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安排

合集下载

2012年法定节假日时间表

2012年法定节假日时间表

2012年法定节假日时间表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最终敲定方案将报请国务院批准方可生效,节假日放假安排最终于2011年12月份予以公布,并以通知的方式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2日,放假3天。

其中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公休,2012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日(星期一),即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2012年1月1日(星期日)、2012年1月2日(星期一),3日(星期二)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7日。

即1月22日(星期日,农历除夕)、1月23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1月2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1月21日(星期六)、1月2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5日(星期三)、1月26日(星期四),1月29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7日(星期五)、28日(星期六)公休,1月21日、1月29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2日(星期一)、4月3日(星期二),4月4日(星期三,农历清明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照常上班,4月5日(星期四)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4月29日(星期日)为公休、4月28日(星期六)公休调至4月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即4月29日(星期日)、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4月28日、5月2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6月23日至25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其中6月23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月24日(星期日)为公休,6月23日(星期六)公休调至6月25日,即6月23日(星期六)、24日(星期日)、25日(星期一),26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2012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表

2012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表

2012年法定节假日安排表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按照中国法定程序基本敲定,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参考以往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关于往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并并结合中国当前发展工作实际做出的。

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最终敲定方案将报请国务院批准方可生效,节假日放假安排最终于2011年12月份予以公布,并以通知的方式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2日,放假3天。

其中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公休,2012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日(星期一),即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2012年1月1日(星期日)、2012年1月2日(星期一),3日(星期二)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7日。

即1月22日(星期日,农历除夕)、1月23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1月2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1月21日(星期六)、1月2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5日(星期三)、1月26日(星期四),1月29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7日(星期五)、28日(星期六)公休,1月21日、1月29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2日(星期一)、4月3日(星期二),4月4日(星期三,农历清明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照常上班,4月5日(星期四)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4月29日(星期日)为公休、4月28日(星期六)公休调至4月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即4月29日(星期日)、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4月28日、5月2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2012年与2013年国假安排

2012年与2013年国假安排

2012年与2013年国假安排201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2012放假安排1月只上17天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具幸福感月。

《通知》说,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201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2012放假安排一、元旦: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8天。

9月29日(星期六)上班。

《通知》说,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2013年放假安排时间表:《2013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内部已经初步确定,《2013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放假安排方案是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参照往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并结合中国当前工作实际,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做出的实际做出的。

2013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方案须报请国务院批准方可生效,最终方案将于2012年底予以公布,届时将以通知的形式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便于相关单位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

201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1日调休,放假3天。

2012年法定假日

2012年法定假日

【201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包含: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2012年元旦节: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2012年春节:2012年1月22日(周日,除夕)到1月28日(周六),放假7天。

1月21日、1月29日(周日)照常上班。

2012年放假时间安排表2012年清明节:4月2日(周一)、4月3日(周二)、4月4日(周三)共放假3天。

3月31日(周六)、4月1日(周日),4月5日(周四)照常上班。

2012年劳动节:4月29日(周日)、4月30日(周一)、5月1日(周二)共放假3天4月28日、5月2日(周三)照常上班。

2012年端午节:2012年6月22日(周五)、6月23日(周六)、6月24日(周日)共放假3天。

6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25日(周一),26日(周二)照常上班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2012年9月30日(周日)至10月7日(周日),共放假8天9月29日(周六)、10月8日(周一)照常上班以上为201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513号令调整)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 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 小时。

加班费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或2或3倍(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是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参照往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并结合中国当前工作实际,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做出的实际做出的。

《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的放假方案须报请国务院批准方可生效,最终方案将于2011年底予以公布,届时将以通知的形式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便于相关单位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2日,放假3天。

其中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公休,2012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日(星期一),即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2012年1月1日(星期日)、2012年1月2日(星期一),3日(星期二)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7日。

即1月22日(星期日,农历除夕)、1月23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1月2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1月21日(星期六)、1月2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5日(星期三)、1月26日(星期四),1月29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7日(星期五)、28日(星期六)公休,1月21日、1月29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2日(星期一)、4月3日(星期二),4月4日(星期三,农历清明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照常上班,4月5日(星期四)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4月29日(星期日)为公休、4月28日(星期六)公休调至4月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即4月29日(星期日)、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4月28日、5月2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2012年节假日安排公布

