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装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直裙)

龙岩技师学院教案纸龙岩技师学院教案纸附页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1)人台准备。
在人合上用标志线标出原型直裸所需的主要结构线。
腰围线因体型差异而构成前高后低,后腰下落1cm。
标出省尖位置的标志线从前到后自然顺畅。
(2)布样准备。
布样长度可根据成品设定的裙长加上腰部的缝份及下摆贴边宽略加一些余量。
宽度可按人台的臀围尺寸(半身)加上围2cm的松量和侧绩线的份中心线外加10cm。
讲授示范演示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操作:(1)前裙片裁剪。
固定CF,保持HL水平,布样向腹侧转折(2)塑造臀部廓形,提正侧面布样.在HL转折面空间量约1cm.在右侧缝基准线内侧固定HL,由HL往上推直布丝。
在侧缝上段会产生自然松量。
(3)分配前片腰臀差所产生的余量。
根据体型特征将前片腰臀差所产生的余量分为三部分两省道捏缝省道,省量的分配以省道之间的中心布纹垂直于腰围线为前提,并保证腰臀的圆润造型及腰部0.20.3cm的基本松量造型时常用针法。
利用现有教学工具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4)初步确认前身造型。
标前侧缝线,该线与毛边平行,与地面垂直。
(5)后裙片裁剪。
其操作过程同前裙片一样用大头针固定,将腰部的余量分为两个后腰省头针作斜由于后身腰臀落差大于前身,则后腰省大于前腰省。
(6)用珠针沿前裙片标志线内侧平行抓合侧缝。
(7)确定前后臀围道部松量和省位标WL,标摆边线,修剪缝份,用失笔点影省道、侧缝标记。
小结:原型直裙的裁剪制作。
作业:P43 讲解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针包。
总结布置作业。
立体裁剪-3裙装的立体裁剪

第三章 一裙装的立体裁剪
二、连衣裙
[7]追加衣片侧缝部分的松量,画 侧缝的基准线。
[8]后衣身中心线对准人台后中心 线,背宽放入松量后与约 克布相叠,并用大头针采 用重叠针法固定。
[9]裁去袖窿处多余的布,从侧面 来观察,并将布垂直地放 到侧部,腰部与前面一样, 多余量分散为松量和省道 量。
第三章 一裙装的立体裁剪
[17]放上后裙片,后中心线和臀 围基准线对合,确保后中 心不偏移,在臀围放入松 量后水平放置。
[18]在臀部突出部分处作出下摆, 摆量参考前裙片的平衡来 确定。确认此时腰部产生 的余量。
第三章 一裙装的立体裁剪
二、连衣裙
[19]后裙片腰部的分割线用大头 针固定,省道与后衣身腰 省对应,省道的长度由省 道量的大小来确定。
从各角度观察、修正,并用 重叠针法沿着人台侧缝线将后裙 片固定在前裙片上。
确定裙片波浪平衡并在侧缝 位置贴好标志线。与波浪裙相 同,用水平修剪法确定下摆线, 并用大头针做标记。确定好腰围 线与半波浪裙的作法一样来确定 裙子下摆的位置。
将裙子从人台上取下,做好 标记,用大头针固定成型。装上 腰头,再次确认裙子的形状。要 注意装腰头的方法,防止下摆波 浪左右偏移。
第三章
第三章:裙装的立体裁剪 一、裙子
一裙装的立体裁剪
裙子的构成原理
裙子造型的重要出发点是,理 解下肢的形态和机能。为使裙子做 得符合女性体型,穿着感觉良好, 必须明确把握裙子的构成原理,绘 制合理的纸样,这是制作优美造型 的基本条件。
为了理解裙子的构造原理,用 纸(缝纫用纸)包裹在人台的臀 部,水平围绕,使其成筒状来进行 说明。成筒状后,腰围周边有空隙 (照片1)。从图1中人体的横截 面重合图可看出,存在腰围尺寸和 臀围尺寸的差,为使裙子合体,这 部分空间的量应收去,捏出多余的 量,即为省道。这个捏出的量,臀 腰差越大,它也越大。相反,臀腰 差越小,省道量也越小。
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

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在服装设计的实践过程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结合更加高效、精确,同时也为未来服装设计逐渐转向商业化生产打基础,两者结合是国外顶级服装设计院校导师最为推崇的手法。
今天店铺为大家解读服装设计中立裁和平裁相互转化的原则和方法。
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篇1什么是立体裁剪?立体裁剪是区别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立体裁剪是选用与面料特性相接近的试样布,直接披挂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裁剪与设计,故有“软雕塑”之称,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性。
立体裁剪相对于平面裁剪的优势1、造型准确——直接以人体为基础进行裁剪,可以准确的把握造型,达到设计师心中最初的形象要求。
2、直观——造型过程可谓立竿见影,便于设计师充分表达设计创意,可以根据直观随时调整比例和细节,并且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设计师可以根据细微的变化抓取更多的灵感。
