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儿童常见的7大意外伤害

合集下载

幼儿安全教育意外伤害急救常识

幼儿安全教育意外伤害急救常识
• 抢救者一手托住其下颔,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舌头后坠,保证气体进入呼吸道内; 另一手捏住其鼻孔,自己深吸一口气,将口紧对着患儿口内用力吹进,即刻可见患儿 胸部鼓起,然后将口离开并放松鼻孔。此时,患儿胸廓会自动下陷而呼出气体。如此 反复,连续进行,每分钟吹气20次左右。
• 若孩子年龄小,频率可稍快,但每分钟不应超过40次,一直到自主呼吸恢复为止,不 可轻易放弃。只要动脉有搏动,散大的瞳孔有收缩,就有希望复苏。每次吹气量不宜 过大,以使患儿胸廓及腹部稍抬起为度,过大可引起孩子肺泡破裂。
高热惊厥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 引发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 识后前往医院。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 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 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 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 畅,甚至窒息死亡。
溺水
02 对仍有呼吸、心跳的患儿,可给予倒 水以帮助呼吸。方法是,将患儿俯卧 于肩上,头足均下垂,抢救者扛其来 回跑动。这样,一方面促使水从肺部 排出,另一方面也有协助呼吸的作用。
溺水
急救后很快苏醒的患儿,可喝一些红糖姜汤或浓茶水, 应用5至7天抗菌素,以防吸入性肺炎。对窒息时间较长, 虽然通过抢救恢复心跳呼吸,但病情仍较危重的,应在 医院观察治疗。 如果孩子只是轻度溺水,并未失去知觉,很可能上岸后 不久就又活蹦乱跳的了。这个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如 果你不能确定孩子肺部是否有积水,还是应该去看医生。 因为即使是少量的肺部积水也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幼儿园意外伤害案例

幼儿园意外伤害案例

幼儿园意外伤害案例概述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承担着教育和照顾孩子们的责任。

然而,意外伤害案例在幼儿园中时有发生,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梳理幼儿园意外伤害案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预防,以期为幼儿园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案例分析1.案例一:幼儿园玩耍时摔倒在一所幼儿园,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时,有一名小男孩不小心摔倒,导致手臂骨折。

经过调查发现,操场地面不平整,有松软的地毯覆盖,容易造成孩子们行走时的不稳定。

2.案例二:幼儿园交通事故一所幼儿园附近交通繁忙,每日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

有一天,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带领孩子们过马路时,被一辆闯红灯的车辆撞倒,造成严重受伤。

事后调查显示,幼儿园门口没有设立交通护栏,也没有专门的过马路区域。

3.案例三:幼儿园食物过敏引发意外在一所幼儿园,一名孩子因为食物过敏而吃了单独给他准备的食物,导致呼吸道急性过敏反应。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没有妥善记录孩子的过敏病情,也没有及时告知食堂人员。

原因分析1.缺乏安全设施:部分幼儿园操场地面不平整,缺乏安全措施,容易导致孩子们摔倒或受伤。

2.交通管理不善:部分幼儿园周围交通繁忙,缺乏交通护栏和过马路区域,使得孩子们容易在上下学时发生交通事故。

3.食物安全问题:缺乏妥善记录孩子的过敏病情和食物配送过程,导致食物过敏引发的意外增加。

影响1.家长失去信心:频繁发生意外伤害案例让家长质疑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失去对幼儿园的信任。

2.幼儿受伤:意外伤害造成孩子们的身体伤害,不仅导致痛苦和恢复期延长,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3.幼儿园声誉受损:意外伤害案例的发生容易引发媒体关注,影响幼儿园的声誉和形象。

预防措施1.安全环境建设:幼儿园应确保操场地面平整,提供安全的游戏设施,增加垫子和软质材料,防止孩子们在玩耍时受伤。

2.交通安全管理:幼儿园应设立交通护栏、过马路区域,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孩子们注意过马路规则。

《预防小儿意外伤害》课件

《预防小儿意外伤害》课件

《预防小儿意外伤害》ppt课件CATALOGUE 目录•引言•小儿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小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预防小儿意外伤害的措施•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CHAPTER 01引言预防小儿意外伤害的重要性小儿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主题介绍1 2 3提高家长和监护人的安全意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构建安全社区目的与意义CHAPTER02小儿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窒息烧烫伤家长应将小件物品、纽扣、硬币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宝宝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宝宝误吞造成窒息。

