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工程试验班)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9
000004314
安全人机工程学
2
32
6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考试
20
000004325
安全监测监控原理与仪表 A
2.5
40
6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考试
21
000004354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A
2.5
40
7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考试
矿山安全技术及管理
22
000004341
工业通风与除尘
10
000005007
大学英语(3)
2
32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
000004309
安全管理学
2
32
4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考试
12
000004316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3
48
4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考试
13
000005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4
马克思学院
考试
14
000005008
40
7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考试
工业安全技术及管理
小 计:
方向一:工业安全技术及管理
63.0
1008.0
方向二:矿山安全技术及管理
63.0
1008.0
6
96
2
数学学院
考试
5
000000057
线性代数A
3
48
2
数学学院
考试
6
000005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501.doc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501)(Min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现代矿山企业需求的、具备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知识,能够解决采矿行业及相关行业复杂工程技术与设计问题,善于创新、团队合作及较高工程素养的现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五年后成为国内矿业企业的骨干工程技术人才。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为:(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矿业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2)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从业竞争力;(3)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具备处理复杂矿山开采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5年后能够独立承担中级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4)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现场工程师执业能力,能够满足现代矿山企业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采矿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
1-1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1-2能够运用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解释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1-3掌握采矿工程中用到的数学模型的推理过程,并能加以解释;1-4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角度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2.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用于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1理解和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能识别复杂工程问题,并对其关键环节和主要参数进行判断;2-2能选择恰当的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文献查阅和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推理分析;2-3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结合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准确表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采矿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工程学科之一,是工程技术学科中与地球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矿山安全等领域相关的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有关矿山及其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矿山安全等方面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1、掌握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具备从事采矿工程研究和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软实力和专业技能;3、具备从事采矿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三、培养要求1、掌握采矿工程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2、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基本功,能够独立进行采矿工程科研工作;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进行合作与交流;4、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素质,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培养计划1、学术课程(1)硕博连读期间,按照课程设置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共计不少于36学分;(2)博士阶段学习专业前沿课程、研究方法、矿山工程及环境保护等6学分;(3)学术研究、学术论文提高课程7学分。
2、科研实训(1)开展科研训练,包括学习科研方法、文献检索、学术写作及实验技能等;(2)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或企业合作项目,进行实际研究和工程实践。
3、学术论文(1)每年至少发表1篇SCI期刊论文或EI学术论文;(2)参加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提交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提高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4、学术活动(1)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2)参加学术竞赛、学术论坛等科研活动,提高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
五、实习实习(1)到大型矿山企业、地质勘探单位、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国内外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工程技术;(2)参与专业实践和工程项目,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六、研究生招生1、招收采矿工程(可利用地下资源)相关专业本科生,其中包括生产、制造、建筑等方向的工科背景学生;2、硕士研究生学习两年,博士研究生学习三年;3、严格控制学生入学资格,择优录取学生,包括综合素质、专业背景、科研潜质和外语能力等。
XXXX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实施方案

XXXX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作者: 日期: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70,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床开采(露天、地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以及工程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修学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学及矿山安全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开发、矿床开采、岩层控制、矿山安全管理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需达到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矿区开发、矿床开采、矿山井巷的设计与施工方法;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综合防尘、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本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矿业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采矿学科的发展动态;7.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具有翻译本专业(学科)外文科技资料的能力;8.