2012年节假日安排公布

2012年节假日安排公布:共27天假中秋国庆放8天
2011年12月06日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复制链接
∙打印

节假日搜狐新闻制图
延伸阅读:2012年1月休假14天近半月时间不上班(图)
中新网12月6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公布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根据安排,2012年七个节假日共放假27天,中秋节、国庆节合并放假8天。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2
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8天。

9月29日(星期六)上班。

通知要求,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责任编辑:UN600)。

2012年主要节假日安排

2012年主要节假日安排

2012年主要节假日安排公布一月份仅上17天班2011年12月06日10:43字号:T|T国办今日发布2012年主要节假日放假通知,元旦春节齐聚1月,当月仅上班17天;中秋国庆假期再次相连,共放假8天。

春节元旦放假示意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8天。

9月29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2012年元旦春节齐聚1月最短工作月仅上17天班2012年春节提前到1月份,各公司的年终总结、年终晚会都提前,让不少上班族措手不及,12月份频繁加班。

有细心的上班族发现,按照往年春节放假7天、元旦放假3天、再去掉周末计算,2012年1月份只上17天班。

2012年主要节假日安排表公布 一月份仅上17天班

2012年主要节假日安排表公布 一月份仅上17天班

2012年主要节假日安排表公布一月份仅上17天班(图)[导读]国办今日发布2012年主要节假日放假通知,元旦春节齐聚1月,当月仅上班17天;中秋国庆假期再次相连,共放假8天。

春节元旦放假示意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8天。

9月29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2012年元旦春节齐聚1月最短工作月仅上17天班2012年春节提前到1月份,各公司的年终总结、年终晚会都提前,让不少上班族措手不及,12月份频繁加班。

有细心的上班族发现,按照往年春节放假7天、元旦放假3天、再去掉周末计算,2012年1月份只上17天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安排_中国政府网节日放假时间调休上班日期放假天数元旦1月1日~3日2011年12月31日(周六)3天春节1月22日~28日1月21日(周六)、1月29日(周日)7天清明节4月2日~4日3月31日、4月1日(周六、日)3天劳动节4月29日~5月1日4月28日(周六)3天端午节6月22日~24日无调休3天中秋、国庆9月30日~10月7日9月29日(周六)8天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2日,放假3天。

其中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公休,2012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日(星期一),即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2012年1月1日(星期日)、2012年1月2日(星期一),3日(星期二)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7日。

即1月22日(星期日,农历除夕)、1月23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1月2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1月21日(星期六)、1月2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5日(星期三)、1月26日(星期四),1月29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7日(星期五)、28日(星期六)公休,1月21日、1月29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2日(星期一)、4月3日(星期二),4月4日(星期三,农历清明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3月30日(星期六)、3月31日(星期日)照常上班,4月5日(星期四)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其中4月29日(星期日)为公休、4月28日(星期六)公休调至4月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即4月29日(星期日)、30日(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4月28日、5月2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6月23日至25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其中6月23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月24日(星期日)为公休,6月23日(星期六)公休调至6月25日,即6月23日(星期六)、24日(星期日)、25日(星期一),26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共8天。

其中9月30日(星期日)为中秋节法定节假日,10月1日(星期一)、10月2日(星期二)、10月3日(星期三)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4日(星期四)、10月5日(星期五)为调休,10月6日(星期六)、10月7日(星期日)公休,9月29日、9月30日(星期日)两天调至10月4日、10月5日,9月29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一)上班。

中国的传统节日简介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月),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kuang)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

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回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

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都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释家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宫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化和宗教. 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kuang)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

1、春节: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端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4、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5、中元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也就是盂兰会。

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

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6、中秋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7、重阳节: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

农历九月初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

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

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

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乡亲。

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

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

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8、腊八: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

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

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

渐渐地太子觉悟到:世间的人追逐物欲,沈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如果执着于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证悟菩提,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才能进趋解脱大道。

太子有了这一番体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

但因太子的形体瘦弱,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过了一会,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走不了几步,又瘫倒在岸上。

这时,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旁,好像毫无气力似的,她立时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来供养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实在无法譬喻。

饮后,五体通畅,渐渐的恢复了气力。

于是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正等正觉。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相沿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9、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