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一个好地方的推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好地方的范例,如九寨沟、黄山等,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进行推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把一个地方推荐给别人,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和描述这个地方,帮助他们理清推荐思路,提高习作的质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明确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目的,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这个地方,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增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明确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目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这个地方。
2.教学难点:如何把一个地方推荐给别人,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示范法:教师以范文为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确写作方法和要求。
4.学生主体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搜集自己喜欢的好地方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多个好地方的图片或视频,如九寨沟、黄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地方的美。
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主题为“推荐一个好地方”。
通过本次习作,学生将学会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推荐一个他们喜欢的地方,包括地点的介绍、特色描述以及推荐理由。
教学内容涉及观察、描述、推理和表达等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一个地方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表达自己对一个地方的推荐和喜爱。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个地方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
2. 如何帮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表达自己对一个地方的推荐和喜爱。
3.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黑板和粉笔。
3. 学生习作稿纸。
4. 相关地点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地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次习作的主题。
2. 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一个他们喜欢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包括地点的介绍、特色描述以及推荐理由。
3.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表达自己对一个地方的推荐和喜爱。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写一篇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5. 交流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分享彼此的推荐和喜爱。
6. 点评与修改: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
板书设计1. 习作主题:推荐一个好地方2. 教学目标:观察、描述、推理、表达3. 教学难点:观察与描述、写作指导、交流与分享4.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与描述、写作指导、学生写作、交流与分享、点评与修改、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写一篇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2. 互相交流作文,分享彼此的推荐和喜爱。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练习写作,让孩子们能够掌握如何推荐一个好地方。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目的和方法。
2.通过练习,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目的和方法,并掌握准确的表达方式。
难点: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如何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讲授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将一张美景图片放在课桌上,让孩子们认真观察。
2、指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张美景图片,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写一个推荐这个好地方的文章。
(二)正式教学1、学习文章教师呈现一篇推荐克林顿广场的文章,然后让孩子们在听、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想让人们了解什么、看了文章后的感受和如何写自己的推荐文章。
2、小组讨论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并合作写一个推荐好地方的文章。
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框架,如喜欢这个地方的原因、这个地方的特点、参观景点以及建议等。
3、展示作品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编写出一篇推荐好地方的文章。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大家展开讨论和互动。
4、反馈和提高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做出评论和反馈,并结合各小组的表现提出具体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掌握更为高效、准确和优美的表达方式。
(三)巩固练习1、掌握重点教师根据上课的情况,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并以练习方式巩固学习内容,如作文训练、课堂答题等。
2、反馈提高教师对于巩固练习中学生们的表现做出反馈和提高,指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第一单元 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推荐一个好地方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部分,要求学生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3. 培养学生互相评改、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文章质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好地方的图片、写作技巧PPT等。
2. 学习材料:学生作文本、评改用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好地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学会观察和描述。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4. 练习: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评改: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总结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推荐一个好地方2. 板书要点:观察、描述、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完成本次习作,要求字数适量,表达清晰,用词恰当。
2. 选一幅好地方的图片,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描述,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文章质量。
同时,通过学生互相评改,培养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身边的好地方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好。
重点关注的细节: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写作要求和主题,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选择和思路构建,使其能够清晰表达一个好地方的特点和优点。
2.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用文字准确传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四、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与学生分享一些美好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推荐。
2.分析本文:介绍《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写作主题和要求,分析好地方应该具备的特点和优点。
3.展开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选择一个好地方进行推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看法。
4.引导写作:帮助学生构思自己要推荐的好地方,引导他们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地方的环境、特色和吸引人之处。
5.展示作品: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
2.示范引导:老师以范文或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鼓励表扬: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与学生分享一些美好的地方,如家乡的风景、学校的图书馆等,引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认知。
2. 分析本文介绍《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写作主题和要求,分析好地方应该具备的特点和优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准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3篇

【导语】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向同学推荐⼀个⾃⼰喜欢的地⽅。
