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积物和坡积物的特征
地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地貌:又称地形,指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内营力:指地球内能积累与释放引起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它不仅形成地表基本起伏,还影响外营力的作用性质与强度。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垂直、水平、褶皱和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
外营力:指在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受大气、水的运动及生物作用产生的营力,它对于塑造各种中、小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外营力作用通常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
气候地貌学:主要研究受气候控制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
(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构造地貌学:是研究地貌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向斜山、单斜山、背斜谷和向斜谷等,称为静态构造地貌,或称次生构造地貌。
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为动态构造地貌,或称活动构造地貌。
岩石地貌学: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外力剥蚀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沉积地貌学:根据沉积物的成因和结构来研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沉积地貌学。
应用地貌学:是应用地貌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与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和规划有关问题的学科(与国民经济建设、生产建设紧密结合)。
地貌学的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1)人作为地貌营力,其无意和有意(规划)对地貌过程和地貌的影响;2)资源评价,工程建设与规划。
、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变为松散的碎屑物,这种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为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叫风化。
残积物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以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它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但是其化学成分与母岩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又称残积相堆积物,是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一种成因类型。
、在垂直剖面上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这些残积物所组成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如残积土坡积土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一、土的成因类型特征根据土的地质成因,土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冰积及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等类型。
一定成因类型的土具有一定的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土层空间分布规律和一定的土类组合、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但同一成因类型的土,在沉积形成后,可能遭到不同的自然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1.残积土形成原因: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如在宽广的分水岭地带及平缓的山坡,残积土较厚。
工程特征:一般呈棱角状,无层理构造,孔隙度大;存在基岩风化层(带),土的成分和结构呈过渡变化。
工程地质问题:(1)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土层厚度、组成成分、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均匀性差,孔隙度较大;(2)建筑物沿基岩面或某软弱面的滑动等不稳定问题,原因原始地形变化大,岩层风化程度不一。
2.坡积土形成原因:经雨雪水洗刷、剥蚀、搬运,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上部与残积土相接。
工程特征:具分选现象;下部多为碎石、角砾土;上部多为粘性土;土质(成分、结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土层厚度变化大。
工程地质问题: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沿下卧残积层或基岩面滑动等不稳定问题。
3.洪积土形成原因:碎屑物质经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挟带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
山洪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沟谷口后,因水流流速骤减而呈扇形沉积体,称洪积扇。
工程特征:具分选性;常具不规划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近山前洪积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压缩性低;远山地带,洪积物颗粒较细、成分较均匀、厚度较大。
工程地质问题:洪积土一般可作为良好的建筑地基,但应注意中间过渡地带可能地质较差,因为粗碎屑土与细粒粘性土的透水性不同而使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沼泽地带,且存在尖灭或透镜体。
残坡积物的描述

残坡积物的描述1. 残坡积物啊,那可真是大自然的一种奇妙“馈赠”!就好像你去爬山,看到那些散落在山坡上的土石混合物,那就是残坡积物呀!比如说山脚下那一堆堆的,不就是吗?2. 残坡积物呀,就如同大地的“补丁”一样!你想想,那一片片的,是不是很像给大地补了一块又一块呢?像路边那些不平整的地方,很多就是残坡积物形成的呀!3. 残坡积物,简直是山坡的“装饰”呢!你看那山坡,要是没有残坡积物,得多单调啊!就好比一个人没穿好看的衣服一样。
你见过山上那些杂乱但又有点特色的堆积吧,那就是残坡积物的杰作呀!4. 残坡积物不就是山上的“小零碎”嘛!哎呀,你去野外的时候,是不是总能看到那些零零散散的土石呀,那可都是残坡积物哟!就像桌子上的小杂物一样,到处都是呢!5. 残坡积物可是山坡的“小伙伴”呀!它们总是不离不弃地陪着山坡。
你想想,那山坡要是没了残坡积物,是不是感觉少了点啥?就像你没了好朋友一样孤单呢!比如那座老是有土石滑落的山,不就是残坡积物在“捣乱”嘛!6. 残坡积物,那可是大地的“宝贝”呀!别小看它们哟!你看那些因为残坡积物而形成的独特地形,多有意思啊!就像你有个特别的玩具一样让人新奇,不是吗?7. 残坡积物啊,是大自然的“神秘礼物”呢!你不觉得它们很神奇吗?有时候一堆堆的,有时候一片片的。
就像你突然收到一个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的包裹一样让人好奇!比如那山谷里的那些土石堆,就是残坡积物带来的神秘呀!8. 残坡积物,简直是山坡的“小跟班”呀!它们跟着山坡到处跑。
