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基本量运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运算知识点:一.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基本概念⑴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即等差数列有递推公式:1(1)n n a a d n +-=≥. 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1)n a a n d =+-.⑶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x A 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和y 的等差中项,即2x yA +=. ⑷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An Bn +-==+=+.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2132121n n n n a a d a a da a d a a d----=-=-=-=,将这1n -个式子的等号两边分别相加得:1(1)n a a n d -=-,即1(1)n a a n d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易知:()n m a a n m d -=-. 2.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1111()(2)[(1)]n S a a d a d a n d =+++++++-,把项的顺序反过来,可将n S 写成:()(2)[(1)]n n n n n S a a d a d a n d =+-+-++--,将这两式相加得:11112()()()()n n n n n S a a a a a a n a a =++++++=+,从而得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又1(1)n a a n d =+-, 得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二.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常用字母(0)q q ≠表示.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1n n a a q -=.3. 等比中项:如果三个数,,x G y 组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x 和y 的等比中项,即2G xy =.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没有等比中项.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312412321,,,,,n n n n a a aa aq q q q q a a a a a ---===== 将这1n -个式子的等号两边分别相乘得:11n na q a -=,即11n n a a q -=.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易知:n m nma q a -=.一、等差数列中基本量的运算:a 1,a n ,n ,d ,S n 知三求二 ①基本量运算{}28454565651.,6,6,....n a a a A S S B S S C S S D S S =-=<=<=(一星)是等差数列且则()解:1994500a a S S S +=⇒=⇒=.选B.{}18451845184518452.,0,....n a d A a a a a B a a a a C a a a a D a a a a ≠><+>+=(一星)如果是正项等差数列公差则()答案:B.3,4,3,2550,,.k .a a k S a k =(一星)等差数列前三项为前项和求的值答案:2,50a k ==7.(二星)(2015年全国1)已知{}n a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若844S S =,则10a =( )(A ) 172 (B )192(C )10 (D )12 答案:B7.(三星)(全国1理科)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1,2,0,3n m m m S S S S -+=-==,则m = ( )A.3B.4C.5D.6 解:有题意知==0,∴=-=-(-)=-2,=-=3,∴公差=-=1,∴3==-,∴=5,故选C.2.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3)n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4.(二星)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不为零,前项和是,若,,成等比数列,则( ) A.B.B.C. D.(3)(2016全国1卷理)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9项的和为27,810=a ,则=100a(A )100(B )99(C )98 (D )97解:由等差数列性质可知:()1959599292722a a a S a +⨯====,故53a =, 而108a =,因此公差1051105a a d -==- ∴100109098a a d =+=.故选C .4.(2017全国1卷理)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62448a a S +==,,则{}n a 的公差为( ) A .1B .2C .4D .8解:45113424a a a d a d +=+++=61656482S a d ⨯=+= 联立求得11272461548a d a d +=⎧⎪⎨+=⎪⎩①② 3⨯-①②得()211524-=d624d = 4d =∴.选C3.(2018广州市调研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2a =,前7项和756S =,则公差d =( )BA .2B .3C .2-D .3-4.(2018广州一模文)等差数列{}n a 的各项均不为零,其前n 项和为n S ,若212n n n a a a ++=+,则21=n S +(A )A .42n +B .4nC .21n +D .2n4.(2018全国1理)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243S S S =+,12a =,则=5a B A .12- B .10- C .10 D .129. (2019全国1卷理)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4505S a ==,,则 A. 25n a n =- B.310n a n =-C. 228n S n n =-D. 2122n S n n =- 解:由题知,41514430245d S a a a d ⎧=+⨯⨯=⎪⎨⎪=+=⎩,解得132a d =-⎧⎨=⎩,∴25n a n =-,故选A .18.