3、造型快捷随意——瞬间迸发出的灵感如果不能快捷有效的记录下来就会消失,而相比于平裁制版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立裁更加快捷随意,设计师可以利用立裁的方式非常快地表现出脑海中的创意。
4、有利于复杂造型的表现——相对于平裁,有些复杂的、不对称的款式如果用立裁的手法来表现会更加方便容易。
立裁为什么要转化为平裁?尽管立裁照比平裁来说有很多优点,但是同样,立裁也有不及平裁的地方。
首先,立裁的手法一开始更加适用于高级定制,有时一些基础的立体款式如果大量运用立裁所产生的费用会非常高,操作工作量也比平面裁剪套版要大。
其次,在一些套版大小号的制作上,立体裁剪不像平面裁剪那样能得到完全精确的样衣。
所以,将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结合起来使得设计更加精确、高效,同时也是国外顶级服装设计院校推崇的方法。
服装立体裁剪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展2、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3、理解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4、理解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5、掌握人体模型的补正二、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抓合别答:将两块布的边沿对齐合拢,大头针沿着欲缝合的位置扎别,是立体取样及造型的常用针法。
2、重叠别答:两块布平摊着搭在一起,在重叠处用大头针固定,要察看两层布结合是否平服。
(二)填空:1、人体模型按用途分大致有三种,包括立体裁剪用、成品检验用、()。
服装展示用2、童装用人体模型的特征是()。
腹部比胸部突出3、立体裁剪之前要在一整块面料上取下一块准备立体裁剪用,一般取得所需布料采用()。
撕开法4、日本文化式人体模型从放松量上区分属于()。
裸体模型(三)问答题1、何谓立体裁剪?答:立体裁剪是直接将面料覆合在人体或人台上,通过分割、折叠、收省、抽缩、提拉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化成服装纸样的技术手段。
2、立体裁剪有哪些特点?答:(1)立体裁剪具有广泛的实用性(2)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理论(3)立体裁剪可以边裁剪边设计(4)立体裁剪易处理特殊体型(5)立体裁剪易于工业性生产(6)立体裁剪能更好地体现人体与服装的立体性3、立体裁剪的产生与发展是怎样的?答:(1)立体裁剪的产生立体裁剪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在漫长的原始阶段,为了抵御自然的侵害,原始人将兽皮、树皮、树叶等披在身上进行简单地整理,并用皮条、筋骨、树藤、贝壳等自然材料加以固定,从而形成了最古老的服装,这就是现代服装立体裁剪的开端,在人类还不懂得几何图形的绘制与计算时,原始的立体裁剪便产生和应用了。
(2)立体裁剪的发展①、西欧立体裁剪的发展:立体裁剪技术在西欧应用较早,西欧人在美学上强调以人为主,讲究立体空间意识,他们从13世纪起,依据复杂的人体立体裁制成体形型服装,形成了独特的西欧服饰文化,立体裁剪技术一直被延用至今,在欧洲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普通裁制服装,立体裁剪已经成为制作服装样板的基本工艺。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部分.ppt

教学要求
• 立体裁剪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的 课程,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和示范 交替进行的方法和形式来进行教学,注重 启发式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并且强调大家必须自己动手参与,通过实 践来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学生必须按要求 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并记录考勤,按学校 的有关规章制度,三分之一旷课要求重修。
服装立体裁剪
——基础部分
主讲:廖灿
教学目的
• 服装立体裁剪又称服装结构立体构成,是设计 和制作服装纸样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操作过程是: 先将布料或纸张覆盖于人体模型或人体上,通过
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 思好的服装造型,再按照服装结构线形状将布
料或纸张剪切,最后将剪切后的布料或纸张展开 放在纸样用纸上制成正式的服装纸样。这一过程 既是按照服装设计具体剪切纸样的技术过程,又 是包含从美学观点具体审视、构思服装结构的设 计过程。
课程安排
• 总学时:54 学时 • 1、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 2、原型立裁制作 • 3、裙装立裁 • 4、领、袖的立裁 • 5、整体造型立裁
