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维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空”与“有”这两个词。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他常常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这些作品中的“空”与“有”,既可以理解为王维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描绘,也可以理解为王维在表达自己内心的空灵与丰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描绘。
王维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物,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他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推崇。
他通过对山峦、江河、云雾等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奇特之处。
例如在《画》这首诗中,他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通过描写幽草、黄鹂、春潮等景物,他刻画出了一幅富有生机与动感的山水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与神奇。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还可以理解为对内心空灵与丰富的表达。
王维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自己内心感受与思考的表达。
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对人类情感、思想和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例如在《送别》这首诗中,他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与离别的思考。
虽然诗中没有明确的表达出他内心的感受,但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愁绪与眷恋之情。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他还运用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让读者深入体验他内心的空灵与丰富。
通过诗歌这一媒介,王维以他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以山水田园为背景的世界,让我们沉浸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自然之美,思考人生之意义。
唐诗中的山水意境: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自然与人生的抒发

唐诗中的山水意境: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自然与人生的抒发1. 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其中以唐诗尤为著名。
唐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等内容的描绘,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山水意境。
本文将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探讨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和对人生之思考。
2. 王维与《山居秋暝》2.1 简介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描绘而闻名于世。
他一生作品众多,在各类题材中尤以山水之作最为卓越。
2.2 简述《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是王维创作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它通过描写作者在山居中秋日黄昏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索。
3. 自然美与山水意境3.1 山水景色描写王维以细腻而独特的词句,描绘了秋日黄昏时的山居景色。
他运用自然元素如"夕阳无限好"、"山光忽略西湖路"等,创造出美丽而宁静的山水画面。
3.2 营造雅致情感王维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感受相结合。
他用"空谷足音哀"、"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表达方式,使读者产生一种既舒缓又悲凉的情感体验。
3.3 山水意象与思考王维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通过这些景色反映了人生和社会现实。
他以自然之象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并在对人生莫测性质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4. 对人生的思索与抒发4.1 寄托乡愁情怀《山居秋暝》中透露出王维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之情。
他在山水描写中渲染出对乡愁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情感。
4.2 对人生意义的探讨王维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通过伏笔与深思显露出对人生意义以及烦恼之心的思考。
他以"山晚钟声"、"满目山河空念远"等表达方式,使人们深入反思生命和存在。
4.3 自然与心灵的共鸣王维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和内心状态的追求。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写山、写水、写田园景色为主题,展示了他独特的人文关怀和自然感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感悟自然之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他以深厚的诗意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
他通过描述自然的外表形态和表达自然的内在情感,传达出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他通过描绘空山、明月、清泉、竹、莲等元素,创造出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水田园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
二、融入人文关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他往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相结合,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生活境况的关怀。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他通过描绘渭城的雨水、柳树的青翠,以及刻画主人公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故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亲友的思恋之情。
三、追求艺术极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细腻、空灵的笔触为特点,他善于运用意象、景物描写和音韵的表现手法,使诗作更具艺术性和韵味。
例如,在《送别》中,王维以流水为意象,写道:“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他通过描述下马、饮酒、告别的情景,以及运用白云的意象,表达出主人公的深情,使诗作更富于意蕴和艺术性。
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净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是他对纷扰尘世的回避和内心追求平静的体现。
他通过在山水田园中寻求心灵的舒畅,在大自然中追寻自我。
在《鹿柴》中,王维描写了自己隐居在山林中的景象:“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他通过描绘空山人迹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纷扰尘世的回避,通过返朴归真的方式来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王维是中国唐代文学家,他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清新的风格而著称。
其创作特点包括:
1. 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表达了他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和谐统一。
他借助自然景物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宁静、平和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2. 纵横古今的意境:王维的诗作中常常穿梭于古今之间,他对过去的古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抒发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
3. 抒发人生哲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平凡生活的细节,表达人类对于人生、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他通过感叹生命的短暂、人世间的变幻以及名利的虚妄,提醒人们要重视当下、珍惜生活。
4. 诗意写实的风格: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抒情和描写为主,他擅长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方式,将自然风光和情感融为一体。
他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瞬间美,以及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以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与人类内心的融合为主题,玩味古今、抒发人生哲理,并以诗意写实的风格展现出悠远的意境和清新的氛围。
这些特点赋予了他的诗作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生态伦理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生态伦理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为主。
他的山水田园诗融入了许多生态伦理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珍视。
本文将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并探讨其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常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他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如《登乐游原》中的“涉古战场掠美尘,横行乎今探虎津”;他也赞美了自然中的小细节,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月在百里外,忽照十里碜。
”这些描写表达了王维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热忱。
他通过描绘山川湖海、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传递出他坚信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应该倍加珍视和保护的观念。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融入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他通过描写乡村田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生活的融合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送别》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王维在诗中描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暗示人类应当像花草树木般自然而然地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他认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人类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与交流。
他倡导人们要积极与自然互动,体验自然之美,传达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维通过登高眺望的方式,展示了人类对自然景观的积极探索和向上追求的精神。
