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5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5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快速降温,使幼儿的体温降至38℃以下。具体做法:毛 巾浸水后冷敷幼儿头部,或非幼儿洗温水浴。
在幼儿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 让幼伤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辐线、化学物质( 强酸、强碱)等物质引起。最常见的是火焰烧伤、热水、热 油烫伤。
首先损伤皮肤,轻者皮肤肿胀,起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 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 烧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能导致休克,晚期出 现感染、败血症、危及生命。
(一)骨折的症状
1、疼痛 2、功能性障碍 3、出现畸形 青枝骨折:幼儿骨骼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强,韧度小,一
旦发生骨折常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断 后,外皮还连着。
(三)现场处理
骨折急救原则:限制伤肢活动,避免断骨刺伤周围组织,减轻 疼痛——固定
1.处理前:观察——止血,清除 2.处理时(一)不可随便移动患者。
生石灰烧伤
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 大量清水冲洗。
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七)中暑
幼儿中暑时,应采取的适当的保护措施是:
立即将幼儿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 荫下。
让幼儿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烧烫伤处置?
(一)冲、脱、泡、盖、送。
(重二呼)吸立道即烧脱 伤离 。险 衣境 服, 着但 火应不立能即带灭火火奔及跑脱,去这衣样服不,利立于刻灭卧火倒,打并滚加 、冲水。也可用棉被、大衣等复盖灭火。 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 、衣物。

(续三进)行要,以但干 要净 注的 意冷 持水 续冲 冲洗 冷十 水五 可分 能钟造以成上失,温降。低消温毒度敷避料免(烧或伤清继洗 毛巾、床单等)复盖伤处。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为了尽可能杜绝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减轻在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人员和财物的损失,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结构。

成立了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园安全,紧急事件时现场全面调度人员)副组长:(负责教学楼的师生安全、人员疏散)组员:(负责打各种紧急电话及伤员的救治及时打)(负责到路口等候相关部门的人员)各班教师及保育员;(负责本班幼儿的安全撤退)门卫:(负责幼儿园大门管理,严防不法份子有机可乘)二、预防措施。

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不定时抽查幼儿的安全知识。

2、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3、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装备的安全检查,发觉隐患立即整改。

4、定期进行意外安全事故演,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5、加强门卫安全意识,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严把第一关,排查可疑人物。

四、意外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旦发生幼儿意外伤害事件,务必以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1、事故启报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与事故第一接触的幼儿园所有教职员工,均为事故启报人。

2、事故启报人该当在发觉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

3、立即报警。

报警电话110。

4、立即选派应变能力强、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

幼儿园意外伤害急救方法肖丽娟

幼儿园意外伤害急救方法肖丽娟

1. 防窒息
让幼儿侧卧,防止分泌物 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 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 液循环的畅通。
2. 塞毛巾
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 在幼儿上下牙之间,以防幼儿 咬伤舌头。若牙关紧闭,无法 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3. 送医院
重压人中穴,做好去医院 的准备工作。
幼儿出现惊厥的原因很多,高烧惊厥较为常见,此外,幼儿缺钙 引起的手足抽搐,或患有癫痫、低血糖或中毒等也会引起幼儿惊厥。
1、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
2、误服碘酒,应立即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 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 3、误服止痒水、驱蚊水,就要多喝浓茶水,因茶
若自鼻孔流出的血已不多,但小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一定要让他把“口水”吐出来,若吐出来的是 鲜血,说明鼻后部仍有出血,一般方法难以止血,要送医院处理。如果小儿经常发生鼻出血,要去医 院做全面检查,查明原因。
烧烫伤之
烧烫伤
紧急救助方法
送 往 医 院 治 疗
立即把幼儿带离热源
剪去烫伤部位的衣
烫伤部位出现红肿、 水泡,要用干净衣 物覆盖好创面,不 要弄破水泡
单手按压法—儿童 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 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
心肺复苏视频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 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
病的范畴。
食物中毒的特点
1、发病突然、来势急骤,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
小外伤之
挤伤
紧急救助方法
幼儿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严重时会出现 骨折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救助方法 参照跌伤。
安全门档
安全门塞

育儿知识:幼儿园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程序

育儿知识:幼儿园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程序

幼儿园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程序幼儿园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伤情伤情→①严重者现场急救,寻求帮助(打急救电话→送医院→通知家长);②伤情不严重,院内处理(通知保健医生→处理伤情→通知家长)。

(2)现场急救:应遵循抢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的原则,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者马上实施心肺复苏术,对呼吸道异物实施异物排出对出血者进行止血处理等。

(3)启动紧急预案,意外伤害发生后,往往需要启动紧急预案让更多的人员参加到急救过程中。

常见的幼儿园紧急预案程序包括: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园长、医生); 现场急救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医生/现场人员);送医院,通知家长、建事故档案(医生,教师);调查事故起因,并提出改进方案(园长,教师);针对意外伤害开展全员安全教育活动,慰问受伤儿童;后续追踪。