跌落家长应确保宝宝的活动区域安全,避免宝宝从高处跌落造成伤害。

家长应教育宝宝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牵好家长的手,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动物咬伤溺水家长应教育宝宝不要随意接触陌生动物,以防被咬伤。

家长应教育宝宝不要在无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单独接触水源,以防溺水。

030201跌倒碰撞事故。

碰撞造成烫伤。

烫伤CHAPTER03小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外伤害。

家长疏忽缺乏经验家庭看护不当安全教育缺失缺乏安全意识未接受安全教育环境安全隐患家居环境CHAPTER04预防小儿意外伤害的措施安全教育应该从小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安全教育家庭和学校应该提供安全的环境,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家具和电器应该安全可靠,避免有锐利的边角或容易倾倒的物品。

家庭和学校周围的环境也应该安全,例如确保没有未加围栏的游泳池、高台等危险场所。

创造安全环境安全规则应该包括禁止触摸电器、禁止攀爬高处、禁止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玩水等内容。

对于违反安全规则的行为,应该及时纠正并教育孩子正确的做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

家庭和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安全规则,并要求孩子严格遵守。

制定安全规则CHAPTER 05案例分析厨房安全隐患厨房是家庭意外伤害的高发区域,尤其是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儿。

家长需注意厨房的刀具、热源和易燃物品等,确保宝宝远离这些危险源。

在户外活动中,家长应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玩耍等,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儿童乘车8大意外伤害需谨慎

【安全教育】儿童乘车8大意外伤害需谨慎

【安全教育】儿童乘车8大意外伤害需谨慎现在家庭里基本都有私家车,假期里很多家长都会驾车带孩子购物、出游、参加活动等,由于儿童年龄尚小,缺乏安全意识,乘车难免出现意外情况,家长在应对时不要慌张,应尽量保护好儿童的乘车安全。

孩子乘车有哪些意外伤害呢?1.紧急刹车惯性伤害当遇有急刹车时,儿童颈部极易受到过大的惯性冲力而造成伤害。

儿童与成人相比,头部的比例大,致使颈部受力更大;尤其婴幼儿的骨骼更是十分脆弱,其颈部更易受到致命性伤害。

自驾车时,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坐垫,可以有效预防急刹车的危害。

2.误吸零食窒息伤害孩子乘车时间过长需进食时,不要为其提供颗粒状食物。

当车子行经不平的路段或紧急制动时,儿童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零食,可能误吸入气道,引发气道梗阻窒息而危及生命。

可采取将孩子抱着倒置过来压肚子的急救法,通过冲击顶压,增高孩子的腹内压和胸内压,将吸入气道的食物挤出来。

如果仍不能缓解,家长要赶紧将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

3.肢体外移刮碰伤害孩子自制力和控制力较差,当车窗开启时,不自觉将肢体伸出车外,易被路边树木、栅栏刮碰,更为危险的是,遭遇同向急驰而来的后方超车刮碰。

有儿童乘车时,不要随意开启车窗锁,或尽量不要让孩子坐在靠窗位置。

4.关启门窗夹击伤害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定位,微微回弹的力很容易夹伤孩子的手指。

电动窗的简易操作,更可能导致玻璃窗夹伤手指甚至头颈部。

有儿童乘车的情况时,注意不要让孩子来开门窗。

有这类需要时,尽量由家长代劳。

5.空调废气中毒伤害冬季长时间开启空调,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尤其是在汽车停止时,继续运转空调可使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于车内;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故在车内休息、睡眠时,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长时间行车途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也要首先考虑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6.车门误开致命伤害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尤其在急速行驶过程中,如果孩子误开了车门,会将儿童抛出车外。

学生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小贴士

学生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小贴士

学生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小贴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意外伤害事件在校园中越来越常见。

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校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意外伤害的角度,提供一些小贴士,以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避免潜在的伤害。

1. 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学生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学生的交通安全,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和安全意识。

家长和学校应多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包括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随意穿越马路等。

同时,学生也应该尽量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如步行或骑车,并且佩戴好头盔,确保自身的交通安全。

2. 防止跌倒在学校和家中,跌倒是学生可能遇到的常见伤害。

学生应该注意保持地面的整洁,避免在走道或教室中乱丢物品。

如果地面湿滑,应当小心行走,并在需要的地方使用防滑垫。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意不要奔跑或者玩闹,以免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

