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排水泵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一、引言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矿井安全和提升工作环境而设计的一种自动化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技术参数以及优势。
二、工作原理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基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算法,通过实时监测矿井水位和流量等参数,自动调节排水泵的工作状态,以达到高效排水的目的。
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架构,将各个排水点的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中心,实现集中监控和远程控制。
三、主要组成部分1. 传感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配备高精度的水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井下水位和流量数据,并实时传输给控制中心。
2. 控制中心: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控制排水泵的启停、频率调节等操作。
3. 排水泵: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采用高效、可靠的排水泵,能够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自动调节泵的工作状态,以适应不同的排水需求。
4. 通信网络: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通过可靠的通信网络,将传感器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并接收控制指令,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四、技术参数1. 水位传感器精度:±1mm2. 流量传感器精度:±0.5%3. 控制中心处理能力:支持100个排水点同时监控和控制4. 排水泵功率范围:1kW-100kW5. 通信网络可靠性:99.9%五、系统优势1.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水位和流量数据,自动调节排水泵的工作状态,确保矿井内的水位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水位过高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2. 保障矿井安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井水位,一旦发现水位异常,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矿井的安全。
3. 提升工作环境: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能够高效地排除矿井内的水分,减少湿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一、引言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煤矿井下排水效率,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流程。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矿工造成伤害,同时保证排水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高效性原则:提高排水效率,缩短排水时间,减少煤矿生产中的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3. 省能性原则:通过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方便维护、检修和更换排水设备,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三、主要组成部分1. 井下水位监测系统: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2. 自动排水泵站:根据井下水位变化,自动启动、停止和调节排水泵的工作,确保井下水位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3. 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井下主排水管道和支管,通过合理布置管道,将井下积水迅速排出矿井。
4. 控制中心:集中监控和控制整个自动化排水系统,实时接收井下水位数据,发出控制指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工作流程1. 水位监测与数据传输:水位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关键位置,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2. 控制中心数据处理:控制中心接收到井下水位数据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井下是否需要排水。
3. 自动排水泵控制: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自动排水泵站启动、停止和调节排水泵的工作,以控制井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4. 排水管道系统运行:排水泵将井下积水抽出,通过排水管道系统迅速排出矿井,确保井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5. 故障报警与维护:系统设有故障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故障,控制中心将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派遣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五、系统优势1. 提高矿井安全性:通过自动化排水系统,及时控制井下水位,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井下排水系统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2021年第2期2021年2月在煤矿生产作业中,井下水害作为不可避免的生产灾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威胁矿井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1]。
因此,加强对矿井水害问题的探究,在井下构建安全高效的排水系统,实现对井下水害的有效防治意义重大。
鉴于此,本次研究针对井下排水系统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开展研究。
1井下排水系统模型分析图1为井下排水系统模型示意图。
图1中,H 2和H 1分别为井下储水仓高水位、低水位,m ;n 为水泵总数量;u (k )为水泵作业的决策向量;q (k )为涌水量同储水仓水位间的函数关系。
图1井下排水系统模型示意图u (k )表达式为:u (k )={u 1(k ),u 2(k ),u 3(k ),…,u n (k )},(1)式(1)中,u 1(k ),u 2(k ),u 3(k ),…,u n (k )为第1,2,3,…,n 台水泵在k 时刻的状态。
u n (k )∈{0,1},其中0代表水泵停止,1代表水泵启动。
q (k )表达式为:q (k )=KH (k ),(2)式(2)中,K 为常数;H (k )为储水仓水位,m 。
对于排水系统而言,其作业的目标就是将q (k )始终保持在H 1耀H 2区间内,而最佳状态则是q (k )无限接近低水位H 1,而控制的方法便是通过对u (k )进行调控,即对井下n 台作业水泵的启停进行操控。