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然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烫伤事故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烫伤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篇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文章。

一、烫伤事故的危害烫伤事故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损伤:烫伤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症状,严重者还会留下疤痕。

2. 肌肉、骨骼损伤:烫伤严重时,会损伤肌肉、骨骼,甚至导致骨折。

3. 感染:烫伤后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严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4. 心理创伤:烫伤会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烫伤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1)教师应向幼儿普及烫伤事故的危害,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如何预防烫伤。

2. 严格管理易发生烫伤的物品(1)将热水瓶、电暖器等易发生烫伤的物品放置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2)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 做好日常巡查(1)教师应定期检查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整改。

4. 加强家园合作(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1. 冷却: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低烫伤程度。

2. 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处,去除污物。

3. 包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包扎伤处,避免感染。

4. 就医:若烫伤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四、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案例1. 案例一:幼儿在玩耍时,不小心将手伸进热水瓶,导致烫伤。

教师及时发现,用冷水冲洗伤处,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往医院治疗。

2. 案例二:幼儿在厨房帮忙时,不慎被热油溅到脸上。

教师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并采取紧急措施,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五、总结幼儿园烫伤事故安全教育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理

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理

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理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对潜在事故的预见性,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一细小的环节,若发现危险苗头,应及时加以处理,并能掌握初步的对紧急事故的急救处理。

一、意外事故的分类(一)一般事故(二)责任事故(三)重大责任事故(一)一般事故在托幼机构中,由于儿童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或客观因素和条件所限制等原因而发生的擦伤、划伤、骨折、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属于一般外伤事故。

托幼机构中发生的事故大多数是此类事故,应引起保教人员充分重视,尽量防止外伤事故的发生。

(二)责任事故凡由于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儿童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园所内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的服错药、食物中毒、颅骨骨折、烧(烫)伤、被冒领、走失、被遗忘在空房间、从高处坠落、触电、溺水等事故,经积极采取措施未造成重大伤害的,为责任事故。

(三)重大责任事故导致儿童死亡、伤残、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使儿童产生严重痛苦的事故,为重大责任事故。

这类事故发生例数较少,但性质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杜绝事故发生。

二、意外事故预防措施(一)预防外伤1 、老师应懂得只有提高儿童的自身保护能力,才能减少儿童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故的可能。

教育儿童不互相打闹,对中大班儿童要让他们知道身体各部位最宝贵的是眼睛、鼻子、内脏(心和肝)等,一定要注意保护;对小年龄的儿童要照顾好,少数孩子有咬人、抓人的习惯,要多组织游戏,使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逐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2、教育儿童不玩、不带体积小、锐利、危险的玩具及物品入园,如珠子、扣子、别针、硬币、钉子等,以免其塞入耳、鼻、放入口中;班级物品老师(托小班老师尤其注意)要妥善管理好,如小刀、剪子、图钉等应放在幼儿取不到的地方。

入园时、午睡时老师要检查口袋、书包,发现危险品后没收或交给家长。

3、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打火机、鞭炮等,不能玩,严禁带到幼儿园里,要谨防产生火灾及炸伤幼儿脸、手等部位.4、教育儿童上下楼梯时、站在大型玩具上时,不要互相打闹、推拉,以免摔伤。

幼儿园突发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幼儿园突发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第二篇:校园突发伤害事件应急预案校园突发伤害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师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应尽的责任。

校园突发事件是指忽然发生于校园,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身体健康严峻伤害与生命安全的诸如意外暴力伤害、火灾、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性流行性疾病以及其他严峻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为防患于未然,为切实有效地控制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本着“平安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范原则,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坦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依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学校安全然定工作的紧急通知》及《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关于迅速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要成立学校突发事件管理领导小组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暴力伤害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及师生安全的各类恶性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扩大,切实保障广阔师生生命与国家财产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按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可能引起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恐怖份子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份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峻利益冲突而引起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峻失控行为等。

2、防范措施:(1)、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2)、加强对校内有劣迹人员的管理。

为确保学校安全,对师生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具有精神异常症状的人员必须在正规的精神卫生部门进行鉴定,一旦确诊或者疑似为精神病人,学校都应第一时间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3)、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并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4)、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安全和自我抢救教育和培训,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

