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外部中断实验(附C语言程序)
外部中断计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单片机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和触发条件。
2. 掌握如何通过外部中断实现计数功能。
3. 学习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
4. 提高单片机编程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单片机:80C512. 开发工具:Keil uVision3. 实验电路:按键、LED灯、单片机及其相关外围电路三、实验原理外部中断是指单片机通过外部引脚接收到的中断信号,使得CPU暂停当前程序,转而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本实验通过外部中断实现计数功能,具体原理如下:1. 将单片机的某个外部引脚(如P3.2)设置为外部中断0(INT0)的触发引脚。
2. 在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中,设置一个计数变量,每次中断发生时,计数变量加1。
3. 将计数变量的值通过LED灯显示出来,以观察计数过程。
四、实验步骤1. 创建Keil uVision项目,并添加80C51固件库。
2. 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初始化外部中断0,设置中断触发方式为下降沿触发。
- 初始化定时器,用于产生中断。
- 编写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实现计数功能。
- 编写主函数,用于设置单片机的工作状态和显示计数结果。
3. 编译并下载程序到单片机。
4. 连接实验电路,包括按键、LED灯和单片机及其相关外围电路。
5. 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计数功能是否实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按下按键,LED灯显示的计数值加1。
2. 分析:- 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被正确调用。
- 计数变量在每次中断发生时加1。
- LED灯能够正确显示计数结果。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外部中断实现计数功能,验证了单片机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
2. 通过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掌握了中断编程方法。
3.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中断服务程序编写错误、程序编译错误等,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最终解决了问题。
4.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单片机编程和调试能力,加深了对单片机外部中断的理解。
80c51单片机外部中断初始化步骤

80C51 单片机外部中断初始化的步骤如下:
1. 设置中断优先级:通过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IP 来确定中断的优先级。
可以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以确定中断的响应顺序。
2. 允许中断:通过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IE 来允许相应的中断源。
将对应中断源的使能位设置为1。
3. 设置触发方式:通过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 来选择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
可以选择低电平触发、下降沿触发或上升沿触发。
4. 配置中断向量:中断向量是指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可以通过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Interrupt Vector Table(中断向量表)来指定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这些步骤是80C51 单片机外部中断初始化的一般流程。
具体的实现方式可能会因不同的单片机型号和编译器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编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硬件连接来进行相应的配置。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C语言版)-第5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5.2.5 中断允许控制
例5-1 假设允许INT0、INT1、T0、T1中断,试 设置IE的值。 (2)汇编语言程序 按字节操作: MOV IE,#8FH 按位操作: SETB EX0 ;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 SETB ET0 ;允许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 SETB EX1 ;允许外部中断1中断 SETB ET1 ;开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 SETB EA ;开总中断控制位
IP (B8H)
D7 —
D6 D5 D4 D3 D2 D1 D0 — PT2 PS PT1 PX1 PT0 PX0
P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T2设置1则T2为高优先级,PT2设置0则T2为 低优先级。 后面各位均是如此,设置1为高优先级,设置0 为低优先级,不再一一赘述。 PS:串行口的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T1:定时器/计数器1的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X1:外部中断1的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T0:定时器/计数器0的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X0:外部中断0的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5.2.4 中断请求标志
4.定时器/计数器T2中断请求标志
T2CON D7 D6 D5 (C8H) TF2 EXF2 D4 D3 D2 D1 D0
