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裙的立体裁剪(教学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15. 熨斗: 立体裁剪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整理面料。面料在使用前一般易出现皱褶或丝绺不直等现象。因此,立体裁剪之前,必须用熨斗熨平布料,找准横、竖丝绺。但不可使用蒸气熨斗,因为喷洒水蒸气,会将布料中的浆变硬,给裁剪带来困难。
16. 画粉:在人体模型上裁剪的服装,要用画粉做各部位的标记。
17. 铅笔、圆珠笔: 在人体模型上设计造型完成的服装,要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别大头针处作记号,特别是领围、袖窿处,作为平面纸样的依据。
18. 牛皮纸:用牛皮纸打出平面裁剪样板。
19. 小铅锤: 在人体模型上用小铅锤做胸围、腰围、臀围的分隔线,使之垂直在同一水平线上。
20. 布料:立体裁剪很少直接使用实际裁剪缝制的布料在人体模型上裁剪,除非是特薄的布料或者是针织类面料。一般采用棉、麻质胚布做为假缝布。立体裁剪选用的假缝面料(坯布、棉布),应尽量选择与实际要缝制的布料性质相近的坯布。
笔记
观察
分析
讨论
归纳
笔记
布置作业(
分钟)
板书
笔
记
教 学 过 程
第4页
教学
程序及时间
2. 裸体人体模型
人体模型有两种:一种是裸体人台,没有加放松量,这种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套装、大衣等不同种类和款式的服装设计与裁剪。设计师可根据设计的品种,以设计师的感觉进行造型设计,这是比较理想的人体模型。另一种是加进放松量的人体模型,可以设计造型较宽松的套装、大衣、衬衫等款式的服装。
3. 构成人体模型的材料
1、服装款式造型不规则的碎褶,波浪等形式,立体感强但又无法或极不容易用平面结构设计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服装立体裁剪教案XXX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4、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并做准备教学重点: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研究立体裁剪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3、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学时:2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2、收集立裁图片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裁剪简介一、立体裁剪的含义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
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
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根本操作程序1、肯定根本打扮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
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
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五、立体裁剪的优点1、立体裁剪外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职员的提高。
更利于打扮设计者的创作。
2、立体裁剪造型快捷、随意,既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也可用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
3、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实际。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

立体裁剪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
4、指导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手法和技巧,如省道转移、褶皱处理等。
(2)如何准确地在人台上进行布料的披覆和裁剪,以实现设计效果。
2、难点(1)对于复杂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处理,如多片式裙摆、不规则领口等。
(2)如何根据设计理念和人体形态,对立体裁剪作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裁剪技术。
2、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评相结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立体裁剪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四、教学工具和材料1、人台(标准女装、男装人台)2、白坯布、各色面料3、剪刀、大头针、针插、尺子、铅笔、橡皮擦4、标记带、粘合带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立体裁剪服装作品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立体裁剪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提问学生对这些服装的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服装的制作方法与传统平面裁剪的区别。