他提倡人们应当主动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魅力,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客观事物。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他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人类与自然互动与交流。
他的诗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启发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珍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是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生态伦理观念的重要载体,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原创论文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摘要:王维19岁取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作为一个诗人,他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空灵幽邈,耐人寻味。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和诗境的美妙意向,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正文: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篇首。
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论文讨论的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其语言特色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期。
前期所作的山水诗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不同。
王维早年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壮丽的河山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
”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描写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体现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此时的山水诗,则多描绘山石草木溪流,百姓的生活,同时间接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倦。
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孙子……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2.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十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和动静,用细腻的文字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欢迎参考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分类1.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雪景传为王维作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2.边塞军旅诗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
《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
王维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山水田园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中描绘的山水田园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笔下的山水田园风光,往往具有浓郁的诗意和画意。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
王维的诗歌中经常使用“空”、“静”、“幽”等词语,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他的诗歌中还常常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王维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王维的诗歌中还常常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唐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让读者在欣赏
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王维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
摘要: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
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关键字:魏晋唐代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淡泊
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
唐朝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都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大体分为四类:怀古诗歌、抒情诗歌、边塞诗歌、山水诗歌。
山水诗歌以反映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流行于盛唐时期,以该诗派的代表人物命名则称为王孟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这一诗派的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形态。
一、山水田园诗的起源
人们对山水的这种喜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又同时与当时盛行的玄学有关。
玄学的核心是道学之术和老庄之学,老庄人生境界进入文学,乃是山水进入文学的前奏。
山水意识是建立在老庄人生情趣之上的。
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忙于征伐战争,镇压人民的反抗和争夺统治权,两汉以来儒学那种重功利、主政教,主讽谏、崇实录,尚雅正的正统思想开始动摇。
随着儒家正统观念的淡化,经学束缚的逐渐解除,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僵化的思想世界让位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世界。
崇尚虚无,消极避世的老庄思想和着佛教随之兴盛起来。
“儒在钟鼎,道在山林”儒家思想较多地渗透到政治关系和伦理规范方面,道家思想则较多地积淀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上。
当时文人学士普遍认为“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阮籍《达庄论》)。
“阳降阴生,一替一兴,流而为川,滞而为陵”(挚虞《思游赋》)。
山川景物都是自然之形,“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孙绰(庚亮碑)),正如庄子所言“得鱼忘筌”“得意忘言”。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游览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
这也是嵇康所主张的“返乎自然”。
不仅如此,钟情山水还成为士林衡量为人作文的价值标准,形成了一种崇尚潇洒明秀、高雅脱俗之美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在以后的士文化传统里占有者重要的地位。
总之,山水宦游已成为此时期的一种风气,一种时尚。
这一风气在文学中得到了相应的反映,山水田园诗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
二、从王维看山水田园
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后谪官济州。
曾在骐上,蒿山一带隐居,开元二十三年被张九龄提拔为右拾遗。
后迁监察御史,出使凉州。
天宝年间先后住在终南山,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安史之乱后被强迫任伪官。
晚年笃奉佛,官终尚书右丞。
王维是盛唐最负盛名的大诗人。
王维今存诗三百七十六首,其中山水诗一百零二首,田园诗三十五首,可见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就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其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谢灵运及同代山水田园诗人一样:具有质朴、自然、清新的风格,但他的山水田园诗,在熔铸陶诗的意趣和谢诗细腻逼肖的诗风的同时,继往开来,将山水田园诗的艺术大大推进了一步,他的诗个性与自然契合、情与景相融、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情调丰富多彩、富有诗情画意。
这就使得他在这领域有很高的成就,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之风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承前启后之作,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一个高峰,他的山水田园诗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色,可以说他的山水田园诗就是一个美的集合,在他的诗中到处可以发现美的因子:动静和谐之美,清新灵动的色彩之美,空灵清妙的禅意之美,自然与心境合而为一的浑圆之美。
三、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
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
2.“画中写意”的王维山水诗: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诗篇,作者以其极为洗练、简洁的文字给人们细致生
动地描绘出了一种静谧优美的山水画卷。
王维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精雕细刻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甚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灰白的雨幕,碧绿的草地,粉红的桃花,交错组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川春晓图,确实是诗中有画",令人陶醉。
王维的山水诗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
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总结
盛唐山水诗歌的风貌从初唐到盛唐,对诗人性情气之约左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诗人的门第出身、在朝在野等所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变化。
重要诗人中王之涣,孟浩然、李欣、高适等都为在宫廷中谋职,而李白、杜甫也仅仅是布衣翰林。
可见,初唐到盛唐的山水诗创作由宫廷以内开始向宫廷以外变迁。
诗人中不同阶层的人数的对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士族占多数转变为庶族占多数。
严羽在完成《沧浪诗话》后写的《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八个大字即概括了盛唐诗歌风貌。
到了盛唐时,山水诗的创作蔚为大观,诗人们对山水的体会更加深刻,把握和刻画山水的艺术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山水诗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盛唐山水诗语言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其风格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一是雄,以李杜为代表。
晚唐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年),大约七十年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等,用朴实的笔墨如实写来,平淡自然,创造出恬淡清幽的意境。
王孟将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晚唐时期的杜甫,不再描写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而是选择更富有表现力的雄奇壮伟的高山大河,以展示自己饱经沧桑的心路历程。
壮阔雄劲是他的山水诗的显著特色,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些诗句气势磅礴,雄浑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