(2019全国1卷文)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9=-a 5.(1)若a 3=4,求{a n }的通项公式;(2)若a 1>0,求使得S n ≥a n 的n 的取值范围. 解:(1)设{}n a 的公差为d .由95S a =-得140a d +=. 由a 3=4得124a d +=. 于是18,2a d ==-.因此{}n a 的通项公式为102n a n =-. (2)由(1)得14a d =-,故(9)(5),2n n n n da n d S -=-=. 由10a >知0d <,故n n S a 等价于211100n n -+,解得1≤n ≤10. 所以n 的取值范围是{|110,}n n n ∈N .14.(2019全国高考3卷理)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12103a a a =≠,,则105S S =________.414.(2019全国3卷文)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75,13a a ==,则10S =___________.15. (2018广东一模文)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3122n S n n =+,则5a = .146. (2018广东一模文)等差数列()()()333log 2,log 3,log 42,x x x +的第四项等于( A )A .3B .4 C. 3log 18 D .3log 24 ②创新题1.(2016全国2卷文)等差数列{}n a 中,且344a a +=,576a 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记[]n n a b =,求数列{}n b 的前10项和,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26.2=.解:(Ⅰ)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由题意有11254,53a d a d -=-=,解得121,5a d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235n n a +=.(Ⅱ)由(Ⅰ)知235n n b +⎡⎤=⎢⎥⎣⎦,当n=1,2,3时,2312,15n n b +≤<=; 当n=4,5时,2323,25n n b +≤<=;当n=6,7,8时,2334,35n n b +≤<=;当n=9,10时,2345,45n n b +≤<=,所以数列{}n b 的前10项和为1322334224⨯+⨯+⨯+⨯=.17.(2016全国2卷理)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a =,728S =.记[]lg n n b a =,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lg991=.(Ⅰ)求1b ,11b ,101b ;(Ⅱ)求数列{}n b 的前1000项和. 解: ⑴设的公差为,,∴,∴,∴. ∴,,. ⑵记的前项和为,则.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17)(2017届广州市调研文)等差数列}{n a 中,1243=+a a ,749S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Ⅰ)记][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2]6.2[= . 令][lg n n a b =,求数列}{n b 的前2000项和.解:(Ⅰ)由1243=+a a ,749S =,得112512,72149.a d a d +=⎧⎨+=⎩{}n a d 74728S a ==44a =4113a a d -==1(1)n a a n d n =+-=[][]11lg lg10b a ===[][]1111lg lg111b a ===[][]101101101lg lg 2b a ==={}n b n n T 1000121000T b b b =++⋅⋅⋅+[][][]121000lg lg lg a a a =++⋅⋅⋅+0lg 1n a <≤129n =⋅⋅⋅,,,1lg 2n a <≤101199n =⋅⋅⋅,,,2lg 3n a <≤100101999n =⋅⋅⋅,,,lg 3n a =1000n =1000091902900311893T =⨯+⨯+⨯+⨯=解得11=a ,2=d , 所以12-=n a n .(Ⅰ))]12[lg(][lg -==n a b n n , 当51≤≤n 时, 0)]12[lg(=-=n b n ;当506≤≤n 时, 1)]12[lg(=-=n b n ; 当50051≤≤n 时, 2)]12[lg(=-=n b n ; 当5012000n ≤≤时, 3)]12[lg(=-=n b n .所以数列}{n b 的前2000项和为544515003450245150=⨯+⨯+⨯+⨯.③与其他内容结合4546.(){},10,15,___.n n a n S S S a ≥≤四星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最大值为4141115110235:3(23)3(2) 4. 4.1523S a d a a d a d a d S a d ≥+≥⎧⎧⇒⇒=+=-+++≤⎨⎨≤+≤⎩⎩解答案为二、等比数列中基本量的运算 ①基本量运算1.1,,,,9,.3,9.3,9.3,9.3,9a b c Ab ac B b ac C b ac D b ac --===-===-=-=-(一星)若成等比数列则()答案:B3102.,3,384,______a a ==(一星)等比数列中则通项公式为答案:332n n a -=⋅364714.,36,18,,____2n a a a a a n +=+===(一星)等比数列中答案:9n =13、(一星)(2015全国1)数列{}n a 中112,2,n n n a a a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若126n S =,则n = .答案:67.(一星)(2015全国2理)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3,135a a a ++=21,则357a a a ++=( )A .21B .42C .63D .84 答案:B12.(一星)(2015全国2文)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 ) A. 2 B. 1 C. D. 答案:C5.(二星)(全国理)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47562,8a a a a +==-,则110a a +=A .7B .5C .-5D .-7 解:因为{}n a 是等比数列,所以56478a a a a ==-,所以47,a a 是方程2280x x --=的两根,解得4x =或2x =-。