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讲解
腐蚀与防护

定义1、腐蚀:腐蚀是材料受环境介质的化学、电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的损坏或变质现象。
2、钝化现象:电化序中较活泼的金属,应较易于被腐蚀。
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较活泼的金属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介质中都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这是因为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钝化膜,使金属由活化态变为钝化态,这一现象称为钝化现象。
金属通过与钝化剂相互作用在开路状态发生钝化称为自钝化。
3、Flade电位:Flade电位指当用阳极极化使金属处于钝化状态后,中断外加电流,这时金属的钝化态就会消失,金属由钝化态变回到活化态。
在钝化—活化转变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上,到达活化电位前有一个转折电位或特征电位,这个电位就叫弗莱德电位。
(电位愈正,金属丧失钝态的倾向越大;反之,电位越负,金属易保持钝态,即钝化膜越稳定)4、点蚀:点蚀又称小孔腐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表面的很小范围内并深入到金属内部的小孔状腐蚀形态,蚀孔直径很小,深度深。
5、缝隙腐蚀:是有电介质存在,在金属与金属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构成狭窄的缝隙内,介质的迁移受到阻滞时而产生的一种局部腐蚀形态。
6、电偶腐蚀:又称接触腐蚀或异(双)金属腐蚀。
在电解质溶液中,当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电导通)时,电位较负的贱金属腐蚀被加速,而电位较正的贵金属受到保护,这种现象就叫做电偶腐蚀。
7、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粒边界或晶界附近发生腐蚀,使晶粒之间丧失结合力的一种局部破坏的腐蚀现象。
8、选择性腐蚀:是指在多元合金中较活泼组分的优先溶解,这个过程是由于合金组分的电化学差异而引起的。
绪论P5材料的分类:1、对于金属材料,根据产生腐蚀的环境状态,可以将腐蚀分为:(1)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淡水和海水腐蚀、微生物腐蚀。
(2)在工业环境介质中的腐蚀:在酸性溶液中的溶液;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在盐类溶液中的腐蚀;在工业水中的腐蚀;在熔盐中的腐蚀;在液态金属中的腐蚀。
根据腐蚀形态可将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全面腐蚀:均匀的全面腐蚀、不均匀的全面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讲义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讲义一、金属腐蚀的危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无处不在。
从小小的螺丝钉到庞大的桥梁建筑,金属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一个“敌人”始终威胁着金属的稳定存在,那就是腐蚀。
金属腐蚀会带来诸多严重的危害。
首先,它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强度降低,使得原本坚固的结构变得脆弱不堪。
比如,一座长期遭受腐蚀的桥梁,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坍塌,造成无法估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其次,腐蚀会增加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工厂里的机器设备如果经常受到腐蚀,就需要频繁地进行维修,甚至提前更换,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再者,金属腐蚀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一些腐蚀产物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它们进入土壤、水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要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电化学。
简单来说,电化学就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一门科学。
当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就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这主要包括两种常见的类型: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通常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发生。
以铁为例,铁会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Fe 2e⁻= Fe²⁺。
同时,空气中的氧气在水的作用下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O₂+ 2H₂O + 4e⁻= 4OH⁻。
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再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最终形成铁锈。
析氢腐蚀则常见于酸性较强的环境。
还是以铁为例,铁失去电子:Fe 2e⁻= Fe²⁺,同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2H⁺+2e⁻= H₂↑。
三、影响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因素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速率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金属本身的性质。
不同的金属在相同的环境中,腐蚀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例如,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很容易生锈,而金则几乎不会被腐蚀。
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失去电子。
其次是环境因素。
湿度、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对腐蚀产生重要影响。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引言:金属材料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然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化学腐蚀的影响,而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性能下降、损坏甚至失效。
因此,了解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其防护对于延长材料寿命、提高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化学腐蚀行为1. 腐蚀机理金属腐蚀主要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的。
在电化学腐蚀中,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形成电荷传递过程,导致金属离子溶解和产生腐蚀产物。
2. 影响因素电化学腐蚀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状态、溶液环境等。
其中,溶液环境的酸碱度、温度、溶解氧含量等因素对金属腐蚀具有重要影响。
3. 腐蚀类型金属腐蚀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常见的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均匀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均匀溶解,而局部腐蚀则是指局部区域发生腐蚀。
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受到应力作用下发生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防护方法1. 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金属材料是防护的首要措施。
不同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不同,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更好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来减轻腐蚀问题。
2.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来改变金属表面的状态,形成保护层来防止腐蚀的产生。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等。
3.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物质,可以减缓金属腐蚀速率的发展。
常见的缓蚀剂包括钝化剂、缓蚀剂添加剂等。
4.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变为阴极,从而减少其腐蚀速度。
