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目标导向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企业信 息化 的性 质、应用范 源 的使用者 , 既企业所有员工 , 所以企 个层面 : 生产层 的企业信息化 、 管理层 重大意义。员工 知识水平指标 由企业
基础 ,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 围及影响划分 ,企业 信息 化可分为三 业 员工 知识水平对企业信息化评价有
陈述主要包含信息化 建设 的理 由 、 目
RS =RD R P为 企业 员工 知识水 平 S
企业信 息化 的认 知指 的是企业不
否实现 了信息化 规划 中制 定的 目标 ? 实施和控制 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战略 同层面的员工对于信息化 达成统一 的 能否达到带动工业 化的 目的?与 同类 则是实现信息化 战略 目标 的途径或解 认识的过程 。对 企业 信息 化的全面认
从某种意义上讲 , 也是一种 目 知 主要 包括对 企 业 信息 化 本质 的认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 比会处于怎样的 决方案 ,
入与产 出,这都涉及到一个评估 的议
企业信息化 目标的多层 次给信息 部 门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知 、核心岗
题。 在我国, 对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成功 化评价带来了难度。在 企业 信息 化评 位 员工对企业信息化 的认知构成了企 定义和评价一直是信息化研究领域最 价 中,如果 以不同级 别的信息化 目标 业 信息化认 知指标体 系的 主要内容 。 具挑战的问题 之一 。由于没有一套 比 作为评价的标准 ,会产 生差异很大 的 对不 同层次 的员工的认知指标如下 :
径 。在国家提 出以 “ 信息化带动工业 展方向和结果 ,企业信息化的战略 目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的方式。
化” 的大背景下, 企业信息化肩负着更 标是介于远景 目标和 战略之间的中长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RYL 项— — 信 息 化 各 种 软 件 应 用 的 得 分 ( 见 表 Q单 详
2。 )
表 2
应 的 办公自 管 息 制 源 计 机辅 用 动 理信 遗资 算 计算 计 机辅 制 机辅 算 助 柔性 造
由 于 企 业 的 信 息 化 规 划 和 建 设 是 一 个 不 断 改
( 电子 邮 件 装 备 率 。 企 业 电子 邮 件 信 箱 总 数 4) 与 企业 员 工 总数之 比。其 计 算 公 式如 下 :
× 1 00%
进 、 步 提 高 的 过 程 , 应 的 软 件 应 用 模 块 也 可 根 据 逐 相 企 业 的 实 际 情 况 逐 步 推 行 。 为 了 反 映 企 业 信 息 化 建
( ) 真 机 装 备 率 。 企 业 传 真 机 总 装 机 数 与 企 2传 业 员工 总数 之 比。其计 算 公 式 如下 :
备事 × 1 00%
( ERP) 他 们 又 大 体 上 包 含 了 办 公 自 动 化 系 统 。 ( oA)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I 、 造 资 源 计 划 系 统 、 M S) 制
设 的 软 件 模 块 应 用 的 情 况 , 以 用 信 息 化 软 件 应 用 可
( 网 络 装 备 率 。 企 业 联 网 计 算 机 总 数 与 企 业 5) 计算 机总 数 之 比。其 计 算 公式 如 下 :
事 ×1 00%
指 数 这 个 指 标 。其 计 算 方 法 如 下 :
企 业 中信 息 化设 备很 多 , 据 中国企 业 的现 状 , 根
值 , 同 的企业 可 用专 家 咨 询法 确 定相 应 的数 值 。 不 二 、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软 件 应 用 iz 指 标 企 :价 , l
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指标说明

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指标说明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是评估一个组织或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自己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信息化评测体系由多个指标组成,每个指标都有其具体的含义和评估方法。
下面将对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的常见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信息化战略目标指标信息化战略目标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在信息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水平。
包括信息化规划的长远性、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战略目标的明确性和实施可行性等方面。
2.信息化投入指标信息化投入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水平。
包括信息化预算占比、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更新率以及人员培训费用等方面。
3.信息系统建设指标信息系统建设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水平。
包括信息系统的功能完备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4.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程度等方面。
5.信息化人才指标信息化人才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内部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水平。
包括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和专业技能、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以及员工信息素养的提升等方面。
6.信息化应用指标信息化应用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包括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性、应用效果和创新性等方面。
7.信息化管理指标信息化管理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化活动的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规范性、项目实施的效果和效率、对信息化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等方面。
8.信息安全指标信息安全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信息安全的保障水平。
包括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措施以及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等方面。
9.信息化服务指标信息化服务指标主要衡量组织对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包括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用户满意度和投诉反馈以及信息化服务创新等方面。
以上是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的一些常见指标,每个指标都反映了组织在不同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修改)

