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中考总复习——病句修改 一等奖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中考修改病句教案

初中中考修改病句教案

初中中考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替换、删除、添加、调整、重新组合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病句的心得。

2. 讲解: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a. 成分残缺:找出缺失的成分,补充完整。

b. 搭配不当:调整词语搭配,使之合理。

c. 语序混乱: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使之合理。

d. 结构混乱: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使之清晰。

e. 语意不明: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消除歧义。

f. 语言赘余:删除多余的词语,简化句子。

3. 练习:让学生练习修改病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让学生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进行修改练习。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修改效果。

3. 短文写作:评价学生在短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病句修改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习惯。

3. 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使句子更通顺、准确。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表意不明等。

2. 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找出句子中的病因,进行准确修改。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修改病句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课堂讲解:针对常见病句类型进行讲解,并提供修改示例。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动手修改练习题中的病句。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修改病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搜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分享给大家。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练习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对病句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教师点评:及时对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

七、教学实践1. 病句辨析:让学生判断给出的句子是否存在病句,并指出病因。

2. 病句修改:让学生对辨析出的病句进行修改,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

3.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病句的成果,相互学习和借鉴。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病句修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病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病句修改的知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章节一:病句修改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 掌握病句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和分类。

2. 病句修改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病句修改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病句的分类,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3. 阐述病句修改的原则,如保持原意、尽量不改动原文等。

4. 介绍病句修改的方法,如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反复推敲等。

练习与作业:1. 辨析并修改给出的病句实例。

2. 自己造句,故意包含一些病句,进行修改。

章节二:成分残缺教学目标:1. 了解成分残缺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 掌握成分残缺的修改方法。

教学内容:1. 成分残缺的定义和分类。

2. 成分残缺的修改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成分残缺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成分残缺的分类,如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3. 阐述成分残缺的修改方法,如补充缺失的成分、调整句子结构等。

练习与作业:1. 辨析并修改给出的成分残缺的病句实例。

2. 自己造句,故意包含一些成分残缺的错误,进行修改。

章节三:搭配不当教学目标:1. 了解搭配不当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 掌握搭配不当的修改方法。

教学内容:1. 搭配不当的定义和分类。

2. 搭配不当的修改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搭配不当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搭配不当的分类,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3. 阐述搭配不当的修改方法,如调整搭配关系、替换不当的词语等。

练习与作业:1. 辨析并修改给出的搭配不当的病句实例。

2. 自己造句,故意包含一些搭配不当的错误,进行修改。

章节四:语序混乱教学目标:1. 了解语序混乱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 掌握语序混乱的修改方法。

教学内容:1. 语序混乱的定义和分类。

2. 语序混乱的修改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语序混乱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语序混乱的分类,如句子成分语序混乱、句子结构混乱等。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的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的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修改方法:找出病句的病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病句的类型及其修改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病句修改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修改病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些病句,进行修改练习。

2. 写一篇关于病句修改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修改病句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病句类型的掌握、修改方法的运用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指标:正确性、完整性、简洁性、创新性等。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展示典型病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激励机制:设置奖品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病句实例:收集一些典型的病句,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修改方法指导:整理一份修改方法指南,方便学生查阅和参考。

3. 课后作业素材:提供一些病句素材,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

九、教学拓展1. 举办病句修改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病句修改能力。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多余、否定不当、指代不明、归类不当、逻辑错误。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成分、压缩句子、逻辑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修改病句的基本技巧。

2. 难点:复杂句子的病句辨识与修改。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病句的存在,引出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病句的类型及辨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句子成分,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技巧。

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病句,让学生现场辨识并修改,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找出病句并修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解释修改的原因。

3. 家长协助检查作业,签字确认。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段落,让学生识别出其中的病句,并说明其病因。

2.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病句修改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任务驱动: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病句修改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并列不当;重复多余;结构混乱。

学情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韩复榘(jǔ)演讲》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说话出现病句的后果,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二、学习新课(一)出示考试说明:考试基本要求: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考试形式:1、辨析病句(选择题型); 2、修改病句(动笔修改)。

(出示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形式,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归纳病句类型: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对病句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都有哪些造成病句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病因,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找出修改的最佳方法。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用词不当;5、前后矛盾;6、并列不当;7、重复多余;8、结构混乱。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2. 修改方法:查找病因、对症下药、反复推敲、确保准确。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实例分析:给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识别并说明病因,进行修改。

3.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他们的修改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在复习和练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形成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强巩固。

3. 积累一些典型的病句例子,以便日后复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2.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实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修改病句指导手册:提供修改病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 练习题库:设计各种类型的病句修改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现场分析病因,并提出修改方案。

3. 修改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病句修改练习,相互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方法。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提高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讨论、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修改方法,使句子更通顺、更准确。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病句案例、修改方法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导学生注意病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教师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介绍相应的修改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病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类型,并运用所学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教师巡回指导。

5.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病句的避免和修改。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病句案例,进行分析修改,提高病句修改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批改,评价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病句修改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病句修改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考总复习—
—病句修改一等奖创新教案
《中考总复习——病句修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断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3、判断病句修改方法是否正确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2、难点:判断病句修改方法是否正确
三、课型:复习研讨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轻松一刻”中的句子,同学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什么是病句?
2、明确目标:见“教学目标”。

3、聚焦中考:(汇总历年丹东中考病句修改题型)(学生活动)
(1)为了有效地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级各类学校要督促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我们应该坚决制止那些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3)①手表工业不但记录了丹东辉煌的过去,②还将承重着丹东跨越发展的未来。

③随着国内外钟表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我们有理由充分地相信,④在不远的将来,丹东手表工业将会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展现。

(4)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5)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

从今年起,全国正式执行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

新合约将有望使球星梅西成为薪酬最高。

(10)对子女的教育不但是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11)2014丹东港鸭绿江国际马拉松比赛于5月25日上午在滨江大道召开。

(12)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13)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14)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15)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4、归纳总结: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学生归纳,师生研讨)
(1)成分残缺; 增—成分残缺要增补
(2)语意重复; 删—重复啰嗦必须删
(3) 用词不当; 换—用词不当果断换
(4)语序不当; 调—语序混乱需调整
(5)句式杂糅; 拆—句式杂糅认真拆
(6) 搭配不当; 改—搭配矛盾逻辑改
病句修改原则:(1)改动要小(2)不改原意
5、真题回顾:(学生活动)
(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修改错误的一项()(2016年丹东中考)
A.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修改:删掉“使”。

B.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

修改:将“降低”改为“减少”。

C.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
吗?
修改:删掉“不”。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修改错误的一项()(2017年丹东中考)
A.公园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修改:将“停下脚步”或“驻足”去掉一个。

B.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修改:将“加强”改为“培养”。

C.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修改:将“保障”和“前提”互换位置。

D.如果宇航员能在空间站上制造和组装仪器设备,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费用,可以保证仪器的精密度。

修改:在“可以保证仪器的精密度”前加上“还”。

(3)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2018年网模)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修改:把“加快”改为“提高”。

B. 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修改:删掉“将会”。

C.只要有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会将迎刃而解。

修改:把“有”删掉。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修改:去掉“是否”。

(4)下列句子修改有误的是()(一模)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日积月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改:把“会不会”“能不能”去掉。

B.《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清明时节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被誉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修改:把“描绘的”改为“描绘了”。

C.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上遭到强烈好评。

修改:把“而且”改为“还”。

D.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丹东市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修改:将“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调换位置。

6、温故知新,学生活动。

六、总结:病句修改步骤:读——读原句;找——找病因;改——对症改;查——改后查。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七、板书(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