写这类作⽂,重在把这个地⽅的特点介绍清楚,写出它的特别之处,从⽽激发他⼈去实地探看的兴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习作1推荐⼀个好地⽅》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通过图⽚、⽂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喜欢的⼀个好地⽅。
2.学会按⼀定顺序、运⽤恰当的修辞等写作⼿法把这个地⽅怎么好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好河⼭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写清楚推荐这个地⽅的理由。
2.通过⼀些表达⽅法写出这个地⽅的特⾊,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在课前回想⾃⼰游览过的地⽅,从中确定要推荐的那⼀个。
学⽣: 1.各地美丽的风景照、美⾷、⼈物照等,名家描写风景的优美⽂段。
2.简单记录各地的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揭⽰课题。
1.教师以幻灯⽚的形式展⽰各地优美的风景照,激发学⽣回想⾃⼰游览过的好地⽅。
导语:同学们,看看这些照⽚,是不是有⼀种赏⼼悦⽬的感觉?你们去过哪些地⽅,欣赏过哪些迷⼈的风景呢? 2.指名学⽣说说欣赏完这些照⽚后的感受。
思考:这些照⽚展⽰的是哪⾥的风景?这些风景有什么特点?你有怎样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单元主题,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结:通过对本单元⼏篇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天下奇观”钱塘潮,体验了⾛⽉亮的优美意境,感受了繁星满天的奇妙景象。
可谓处处都有好风景。
那么同学们都游览过哪些地⽅?它们有哪些吸引⼈的独特之处呢?你对它们产⽣了怎样的情感?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向他⼈推荐⼀个好地⽅,使⼈听了之后能迫不及待地想去游览⼀番。
⼆、明确要求,交流展⽰。
1.教师引导学⽣阅读教材中的⽂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明确:推荐⼀个好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习作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例文和图片,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对于如何写好一个习作,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习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选定一个好地方,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写作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材中的例文,以便进行分析。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好地方。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引导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推荐一个好地方》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内容。
本课旨在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推荐自己喜欢的地方的文章。
教学内容涉及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的特点,如何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以及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内容连贯、条理清晰。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的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感受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观察与描述: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的特点,使描述生动、具体、形象。
2. 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3. 文章结构:如何指导学生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内容连贯、条理清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美丽的地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地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的特点,如何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如何组织文章结构。
3. 练习: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地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个地方的特点,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并组织文章结构。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与描述、情感表达、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观察与描述: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的特点2. 情感表达:如何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3. 文章结构: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喜欢的地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个地方的特点,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并组织文章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案
班级:_______ 课时:_______ 课型:_______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习作话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旨在通过介绍一个好地方,写清楚这个地方的特点,将自己的推荐理由写充分。
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收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课堂上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和举例,利用配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达训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习作思路。
二、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把推荐理由写充分,完成习作。
2.围绕示例,抓住重点,把好地方特色介绍清楚,表达情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多角度按顺序介绍好地方,写具体推荐的理由。
借鉴示例写出特点,构思行文。
【教学难点】
把握互评修改的方法,举办推荐会分享习作。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话题导入:学习要组织研学旅行,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
什么是好地方?打开学生思路:喜欢的地方、熟悉的地方、觉得好玩的地方、还想去的地方……
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2.明确任务:根据习作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习作主题、要求、内容)。
(二)集思广益
1.说一说:出示图片,展示“好地方”。
2.明确选材:
旅游景点、学习场所、游乐场所、美食街、步行街、身边景色、游乐场所……
3.拟题金点子:
(1)直接命题:《我心中的好地方》
(2)地点命题:《美丽的海滨公园》《家乡的小溪》《八达岭长城》(3)独特新颖:《椰风海韵》《冰雪天堂》《小桥流水人家》(三)指导写法
1.示例分析:根据课文示例,提问:推荐古镇的理由是?
(1)这个古镇很美……(景色)
(2)在那里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风俗、服饰、娱乐活动)(3)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美食)
提问:除了景色,想一想小镇还有什么美?(建筑)
2.写法指导(一):选择最感兴趣、新奇、独特的特点。
(1)古镇景色美:春天的青石板路、夏日的廊桥楼阁、秋季的流水人家、冬日的书院古宅……
(2)古镇风俗:婚嫁、皮影戏、中元节放河灯……
(3)美食:特色小吃(如粽子:味道、食材……)
3.范例欣赏:出示《冰雪天堂》节选。
4.写法指导(二):按顺序介绍。
(1)回顾:课文《观潮》的介绍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早晨、午后、放学(校园、操场……);春、夏、秋、冬(公园、森林……);清晨、雨后、黄昏、夜晚(城乡……)(3)地点转移顺序:游览路线(起点→经过的地方→终点);整体到局部(总写全景→分写景点)
(4)空间位置顺序:方位(东→西→南→北);角度(山底→山腰→山顶、屋前→屋后、远处→近处)
5.写法指导(三):有详有略。
(1)思考:《走月亮》是怎样介绍夜晚的景色?
详:溪水潺潺、果园甜香。
略:洱海、村道、庄稼地……
(2)出示习作范例。
6.积累运用:出示关于季节和名山海川的诗句,关于感受和景色的词语。
7.开头方式:
(1)开门见山,指出地点:我要推荐的地方是厦门鼓浪屿。
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岛屿……
(2)设置悬念,先写特色:这里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对中国
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力量的象征。
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3)佳句入文,吸引注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要说春景,还有哪里能比得过江南呢!
8.结尾方式:
(1)邀请结尾:大草原的美等着你们去发现哦!希望大家都能去美丽的呼伦贝尔做客!
(2)情感收尾:家乡的竹林真美啊!我多想再回到小时候,回到在树林里乘凉、挖笋的日子啊!
(四)以读促写
1.我会推荐:向同学推荐一个你熟悉的地方。
请说出几条理由,并选择一条理由说具体。
(1)举例:珠海日月贝
思路一:不同角度写日月贝(设计理念、功能、灯光变换)
思路二:灯光的变换(不同节日;清晨、午后、傍晚)
(2)积累描写灯光的词语。
2.范例展示:出示提纲导写范例。
3.范文导航:出示《快乐天堂——成都欢乐谷》范例:
(1)引导学生写出好地方好在哪里?
(2)具体介绍好玩的游乐设施。
(3)写清楚喜欢的理由和特点。
(4)结尾表达情感。
4.交流修改习作。
(1)地点、位置介绍清楚(到达路径、地标建筑……)。
(2)推荐理由具体充分(角度多样、吸引人)。
(3)表达对“好地方”的喜爱之情。
(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五)完成作业
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推荐,自拟题目,完成习作。
要求:
1.具体有序地介绍清楚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充分。
2.把习作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3.举办“最受欢迎的好地方”推荐会。
交流分享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