而为了确保控制作业的精准性和最优化,除去在储水仓内设置最高和最低水位,还可进一步划分出极限水位、警戒水位。
2井下排水系统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2.1硬件构成图2为排水系统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构成示意图。
整个系统构成组件大体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PLC CPU 模块、开关量处理模块、模拟量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2-3]。
其中,PLC CPU 控制模块由PLC 和多种拓展模块共同构成。
作业时,PLC 在收集到水泵控制所需的各个参数后,依照预设的水泵启停控制流程针对排水水泵进行逻辑控制,并同步将水泵运行系统信息、参数信息等汇总后通过以太网上传至人机界面或井下环网。
井下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工业技 术
C awcoinrc 嵋 饵— ‘ 囱 h hlsdo t — 篮 砌■ ■ iN T ngaPu圄囵团图墨豳 n ee s o e d●
井下 Hale Waihona Puke 房 自动化控 制 系统设 计分析
张 斌 昌
( 国神 华神 东煤 炭 集 团 设 计 公 司 , 蒙古 鄂 尔 多斯 0 70 ) 中 内 1 2 9
1 言 前 1 息部 分 。信 息 监 测 、 ) 信 采集 部 分 包括 水 况 先后 开启 水泵 、 或者 同时 开启 多 台水 泵 , 并 煤 矿井 下 中央泵 房 是煤 矿 生 产的 重要 环 位 传 感 器 、 温度 传 感 器 、 力 传 感 器 ( 括 正 且 做到 出现 险情 时能 及时 报警 。 压 包 以及 开关 量 的信号 采集 。 ( 自动轮换 工作 3 ) 节 ,其工 作 可靠 性 的高 低 直接 关 系到 全矿 的 压 和负压 ) 2执行 部分 。电动 执行 机构 、 ) 电动球 阀等 为 了 防止 因备 用泵 及其 电 气设 备或 者备 安 全 生 产 。该 系 统 由 5台 矿 用 多 级 耐 磨 泵 L ( 5 0 5 ) MD 0 . 7x8配套 5台电机 5 0 4 1 2 电动 执 行 机 构 实 施 P C逻 辑 控 制 器 作 出 的 用 管路 长期 不用 而 使 电机 和 电气 设 备受 潮或 o— , 10 k , V组成 , 主要 要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自动化分析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首先需要了解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和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
煤矿井下的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泵、水泵控制系统、水位监测系统等组成。
排水泵是将井下的积水抽出到井口的关键设备,而水泵控制系统是控制排水泵的运行和停止的设备。
水位监测系统用于监测井下的水位情况,根据水位情况来自动控制排水泵的运行。
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包括排水泵的运行状态、水位监测数据和井下的环境参数。
排水泵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监测设备来获取,包括电机的运行情况、电流和电压等。
水位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水位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位高度、水位变化等。
井下的环境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
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当水位超过一定高度时,自动控制排水泵启动,并根据监测数据来调节排水泵的运行状态,以保持水位在合理范围内。
当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控制排水泵停止,以减少能耗和设备的磨损。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精确和智能的控制。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提前预测井下的水位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地控制排水泵的运行。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例如通风系统和瓦斯检测系统等,可以实现更全面的井下环境控制和矿工安全保障。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探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工人安全。
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作为煤矿自动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份,能够有效地解决井下水患问题,提高排水效率,降低排水成本,提高矿井生产效率。
一、传感器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1.1 传感器技术的作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水位、水质等数据,及时发现水患隐患,保障矿工安全。
1.2 传感器类型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液位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3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传感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二、自动控制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2.1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实现自动控制排水泵的启停,提高排水效率。
2.2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定,如定时排水、水位控制排水等,提高排水系统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2.3 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井下排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智能化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3.1 智能化算法智能化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未来水患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排水系统进行智能优化,提高排水效率,降低排水成本。
3.3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井下排水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提高排水系统的性能。
四、无人化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4.1 无人化设备无人化设备可以实现排水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4.2 无人化操作无人化操作可以实现对排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减少人员在井下的风险。