2、理论知识讲解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强调其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上,通过裁剪、折叠、别针固定等手法塑造出服装造型的裁剪方法。
讲解立体裁剪的特点,如直观性强、能够更好地体现人体曲线和服装的立体感等。
阐述立体裁剪的应用领域,包括高级定制服装、创意服装设计、舞台服装设计等。
3、工具和材料介绍逐一展示并介绍立体裁剪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不同类型的人台、各种布料、剪刀、大头针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特别强调安全使用剪刀等尖锐工具的重要性。
4、基本操作手法演示教师在人台上进行示范,演示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手法,如布料的披覆、固定、标记、裁剪等。
《服装立体裁剪——斜向鱼尾波浪裙立体裁剪与制作》

教学总结
通过大量图片的浏览让学生对短裙与波浪褶有了较好地认识,有了 创新的动力,同时通过现场斜向鱼尾波浪裙的现场操作演示及学生同步 的练习让学生对波浪褶在短裙中的应用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也为今后 短裙的不同造型手法服务。在课程教学前通过让学生搜集短裙款式以及 为学生提供一些短裙立体裁剪技法为学生短裙变化手法的学习奠定基 础。
二、波浪褶 三、斜向鱼尾波浪裙立体裁剪与制作
制作步骤: 1、进行前片上部、下部及裙腰粗裁取布 2、熨烫、确定臀围线(距上平线 17-21cm)与前中心线 3、根据臀腰差进行省道处理(前片两边各作 2 个省) 4、进行弧线分割结合半圆裙原理进行波浪通过斜向鱼尾裙的现场制作让学生对波浪褶有了较好地认识。
二、波浪褶
三、斜向鱼尾波浪裙立体裁剪与制作(现场演示)
教学特色
(1) 裙子图片的 PPT 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裙子知识点,对裙子的变化 有一个较好的认识。
(2) 现场全过程的制作能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通过现场斜向鱼尾 波浪裙的立体裁剪与制作及同步练习让学生对斜向鱼尾波浪裙 的立体裁剪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举一反三,为今后多变短裙创 意拓展学生的思路,较好地掌握操作要领。通过现场制作对波 浪褶有了较好地直观印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系统地了解裙子的变化, (2)掌握波浪褶 (2)掌握斜向鱼尾波浪褶裙的制作。
教学难点: (1)斜向鱼尾裙弧线与半圆的处理 (2)结合半圆裙原理进行鱼尾波浪裙制作
背景效果:
教学过程
新知识点导入:
一、裙子的分类及变化 A、从裙腰分可以分为:低腰、平腰、高腰以及装腰与连腰 B、按裙子的长度分:超短裙(迷你裙)、短裙、齐膝裙、中庸裙、长裙、曳地裙。 C、按裙子廓形变化分:紧身裙、A 型裙、斜裙、半圆裙、整圆裙 D、从裙子的变化分:运用分割、褶、波浪、腰位和裙摆形状的变化,得到不同风 格,不同造型的裙子
裙子的立体裁剪

一、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波浪裙立裁步骤
1、布料准备:
• 1)估料: 长=2倍裙长+20~25cm, 宽=裙长+10~12cm两块布。
• 2)整理布纹,丝缕垂正。 • 3)标记:离布边10cm画横线,沿垂线
剪口,剪至离水平线1cm处。
波浪裙立裁步骤
2、披布:对准前中 3、确定第一个波浪:与
线与腰围线,用针 前中心间距1.5~2.5cm
5cm画水平线。
鱼尾裙立裁步骤
2、上裙片立裁:将同基 本裙。做腰省,前后臀围 放松量2cm,前后侧缝连 接自然,下摆贴标示线。
3、定斜分割线:将确定 下摆斜向分割线,留1cm 缝头,将多余量修剪,并 描画、修剪腰线、侧缝。
鱼尾裙立裁步骤
4、下裙片立裁:做波 浪裙摆,确定裙摆轮 廓,留1cm缝头修剪。
5、完整鱼尾裙:别上 腰头即斜向鱼尾裙正 面图,反面近似型。
鱼尾裙立裁步骤
6、平面裁片:将所取得的斜向鱼尾 裙片留1cm缝头裁剪完整,展开平面 如图。
三、波浪饰边裙立体裁剪
1、款式分析: 裙身左侧形成单向褶,右侧
装饰波浪 饰边。 2、布料准备:
准备长70cm、宽80cm的前裙布 料,标记前中线与HL。
固定。
用针固定,整理好第一 个波浪,打剪口。
4、确定第二个波浪:
波浪间距3~5cm用针固 定,整理好第二个波
浪,打剪口。
波浪裙立裁步骤
5、做右边波浪:用同 6、做左边波浪:用同样 7、标记:腰线、 样的方法做波浪,要求 的方法做波浪,要求波 侧缝、下摆线与地 波浪大小均匀,粗剪侧 浪大小均匀,左右对称。 面平行。 缝。
灯笼裙立裁步骤
2、里裙片立裁:同基本 3、外裙片立裁:将腰部 裙。做腰省,前后臀围放 抽褶并整理均匀,固定。 松量2cm,下摆保持平齐。
1-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基础】教案一波浪裙的立体裁剪绍兴县职教中心娄志芳【课题】波浪裙前片的立体裁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波浪可以应用于服装的很多部件和款式中,如上衣、裙子和裤子中,它贯穿了服装的整个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波浪的位置及形态变化多端,不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手法,学生就很难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服装款式的立裁制作。