幼儿家庭急救常识

幼儿家庭急救常识

幼儿家庭急救常识幼儿家庭急救常识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

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

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

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

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

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
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
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
急救方法: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
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6、压伤:让受伤的幼儿原地静坐或平躺,同时仔细检查被压伤部位的外表状况;若是四肢压伤,可用冷水浸湿或用裹了
冰块的毛巾敷于受伤部位;若是胸腹部被挤伤,应将幼儿身
体放平,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7、骨折:发现幼儿骨折,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在急救处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处,发现受伤处流
血应采取止血措施;为使骨折处得以固定,可在幼儿骨折部
位用宽绷带和木板等把骨折处的关节暂时固定住;
若是颈部受伤,要让幼儿仰卧,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软质物品
垫在颈部两侧,以稳定颈部原有状态;
若是肋骨处骨折,幼儿感到呼吸困难或胸部疼痛难忍,要检
查其血压以防休克;
若遇脊椎骨折时,切不可随意挪动幼儿,要将幼儿平抬放到
担架上;
若遇颌骨骨折时要立即清除幼儿口腔中的异物,防止异物堵塞喉咙,也可用纱布等做垫托放在受伤的下颌处并用软质物品托住受伤处,既保证幼儿的下颌固定不动又可以使幼儿易于开口;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
体缺血坏死
8、烫伤:烫伤主要是由开水、热粥以及热蒸汽、化学药物、强酸强碱等所致;幼儿抵抗力较低,烫伤后极易感染,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败血病;
处理方法:1轻微烫伤,只损伤到幼儿的皮肤表面,皮肤有红肿症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烫伤部位侵入冷水中约15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和伤害程度,然后在烫伤部位涂抹烧伤膏,以预防感染;
2如果幼儿是穿着衣服鞋袜被烫伤,及时脱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将烫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直接将衣物脱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烫伤处,而要用剪刀轻轻剪开幼儿的烫伤部位的衣物,视幼儿烫伤的具体情况用纱布包扎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9、食物中毒:轻微中毒要及时给幼儿喝些清水,然后催吐;让幼儿张开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儿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入到幼儿嘴中并轻微用力压迫其舌根处,引起幼儿发生反射性呕吐,以减少毒素对身体的刺激;
严重中毒的在采取催吐的同时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并将幼儿食用过的食物及呕吐物装在容器中留样保存,以便为医院化验及解毒提供依据;
10、异物伤害:当幼儿误将异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呛住气管时,教师要立即将幼儿的身体前倾,同时轻轻拍打幼儿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儿口腔刺激催吐;若催吐失败,应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若遇幼儿被鱼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
具轻压幼儿的舌头,然后用镊子深入吼部将鱼刺慢慢夹出;若无法将鱼刺取出时,要及时送往医院;
11、触电:发现幼儿触电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并拨打急救电话,将幼儿安置成复原卧式,状况严重的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辅助抢救;
摔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
头部受伤:孩子从高处坠地、摔跌,头部着地或外力撞击头部,均可引起脑外伤;孩子的头部外伤轻者为头皮裂伤、脑震荡,重者为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于损伤等;孩子头部受伤后,如果能够立即放声大哭,诉说疼痛,没有意识障碍,说明
大脑内部没有受到损害,可让孩子仰卧在床上,将头部垫高,令其静卧,休息一会;孩子摔倒后,自然要哭闹,哭累了,要睡觉也是正常的;孩子睡熟后,家长应该隔一段时间摇醒他一次,看他的反应是否和平时一样;头部皮肤内血管密布,即使是小伤口,有时也可能发生大出血,使孩于出现失血性休克;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迅速、冷静地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压迫伤口止血,然后赶紧送医院;
孩子头部受伤后,如果出现下列之一,则说明大脑受损,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意识不清;2面色苍白、出冷汗;3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4抽搐;5呕吐频繁;6耳鼻内流血或流水;7翻来覆去躁动不安或手脚肢体单侧或双侧瘫痪;
孩子头部被撞击后,有的当时并没有失去知觉,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伤处,但在以后的数日内出现下列症状之一时,说
明大脑内部受到了损害,仍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1情绪不好,不断地哭闹或无精打采;23―4岁以上的孩子不停地喊头痛;3总是处于睡眠状态,即使叫他,他也总是不好好睁开眼睛,还可出现抽搐;4面色苍白,频繁呕吐;
撞出包了:宝宝不小心冲撞而引起皮肤起包,只要宝宝的意识和状态没有问题,就不必过于紧张;可以用冷水浸泡
过的毛巾等对包进行冷敷,然后继续观察宝宝的样子;
牙齿被撞断或撞掉:如果宝宝的牙齿被撞掉了,一定不要让牙齿变干,用湿毛巾将牙齿包好,或是将牙齿浸泡在牛奶里,然后立刻带宝宝去牙科就诊;小孩子的牙齿如果保护得好,是有可能被重新装上的;
流鼻血:让宝宝的头部略微稍向朝下坐好,用手指捏住宝宝的鼻子,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鼻子,这样血管收缩就
能尽快止血;如果这样也不能止血的话,可试着卷取干纱布
塞进宝宝的鼻孔中;
口腔受伤:如果宝宝的嘴唇或是牙床出现了较大的伤口,首先用纱布压迫进行止血,如果嘴里有土之类的脏东西,应
该用沾湿的纱布进行清洁之后再止血;然后送宝宝去医院,
中途让宝宝一直咬着纱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