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和周晔简介

合集下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下载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下载3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交流“谈《水浒传》”
重点理解: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探讨:伯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谢 谢 观 看!

1.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 立对童 话体裁 的感性 认识, 由此引 起他们 阅读童 话的兴 趣,鼓 励他们 大量阅 读,继 而由读 到写, 进一步 激发想 象力和 创作热 情。

2.阅读这篇童话,我们既要从现实的 角度理 解这是 一个不 幸的故 事,也 从文化 的角度 理解这 是一个 幸福的 故事, 能够在 小女孩 “幸福 ”的想 象中, 懂得如 何面对 苦难, 汲取怎 样活着 的勇气 和力量 。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 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重点理解下面的句段,注意划线的词语的含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交流“万众哀悼”
重点理解: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 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的有工人,有学 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探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交流“碰壁”

臧克家和周晔简介

臧克家和周晔简介

鲁迅侄女、周建人女儿周晔,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

浙江绍兴人。

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

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品介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主题: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见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课和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篇课文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课程改革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3课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六课)。

《鲁迅故家的败落》作品介绍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这部书介绍了周家的家族背景,附有详细的周氏族谱和相关人物介绍。

周建人自记事起回忆,从自己的视角记录周家的败落轨迹,也记录了鲁迅三兄弟的成长之路。

这本书给鲁迅研究提供大量真实的,生动的材料,读起来也富有趣味。

《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作品介绍鲁迅晚年在上海生活,周建人一家也在上海,两家过往甚密。

周晔也和鲁迅比较亲近,她曾写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是周晔后来写就的一部回忆录,是对伯父晚年岁月的最新解秘,也是研究鲁迅的必备书籍之一。

臧克家,1905年出生,山东诸城人。

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精英课堂 考点精讲 (21)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精英课堂 考点精讲 (21)

伯父只是给车夫包扎完了就行了吗,还有?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从中看出鲁迅?
伯父和爸爸不认识这个拉黄包车的人,已经 帮他扎好绷带了,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可是 他还把自己的钱给他,让他接着去治疗,我觉 得伯父是十分关心穷人的。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我们看到了周晔眼中的鲁迅,那么别人眼中的鲁 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听一听鲁迅先生家里的女佣阿三 是怎么说的吧!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物,为什 么我们今天还是不能不说鲁迅?
1945年,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之际,鲁迅先 生的侄女周晔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纪念 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关于鲁迅先生,在 侄女周晔的记忆中,哪些情景最令她难以忘怀?
听了阿三的叙述,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鲁 迅先生的高尚人格——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十年了,一个伟大的身影越 去越远,但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又太多太多。鲁迅先 生留给我们什么呢?
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满腔的爱国热情。鲁迅先 生给我们留下了作品,留下了他的心灵。
资料宝袋
周晔,浙江绍兴人。是鲁迅的侄女,《我的伯父鲁迅 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 (1945年),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 《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概戴羞摊忍阿愁章 咳嗽替劝
字词乐园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 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 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 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 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 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 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 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 接连不断)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伯父去世后,人们沉痛哀悼。 第二部分:(2-3)伯父借谈《水浒传》来启发 “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我”和伯父在饭桌上闲 聊“碰壁”,伯父借此抨击当时的黑暗社会。
第四部分:(14-16)除夕夜,伯父与家人快 乐地放烟花。 第五部分:(17-25)伯父在寒冷的天气,热 心救助贫苦的车夫。 第六部分:(26-27)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总 结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品质。
这样以为受人尊敬的的伯父离开了,作者:
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 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 掉下来。
谈《水浒传》(第2-3段):
1.“我”是怎样读《水浒》,又是怎样 交流《水浒》的?
2.伯父是怎样批评教育“我”的呢? 3.“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 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 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 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 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 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 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
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 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 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 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 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 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 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 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周晔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周晔

六年级语文【周晔】
周晔: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
周晔生于西门,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被编入多版本小学语文课本.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当月22日,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
作品介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主题: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鲁迅故家的败落》周建人在晚年,由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这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这部书介绍了周家的家族背景,附有详细的周氏族谱和相关人物介绍.周建人自记事起回忆,从自己的视角记录周家的败落轨迹,也记录了鲁迅三兄弟的成长之路.这本书给鲁迅研究提供大量真实的,生动的材料,读起来也富有趣味.。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作者简介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着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

“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

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

着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着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着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简介郭枫,原名郭少鸣, 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着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33-2006)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第四课. 索溪峪的“野作者简介曹敬庄,1944年4月出生于株洲县三门镇。

文史专家、作家。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原系湖南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湖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全国性学术刊物《炎黄文化研究》编委;株洲市文联委员,株洲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第五课.詹天佑作者简介吕行华第六课.怀念母亲作者简介季羡(xiàn)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翻译家、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说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说课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字音字词
殡仪馆(bì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
课文解读
1. 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正月(z
镊子(niè) 逝世(
追悼(dào) 硼酸(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7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品读释疑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7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品读释疑课件