你难道没发现有些地方的山坡特别“热闹”吗?那就是残坡积物在“捣蛋”呀!像那片总是土石滑落的边坡,不就是残坡积物的“杰作”嘛!9. 残坡积物呀,就是大地的“小脾气”!它们时不时地就出现一下。
你看那雨后的山坡,是不是有很多新的残坡积物呀?就像小孩子闹脾气一样让人又爱又无奈呢!比如那处刚被雨水冲下一堆土石的地方,就是残坡积物在发“脾气”啦!10. 残坡积物,是大自然的独特“印记”呀!没有它们,大自然就少了一份独特。
《地貌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地貌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整理地貌学XXX地貌学原理期末复整理绪论1、何为地貌?地貌学的定义是什么?答:地貌,又称地形,系固体地球表面(通常简称地表)起伏状态的总称。
地貌学,是研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固体地球表面的物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2、地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地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地貌形成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即在某种力(内营力或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物质的运动及其变化。
3、地貌研究的意义何在?(1)在于“地貌”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气-地、水-地、生-地之间的界面。
①地球表层系统通过该界面来发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地貌”还作为因素之一,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圈层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及其所谓的相互作用。
(2)地貌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地貌”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及一切活动的基地。
①可以在实践上为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环境管理、灾害预防、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服务。
②地貌可以为诸如农业方面、工程方面、矿产勘探方面提供更好的科学根据。
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1、什么叫风化作用?何为残积物?答:①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感化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变为疏松的碎屑物,甚至产生新的矿物。
这类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为风化感化。
(其结果:形成残积物和风化壳)。
②残积物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经过风化感化以后,残留在原地的疏松堆积物。
它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其化学成分与母岩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又称残积相堆积物,是第四纪陆相堆积的一种成因类型。
2、何为风化壳?甚么是红色风化壳(或砖红壤风化壳)?我国南北方风化壳的颜色为什么分歧?答:①风化带的深度由于风化作用的因素、方式和强度的不同而不同,从地表向地下依次出现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以致在垂直剖面上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
这些残积物所组成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
②红色风化壳是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感化举行到晚期阶段的产品。
地质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述题1.阶地的物质组成和在河流两岸的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阶地是分布在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
○2阶地由近河岸到远河岸,物质颗粒由粗到细。
○3土壤质地,由沙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
○4在近河岸,粗物质由于河流的负荷能力先沉积下来,而细物质能够被搬运到更远的地方而沉积在远河岸,经过一段时间的土壤发育后,由近河岸到远河岸一次发育为砂质和壤质。
○5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五级阶地回答)2.泥石流的成因,形成的堆积物特点及其治理措施。
(+2)①泥石流的概念:山区大规模的沟谷流水(山洪),有巨大的侵蚀与搬运能力,能夹带大量泥沙、岩屑和石块,甚至近似一种半固体的径流,当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大于10~15%时就叫做泥石流。
②成因:有充足的固体碎屑物质;充足的水源;合适的地形条件。
③形成的堆积物特点(分上、中、下游);④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包括营造防护林、采取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和采取牧业措施;○2工程措施:治水工程,如库、坝、引水渠、截流沟、导流和分流工程;○3治土工程:挡土墙、坡脚支护、护岸工程、拦泥坝;坡面工程,如排洪道、导泥渠、渡槽,以及附属建筑等;○4防止沟状侵蚀的措施:沟头的上部筑环装的沟和坎,并进行造林植草等,在沟口及沟内筑多级拦水坝。
此外,还应禁止乱砍乱伐,保护已建植被,避免在附近修建房屋等等3.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石英岩、闪长石、砂岩、泥岩和石灰岩分开。
(+1)鉴定方案主要根据其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点进行设计。
4.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磁铁矿、方解石、石膏和滑石分开。
5.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石英岩、花岗岩、闪长岩、砂岩、泥岩和石灰岩分开。
6.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磁铁矿、方解石、石膏和褐铁矿分开。
7.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石英、角闪石、方解石、黄铁矿和斜长石分开。
(精编资料推荐)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击物概念及区别

1、残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残积物(eluvium):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风化壳(weathered crust):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由残积物所组成的覆盖于地壳表面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weathered crust)。
因此残积物是风化壳的一部分,而风化壳则是岩石圈的一部分(1)残积物岩性:原岩岩屑(岩块、角砾、粉砂级颗粒);风化残余矿物(抗风化能力: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卤化物。
溶解度:食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石英。