所以学好本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立裁设计能力,从而适应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波浪的形态、波浪产生的原理及其波浪个数,大小所产生的不同造型效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波浪裙立裁的手法学习,使学生脱离在低层次的照搬照抄、只会依样画葫芦,能对不同位置、形式的波浪会分析、立裁,对知识能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3、德育目标:①通过分组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意识。
②通过原理的学习、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及波浪形成的手法——剪开旋转法。
难点:波浪的原理及具体的立裁手法,并能根据所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款式能灵活应用。
【教学工具】课件、人台,白坯布,大头针、剪刀,直尺【教学过程】一、引导新课用多媒体展示波浪在不同部位不同效果的服装款式效果图二、导入新课1、波浪形成的原理:利用服装材料的悬垂性,使有内外径差的裁片的外径一端边缘在悬垂状态下聚拢,形成立体的峰谷形态,裁片的内外径差越大,峰谷形态越强烈。
—————(用实物展示)2、波浪形成的方法:常见的有抽缩、剪切展开、插角、扇环设计、扇形设计等都可使裁片两端产生内外径差形成波浪。
—————(用图片展示)三、具体款式制作一)、款式分析:(展示图片)——————让学生回答此款式的特点教师归纳总结:波浪裙又称圆裙、斜裙或喇叭裙。
本款波浪裙的外形设计为:低腰、无腰、腰部无省;整条裙子由前后两片组成,拉链开衩左右皆可;正、背面各设3个波浪、左右侧面各一个,整条裙子共做8个波浪;波浪要求清晰、分布均匀、大小均衡、富有动感。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立体裁剪概述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种服装造型手法。
立体裁剪是通过使用白平布(白平布有薄、厚和中厚三种,立体裁剪多采用中厚度的白平布)直接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服装款式造型,同时制作其样板型的一种技术。
它在注重布料经纬纱的同时,靠视觉与感觉塑造出形状,可以边设计边裁剪,直观的完成服装结构设计且行之有效的裁剪方法。
同时也最适合表现设计师的灵感技术。
一、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
十三世纪哥特时代的中期,当时欧洲服装经过自身的发展和对外来服装文化的融合之后,使他们对服装立体造型的感悟逐步加深,服装从平面形态向按体型构成的形态转移,具体表现出来的服装形态就是三维空间立体造型。
这种独立的服装造型风格和技法,便是立体裁剪法。
这种裁剪技术作为制作服装样板的基本工艺被沿用至今。
立体裁剪在以后的岁月里,随着人们对服装的订制与要求,逐渐得到了发展,许多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得以普及与应用。
如美国的“覆盖裁剪”,英国的“抄近裁剪”,日本的“立体裁剪”等等,均属于立体裁剪的范畴。
而今,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款式一改昔日的单一、单调、乏味、陈旧的局面,出现了日新月异、万紫千红的景象。
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审美观念的改变,对服装款式、档次、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促进服装裁剪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然而,在我国服装史上平面裁剪法一直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平面裁剪法在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又具有互补性,引进、普及、推广立体裁剪技术则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目前,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已经起步,愿我们的努力能带给您新的启迪,并使更多人掌握其方法的内涵,不断创作出更新、更好、更美的崭新服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二、立体裁剪的特点1. 直观性:立体裁剪具有造型直观、准确的特点,这是由于立体裁剪方式决定的。
无论什么造型的款式,拿到人台上别一别、操作一下,布在人体模型呈现的空间形态、结构特点、服装廓型便会直接、清楚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立体裁剪教案——第六章《裙装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教案——第六章《裙装的立体裁剪》一直身裙的立体裁剪
直身裙是裙装最基本的造型。
(1)取出经向布料一块,在布上需标出臀围线与前中心线。
(2)将布料与人台的同名线条相复合。