4.3 无人化维护无人化维护系统可以对排水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一、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煤矿井下排水向来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人工排水方式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标准格式。
二、系统概述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实现煤矿井下排水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该系统主要包括水位监测、排水泵控制、管道网络管理和数据监控等子系统。
1. 水位监测子系统水位监测子系统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井下各个水池的水位情况。
当水位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触发排水泵的启动。
2. 排水泵控制子系统排水泵控制子系统负责控制排水泵的启停和运行状态监测。
系统根据水位监测子系统的信号,自动控制排水泵的启停,并实时监测排水泵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排水泵的正常工作。
3. 管道网络管理子系统管道网络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煤矿井下的排水管道网络。
系统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实时监测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管道的运行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
4. 数据监控子系统数据监控子系统是整个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核心部份。
系统通过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和存储煤矿井下排水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水位、水压、流量、温度等。
同时,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匡助矿工监控煤矿井下排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系统特点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自动化控制和监测能够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 安全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的水位、压力等参数,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保障矿工的安全。
3. 稳定性: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4. 可扩展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满足不同煤矿的需求。
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旨在提高矿井排水过程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自动化控制器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矿井排水泵的远程监测、控制和优化。
文章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以及其在实际矿井排水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显著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并降低了事故风险,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设计;引言:矿井排水是矿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矿井工作面的安全和正常生产。
传统的矿井排水操作通常依赖于人工干预,这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运行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矿井排水泵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排水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系统架构1.1传感器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是该控制系统的基础,负责实时监测和采集与矿井排水相关的各种数据。
这包括水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水位深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排水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温度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将物理参数转换为电子信号,将关键数据引入系统。
1.2控制器子系统:控制器子系统是系统的大脑,它接收传感器子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这包括自动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微控制器等。
通过与传感器和执行器(排水泵)的连接,控制器实现对排水泵的启停、调速和运行状态的实时控制。
同时,控制器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便执行智能算法和存储历史数据。
1.3数据通信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负责将从传感器子系统和控制器子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例如以太网、Wi-Fi、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数据通信子系统的设计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保障远程监测的可靠性。
1.4数据存储和处理子系统:数据存储和处理子系统负责接收、存储和分析传感器数据以及系统运行日志。
这部分数据对于系统的长期性能监测、问题分析和优化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排水泵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摘要:地下涌水是矿井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之一,通过有效的排水系统
及时排出涌水是保障全矿井生产高效、安全开展的关键所在。
针对煤矿井下排水
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展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提供
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煤矿;排水泵;自动化;系统设计
1 引言
煤矿开采过程中,利用井下排水系统能够及时、高效的将地下涌水排出井外,防止发生水害事故,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在井下排水系统之中,水泵是极为关
键的设备,如果在排水系统之中水泵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煤矿无法正常生产,
甚至会出现淹井安全事故,严重的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所以,井下排
水系统对于保证矿井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极为重要,开发水泵自动化系统,自动控
