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体 裁 剪》教案(波浪裙)
波浪裙的立体裁剪(教学设计)

波浪裙的立体裁剪【课题】波浪裙前片的立体裁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波浪可以应用于服装的很多部件和款式中,如上衣、裙子和裤子中,它贯穿了服装的整个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波浪的位置及形态变化多端,不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手法,学生就很难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服装款式的立裁制作。
所以学好本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立裁设计能力,从而适应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波浪的形态、波浪产生的原理及其波浪个数,大小所产生的不同造型效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波浪裙立裁的手法学习,使学生脱离在低层次的照搬照抄、只会依样画葫芦,能对不同位置、形式的波浪会分析、立裁,对知识能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3、德育目标:①通过分组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意识。
②通过原理的学习、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及波浪形成的手法——剪开旋转法。
难点:波浪的原理及具体的立裁手法,并能根据所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款式能灵活应用。
【教学工具】课件、人台,白坯布,大头针、剪刀,直尺【教学过程】一、引导新课用多媒体展示波浪在不同部位不同效果的服装款式效果图二、导入新课1、波浪形成的原理:利用服装材料的悬垂性,使有内外径差的裁片的外径一端边缘在悬垂状态下聚拢,形成立体的峰谷形态,裁片的内外径差越大,峰谷形态越强烈。
—————(用实物展示)2、波浪形成的方法:常见的有抽缩、剪切展开、插角、扇环设计、扇形设计等都可使裁片两端产生内外径差形成波浪。
—————(用图片展示)三、具体款式制作一)、款式分析:(展示图片)——————让学生回答此款式的特点教师归纳总结:波浪裙又称圆裙、斜裙或喇叭裙。
本款波浪裙的外形设计为:低腰、无腰、腰部无省;整条裙子由前后两片组成,拉链开衩左右皆可;正、背面各设3个波浪、左右侧面各一个,整条裙子共做8个波浪;波浪要求清晰、分布均匀、大小均衡、富有动感。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服装立体裁剪教案XXX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4、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并做准备教学重点: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研究立体裁剪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3、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学时:2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2、收集立裁图片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简介一、立体裁剪的含义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
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
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根本操作程序1、肯定根本打扮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
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
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五、立体裁剪的优点1、立体裁剪外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职员的提高。
更利于打扮设计者的创作。
2、立体裁剪造型快捷、随意,既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也可用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
3、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实际。
第四章 裙装的立体裁剪

教案第四章裙装的立体裁剪第一节筒裙的立体裁剪筒裙是从腰围至臀围顺延身体的曲线,臀围到裙摆呈直线形的裙子。
该裙是裙子的基本形,任何款式均可以通过基本形的变化出来,故把筒裙作为基本练习。
一、布料准备裙子长度为58cm(包括腰部的缝份与裙摆的折边份),前裙宽度为30cm,后裙宽度为28厘米(包括前后中心欲留份、放松份、侧缝的缝份);腰头长度为35cm,宽为6cm。
整理布纹后,标出纵横基准线。
二、操作方法1. 制作前裙片(1)披裙布:将布料的前中心线与人体模型的前中心线合对好,并用针固定。
再将两者臀围线合对好(布料的臀围线只要与人体上的臀围线保持平行即可)。
(2)加放松量:在前臀围线约中心处捏出1~1.5cm的松份别好,然后在腰、腹处固定。
(3)处理腰部:在侧面把臀围线以上的布料向上抚平,注意布料的丝绺要顺直,并用针在腰部固定。
这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腰部产生了余份,这是由于腰围与臀围的尺寸差的缘故。
(4)作腰省:把腰部的余份做出两个省缝,省的位置、间距、长短要根据腹部的形状决定。
为了使腹部的松份均匀分散,省缝长度可以略短些。
