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山水诗及赏析
王维最经典的十首山水诗,何以解忧,唯有山水,篇篇传唱千古

王维最经典的十首山水诗,何以解忧,唯有山水,篇篇传唱千古公元701年,上天对唐朝特别慷慨,同时诞生了两位天才,一位是“诗仙”李白,另一位就是“诗佛”王维,王维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他不光诗写得好,清新脱俗还颇富禅意。
绘画天赋也极高,他的山水画,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同时王维也是一位音乐才子,但这些还不够,偏偏人家的颜值还超高,史书记载“妙年洁白,风资郁美。
”简直就是一个偶像极人物的存在。
开元十九年(731)年,他状元及第,最高官至尚书右丞,但对于王维而言,做官可不是他的追求,他的一生都在入仕和出仕之间纠结,到了晚年,索性在终南山建立自己的辋川别业,过上了白天上朝打卡,下班在别业归隐的潇洒日子。
王维一生存诗作约400余首,其中最有名的是山水诗,苏轼曾高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精选他的10首代表作,分享给大家一起来品读。
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个人,一架钢琴,在一片静谧的竹林深处相对而坐。
我的手指在琴弦上自由飞舞,钢琴在轻柔地弹奏,弹奏到遗忘的地方。
我的口哨声不自觉地与之融为一体,多多少少有些自在。
没有人知道这么好的地方,也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
只有晚风习习,雪一样的月光从散落的竹叶中洒落。
2《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山码头,有一棵树叫信义,每一根树枝上都开满了像芙蓉一样的花,像胭脂一样。
山林一片寂静,看不到一个人,也听不到车马的喧嚣。
玉兰花一个人默默绽放,一个人默默凋零,完成一场盛大的邂逅,轻松愉悦地与春天离别。
3《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京西的水越来越稀,露出了原本藏在水底的白色鹅卵石。
天气越来越冷,山上的红叶一天比一天少。
山路上没有下雨,但山上的植被绿得似乎浓郁的翠绿色会打湿路人的衣服。
4《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渭城曲 (王维)原文及赏析

渭城曲 (王维)原文及赏析渭城曲(王维)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以描绘渭城雨后的景色和孤独旅途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雨后渭城清新的景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描绘了大自然在雨后得到的滋润,以及旅途中诗人所见到的客栈和绿柳的美景。
这种写景的手法给读者以清新宜人的感受,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随后,诗人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来吐露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他劝友人多喝一杯酒,以缓解无尽的思念之苦。
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也在句末得以体现,在西行的阳关上,并没有他所熟悉和依靠的朋友。
《渭城曲》表达了王维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牵挂。
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传达出旅途中的寂寞和孤独的情感。
王维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出了他独特的诗境,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愁苦和无奈。
在《渭城曲》中,王维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相结合,以山水田园诗的形式传递出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深沉的思考。
总结:《渭城曲》是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雨后渭城的景色以及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展现出作者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诗中的描写简洁明快,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结合,传递了作者对家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维的艺术才华和观察力,还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及赏析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及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二: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赏析:《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
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寄情山水,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

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
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
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
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终南山》就是这样一首王维山水诗的亮点之作。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作为中国南宗画派之祖,不仅对客观景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审美感受,而且善于将绘画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上,形成诗中有画的构图艺术特色。
下面就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看看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构图美。
全诗如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构图美首先表现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使之形成不同的层次感,最后表现出“诗中有画”的审美艺术特色。
所谓合理安排意象,就是说在诗歌结构方面,根据诗人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进入诗歌中,就是审美意象)和谐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
就在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总写“山居秋暝”。
上句写“山居”,是空间描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山”这一意象是表现自己身心的家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句写“秋瞑”,是时间描写。
这里的一个“秋”字,突出了雨后夜晚(“暝”)的“寒意”,从而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然而,这两句却受“空”领属。
我们要知道,在王维的诗歌中,“空”往往表现出的是“无人之意,并非空无一物”。
这样,更易于表现宁静幽深的自然环境。
接着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句写天空,是从视角来写;下句写地上,是从听觉来写。
整个方位由上而下,而其中“明月”与“松”,“清泉”与“石”,这四个意象用“照”和“流”联系,层次分明,并形成一个空间。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句写岸上,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由“喧”而联想到“浣女”,似有只听声音不见其人的审美感受;下句写水中,是从视觉来写的,又“莲动”而想到“渔舟”,同上句一样,渗透联想。
就整个诗歌的构图美来说,重点也就落在这两联上。
也就是说,这两联中选择了“明月”、“松树”、“清泉”、“石上”、“竹林”、“浣女”、“莲花”、“渔舟”几个意象,用“照”、“流”、“归”、“下”几个动词联系而构成意象群,这样,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虚与实结合,不但形成“诗中有画”的想象空间,而且在空旷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空寂而不死寂,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王维《鹿柴》原文赏析