掌握电算技术,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文本编辑和有关软件应用等能力;四、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VB程序设计、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测量学、岩石力学、爆破工程、矿山机械、井巷工程、矿床地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五、学位课程高等数学、综合外语、VB程序设计、岩石力学、爆破工程、矿床地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专业生产实习六、学分分配类别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合计其中选修其中实践必修选修小计必修选修小计必修选修小计理论课程学分59 16 75 17 0 17 31 17 48 140 33 15 集中实践学分 5 1 6 0 0 0 24 0 24 30 1 30 学分合计64 17 81 17 0 17 55 17 72 170 34 45 比例% 37.6 10 47.6 10 0 10 32.4 10.0 42.4 100 20.0 27.1七、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十心学△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开课学期学位课辅修公共基础必修1 25190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 48 J 22 25190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13 2519000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4 64 44 25190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35 255900051 形势与政策1 0.5 8 8 16 255900052 形势与政策2 0.5 8 8 27 255900053 形势与政策3 0.5 8 8 38 255900054 形势与政策4 0.5 8 8 49 201990021 综合外语B1 4 64 64 110 201990022 综合外语B2 3 48 48 211 201990023 综合外语B3 3 48 48 312 201990024 综合外语B4 2 32 32 4 ★13 211990020 应用文写作 1 16 16 214 185990011 体育1 1 28 28 115 185990012 体育2 1 28 28 216 185990013 体育3 1 28 28 317 185990014 体育4 1 28 28 418 185990015 体育达标1 0.5 8 8 519 185990016 体育达标2 0.5 8 8 720 161990021 高等数学B1 6 96 96 121 161990022 高等数学B2 4 64 64 2 ★22 16199006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 48 48 323 161990090 线性代数B 2 32 32 224 161990111 大学物理B1 3 48 48 225 161990112 大学物理B2 3 48 48 326 161990141 物理实验B1 1.5 24 24 327 161990142 物理实验B2 1.5 24 24 428 521990010 VB程序设计 3 48 24 24 2 ★小计59选修29 外语组1 4 64 5-630 计算机基础组2 2 32 131 信息技术组3 1 16 332 艺术组4 1 16 233 体育组5 1 16 534 管理科学组6 2 32 635 科学与人文素质10-20 5 80 2-7小计16合计75学科基础必修1 231990020 工程制图B 4 64 64 12 221990021 电工电子技术B13 48 36 12 33 231990040 机械设计基础A 3 48 48 54 133990921 工程力学1 3 48 48 35 133990922 工程力学2 4 64 586 4小计17合计17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总学时■理^学时实践开课学期学位课辅修专业必修1 133990061 米矿工程专业导论1 话8 8 学 12133990062 米矿工程专业导论2 0.5 8 8 23133990750 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 3 48 44 4 4 ☆4133990390 测量学B 3 48 48 5 ☆5133992160 岩石力学 3 48 42 6 5 ★☆6133990230 爆破工程B 3 48 42 6 5 ★☆7133991620 矿业系统工程 3 48 48 5 ☆8133990280 矿山机械 3 48 46 2 6 ☆9133991480 矿床地下开采 4 64 64 6 ★☆10133991500 矿床露天开采 2.5 40 40 6 ★☆11133991410 井巷工程 2.5 40 40 6 ★☆12133991540 矿井通风与安全 3 48 42 6 7 ★☆小计31选修131******** 弹性力学基础 2 32 32 414133991630 流体力学基础 2 32 32 5151******** 计算机辅助设计 2 32 24 8 516 133991930 土力学 2 32 28 4 5 ☆17 133992100 岩体测试技术 2 32 32 6 ☆18 133991450 控制爆破技术 2 32 32 6 ☆19 133991600 矿山设计原理 2.5 40 40 7 ☆20 133990310 采矿专业外语 2 32 32 621 133990260 边坡工程 2 32 32 7 ☆22 133990320 采煤概论 2 32 28 4 723 133991550 矿山安全与评价 2 32 32 7 ☆24 133991590 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 2 32 32 7 ☆25 133991810 数字化矿山技术 2 32 24 8 726 133992040 选矿概论 2 32 32 727 133991970 尾矿库概述 1 16 16 728 133991370 结构力学 2.5 40 40 529 133991570 矿山环境保护与复垦 2 32 32 7选修学分不低于17学分小计17合计48集中实践教学必修1 25590006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 2周2周 32 565900010 入学教育 1 16 16 13 555900010 军事课 1 36 36 14 531990040 工程训练D 1 16 16 25 133990300 采矿专业认识与地质实习 2 2周2周 46 133990350 测量实习 1 1周1周 57 133992250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 3 3周3周 6 ★8 133991490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1 1周1周79 133991510 矿床露天开采课程设计 1 1周1周710 133992290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1 1周1周711 133940050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 2 2周2周812 133940090 米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13 13 13 8小计29选修13 创新实践组8 1 16 16 6小计 1合计30总计170八、选课指导(课程配置流程图)九、各学期应修学分分布表学期-一- -二二 二 四 五 六 七 八 学分合计建议应修学分 19 25 23 22 22 22 22 15 170十、说明1 •选修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程说明。
采矿工程的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与较强的工程技术素养,能够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及监理等单位从事采矿、矿产资源勘探、地下工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2.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具备学习和适应我国国情的能力;3. 培养掌握中文、英语和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能够在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4.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监理等单位从事文科、工程技术科研与管理工作;5. 培养具有研究和发展创新能力,能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监理等单位担任高级领导和管理职务。
二、主干课程1. 工程数学2. 工程力学3. 岩石力学4. 掘进与爆破工程5. 矿山传热传质6. 采矿工程基础7. 矿业工程测量8. 矿山压力与地压控制9. 采煤技术10. 煤矿机电设备11. 煤矿安全技术12. 煤炭经济与管理三、实践环节1. 采矿工程实践教学2. 矿山企业实习3. 采矿工程设计与实作4. 采矿工程实习5.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四、就业方向1. 矿山企业:工程师、技术员、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2. 科研院所:研究员、技术员、科研管理人员等;3. 监理单位:工程师、技术员、行政管理人员等;4. 政府机关:煤炭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5. 高校科研单位:研究员、教授、讲师等。
五、课程安排1. 采矿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地下工程测量、采矿工程基础、矿山压力与地压控制等;2. 采矿工程专业专业课程:采矿工程设计、矿山压力与地压控制、岩石矿山爆破与掘进技术、矿业工程测量、采煤技术、煤矿机电设备、煤矿安全技术等;3.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采矿工程实践教学、矿山企业实习、采矿工程设计与实作、采矿工程实习、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等。
六、教学理念1.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矿山开采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社会科学,具有正确的三观和人格养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扎实的素质教育基础;3.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岗位上做出出色的工作成绩。
采矿工程

采矿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系地矿类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
国际上采矿专业出现较早,在西方产业革命期间已规模初具,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在1909年于中国矿业大学成立该专业,当时的名称是焦作路矿学堂。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也成立该专业,但专业历史可上溯到1895年成立于天津的北洋大学,此后重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高等学府也相继成立采矿工程专业。
目录1基本情况2学科现状3主要学习课程1 3.1 基础课程1 3.2 专业课程4人才培养1 4.1 概述1 4.2 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1 4.3 人才素质教育的途径5就业状况6就业趋势7后续发展1基本情况一级学科[1]:0819矿业工程二级学科:081901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2]: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采矿工程)[3]:山东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创新实验班(采矿工程)[5]: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贵州大学[6]、安徽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7]、福州大学等。