(5)确定轮廓:按人体模型的侧缝线、腰围线确定前裙片的侧缝线与腰围线,可用带子设计,然后再作标记。
(6)开剪:留出缝份,将余料剪掉。
2. 制作后裙片(1)披裙布:对好后中心线和臀围线,用针固定。
(2)加放松量:在后臀围线约中心处捏出1~1.5 cm的松份别好,然后在腰、腹处侧面固定。
(3)处理腰部:理顺臀围线以上的布料,注意布料的丝绺不能歪斜,然后固定。
(4)作腰省:腰部仍然产生了余量,根据臀部隆起的形状决定后腰省的位置及大小。
由于腰部塌陷,使后腰省量略大一些,而臀突的位置又低于腹部,使后腰省略长。
(5)对合侧缝:将后裙片的侧缝与前裙片的侧缝用对别法别合,观察腰、臀、摆造型的均衡性。
(6)标记腰线:先用带子将腰部固定,并使带子与地面平行。
然后按带子位置标记腰围线。
3. 制作板型(1)样衣展开:把卸下的裙片展成平面,用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确定裙子的轮廓线,要求轮廓线顺直、准确。
裙子的立体裁剪

一、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波浪裙立裁步骤
1、布料准备:
• 1)估料: 长=2倍裙长+20~25cm, 宽=裙长+10~12cm两块布。
• 2)整理布纹,丝缕垂正。 • 3)标记:离布边10cm画横线,沿垂线
剪口,剪至离水平线1cm处。
波浪裙立裁步骤
2、披布:对准前中 3、确定第一个波浪:与
线与腰围线,用针 前中心间距1.5~2.5cm
5cm画水平线。
鱼尾裙立裁步骤
2、上裙片立裁:将同基 本裙。做腰省,前后臀围 放松量2cm,前后侧缝连 接自然,下摆贴标示线。
3、定斜分割线:将确定 下摆斜向分割线,留1cm 缝头,将多余量修剪,并 描画、修剪腰线、侧缝。
鱼尾裙立裁步骤
4、下裙片立裁:做波 浪裙摆,确定裙摆轮 廓,留1cm缝头修剪。
5、完整鱼尾裙:别上 腰头即斜向鱼尾裙正 面图,反面近似型。
鱼尾裙立裁步骤
6、平面裁片:将所取得的斜向鱼尾 裙片留1cm缝头裁剪完整,展开平面 如图。
三、波浪饰边裙立体裁剪
1、款式分析: 裙身左侧形成单向褶,右侧
装饰波浪 饰边。 2、布料准备:
准备长70cm、宽80cm的前裙布 料,标记前中线与HL。
固定。
用针固定,整理好第一 个波浪,打剪口。
4、确定第二个波浪:
波浪间距3~5cm用针固 定,整理好第二个波
浪,打剪口。
波浪裙立裁步骤
5、做右边波浪:用同 6、做左边波浪:用同样 7、标记:腰线、 样的方法做波浪,要求 的方法做波浪,要求波 侧缝、下摆线与地 波浪大小均匀,粗剪侧 浪大小均匀,左右对称。 面平行。 缝。
灯笼裙立裁步骤
2、里裙片立裁:同基本 3、外裙片立裁:将腰部 裙。做腰省,前后臀围放 抽褶并整理均匀,固定。 松量2cm,下摆保持平齐。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4.人体模型的颜色
一般市场上销售的人体模型,多以白色为主,也有黑色、蓝色等。
二、手臂模型
手臂模型与人体模型一样,是立体裁剪不可缺少的制作用具。在服装设计造型时,人体模型加上手臂模型,比较容易确定肩线、袖窿线及袖窿与身体部分的宽松量,并且能够清楚完整地看出袖子与身体部分的均衡状态、袖子的造型及臂肘与手腕的位置。
教师
活动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课
堂
小
结
︵
分
钟
︶
总结
归纳
提醒
板书
一.服装的立体概念
二.正确认识人的体型
三.材料、用具的准备
思考
归纳
矫正
笔记
板书设计
课题及知识要点
一、概念
立体裁剪与人体的特征
二、立体裁剪应用及材料
1.材料
2.用具
分析例题及
作业布置
挂 图
课后自评
由于刚开始接触服装立体裁剪,同学们对很多概念还不太理解,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共4页
科
目
立体裁剪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立体裁剪的准备工作第一节材料、用具的准备
授课
日期
第16周
课时
4节
班级
11服装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人台操作演示、
启发式、归纳法、讲练法相结合
作业
题数
拟用
时间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人体的体型和立体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材料和用具的使用方法。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立体裁剪概述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种服装造型手法。
立体裁剪是通过使用白平布(白平布有薄、厚和中厚三种,立体裁剪多采用中厚度的白平布)直接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服装款式造型,同时制作其样板型的一种技术。
它在注重布料经纬纱的同时,靠视觉与感觉塑造出形状,可以边设计边裁剪,直观的完成服装结构设计且行之有效的裁剪方法。
同时也最适合表现设计师的灵感技术。
一、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
十三世纪哥特时代的中期,当时欧洲服装经过自身的发展和对外来服装文化的融合之后,使他们对服装立体造型的感悟逐步加深,服装从平面形态向按体型构成的形态转移,具体表现出来的服装形态就是三维空间立体造型。
这种独立的服装造型风格和技法,便是立体裁剪法。
这种裁剪技术作为制作服装样板的基本工艺被沿用至今。
立体裁剪在以后的岁月里,随着人们对服装的订制与要求,逐渐得到了发展,许多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得以普及与应用。
如美国的“覆盖裁剪”,英国的“抄近裁剪”,日本的“立体裁剪”等等,均属于立体裁剪的范畴。
而今,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款式一改昔日的单一、单调、乏味、陈旧的局面,出现了日新月异、万紫千红的景象。