主题延伸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鲁迅先生去世后人们的追悼。让我们查 阅相关资料搞一次交流活动,看看人们当时是怎样追悼鲁迅的。
撰写悼念鲁迅先生挽联 1.蔡元培撰写的挽联: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斯诺撰写的挽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理解句子—联系时代背景
概念:有些文章写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与事,其中 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才能理解。
运用:本文中鲁迅先生关于“碰壁”的话,只有结合当 时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欢度除夕
神态描写
爸爸放完爆竹,轮到伯父放花筒了。火花在我们眼 前飞舞,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我突然注意到 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 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 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走近作者
助读资料我先看
周晔 (1926—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 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鲁 迅逝世时,她才十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 周年(1945 年) 。
助读资料我先看
鲁迅先生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广大群 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 遗容,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当月22日,覆盖着 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葬在万 国公墓。
独特感悟
关注社会问题,关爱他人 。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为别人着想。对敌人,他横眉冷 对;对人民,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品格像一盏明 灯照进了每个人的心灵。我也要像先生那样,爱憎分明, 关爱他人,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臧克家和周晔简介篇一:六年级上自读课文六年级(上)略读课文的复习(需结合课本复习)《山雨》这篇课文是按雨来、雨中和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重点写了雨中的景色。

雨来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

雨中描写了雨的两个特点:音韵美和色彩美。

《索溪峪的“野”》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描写山的“野”用了总分结构的写法。

先总写索溪峪的山,是自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再分别写山峰的惊险美、磅礴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彩色的翅膀》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体会句子: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体会: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

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中华少年》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美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办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知道真相后对青年的感激之情。

“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想让“我” 把时间花在看书上。

第二次是暗示妹妹不要拒绝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让“我”能心安理得看书。

第三次体现了“我”对马的关心,就是对青年的关心。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青山不老》句子: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体会:“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鹿和狼的故事》厄运:不幸的命运、困苦的遭遇。

苟延残喘:勉强有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相悖:相反、违反。

罗斯福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

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

句子: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理解: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联系,生物界既需要凶残的狼,也需要善良的鹿,这样才会保持生态平衡,人类要尊重这种相互关系,否则带来灾难。

《一面》课文主要讲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三次对鲁迅的外貌的描写,都抓住了“瘦”的特点。

虽然瘦,但给人很精神的感觉。

说明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品质和顽强意志,也显示出他刚毅坚强的性格。

打眼:引人注意。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踌躇:犹豫,拿不到主意。

句子: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理解:“我”与鲁迅先生见的一面,给“我”极大的鼓舞,获得生命的支柱,这是“我”在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给了“我” 巨大的力量。

破折号的作用: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位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人。

(解释说明)16、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解释说明)17、我摸了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下篇二:语文第五单元整合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走近鲁迅单元教材分析本组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安排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和一次口语交际和习作。

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

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

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设计思路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不搞“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的学习走向长篇作品阅读,在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迅的《故乡》《朝花夕拾》等文学名著。

总体构想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模块二:领悟表达模块三:口语交际与习作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生字与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事例中深刻解读人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读懂课文,要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总结各种描写方法,感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

单元教学流程第一部分教材学习预习与理解内容一、解读单元导语自读单元导语,想一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要点: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自主合作学习按预习提示要求预习课文(一)预习提示:1.遇到生字、新词要记忆并用各种方法理解。

2.读文时要思考每段讲了什么,全文讲了什么故事。

3.读文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完板本单元四篇课文,想一想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学生自主学文不再出示目标,以提示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再来自主学习。

1.教师辅导学生学习一个片段。

(1)朗读《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给自己眼前的画面命名,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想想作者写作时的情感。

(2)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3)分组学习。

《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那些画面?2.各小组学生交流后分别排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三、自由学习《一面》《有的人》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习《有的人》。

(1)激情导入。

(2)诵读全诗,自由表达。

四、拓展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相关主题的文章1.过渡导入: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

在儿子眼中,他是慈父;在学生眼中,他是严师;在朋友眼中,他是楷模;在陌生人眼中,他是榜样??让我们走近鲁迅,去认识这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先生吧!2.提出阅读要求。

3.学生自由阅读。

4.交流读书收获。

五、预习与理解检测1.字词检查,由组长考核。

2.课文大意:写在练习本上,各组交流,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3.质疑与解疑。

各组将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全班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统一讨论。

4.人物初印象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结合学习过程,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品味语言领悟表达一、回顾人物特点。

闰土: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二、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

1.出示《少年闰土》中的第一自然段,引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描写。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自由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找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一段文字,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他的面孔黄里透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虽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4.进一步梳理描写人物的方法。

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趣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以《一面》为例,深入探究。

1.跳读课文,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收获什么。

2.学生读书,仔细体会。

篇三:作家作品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

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8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