王维《鹿柴》原文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好词好句、文案短句、作文大全、读后感、观后感、诗词歌赋、语文知识、文言知识、名言警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pywriting short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poetry, song and fu, Chinese knowledge, classical Chinese knowledge, famous aphorism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王维《鹿柴》原文赏析王维《鹿柴》原文赏析及翻译鹿柴》是唐朝诗人王维创作的山水诗,出自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
汉江临泛原文译文古诗赏析

汉江临泛原文|译文|古诗赏析王维的山水诗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这首汉江临泛也是同样的感觉。
全诗就像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江临泛原文译文及诗句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汉江临泛》原文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及注释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⑴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
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⑵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⑶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
这里指江西九江。
⑷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
浦:水边。
⑸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古诗赏析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
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译文1: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译文2: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词语解释】浣女:洗衣女。
1.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2.暝:日落,黄昏。
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4.新:刚刚。
5.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归。
【诗文赏析】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的山水诗及赏析
导语: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对自然观察得极为细致,审美的感受又非常敏锐。
以下是小编整理王维的山水诗及赏析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晓行巴峡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下同)。
巴峡,长*东流至湖北巴东县西,巴山临*而峙,所以叫巴峡。
际晓〔际晓〕天刚亮。
投巴峡,余春望帝京〔帝京〕指京都长安。
晴*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晴*一女浣(huàn),朝日众鸡鸣〕清晨,旭日东升,群鸡鸣叫不已;*边早已有女子在洗衣了。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miǎo)行〕*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
登高万井出,眺迥*流明〔登高万井出,眺迥*流明〕登高远眺,眼前一片村落涌现;远望*流,十分明亮。
井,指村落。
眺迥,远望。
人作殊方语〔殊方语〕异乡语言。
,莺为故国声。
赖〔赖〕多亏。
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终南山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七。
终南山,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
太乙〔太乙〕终南山的主峰,这里指整个终南山。
近天都〔天都〕唐朝首都长安。
,连山到海隅〔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连绵起伏直达海边。
隅,靠边的地方。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①〔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从终南山向四周环视,白云缭绕,连成一片;而山间的青霭淡淡地飘浮着,远看若有,进入其中却又若无了。
青霭,即山岚,青*云气。
分野中峰变,*晴众壑殊〔分野中峰变,*晴众壑殊〕意思是说,天之分野自中峰而变,壑之*阳因气候而异。
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
星宿对应地上的州国区域,称为分野。
分野中峰变,即站在中峰,峰之两侧虽有一峰之隔,分野就变了。
众壑,指终南山众多的山谷。
欲投人处〔人处〕有人居处的地方。
宿,隔水问樵夫。
汉*临眺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
汉*,即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北冢山,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入长*。
临眺,登高远望。
楚塞三湘接〔楚塞三湘接〕楚塞北临汉水,南接三湘。
楚塞,泛指楚的边境。
三湘,湘水与漓水同源合流,而后分离,称漓湘;合潇水,称潇湘;合蒸水,称蒸湘,总称三湘。
,荆门九派通〔荆门九派通〕楚塞西起荆门,东达九*,汉水贯穿其中。
荆门,山名,在宜昌南。
*流天地外,山*有无中〔*流天地外,山*有无中〕汉水浩淼,似乎要流出天地之外,眺望远山,山*若有若无。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远眺汉水,水势浩荡,郡邑好像在水边浮动;*水无际,浪涛起伏,远天似乎随波澜而晃动。
浦,水滨。
襄阳〔襄阳〕今湖北襄阳,在汉水南岸。
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留醉与山翁〕留下来与山翁共醉。
山翁,指晋山简。
这里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
送梓州李使君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梓州,今四川三台。
李使君,姓李的刺史。
万壑树参天〔参天〕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千山响杜鹃〔杜鹃〕鸟名,又名子规。
杜鹃鸣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古代诗词曲中常借以写别离。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杪百重泉〕远望山中飞流瀑布,好像在树梢上倾泻。
汉女〔汉女〕嘉陵*古称西汉水,因而人们称生活在西汉水的少数民族妇女为汉女。
输〔输〕交纳捐税。
布〔(tóng)布〕花织成的布。
花,是一种木本棉花。
,巴〔巴〕古国名,在重庆东部。
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文翁翻教授〕《汉书·循吏传》:文翁为蜀郡守,见蜀郡辟陋,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遣诣京师,受业博士。
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子弟,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当年文翁治蜀,不强行征敛,反而实行教化。
文翁,汉朝人,汉景帝时任蜀郡太守。
翻,通反。
,敢不倚先贤〔敢不倚先贤〕怎敢不效法文翁去教化当地百姓呢?敢不,怎敢不。
倚,效法。
先贤,指文翁。
上句和这句是诗人对李使君的勉励。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对自然观察得极为细致,审美的感受又非常敏锐。
他的山水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山水景物,更传达了他的感情,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了一体,创造出了纯美的诗境。
阅读这四首诗,要多加体会。
前人说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王维这组诗中,有有画意的诗句吗?试找出一、二例,先用语言描述,再尝试用画笔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