地表新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和胶体矿物)(2)残积物(风化壳)结构构造:全风化带,半风化基岩带,未风化基岩带(3)残积物的特征:①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下伏基岩有密切的联系;②是基岩风化破碎后留在原地的风化物质,未经搬运磨圆,未经分选,不具层;③残积物经长期风化,所形成粘土矿物,常粘附在石英砂的表面;④残积物的结构等特征向下伏基岩逐渐过渡;⑤由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颗粒由细变粗(4)残积物类型:岩屑型残积物,硅铝-碳酸盐(或硫酸盐)型残积物,硅铝粘土型残积物,铁铝型残积物(5)古风化壳(paleo-weathered crust):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各种堆积物覆盖,而保留下来的风化壳称为古风化壳,在一定的地形构造条件下,可形成多层古风化壳土壤与残积物的区别:土壤是残积物的表层,经成土作用发育而成,即经有机酸对残积物发生生物化学作用,使土质富含腐殖质而具有肥力。
残积物与土壤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不具有肥力。
其次土壤形成速度比风化壳和残积物的形成快得多。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一个完整的风化壳,需要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而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形成土壤剖面只需几十年或几百年2、堆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崩塌堆积物: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击物概念及区别

1、残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残积物(eluvium):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风化壳(weathered crust):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由残积物所组成的覆盖于地壳表面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weathered crust)。
因此残积物是风化壳的一部分,而风化壳则是岩石圈的一部分(1)残积物岩性:原岩岩屑(岩块、角砾、粉砂级颗粒);风化残余矿物(抗风化能力: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卤化物。
溶解度:食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石英。
地表新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和胶体矿物)(2)残积物(风化壳)结构构造:全风化带,半风化基岩带,未风化基岩带(3)残积物的特征:①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下伏基岩有密切的联系;②是基岩风化破碎后留在原地的风化物质,未经搬运磨圆,未经分选,不具层;③残积物经长期风化,所形成粘土矿物,常粘附在石英砂的表面;④残积物的结构等特征向下伏基岩逐渐过渡;⑤由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颗粒由细变粗(4)残积物类型:岩屑型残积物,硅铝-碳酸盐(或硫酸盐)型残积物,硅铝粘土型残积物,铁铝型残积物(5)古风化壳(paleo-weathered crust):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各种堆积物覆盖,而保留下来的风化壳称为古风化壳,在一定的地形构造条件下,可形成多层古风化壳土壤与残积物的区别:土壤是残积物的表层,经成土作用发育而成,即经有机酸对残积物发生生物化学作用,使土质富含腐殖质而具有肥力。
残积物与土壤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不具有肥力。
其次土壤形成速度比风化壳和残积物的形成快得多。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一个完整的风化壳,需要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而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形成土壤剖面只需几十年或几百年2、堆积物(风化和重力地貌)崩塌堆积物: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残积物,洪积物,坡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冰渍物的特征及如何在野外辨认

残积物是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另一部分则被降水和风所带走,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
由于残积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一般呈棱角壮,无层理构造。
而且由于其中细小颗粒往往被冲刷带走,故孔隙度大。
洪积物简称由洪水堆积的物质,它是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
洪积物是山区溪沟间歇性洪水挟带的碎屑物质,一般堆积在山前沟口。
属快速流水搬运,因此一般颗粒较粗,除砂、砾外,还有巨大的块石,分选性也差,大小混杂。
因为洪流搬运距离不长,碎屑滚园度不好,多呈次棱角状。
层理面不清,斜层理和交错层理发育。
坡积物是泥沙被坡面水流冲刷,一般在坡麓堆积下来,称为坡积物,坡积物的分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当坡面的倾斜坡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沿斜坡向下流动时给了泥沙一个起始的冲击力,使它脱离不稳定的静止状态,开始滚动,重量越大,滚动越远,泥沙粒径变化从坡顶到坡脚愈来愈粗。
第二种,坡面的倾斜坡度比较小,水流作为介质,挟带坡面泥沙向下流动,颗粒越细带得越远。
坡积物的物质来源是附近的山坡,由于搬运距离比较短,其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很差,分选性也不太好。
冲击物:
湖积物由湖泊的静水沉积而成,湖积物早期为高矿化度湖水淹没或
浸渍。
随着湖泊退缩,气候干早,蒸发作用强烈形成
风积物是由风作为搬运动力,将碎屑物由风力强的地方搬运到风力弱
的地方沉积下来的土。
风积土生成不受地形的控制,我国的黄土就是
典型的风积土。
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带。
冰渍物是由于常年结冰产生的残留物。
冰渍多生成于高海拔寒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积物和坡积物的特征
残积物和坡积物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或岩石堆积,它们在成因、成分和特征上有所不同。
残积物是指岩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后,残留原地的碎屑物。
它们的特点是成分简单,通常与基岩相同或为粘土,含基岩棱角状碎屑,无沉积构造,但因风化差异可能有垂直分层现象。
残积物的粒度和成分主要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颗粒不均匀,棱角分明。
由于这些特点,残积物的工程特性通常是表层土壤层孔隙率大,压缩性高,强度低。
而其下部常常是夹碎石或砂粒的粘性土或是被粘性土充填的碎石土、砂砾土,具有较高的强度,但需注意可能的不均匀沉降。
坡积物则是指由雨水或融雪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移动,将风化剥蚀的碎屑物由地表带到斜坡后沉积下来形成的堆积物。
坡积物的成分简单,主要由粘土、砂和小角砾组成,化学沉积物较少。
其碎屑颗粒呈棱角状,磨圆和分选较差,有弱的沉积层理,且层理与坡向相同。
总的来说,残积物和坡积物都是地表风化和侵蚀作用的结果,它们在成分、粒度和工程特性上存在差异。
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需要考虑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