EXF2: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触发中断请求标志 位。T2以自动重装或外部捕获方式定时、计数,当 T2EX(P1.1)引脚出现负跳变时,TF2由硬件置1, 向CPU请求中断,CPU响应中断后,EXF2不会被硬 件清0,需要在程序中以软件方式清0。
5.2.3 外中断触发方式
TCON格式如下: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IT0=1,外中断0为下降沿触发 CPU在每一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对P3.2引 脚采样,若上一个机器周期检测为高电平,紧挨着 的下一个机器周期为低电平,则使IE0置1。 IT1:外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功能同IT0
单片机C语言函数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

单片机_C语言函数_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在开始写中断函数之前,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中断的意思(学习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同学,没学过单片机,也应该知道),我们在这里就不讲了,首先来回忆下中断系统涉及到哪些问题。
(1)中断源: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
(8051有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这两个低电平有效,上面的那个横杠不知道怎么加上去))(2)中断响应与返回:CPU采集到中断请求信号,怎样转向特定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并在执行完之后返回被中断程序继续执行。
期间涉及到C PU响应中断的条件,现场保护,现场恢复。
(3)优先级控制:中断优先级的控制就形成了中断嵌套(8051允许有两级的中断嵌套,优先权顺序为INT0,T0,INT1,T1,串行口),同一个优先级的中断,还存在优先权的高低。
优先级是可以编程的,而优先权是固定的。
80C51的原则是①同优先级,先响应高优先权②低优先级能被高优先级中断③正在进行的中断不能被同一级的中断请求或低优先级的中断请求中断。
80C51的中断系统涉及到的中断控制有中断请求,中断允许,中断优先级控制(1)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2)中断控制寄存器:定时和外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包括T0、T1,INT0、INT1),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具体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标志位,在这里不讲了,所有书上面都会讲。
在这里我们讲下注意的事项(1)CPU响应中断后,TF0(T0中断标志位)和TF1由硬件自动清0。
(2)CPU响应中断后,在边沿触发方式下,IE0(外部中断IN T0请求标志位)和IE1由硬件自动清零;在电平触发方式下,不能自动清楚IE0和I E1。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100例-单片机c语言编程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100例-单片机c语言编程51单片机C语言编程100例在嵌入式系统领域,单片机是常用的硬件平台之一。
而C语言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能够为单片机编程提供更高的效率和便利性。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100个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技巧和应用方法。
一、LED灯控制1. 实例介绍:通过控制51单片机的IO口输出,实现对LED灯的亮灭控制。
2. 实例代码:```#include <reg51.h>sbit LED = P1^0; // 定义P1口的第0位为LEDvoid main(){while(1){LED = 0; // LED灯亮delay(1000); //延时1秒LED = 1; // LED灯灭delay(1000); //延时1秒}}```二、数码管显示1. 实例介绍:使用数码管显示数字0-9,并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效果。
2. 实例代码:```#include <reg51.h>unsigned char code DispTab[]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sbit WeiDu = P1^2;sbit DUAN = P1^0;void delay(unsigned int t){unsigned int i;while(t--)for(i=0;i<125;i++);}void main(){unsigned int i;while(1){P0 = DispTab[i]; // 显示数字iDUAN = 1; //点亮段码DUAN = 0; //关闭段码P0 = ~(0x01 << i); // 选择数码管的位 WeiDu = 0; // 打开选通位WeiDu = 1; // 关闭选通位delay(100); // 延时100msi++;if(i > 9) i = 0;}}```三、外部中断1. 实例介绍:使用外部中断,当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触发中断程序。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的中断的原理、中断的设置,掌握中断的处理及应用2.掌握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学会使用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内容:一.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设计实验1.计数功能:用定时器1方式2计数,每计数满100次,将P1.0取反。
(在仿真时,为方便观察现象,将TL1和TH1赋初值为0xfd,每按下按键一次计数器加1,这样3次就能看到仿真结果。
)分析:外部计数信号由T1(P3.5)引脚输入,每跳变一次计数器加1,由程序查询TF1。
方式2有自动重装初值的功能,初始化后不必再置初值。
将T1设为定时方式2,GATE=0,C/T=1,M1M0=10,T0不使用,可为任意方式,只要不使其进入方式3即可,一般取0。
TMOD=60H。
定时器初值为X=82-100=156=9CH,TH1=TL1=9CH。
程序:#include<REGX51.H>void main(){P1_0=0;TMOD=0x60;TH1=0xFD;TL1=0xFD;ET1=1;EA=1;TR1=1;while(1){}}void timer1_Routine()interrupt3{P1_0=~P1_0;}实验2.中断定时使用定时器定时,每隔10s使与P0、P1、P2和P3端口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闪烁10次,设P0、P1、P2和P3端口低电平灯亮,反之灯灭。