2学科现状多年来,采矿界的工作者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大批科研成果的问世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向自动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宋振骐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实用矿山压力理论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鸣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馨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优秀人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对中国采矿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奠定了采矿业的高质量高素质发展的基础。
矿业工程培养方案

矿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矿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矿山工程、地下矿井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选煤、选矿等矿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矿业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矿业领域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等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能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矿业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大学英语等。
(2)专业课程地质学、地质工程学、地球物理勘探、矿山地质学、矿山测量学、矿山开采概论、矿山工程设计、矿山机械、矿山经济学、矿业法规、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采矿工程导论、矿山水文地质、矿山环境工程、煤炭地质学、煤炭开采学、煤矿机电设备、煤矿安全与环保等。
(3)实践教学野外实习、矿山实习、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2. 实践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矿业工程专业将设置野外实习、矿山实习、工程实习等教学环节。
野外实习主要包括地质学实习、地球物理实习,矿山实习主要包括矿山地质实习、矿山测量实习,工程实习主要包括矿山工程设计实习、矿山机械实习等。
3. 实验室建设矿业工程专业需要配备专业化的实验室,用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是配备完整的矿业工程实验设备和模拟实验设备,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4. 教学方法矿业工程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
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注重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教学质量保障矿业工程专业注重教学质量的保障,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定,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设备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6. 毕业与就业矿业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煤矿企业、矿山企业、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单位,从事矿业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南大学测绘工程培养方案

1 43页测绘工程 地球科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地学领域从事应用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专业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从事矿产资源勘察、地质环境保护和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基础地质工程勘察、设计、评价、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交通、电力、电信、国土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资源环境、减灾救灾、军事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环节教学,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近代科技手段,进行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及解决与各类建设工程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其成矿条件规律的综合分析和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钻探工程、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探方法的选择、设计、施工、数据处理及其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初步能力;具有解决设计工程中有关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环境地质作出评价及环境治理工程设计、规划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地质资源与地质理论前沿及技术发展动态。 5、熟悉地质资源、环境、工程建设等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或文献。 7、基本掌握本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及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及其数据处理的初步技能。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 参加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各项实践,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须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矿工程专业
本科(3+1)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其他科技领域一样,采矿工程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培养出合格的卓越人才,大学采矿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和国际化等原则,从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等四方面出发,不断增强学生的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和国际意识,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勇于担当的高素质科技领军人才。
二、培养要求
立足学校本专业的优良办学条件和雄厚师资力量,积极融合国内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努力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确保本专业学生能接受一流的本科教育,使学生在整体素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品质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扎实的采矿和岩土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能从事矿产资源(重点是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开发利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4)能从事边坡、隧道等典型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5)了解采矿工程领域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前沿并能从事相关工作;
6)熟悉国家有关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安全生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以及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7)掌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现代信息获取与加工处理以及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备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交流、环境适应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主干课程
1)通识教育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
2)学科教育类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工学、电工电子实践、工程
制图等;
3)专业基础类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等;
4)专业类课程包括: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概论、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露天采矿技术、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生产辅助系统与装备、凿岩爆破工程、井巷与隧道工程、矿床开采设计与评价等;
5)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2.特色课程
1)学科前沿与先进技术类课程:金属矿连续开采技术、充填理论与技术、特殊采矿技术等;
2)交叉学科课程:工程测量、地下空间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环境与安全工程、工程机械等;
3)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数字化矿山技术、工程CAD等;
4)双语教学的课程:岩体力学、有限单元法及其应用等。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3+1)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本培养方案要求后,可获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93.5学分(含课外研学的8个学分,全校性素质教育类课程8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九、其他要求
1.全校性选修课程至少修读8学分,分散在全学程中完成。
2.课外研学至少取得8学分,其中社会实践不少于2学分,具体见《中南大学本科课外研学管理办法》。
3.修读时必须按照课程之间的先修、后修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