常见的阴极保护方法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5. 涂层保护将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抗腐蚀的涂层,形成保护层来防止金属腐蚀。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等。
三、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应用举例1.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钢铁作为常见的金属材料,其电化学腐蚀问题尤为突出。
可以通过合金化、阴极保护等方式来减缓钢铁腐蚀速率。
2. 铜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铜及其合金在湿润环境中易受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6
● 介质成分:介质中的盐分、酸、碱、盐等成分可以影响金属的电化学性质,从而影响腐蚀速率。例如, 酸性介质通常会加速钢铁的腐蚀
7 ● 流速:流速的增加会导致金属表面与周围介质的交换速率增加,从而加速电化学腐蚀的进程
为了防止和减缓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可以 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防护方法
● 涂层保护: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耐腐蚀 材料,如油漆、树脂、橡胶等,以隔离金 属表面与周围介质的接触,从而防止腐蚀 的发生 ● 缓蚀剂:向介质中添加能够降低腐蚀速 率的物质,如酸碱中和剂、阻垢剂等。这 些物质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 阴极保护:通过向金属表面施加电流或 使其成为原电池的阴极,以减缓或防止金 属表面的腐蚀。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保护埋 地管道、船舶、建筑物等
● 阳极保护:通过将金属表面处理成阳极 状态,使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氧化膜, 从而防止进一步的腐蚀。这种方法通常用 于保护铝、镁等较活泼的金属材料
● 选用耐腐蚀材料:根据具体应用场合选 择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如不锈钢、钛 合金等,以降低腐蚀速率
● 控制环境因素:对于高温、高湿、恶劣 环境下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环 境因素对腐蚀的影响,如加装空调、除湿 设备等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产生电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 金属表面的腐蚀逐 渐扩大,最终导致 金属结构的破坏
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和进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温度、湿度、介质成
1 分、流速等。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 金属材料的性质:不同金属材料对电化学腐蚀的敏感性不同。例如,较活泼的金属如铁、铝、镁等容
2 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铂等则不易受腐蚀
5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一二
思考感悟 电化学防护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电化学防护的实质是把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或电 解池的阴极,不参与电极反应,从而不被氧化。
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
中性或碱性
性较强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
反应
负极:Fe-2e- Fe2+
式(以 2Fe+3Cl2 铁腐蚀 2FeCl3
为例)
正极:2H2O+O2+4e4OH-
正极:2H++2eH2↑
联系
两种腐蚀往往同时发生,只是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 更普遍,危害更大
特别提醒只有在金属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可能发生 析氢腐蚀,位于氢之后的金属只能发生吸氧腐蚀。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点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此类题目。 ①正确地判断出金属腐蚀是化学腐蚀还是电化学腐蚀。 ②如果是电化学腐蚀,判断出正、负极,一般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被腐蚀,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被保护。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金属腐蚀快慢的比较 【例题2】 如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 顺序为( )
三、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金属的防护方法
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将还原性较强的金属作为保护极与被保护金属相连构成原电池, 还原性较强的金属将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损耗,被保护金属 作为正极就可以避免被腐蚀。这种保护法牺牲了阳极保护了阴极。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让其成为阴极,而将外 加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到惰性电极上,让其成为阳极。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知识清单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清单一、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概念1、电化学腐蚀的定义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发生原电池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2、电化学腐蚀发生的条件电化学腐蚀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二是金属表面形成了原电池。
3、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闭合回路组成。
在电化学腐蚀中,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其他导体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二、常见的电化学腐蚀类型1、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以析氢腐蚀为主。
例如,钢铁在酸性环境中,铁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²⁺;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 H₂↑。
2、吸氧腐蚀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
以钢铁为例,铁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²⁺;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与水结合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₂+2H₂O + 4e⁻= 4OH⁻。
三、影响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因素1、金属的活泼性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例如,在常见金属中,钾、钠、钙等金属非常活泼,容易被腐蚀。
2、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浓度等都会影响电化学腐蚀的速率。
一般来说,酸性越强、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
3、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也会加快。
4、氧气浓度在吸氧腐蚀中,氧气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
四、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危害1、经济损失金属的腐蚀会导致金属制品的损坏和失效,需要频繁更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桥梁、船舶、管道等的腐蚀维修费用高昂。
2、安全隐患金属结构的腐蚀可能会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比如,飞机零部件的腐蚀可能会影响飞行安全。
3、资源浪费大量金属因腐蚀而报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例如,将钢铁制成不锈钢,通过添加铬、镍等元素改变其内部结构,增强抗腐蚀能力。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法>有一般防腐条件保护>无防腐条件
①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 正极或电解池的阴极而受到保护。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③改变金属内部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
自行车的金属部件采用了什么样的防护措施?