考核办法
• 1、教学评价总原则 •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总原则是: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 习策略,有效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特长发挥。 • 2、教学评价方法 • 采取“综合评价+特长评价”的形式。综合评价:指多方面、多角 度的评价。突出过程性,实施评价指标全过程化。即:操作能力、 应用能力、总结提高等全面评价。特长评价:指对学生个性的一 种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 3、成绩评定 • 操作能力:分阶段的实训作业(成衣立裁,艺术造型手法,如裙 子、衣身立裁作业),占总成绩的40%(其中老师评价占30%,学 生自评占10%)。 • 应用能力:综合实训作品(衣裙综合立裁设计作品,如礼服立裁 设计、创意装立裁设计作品),占总成绩40%(其中老师评价占 30%,学生互评占10%)。 • 总结提高:制作PPT或电子杂志,占总成绩10%。 • 平时考勤:学习态度与出勤,占总成绩10%。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立体裁剪》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采用立体造型的手段,在人体或人体模型架上,直接进行服装三维立体设计,解决平面结构设计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糟的复杂造型,从而把设计艺术转化为实用服装,是集服装设计、面料使用、裁剪制作和审美、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培养学生的立体结构设计能力和样板获取能力。
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制板人员应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服装样板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教会学生熟练应用立体裁剪技术圆满完成制作样板的工作任务,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能力。
《立体裁剪》是服装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制版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具各处理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服装制版人员相应的上岗标准。
立体裁剪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裁剪,面对人体模型,直接感受面料的特征及可塑性,并可做出平面裁剪所无法做到的造型,不仅可独立操作,而且可以与平面裁剪相结合,达到完美的效果,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体形特征,加深学生对服装立体性的理解,明确人体对服装的基本要求,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与其他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纸样》、《服装工艺实训》。
在后续课程《服装CAD制板》、《女装技术项目》、《毕业设计》及企业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时与学分64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行动能力,坚持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
立体裁剪第七章裙装立体裁剪

捏出右侧裥
25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5、别合右侧裥 整理裥量使其平整,并固定。
别合右侧裥
26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6、别合左侧裥 用别合右侧裥的手法完成左侧裥的造型。
别合左侧裥
27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7、修剪腰口缝份 修剪腰口,留1 cm缝份。
披后中心坯布
77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2)贴标记带。依据人台款式标记,用标记带在坯布上贴好款 式标记线。
贴标记带
78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3)依据分割线贴标记带并修剪缝份。
修剪缝份
79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2)后侧片的立体裁剪 1)披布。将布料的布纹线与地面垂直,胸围、腰围、臀围的 布纹线与人台相应布纹线对齐并固定。
别合前后裙片造型