(3)在腰围处将余量推向公主线处,并用大头针固定,作为腰省处理。
(4)在腰围线、侧缝线处做点影,留出缝份。
(5)后裙片方法同前裙片。
二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波浪裙的裙摆量较大,在臀围处较贴体,裙子在纵向形成波浪,因此在面料的选择上应采用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物,对于较厚实的面料应采用45度斜裁面料。
(1)取45度正斜布料一块,在布料上标出经纱方向和臀围线。
(2)将布料与人体模型的同名线条对齐,45度斜裁面料将斜纱方向与前中心对合。
(3)在腰围处向上提拉在与之对应的下摆处向下拉,同时在腰部做剪口。
(4)波浪完成后将腰围线与下摆修整,裙样便完成。
三褶裙的立体裁剪
褶裙包括规律褶和自由褶,规律褶主要表现为褶皱的规律性,操作比较简单;自由褶以缩褶形式为主,褶的表现语言比较丰富,操作时应分析褶的方向与起始点,以保证最终褶的效果与设计意图相吻合。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形式其操作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先用标识线定出分割线的位置,在分片完成。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课题】波浪裙前片的立体裁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波浪可以应用于服装的很多部件和款式中,如上衣、裙子和裤子中,它贯穿了服装的整个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波浪的位置及形态变化多端,不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手法,学生就很难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服装款式的立裁制作。
所以学好本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立裁设计能力,从而适应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波浪的形态、波浪产生的原理及其波浪个数,大小所产生的不同造型效果。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波浪裙立裁的手法学习,使学生脱离在低层次的照搬照抄、只会依样画葫芦,能对不同位置、形式的波浪会分析、立裁,对知识能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3、德育目标:①通过分组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意识。
②通过原理的学习、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掌握波浪形成的原理及波浪形成的手法——剪开旋转法。
难点:波浪的原理及具体的立裁手法,并能根据所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款式能灵活应用。
【教学工具】
课件、人台,白坯布,大头针、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导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波浪在不同部位不同效果的服装款式效果图
二、导入新课
1、波浪形成的原理:利用服装材料的悬垂性,使有内外径差的裁片的外径一端边缘在悬垂状态下聚拢,形成立体的峰谷形态,裁片的内外径差越大,峰谷形态越强烈。
—————(用实物展示)
2、波浪形成的方法:常见的有抽缩、剪切展开、插角、扇环设计、扇形设计等都
可使裁片两端产生内外径差形成波浪。
—————(用图片展示)
三、具体款式制作
一)、款式分析:(展示图片)——————让学生回答此款式的特点
教师归纳总结:波浪裙又称圆裙、斜裙或喇叭裙。
本款波浪裙的外形设计为:低腰、无腰、腰部无省;整条裙子由前后两片组成,拉链开衩左右皆可;正、背面各设3个波浪、左右侧面各一个,整条裙子共做8个波浪;波浪要求清晰、分布均匀、大小均衡、富有动感。
宜采用悬垂性好的面料。
二)、波浪裙前片的制作
1、教师讲解:
1)、坏布的准备:裙片长度为裙长+35cm;裙片宽度为120~150cm
2)、制作步骤:
2、具体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强调操作注意点:
1)、画辅助线时,丝缕一定要理正,前中心线一定要与经向丝缕平行,腰围线一定要与前中心线垂直。
2)、贴前后片款式线时,注意线条左右对称,前后衔接流畅。
3)、做波浪时,须在波浪位置插针点上打一剪口,深度距腰围线0.3cm。
4)、前中波浪因位于裙片正中,为了左右丝缕对称,必须左右等量旋转。
5)、确认波浪大小均衡时,须采用在同一水平位置用手捏拿波浪聚拢量的方法加以确认。
6)、左右两侧波浪上有前后裙片拼接缝,所以前、后片上只要各做半个波浪,才能使拼接缝居于浪峰中间,从而保证两侧波浪形态均衡。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检查坯布丝缕的理正和辅助线的画法。
2、观察前后款式线的对称性和流畅性。
3、学生波浪旋转时的手势和方法正确与否。
4、检验各波浪的均衡性。
四、课堂小结——前片波浪裙的质量要求:
1、前片坯布丝缕正确,辅助线与布料经向平行、垂直。
2、前后腰口线左右对称,衔接流畅,腰口线上的各波浪位置适中,左右对称。
3、裙片上各波浪明显,各波浪大小均衡。
4、侧缝拼接缝居于波浪的浪峰中间,缝份保留2~3cm。
五、布置作业:完成波浪裙的前片立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