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这里介绍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得一个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共22项,如表9—1所示。
表9—1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得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程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得地位:最高领导者就是一把手,得lOO分:就是二把手得70分;就是三把手,得50分;就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得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B:CIO得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计算方法:若A为0分,则该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A+B得分为该要素得得分。
(3)信息化规划与预算得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得信息化规划,得0分。
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得信息化预算,得0分。
计算方法:将A与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得得分相加除以3。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信息化投入总额得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什、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得直接费用)、通信设备投入(通用设备、维护费用投入)。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近三年平均得本企业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100%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得,可以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计算机拥有量得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得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与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含)以上得PC机。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本企业拥有得能够正常运转得计算机总量/员工总数)×1004、网络性能水平(分)企业网络得出口带宽小于128K(含)得30分:在128K~512K(含)之间得50分:在512K~2M(含)之间得7O分;在2M~10M(含)之间得80分;在10M~100M(含)之间得90分;在100M以上得100分。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
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可以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
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可以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测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测算方
法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企业信息化功能和技术对企业信息化要求进行衡量和分析的标准,包括信息化投入、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与服务、管理与运营五大方面的指标。
信息化投入方面的指标包括:投资规模比重、资源投入特征等。
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包括:网络设施状况、信息安全设施、管理设施文化等。
信息系统与技术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系统使用规模、影响度和平台技术发展水平等。
应用与服务方面的指标包括:业务信息的存储效率、流程信息化的程度等。
管理与运营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度、业务运营的质量及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等。
根据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测算方法,企业首先要定义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和试验方法来获得被评估部门当前信息化现状,然后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来衡量和分析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获得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概述

特网的出现和应用 的普及 . 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 信 济的各个领域 . 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产业发展水平为 主要特 征的综合 国力竞争 日趋激烈 .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 和社会 进 步带来极 为深刻的影响 .引起 了世界各 国的普遍关
[ 关键 词 ] 企业信 息化 : 评价指标体 系; 权重设计; 方法 评价
d i1 .9 9ii n 17 o: 0 3 6 /. s . 6 3—0 9 . 0 0 1 . 2 s 1 4 2 1 . 10 9
[ 中图分类号 】F7. F7. 2 0 ;22 7 5
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 142 1)107 —4 6 3 09 ( 01 04 0 0 -
、
企业 信息化 评估 的意义
2 世纪 。 1 随着信息技术加速发展 , 息产业 蓬勃兴 信 起. 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 , 人类 正经历着有史 以来最 为 广泛和深刻的变化 . 以前所 未有 的速度进入一个全新 并 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的一个明显特 征. 是迅速发展 的信息化催生 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 的一 注 。 在信息化蓬勃发展 的大背景下 . 要建设有效益的信 系列新兴产业 .同时也为无数传统产业 注入 了新的活 息化 . 全面提高企业 管理 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 。 需要科 力. 加快经济全球化和进入新经济时代 的进程 。随着因 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如何对企业信息化的成绩进 [ 稿 日期 】0 9 l一 3 收 20一O2 行正确科学的评估 . 已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亟待解 既保证 日常运营 , 也防止物资积压对 流动 数据大多是来 自其他业务系统 . 经过对笔者所在 医院信 物 资储备率 . 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 , 并结合合 同管理实际业务 , 设计 资金 的占用 了系统集成总体架构 。 如图 3所示 。 4 总 结 本文在 医院行业 实际管理现状基础之上 . 结合信息 化技术手段和风险管理理论 . 出建设合同管理信息系 提 统 ,通过 良好的结构设计形成 了较为完整的系统方案 , 可以有效实现对 医院合同执行情况 的动态监控 、 对执行 风险的有效管控和对经济效益的实时分析 。 在今后的工 作 中. 我们将在合同范本属性的规范化 和信息系统安全 图 3 系 统 集 成 架 构 性方 面做进一 步研究 .使 系统能更好地为医 院管理服 在 系统集成 总体架构 中 .面对多样化 的系统间集 务 成, 实现灵活 、 规范的数据集成平 台是集成 的重点 , 我们 将通过建立数据集成平 台来实现 : 主要参考 文献 与财务系统进行集成 . 实现对财务系统有关数据的 1 黄丽红 , 黄长全 , 素鹏. 业全 面风险管 理基础 [ . 京 : 际文化出 李 企 M]北 国 抽取并 分析 . 同时可依据合同管理 中分析的有关数据反 [] 版 公 司.o 8 2o. 馈财务 系统 . 实现对重要经济指标 的分析并及 时发现财 []Woklw Ma ae n olin hWoklw R frneMo e [ . 2 rf ngmetC aio. e rf e e c d lR] o t T o e 务和合 同风险点 19. 9 4 与 HI S系统 的集成 主要 为 实时获 取 主营 业务 数 [] 3 喻洪平 . 息技 术 在 医院 管理 中 的应用 与研 究 []武汉 : 汉理 工 大 信 D. 武 学 .0 6 20. 据. 作为分析合 同有关指标 的重要数据 等. J_ 与物资管理系统的集成主要是获得库存物资情况 . [] 4 李世俊 , 关 于大 型医疗 设备 经济效 益分 析系统 的研 究[]国际卫 生 装备 .0 9 3 ( ) 2 0 .0 2 . 并对合 同签订 的物资采购情况进行分析 . 可以有效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IT和信息管理投资占比:衡量企业对于IT和信息管理的投资水平。
这个指标可以考虑企业在IT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
入比例。
2.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衡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包括企业
在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等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程度。
3.信息系统效率:衡量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包括用户响
应时间、系统故障率、系统维护成本等指标。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包括信息系统的
安全等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培训等指标。
5.信息化管理水平: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管理、IT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果:衡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
包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信息资源共享和流通等指标。
7.信息化支撑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化的支撑能力。
包括信息技术人员
的素质、信息技术开发能力、IT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不
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重视和侧重点。
在设计和使用指
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管理体系,以及行
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企业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通
过测量、分析和改进,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信息化投资,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