制井下排水工作,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2 水泵自动化监控体系
2.1 设备、结构组成
水泵的监控处理包括外围传感器、就地控制箱、PLC柜、低压柜等。
其中PLC
柜包括中间继电器、指示平面、信号处理器等,借助运算控制可完成信号处理,
从而提高水泵运行稳定性;低压开关柜包括继电器、接触器导等,起到对电磁阀
的控制管理作用;就地接线箱包括I/O模块、指示装置等;传感器包括流量传感
装置、闸门转矩行程开关等。
2.2 系统功能
监控系统借助水位计便可实现水量监控,及时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对应设备。
水位正常状况下,为了避免水泵负荷过高,可让水泵轮换运转工作,一旦水位发
生异常问题,相应信号便可进行阀门控制管理,需引起重视的是必须及时向水泵
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这是确保水泵正常运行的关键,尽量避开高峰用水时间,合
理控制水泵开关对水泵监控、节能控制等均具有积极影响。
从提高设备实用性出发,需要在设计中留出对应接口,这对水泵数据的采集、传递而言是基础环节,
然后借助互联网可将相关数据传递到对应人员,该方法实用价值较高。
2.3 操作方式分析
系统监控可实现检修、半自动、全自动控制处理。
其中全自动借助传感器进
行水位监测,还可根据人工设定、水位等进行泵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从而实现
水量调整、阀门控制处理,该方法对设备全自动运转具有保障作用,此外还需要
及时进行系统防护处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半自动处理、水位调整中一般需
要人工手动处理,系统仅自动进行水位采集处理,该方法是当下较为常用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检修状态下,系统设备处于半停滞状态,相关作业人员需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检修处理,专业技术要求高。
3 井下水泵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3.1 水仓水位监测设计
监测作业主要通过MPM281压力传感装置予以实现。
在主水仓和副水仓内分
别布设压力感应装置一台。
所使用的MPM281压力感应装置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
工业生产领域的高性能设备,属于自带隔离的精密补偿型硅压阻式元件。
主要核
心组件为电桥,当其不承受压力时,电桥会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电压信号的对外输出。
放置于水仓内,在水压影响下,电桥自身平衡丧失,而水位越高,水压越大,使输出的电压信号越明显,再通过厚膜电路进行相应的温度补偿和零点修正,便能够实现水位的精准监测。
3.2 系统功能分析
1)自动控制功能。
系统基于传感装置所测得水位信号,并结合电网监测所反馈内容,可以实现对水泵启闭的自动操作;2)手动控制功能。
该功能主要针对PLC系统无效或处于检修状态时使用,由专业操作人员在水泵房操控作业面板,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操控。
此外,检修期间手动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操控平台对任意水泵电机、电磁阀等进行操控,并解除不同水泵间的关联闭锁关系;3)水泵的轮换与调用。
水泵在启动时首先要关闭出水闸阀,在所开启水泵的选择上,系统会自行根据各水泵开启次数的累积自行选取相应水泵。
当某台水泵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系统会自行让该水泵退出轮换序列,并合理安排其他水泵仍然依照工作制度轮换。
等到水仓内水位降低至下限警戒水位时,电动机会自行断电,使水泵停止运行;4)水位自动监控。
感应水位变化,自行依据实际水位高低发出水泵运停指令,并控制水泵执行相关操作;5)自动预警。
一旦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停止工作,会自动发出声光警报,并提醒作业人员注意。
3.3 系统硬件设计
1)硬件构成。
矿井中央泵房主排水控制系统构成硬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信号采集装置、执行机构等。
2)信号采集。
信号采集工作主要包括模拟量采集和开关量采集,其中模拟量采集装置主要包括水仓水位传感装置、压力感应装置、温感应装置等。
其中水位感应装置用于将水位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输入可编程控制器中,针对水仓水位预设四个不同阈值,分别为超低水位H1、低水位H2、高水位H3及超高水位H4;3)PLC控制。
全系统以可编程控制装置作为核心,借由触摸屏实现指令输入,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调控,并实现系统自动调控和手动调控的有效切换;电网监测模块主要由峰谷检测电路、比较电路等共同构成,借由对非周期性变动信号峰值、谷值等数值变化的测定,并将其同预设值加以对比,从而得出相应指令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调控;4)执行部分。
系统执行组件主要包括声光报警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水泵开闭控制模块、闸阀控制模块等。
3.4 系统软件设计
水位信息通过水位感应装置传输至PLC控制中心,一旦水位h达到H2高度时,系统便自行对电网进行监测,若此时电网处于峰值状态,则控制装置不发出水泵开启信号,水泵保持关闭。
若此时电网处于谷值状态,则系统控制射流泵启动,使得主水泵内形成真空,水泵启动。
当h>H3时,发出声光报警,系统不断重复巡检流程,并启动1#和2#水泵;当水位h>H4时,系统依据泵号调用流程,启动3#泵;同时经过一定时间后,若水位依然保持h>H4,则启动4#水泵。
而当水位h<H1时,对出水闸阀予以关闭,电机停止转动。
3.5 出水口压力检测
在出水口位置安装有压力传感装置,压力传感装置可以对该位置的水压进行实时检测。
若水泵处于启动状态,排水闸的阀门没有开启,此时要求排水管中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才可以确保排水阀门开启,否则表明水泵装置并没有上水,此时应即刻将水泵装置停运。
在排水系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下,安装于排水口位置的压力传感装置能对水压加以监测,通过水压的变化情况推断水泵装置具体运行
状况,从而及时发现故障,确保系统更加稳定安全的运行。
4 结束语
煤矿井下运行过程中的涌水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通过PLC控制技术构建完善且现代化的自动排水体系是充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
在具体系统的构建上,矿井管理者应当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在充分结合矿井自身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确保所设计系统能够服务矿井生产,为井下安全作业和矿井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鹏,刘晏军.矿山井下排水泵盘根套简易拆卸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16,44(09):94-95.
[2] 齐群.基于PLC的煤矿井下排水泵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8):153+155.
[3] 汤伟,李含君,唐玉宝.煤矿井下排水泵房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J].煤矿机械,2014,35(05):208-210.
[4] 袁媛,张然,李英辉.基于PLC的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煤矿机械,2014,35(02):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