镀铬
烤蓝 烤漆
涂机油
涂凡士林
镀锌
4.下列各情况,在其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5)>(2)>(1)>(3)>(4)
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钢铁生锈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十一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一组数据:
全球每一分钟就有1吨钢腐蚀成铁锈. 全球每年钢铁腐蚀的经济损失约100000亿美元, 我国钢铁腐蚀经济损失高达2800亿人民币.
一、金属的腐蚀 1、什么是金属腐蚀? 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 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二、金属的防护 1、原理 防止金属失电子 2、电化学防护
⑴ 牺牲阳极保护法 形成原电池 反应时,让 被保护金属 做正极,活 泼金属做负 极。
⑵.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将被保护金 属作为电解池 的阴极,另一 导电物质作为 阳极,在外加 直流电的作用 下使阴极得到 保护。
辅助阳极 (石墨)
3.金属的常见防护方法 ⑴.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Fe-2e-=Fe2+ 2H++2e-=H2
2H++Fe=Fe2++H
电化学腐蚀原理与防护方法

一电化学腐蚀原理1.腐蚀电池(原电池或微电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介质接触时发生的自溶解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被氧化,所释放的电子完全为氧化剂消耗,构成一个自发的短路电池,这类电池被称之为腐蚀电池。
腐蚀电池分为三(或二)类:(1)不同金属与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接触就会形成腐蚀电池。
例如:在铜板上有一铁铆钉,其形成的腐蚀电池。
铁作阳极(负极)发生金属的氧化反应:Fe→Fe2++2e-;(Fe→Fe2++2e)=-0.447V.阴极(正极)铜上可能有如下两种还原反应:(a)在空气中氧分压=21kPa时:O2+4H++4e-→2H2O;(O2+4H++4e-→2H2O)=1.229V,(b)没有氧气时,发生2H++2e-→H2;(2H++2e-→H2)=0V,有氧气存在的电池电动势E1=1.229-(-0.447)=1.676V;没有氧气存在时,电池的电动势E2=0-(-0.447)=0.447V。
可见吸氧腐蚀更容易发生,当有氧气存在时铁的锈蚀特别严重。
铜板与铁钉两种金属(电极)连结一起,相当于电池的外电路短接,于是两极上不断发生上述氧化—还原反应。
Fe氧化成Fe2+进入溶液,多余的电子转向铜极上,在铜极上O2与H+发生还原反应,消耗电子,并且消耗了H+,使溶液的pH值增大。
在水膜中生成的Fe2+离子与其中的OH—离子作用生成Fe(OH)2,接着又被空气中氧继续氧化,即:Fe2++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 Fe(OH)3乃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这样不断地进行下去,机械部件就受到腐蚀。
(2)电解质溶液接触的一种金属也会因表面不均匀或含杂质微电池。
例如工业用钢材其中含杂质(如碳等),当其表面覆盖一层电解质薄膜时,铁、碳及电解质溶液就构成微型腐蚀电池。
该微型电池中铁是阳极:Fe→Fe2++2e-碳作为阴极:如果电解质溶液是酸性,则阴极上有氢气放出(2H++2e-→H2);如果电解质溶液是碱性,则阴极上发生反应O2+2H2O+4e-→4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讲解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讲解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讲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属腐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在腐蚀时,在金属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使金属转入氧化(离子)状态。