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审美观念的改变,对服装款式、档次、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促进服装裁剪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然而,在我国服装史上平面裁剪法一直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平面裁剪法在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又具有互补性,引进、普及、推广立体裁剪技术则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目前,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已经起步,愿我们的努力能带给您新的启迪,并使更多人掌握其方法的内涵,不断创作出更新、更好、更美的崭新服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二、立体裁剪的特点1. 直观性:立体裁剪具有造型直观、准确的特点,这是由于立体裁剪方式决定的。
无论什么造型的款式,拿到人台上别一别、操作一下,布在人体模型呈现的空间形态、结构特点、服装廓型便会直接、清楚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la立裁教案1.老doc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立体裁剪考试
一、牛仔裙立体裁剪
二、理论、制图。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

立体服装裁剪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立体服装裁剪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2. 学生能掌握服装款式图的分析与立体裁剪图的绘制方法。
3. 学生能了解不同材质面料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独立完成一款简单立体服装的设计与裁剪。
2. 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熟练使用相关裁剪工具,提高裁剪技能。
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合理分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工匠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立体裁剪有初步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立体裁剪基本原理- 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2. 立体裁剪实践操作- 分析服装款式图,绘制立体裁剪图- 学习并运用不同材质面料进行立体裁剪- 掌握相关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3. 立体裁剪设计与团队协作- 设计并完成一款简单立体服装的制作- 学习在团队协作中合理分工,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周:立体裁剪基本原理学习,分析服装款式图,绘制立体裁剪图。
2. 第二周: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材质面料的立体裁剪方法,熟悉裁剪工具的使用。
3. 第三周:设计并制作简单立体服装,进行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关于立体裁剪的章节,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裁剪》教案
教者:脱素琴
【课题】波浪裙的立体裁剪【课型】新授课
【时间】 2012年10月22日第7节【地点】科技楼1号多功能厅【授课班级】11级服装班
【教材分析】波浪可以应用于服装的很多部件和款式中,如上衣、裙子和裤子中,贯穿于服装造型设计的整个过程,是立体裁剪教学的重点。
波浪的
位置及形态变化多端,不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手法,学生就很难
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服装款式的立裁制作。
所以学好本知识点,将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立裁设计能力,从而适应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波浪的形态、波浪产生的原理以及波浪个数、大小所产生的不同造型效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波浪裙立裁手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不同位置、形式的波浪进行分析、立裁,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①通过操作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意识。
②通过原理的学习、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及波浪形成的手法——剪开旋转法
【教学难点】波浪形成的原理及具体的立裁手法,并能根据所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款式灵活应用。
【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法】边引导边示范,边练习边指导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波浪形成原理、波浪裙前片制作
第二课时:波浪裙后片制作,前、后片修样、假缝,完成波浪裙【教学工具】课件、人台,白坯布,大头针、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Ⅰ、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Ⅱ、作品展示,巩固旧知
1.展示学生制作的百褶裙,并通报评估结果;
2.复习提问:(1)别针拼合衣片时穿透坯布的量应为多少?