分析:中断源T0入口地址000BH;当T0溢出时,TF0为1发出中断申请,条件满足CPU响应,进入中断处理程序。
主程序中要进行中断设置和定时器初始化,中断服务程序中安排灯闪烁;TL0的初值为0xB0,TH0的初值为0x3C,执行200次,则完成10s定时。
实验要求:完成计数实验和中断计数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
程序:#include<REGX51.H>#include"Delay.h"int i;int j=0;void main(){ P1=0; P2=0;P3=0; P0=0; TMOD=0x01;TH0=0x3C;TL0=0xB0;ET0=1;EA=1;TR0=1;while(1) {}}void timer0_Routine()interrupt1 {TH0=0x3C;TL0=0xB0;j++;if(j>=150){ j=0; for(i=0;i<20;i++){P1=~P1;P2=~P2;P3=~P3;P0=~P0;Delay(200); } }}实验分析:心得体会:。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中断系统

2019/7/29
15
TF1(TCON.7):T1溢出标志位 当T1计满溢出时,由内部硬件置位; 中断响应后自动清0。
TF0:T0溢出标志位 功能同TF1。
2019/7/29
16
TR0:定时/计数器T0允许(启/停)控制位 TR0=1,定时器T0立即开始计数; TR0=0,定时器T0立即停止计数; TR1作用同TR0。 TR0和TR1状态可由用户通过程序设定。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TCON可位寻址。复位后TCON=00H。
2019/7/29
12
IT0:外中断0触发方式设置位
IT0=0,外中断0为低电平触发
IT0=1,外中断0为下降沿触发 IT1:外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
功能同IT0。
2019/7/29
13
IE1:外中断1中断请求标志位 外部中断1引脚有请求信号置1; IE1的清0方式问题:与外中断的触发方式
—
—
—
PS
PT1 PX1 PT0 PX0
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2019/7/29
29
6.4 中断处理过程
一、中断响应条件
(1)中断源有中断请求; (2)中断总允许位EA=1; (3)发出中断请求的中断源的中断允许 控制位为1。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若有下列任 何一种情况存在,不能响应中断。
2019/7/29
2019/7/29
10
CPU主要是通过请求标志寄存器 (TCON、S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 优先级寄存器(IP)对中断源进行管理。
2019/7/29
STM32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案例教程 第4章 STM32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及定时器

STM32中断相关的概念
3.中断屏蔽
中断屏蔽是中断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过设置相应的中断屏蔽位,禁止CPU响应 某个中断,从而实现中断屏蔽。 中断屏蔽的目的:是保证在执行一些关键程序时不响应中断。 对于一些重要的中断请求是不能屏蔽的,如重新启动、电源故障、 内存出错、总线出错等影响整个系统工作的中断请求。 因此,根据中断是否可以被屏蔽划分,中断可分为可屏蔽中断 和不可屏蔽中断两类。
第4章 STM32单片机的 中断系统及定时器
第4章 STM32单片机中断系统及定时器
内容提要:
介绍了STM32单片机的中断系统、中断基本的概念、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外部中断及中断使用步骤,还 描述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的分类及相关寄存器的使用 方法,介绍了中断控制向量NVIC和外中断EXTI,并在例题 提供相应的中断程序,演示了外部中断控制LED。
名称
地址
优先级类 型
说明
—
0X00—0000 —
保留
复位
NMI
0X00—0008 固定
不可屏蔽中断,RCC 时钟安全系 统(CSS)连接到 NMI 向量
HardFault MemManage BusFault UsageFault
SVCall DebugMonitor — PendSV SysTick WWDG
内容安排
中 中断 断控 系制 统器
外 部 中 断
定 时 器
计 数 器
NVIC
第4章 中断系统及定时器
STM32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STM32中断相关的概念 2.了解STM32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 3.了解STM32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外部中断实验(附c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外部中断的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方法,会用外部中断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二、实验内容
8051C51单片机P2.0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P2.1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ED2,P3.2接一个开关、P3.3接一个开关要求实现以下功能:
(1)合上、P3.3断开时LED1闪烁
(2)P3.2断开、P3.3合上时LED2闪烁
(3)P3.2合上后(不断开)再合上P3.3,LED1闪烁LED2不闪烁
(4)P3.3合上后(不断开)再合上P3.2,LED2不闪烁LED1闪烁
试编写C语言和汇编语言程序
使用自然优先级就可以
也可 XO 高级X1低级PX0=1 PX1=0
四、实验电路
五、参考程序(自己完成)
C程序:
Include<reg52.h>
Sbit P2_0=P2^0;
Sbit P2_1=P2^1;
Sbit P3_2=P3^2;
Sbit P3_3=P3^3;
void delay02s(void) //延时0.2秒子程序
{
unsigned char i,j,k;
for(i=20;i>0;i--)
for(j=20;j>0;j--)
for(k=248;k>0;k--);
}
Void main
{
EA=1;
EX0=1;
EX1=1;
ITO=1;
IT1=1;
PX0=1;
PX1=0;
While(1);
}
Void int0(void) interrupt 0 { if(!P3_2)
{
While(1)
{
P2_0=1;
delay02s();
P2_0=0;
delay02s();
}
}
}
Void int1(void) interrupt 2 { if(!P3_3)
{
While(1)
{
P2_1=1;
delay02s();
P2_1=0;
delay02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