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增加零件间的磨损,恶化电学和光学等物理性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美国1975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0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2%。
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钢铁损失约占当年钢产量的10~20%。
金属腐蚀事故引起的停产、停电等间接损失就更无法计算。
所以金属的防腐蚀意义重大。
1、金属腐蚀的分类
金属表面由于外界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变质及损坏的现象或过程称为腐蚀。
介质中被还原物质的粒子在与金属表面碰撞时取得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而被还原,与失去价电子的被氧化的金属“就地”形成腐蚀产物覆盖在金属表面上,这样一种腐蚀过程称为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所发生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最突出的例子。
在金属腐蚀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电化学腐蚀。
金属电化学腐蚀一般分为两种:(1)析氢腐蚀;(2)吸氧腐蚀。
(1)析氢腐蚀(钢铁表面吸附水膜酸性较强时)
负极(Fe):Fe-2eˉ=Fe2+
Fe2++2H2O= Fe(OH)2+2H+
正极(杂质):2H++2eˉ=H2
电池反应:Fe+2H2O=Fe(OH)2+H2↑
由于有氢气放出,所以称之为析氢腐蚀。
(2)吸氧腐蚀(钢铁表面吸附水膜酸性较弱时)
负极(Fe):Fe-2eˉ=Fe2+
正极:O2+2H2O+4eˉ=4OHˉ
总反应:2Fe+O2+2H2O=2Fe(OH)2
由于吸收氧气,所以也叫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生成的Fe(OH)2被氧所氧化,生成的4Fe (OH)3脱水生成Fe2O3铁锈。
反应式: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钢铁制品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Fe+2H2O=Fe(OH)2+H2↑
O2+2H2O+4eˉ→4OHˉ
2Fe+O2+2H2O=2Fe(OH)2 2H++2eˉ→H2
析氢腐蚀主要发生在强酸性环境中,而吸氧腐蚀发生在弱酸性或中性环境中。
2、金属腐蚀的防护
从腐蚀角度保护金属材料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材料与腐蚀环境隔离。
例如有机涂料、无机物的搪瓷等涂覆金属表面以使材料与环境隔绝。
当这些保护层完整时是能起到保护作用的。
这里主要介绍已经广为人们采用的电化学防腐蚀的方法。
(1)、金属镀层
在钢铁底层上常用电镀一薄层更耐腐蚀的金属(如Cr、Ni、Pb等)的方法来保护钢铁制品。
如果用金属Zn、Cd等作镀层,构成腐蚀电池的极性则与上述相反,镀层微孔内裸露的钢为阴极,Zn或Cd的镀层为阳极,通过牺牲阳极,使钢得到阴极保护。
镀Sn的Fe(马口铁)广泛用于食品罐头,虽然Sn的标准电极电位高于Fe,但在食品有机酸中却低于Fe,也可起牺牲阳极的作用。
镀层如为贵金属(Au、Ag 等)、易钝化金属(Cr、Ti)以及Ni、Pb等时,由于它们的电极电位比Fe高,如果出现破损,在电极反应中这些金属将成为阴极,会加速
底层铁的腐蚀,因此这类镀层不适于强腐蚀环境(如酸),但可用于大气、水等环境。
除了电镀外,还常用热浸镀(熔融浸镀)、火焰喷镀、蒸气镀和整体金属薄板包镀等方法。
(2)、阳极保护
一些可以钝化的金属,当从外部通入电流,电位随电流上升,达到致钝电位后,腐蚀电流急速下降,后随电位上升,腐蚀电流不变,直到过钝区为止。
利用这个原理,以要保护的设备为阳极导入电流,使电位保持在钝化区的中段,腐蚀率可保持很低值。
在保持钝性的电位区间,决定金属的阳极溶解电流密度大小的是钝化膜的溶解速度,所以,金属的钝态不是热力学稳定状态,而是一种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状态。
