到大的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χ检验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非参数检验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2、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五、分析计算题
1、1、有12例志愿者接受降胆固醇试验,受试者在试验前后各测量一次血清胆固醇(mmol/L ),问判断前后血清胆固醇有无差别(已知血清胆固醇分布为正态分布)
血清胆固醇(mmol/L ) 例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试验前 试验后
双侧
0.05,11t =
2、某医院将一批志愿者受试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一组使用新药。

经一个疗程后,常规治疗50例中生存质量改善者有15例,新药治疗40例中生存质量改善者有18例。

试判断两种治疗方法改善生存质量的机会是否相同。

答案:
一、选择题
1~5 D C D A C 6~10 A A B A B 11~15 B A B C C 16~20 D A A C A 二、是非题
1~5 ×√√×× 6~10××√√× 11~15 ×√√×√三、填空题
1、μ、σ;
2、
x
t
μ
σ
-
=
; 3、(R-1)×(C-1)=2×3=6; 4、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
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5、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6、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的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两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检验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

四、简答题
1、
2、
五、分析计算题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