(2)针体插过坯布的量应不超过针体的多少?
(3)同一缝份中针距应怎样?同一件衣服上针距要怎样?
Ⅲ、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服装走秀,展示波浪在不同部位、不同效果的服装造型,引出课题。
Ⅳ、展示目标,进行新课
(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见课件
(展示并示范)波浪的形成,引导学生理解波浪形成的原理——(用实物展示)
(师生归纳并展示板书)
一、波浪形成的基本原理
形成的基本原理:利用服装材料的悬垂性,使有内外径差的裁
片的外径一端边缘在悬垂状态下聚拢,形成
立体的峰谷形态。
裁片的内外径差越大,峰谷形态越强烈。
制作方法:①抽缩②剪切旋转③插角
④扇环设计⑤扇形设计等
二、具体款式制作
(提问)立体裁剪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波浪裙样衣,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款式特点
波浪
(师生归纳总结并板书)
1.款式特点:波浪裙又称圆裙、斜裙或喇叭裙。
本款波浪裙的外形设计为:低腰线、无腰、腰部无省;整条裙子由前后两片组成,拉链开衩左右皆可;正、背面各设3个波浪、左右侧面各一个,整条裙子共做8个波浪;波浪要求清晰、分布均匀、大小均衡、富有动感。
(学做一体,动手制作)教师边示范边发布指令,引导并指导学生制作波浪裙前片,同时展示板书:
(板书) 2.坯布准备:
(1)估料:裙片长度:裙长+35cm;裙片宽度:120~150cm
(2)画辅助线:如图
(教师强调)画辅助线时,丝缕一定要理正,前中心线一定要与经向丝缕平
行,腰围线一定要与前中心线垂直。
(板书)3.制作步骤
①贴前、后片款式线②定前中线和腰围线,做前中波浪
③做左、右侧波浪④确认波浪大小均衡⑤做侧缝波浪
(教师强调)
1)贴前后片款式线时,注意线条左右对称,前后衔接流畅。
2)做波浪时,须在波浪位置插针点上打一剪口,深度距腰围线0.3cm。
3)前中波浪因位于裙片正中,为了左右丝缕对称,必须左右等量旋转。
4)确认波浪大小均衡时,须采用在同一水平位置用手捏拿波浪聚拢量的方法
加以确认。
5)左右两侧波浪上有前后裙片拼接缝,所以前、后片上只要各做半个波浪,才能使拼接缝居于浪峰中间,从而保证两侧波浪形态均衡。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检查坯布丝缕的理正和辅助线的画法。
2、观察前后款式线的对称性和流畅性。
3、学生波浪旋转时的手势和方法正确与否。
4、检验各波浪的均衡性。
Ⅴ、课堂总结,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对照前片波浪裙的质量要求检查制作的裙片。
前片波浪裙的质量要求:
1、前片坯布丝缕正确,辅助线与布料经向平行、垂直。
2、腰口线左右对称,衔接流畅,腰口线上的各波浪位置适中,左
右对称。
3、裙片上各波浪明显,各波浪大小均衡。
4、侧缝拼接缝居于波浪的波峰中间,缝份保留2~3cm。
Ⅵ、布置作业,巩固强化:1.写出本节实训报告;完成波浪裙后片的立裁;
2.预习鱼尾裙的制作。
Ⅶ、课后反思,深化提高:(根据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情况,课后写出教学后记,改进教学。
)
[附]板书设计:(见前面板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