阳极保护法需要一台恒电位仪以控制设备的电位(以免波动时进入活化区或过钝化区)。
由于只适用于可钝化金属,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阳极保护法在工业上用于生产、处理H2SO4、H3PO4、NH4HCO3溶液、NH4NO3复合肥等的不锈钢或碳钢制容器和设备等。
(3)、阴极保护
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微型电池的阴极是接受电子产生还原反应的电极,阳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只有阳极才发生腐蚀。
阴极保护法就是将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原电池的正极)或作为电解池的阴极而不受腐蚀。
前一种称为牺牲阳极法,后一种称为外加电流法。
牺牲阳极法,就是电极电位较负(较活泼)的金属或其合金连接在被保护的设备上,例如钢铁设备连接一块Zn、Mg或Al合金,使它们在形成的原电池中作为阳极而被腐蚀,而使金属设备作为阴极受到保护,这种被牺牲的阳极须定时更换。
外加电流法,是在体系中连接一块导流电极(石墨、铂或镀钌、钛、高硅铁、废钢等)作为阳极,当外部导入的阴极电流,使局部阴极电流与局部阳极电流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时,金属腐蚀停止,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阴极保护广泛用于土壤和海水中的金属结构、装置等,如管道、电缆、海船、港湾码头设施、钻井平台、水库闸门、油气井等。
为了减少电流输入,延长使用寿命,阴极保护法一般和金属表面涂料
法联合应用,是一种经济简便、行之有效的金属防腐方法。
(4)、加入缓蚀剂
在可能引起金属腐蚀的介质中加入少量缓蚀剂就能大大减缓金属腐蚀过程。
缓蚀剂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和气相缓蚀剂三类。
有些无机缓蚀剂使阳极过程变慢,称为阳极型缓蚀剂,如促进阳极钝化的氧化剂(铬酸盐、亚硝酸盐、Fe3+)或阳极成膜剂(碱、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盐);另一类无机缓蚀剂是促进阴极极化,称为阴极缓蚀剂,如Ca2+、Zn2+、Mg2+、Cu2+、Cd2+、Mn2+、Ni2+等,能与在阴极反应中产生的OH—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以厚膜形态覆盖在阴极表面,因而阻滞氧扩散到阴极,增大浓差极化。
也有同时阻滞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
有些溶液中的杂质,如S、Se、As、Sb、Bi等化合物,能阻抑阴极放氢过程,使阴极极化增大,减缓腐蚀。
缓蚀剂的用量一般要先通过试验才能确定。
有机缓蚀剂属于吸附型缓蚀剂,它们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几个分子厚的不可见膜,一般同时阻滞阳极和阴极反应,但阻滞效果并不相同。
常用品种有含N、含S、含O、含P的有机化合物,如胺类、杂环化合物、长链脂肪酸化合物、硫腺类、醛类、有机磷类等。
缓释剂的吸附类型有静电吸附、化学吸附。
静电吸附剂有苯胺及其取代物,吡啶、丁胺、苯甲酸及其取代物如苯磺酸等;化学吸附剂有氮和硫杂环化合物;有些化合物同时具有静电和化学吸附作用。
此外,有些螯合剂能在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金属有机化合物。
近年来,有机缓蚀剂发展很快,应用广泛,使用这些缓蚀剂也会产生缺点,如可能污染产品,可能对生产流程产生不利影响等。
气相缓蚀剂多是挥发性强的物质,也属于吸附型缓蚀剂。
它的蒸气被大气中水分解出有效的缓蚀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使腐蚀减缓,一般用于金属零部件的保护、贮藏和运输。
它必须用于密封包装内,海洋油轮内舱也可用它来保护。
常见的有效气相缓蚀剂有脂环胺和芳香胺;聚甲烯胺;亚硝酸盐与硫脲混合物;乌洛托品和乙醇胺;硝基苯和硝基萘等。
总结:对于金属的防护还有很多其他新型措施,但以上几种是目
前源与能源紧缺的时代,解决好金属腐蚀问题将会创造出无以估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