3. 实验室安全对于科学和实验课程,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技巧。

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在进行实验时,应穿戴好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

同时,学生也应注意防止火灾和化学品的接触,遵守实验室内的防火和处理废弃物的要求。

4. 防止溺水溺水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学生和家长应加强对游泳技能和水上安全的学习。

学校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游泳教育和管理体系,确保学生的游泳活动安全。

同时,学生在水域活动时,应该遵守游泳区域的规定,并且不要擅自进入深水区域或者无救生设备的水域。

5. 安全用电电器事故是造成学生异常灾害事故的原因之一。

学生在使用电器时应该遵循安全原则,如不乱拔插电源线,不接触湿手使用电器,不私自改装电器等。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电器安全的教育,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和家中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6. 防止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尽管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但意外伤害仍然时有发生。

学生意外伤害范围

学生意外伤害范围

学生意外伤害范围
学生意外伤害范围通常包括以下情况:
学校内外的事故:学生在校内或离校期间发生的事故,如摔倒、碰撞、被物体砸伤等。

体育活动事故: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体育比赛或其他体育活动时发生的意外伤害,如扭伤、拉伤、骨折等。

校车交通事故:学生在乘坐校车或学校安排的交通工具时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

校外教育活动事故: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如实地考察、实习、社会实践等)时发生的意外伤害。

暴力伤害:学生在校内或校外遭受他人的攻击或欺凌导致的伤害。

实验室事故: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或科学活动时发生的事故,如化学品溅入眼睛、火灾等伤害。

自然灾害:学生在校内或校外遭受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导致的伤害。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意外伤害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一部分。

他们的好奇心和活泼天性使他们更容易受伤。

因此,作为父母和照顾者,我们必须加倍注意,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宝贝免受伤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婴幼儿意外伤害,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希望能通过这些知识,增加大家对婴幼儿安全的认识,避免意外的发生。

一、跌倒跌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

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学步时,平衡能力有限,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预防措施:1. 确保婴儿活动的地方干净整洁,没有杂物会绊倒他们。

2. 在婴儿学步时,使用安全护栏或其他物品围住周围环境,阻止他们到危险区域去。

3. 不要让婴儿单独在高处,比如沙发或床上活动。

4. 保持观察并迅速反应,及时避免婴儿跌倒。

二、烫伤和烧伤由于婴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可能会接触到热水、热饮料、热食物或火源,从而导致烫伤和烧伤。

预防措施:1. 将热水/热饮料远离婴幼儿的活动区域,确保手柄朝向后方。

2. 不要让婴幼儿靠近火源,如炉灶或烧烤炉。

3. 在婴幼儿洗澡时,测试水温以确保适宜。

4. 使用防烫杯或盘子,避免热食物直接接触婴幼儿。

应急处理:1. 将受热区域迅速用凉水冲洗,以降低热量。

2. 利用合适的药膏或乳液涂抹在烫伤部位上。

3. 请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三、窒息窒息是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他们的呼吸道很小,容易被细小的物体阻塞。

预防措施:1. 不要让婴幼儿接触到小玩具、硬币等易被误吞的物品。

2. 不要将软玩具或床上用品放在婴幼儿睡觉时附近。

3. 确保食物切成小块,避免大块食物导致噎住。

应急处理:1. 如果婴幼儿被细小物体阻塞喉咙,迅速采取背部拍击或心口部按压的急救方法。

2. 如果情况严重,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四、触电婴幼儿对于插座和电线充满好奇,触电是非常危险的意外伤害。