55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6、立体效果审视 根据裙长修剪下摆,装腰头,完成鱼尾裙立体造型。
鱼尾裙立体效果审视
56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7、鱼尾裙平面样板图
鱼尾裙平面样板图
57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第五节
连衣裙
连衣裙在结构上实为上衣下裙的结合。连衣裙被誉为“时尚皇后”, 是种类最多、最受青睐的裙装款式。
49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3、标记基准线 用铅笔标记前中心线和前中心线垂直线。
坯布准备和标记
50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五、立体裁剪操作步骤与方法
1、固定第一片坯布 将坯布对准人台中的第一块分割位置,根据标记线修剪缝份, 保留1 cm。
固定第一片坯布
51 第七章 裙装立体裁剪
2、固定第二片坯布 以同样的手法,固定第二片坯布。
立裁——精选推荐

实验一上装原型的立体裁剪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衣身立体裁剪的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了解制板的方法;了解布料的使用纱向对服装成形与板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设备、工具实验设备为制版桌、平缝机、人台和熨斗。
并需准备布料、棉花、缝纫线、硬纸板、放码尺、卷尺、剪刀、HB铅笔、2B铅笔、橡皮擦等工具和材料。
三、实验原理原型是指覆盖人体躯干,且位于腰节线以上部分的纸样造型。
它既不是人体体表的展开,也不是服装的具体款式,而是构成各种服装造型的基本型,是服装样板设计的基础。
胸部是衣身设计的重点,胸、背部的自然形态为其结构的依据。
四、实验步骤(一)布料的准备1. 确定长度:根据款式估测用布量。
可按模型上的颈肩点到腰节处的长度为基本长度,上下再各加上3~4cm余量(缝份与松份)。
2. 确定宽度:按模型胸围为基本宽度,前、后中心处各加5cm的余量,侧缝处加6~8cm的余量。
3. 整理布纹:按布料纵横向打剪口并将布边用手撕开,用前面介绍整理布纹的方法把布纹整理好,保证布料的丝绺横平竖直。
4. 标记基准线:用2B铅笔在布料上标记出相应基准线,用来标示坯布的布纹,控制以后的操作,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前衣片的基准线有前中线、胸围线,后衣片的基准线有后中线、通过肩胛骨最高处的水平线、背纵线。
(二)立体裁剪操作方法进行立裁初步造型,先前片,再后片。
1. 制作前身(1)披布:把布料披到人体模型上,使布料的基准线对准模型的基准线,布料上的前中心线和胸围线都应对准人台上相应粘带的中心位臵,固定布料的大头针足够多即可,这里只需中心线外侧上下各一枚,要注意针的别插方向,针刺入人台1/3针身即可。
并在胸围中心处将布边抬平,与实际穿着状态相符。
在侧缝将胸围线抬平,侧插针固定面料,然后用针在颈窝、腰节处固定。
(2)处理领口:将颈围的布料抚平,使布料与模型自然贴合,并用针固定。
按模型的颈围线标记布料的领口线,并预留1.5cm的缝份后剪掉领口处的余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裙摆大小的处理 为便于穿脱而在腰臀部开设的拉链
第二节 基础裙的立体裁剪
❖ 一、直身裙: ❖ (一)款式特征: ❖ 直身裙的款式特征是腰部收省,
臀部贴体,裙摆量与臀部大小 基本相同,是裙装中最基本的 款式,其使用的材料一般为较 实,挺括的织物。
❖ 2.高腰分割连衣裙的立裁 ❖ 3.画出各种领型设计图15款
再 会
二. 斜裙
三.褶裙
课堂练习
❖ 运用裙装的立体裁剪知识进行裙装的立体 裁剪
❖ 1.百褶裙,法式塔克裙,波浪裙,一步裙,高腰 分割裙的立体裁剪。
❖ 2.练习书中变化裙装的立裁
作业
❖ 运用所学立体裁剪知识完成以下立裁作 业:
❖ 1.自由设计一款裙装(要有效果图)
Xinyangliu96@ Fangwtian71@
❖ 教学目的及任务:
使学生充分掌握裙装的立体裁剪方法,并能够做到融 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根据时装效果图进行各 种裙装的自由设计。
❖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节中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如 何根据设计效果图进行臀省的设计及其放松量的设置 是教学的难点。
❖ 教学手段、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多媒体等相结 合的教学手段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第四章 裙装的立体裁剪
❖ 第一节 裙装的构成原理 ❖ 第二节 基础裙的立体裁剪 ❖ 第三节 变化裙的立体裁剪 ❖ 第四节 裙装款式分析
第一节 裙装的构成原理
❖ 裙穿束于腰间,裙的立裁与女性腰围以 下的体表特征和运动规律有关。
❖ 1.女体的静态特征(下体)是裙子静态造 型的依据。
腰臀处多余褶量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