预防措施:1. 使用儿童安全插座,防止婴幼儿插入物体。

2. 将电线保持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位置,使用安全插线板。

儿童意外伤害

儿童意外伤害
定义
根据伤害类型,儿童意外伤害可分为创伤性伤害和非创伤性伤害,其中创伤性伤害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跌倒和摔伤等,非创伤性伤害包括但不限于烧伤、窒息和溺水等。
分类
定义与分类
例如,儿童在没有成年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外出玩耍,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或跌倒等意外伤害。
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
不良生活习惯
例如,家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药品等危险品,可能导致儿童烧伤或中毒等意外伤害。
心肺复苏术(CPR)
常见急救误区
孩子受伤后立即扶起:对于颈椎、腰椎等部位受伤的孩子,立即扶起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误区一
误区二
误区三
误区四
伤口包扎过紧:包扎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组织坏死。
随意搬动孩子:尤其是怀疑有颈椎、腰椎等部位受伤的情况下,随意搬动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只关注伤口不关注全身情况:孩子受伤后可能存在其他内出血等隐匿伤,需要密切观察全身情况。
社会安全教育
家居安全环境
学校安全环境
社会公共场所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
规范使用
家长和学校应该引导儿童正确使用各种用品,如避免儿童误食、误用等行为,确保儿童的安全。
儿童用品选购
家长应该选购符合安全标准的儿童用品,如儿童玩具、儿童用品等,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意外伤害。
废弃用品处理
对于废弃的用品,应该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安全用品
儿童意外伤害的后果及影响
05
儿童意外伤害可能导致身体伤害,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身体伤害
心理创伤
学习困难
儿童意外伤害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儿童意外伤害可能导致学习上的困难,影响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育】儿童常见的7大意外伤害
美国俄亥俄州全国儿童医院伤害研究与策略研究中心主任盖里·史密斯博士表示,家长应警惕身边容易忽视的安全漏洞,彻底堵死危险陷阱。

美国近日载文,刊出了家长应警惕的儿童几大常见意外伤,希望父母们引起重视。

1.蹦床跌伤。

2021年《小儿科》杂志刊登一份报告显示,在1990年至2021年间,近6.5万名美国儿童因为充气蹦床受伤,其中半数以上为6—12岁儿童,1/3受伤儿童为5
岁以下。

大多数为跌落伤、手臂或腿部扭伤或骨折。

史密斯博士建议,儿童玩蹦床时,最好与年龄相仿、体重相当的孩子一起玩。

另外,家长应特别嘱咐孩子不要玩空翻等高危动作,防止碰伤或扭伤。

2.误吞纽扣电池。

又圆又小亮闪闪的纽扣电池很容易吸引儿童的眼球。

研究发现,84%与电池有关的儿童急救伤病例是纽扣电池导致的,这种高伏锂电池一旦卡住小儿食道,不到2小时就会灼伤食道。

史密斯博士建议,家长应将使用纽扣电池的遥控器等装置用胶带封牢,备用纽扣电池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3.婴儿车皮炎。

婴儿车、汽车坐垫等常与婴儿皮肤直接接触,很容易导致皮疹(又称“婴儿车皮炎”)。

春末至初秋,婴儿车皮炎多发于婴儿双腿下面、肘部及头皮。

皮肤病学专家表示,尼龙坐垫及婴儿车中使用的泡沫材料和阻燃剂可能是罪魁祸首。

专家建议,避免儿童皮肤直接接触尼龙材质表面,可给儿童增加一个棉垫或者软垫。

4.细线缠绕手指脚趾。

儿童对绳子和细线之类的东西总是很好奇,爱在自己身上(特别是手指、脚趾和男孩的小鸡鸡)缠来缠去。

然而,一旦孩子细嫩的手指或脚趾被勒住,就很容易造成局部缺血坏死。

同时,即使孩子已经被细线勒住,家长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

史密斯博士建议,最好不要让孩子玩细线。

如果玩,也务必告诫孩子,只能用细线捆东西,不能缠自己的手指和脚趾。

5.抱着孩子滑滑梯。

家长抱着孩子滑滑梯,似乎很安全,事实上,这样更容易伤到孩子。

因为孩子坐在家长大腿上,鞋底更容易碰到滑梯两旁的塑料保护壁,由于摩擦力及成人体重的缘故,更容易造成孩子腿部骨折。

另外滑到滑梯底部时,大人身体也很可能压到孩子。

史密斯建议,最好让孩子自己玩滑梯,大人在一旁看着。

如果抱着孩子滑滑梯,那么切勿将孩子双腿叉开。

6.超市购物车跌落伤。

美国儿科协会报告指出,每年因超市购物车受伤而入院治疗的儿童多达2.3万人。

这些儿童大多为跌落伤,或者因为购物车翻倒而导致的头部伤、颈部伤或骨折。

史密斯博士建议,超市购物车不是儿童游戏车,切勿让儿童攀爬购物车,更不要将孩子放入购物车。

7.电视与家具砸伤。

孩子爱爬高上低,攀爬梳妆台、储物柜或电视机等。

家具一旦倾斜翻倒,很容易砸伤孩子,甚至导致孩子死亡。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一项研究发现,2000至2021年间,共有349个美国人因家具或电视等电器倾倒砸伤致死,其中9岁以下儿童占84%。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