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数列》题型归纳与训练及参考答案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数列》题型归纳与训练【题型归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题组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例1 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公差d =2,S n +2−S n =36,则n = A .5 B .6 C .7 D .8【答案】D【解析】解法一:由题知()21(1)21n S na d n n n n n n ==+-=-+,S n +2=(n +2)2,由S n +2−S n =36得,(n +2)2−n 2=4n +4=36,所以n =8.解法二:S n +2−S n =a n +1+a n +2=2a 1+(2n +1)d =2+2(2n +1)=36,解得n =8.所以选D . 【易错点】对S n +2−S n =36,解析为a n +2,发生错误。
题组二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例2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28641,2a a a a ==+,则a 6的值是________. 【答案】4【解析】设公比为q (q ≠0),∵a 2=1,则由8642a a a =+得6422q q q =+,即4220q q --=,解得q 2=2,∴4624a a q ==.【易错点】忘了条件中的正数的等比数列. 【思维点拨】等差(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是解决等差(比)数列题型时的基础方法,在高考中常有所体现,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有时也会出现在解答题的第一问中,属基础题.等差(比)数列基本运算的解题思路:(1)设基本量a 1和公差d (公比q ).(2)列、解方程组:把条件转化为关于a 1和d (q )的方程(组),然后求解,注意整体计算,以减少运算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题组一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例1设数列{a n }的各项都为正数,其前n 项和为S n ,已知对任意n ∈N *,S n 是a 2n 和a n 的等差中项. (1)证明: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2)若b n =−n +5,求{a n ·b n }的最大项的值并求出取最大值时n 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当n =2或n =3时,{a n ·b n }的最大项的值为6. 【解析】(1)由已知可得2S n =a 2n +a n ,且a n >0, 当n =1时,2a 1=a 21+a 1,解得a 1=1; 当n ≥2时,有2S n −1=a 2n -1+a n −1,所以2a n =2S n −2S n −1=a 2n −a 2n -1+a n −a n −1,所以a 2n −a 2n -1=a n +a n −1,即(a n +a n −1)(a n −a n −1)=a n +a n −1,因为a n +a n −1>0, 所以a n −a n −1=1(n ≥2).故数列{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由(1)可知a n =n ,设c n =a n ·b n ,则c n =n (−n +5)=−n 2+5n =−⎝⎛⎭⎫n -522+254, 因为n ∈N *,所以当n =2或n =3时,{a n ·b n }的最大项的值为6.【易错点】S n 是a 2n 和a n 的等差中项,无法构建一个等式去求解出a n 。
高考中一般数列基本量有哪些经典考法?

高考中一般数列基本量有哪些经典考法?
今天侯老师补发一篇关于一般数列基本量的文章,重温此问题的基本考法。
我们希望能做到:
(1)结合高考的考频来筛选经典题
(2)从解题套路角度,讲讲这些经典考法有什么讲究
今天侯老师带大家一起,从高考视角审视一下一般数列基本量问题都是如何考查的。
结合高考数据,侯老师使用刷题大师后台数据库对2012-201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题的统计分析,发现:
1、在高考6000+的题目中,对数列模块的考察有337道题,而其中涉及到一般数列基本量问题的有53题。
2、对所有考察一般数列基本量的题目聚类分析后,发现高考中出现的一般数列基本量问题只有8种考法:
我们以具体的题目为例,来说说上述这8种考法。
经典考法一:根据数列的特点求数列的项/项数
经典考法二: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项/项数
经典考法三: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项/项数
经典考法四:根据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公共项
经典考法五:判断/证明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经典考法六: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项/项数
经典考法七:利用等比中项/首末项等距离性质求项/项数
经典考法八: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公比。
等差、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

第01讲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考纲考情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分值10-12分,题型多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会出现选择填空题常考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大题题型多变,但对于文科来讲常考察基本量的计算与数列求和,对于理科考点相对难度较大,比如新定义,奇偶列等,考察逻推理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
考点梳理考点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数学语言表达式 : ()为常数d N n d a a n n ,1*+∈=-()为常数d N n d a a n n ,1*+∈=-。
(2)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b 的等差中项,且2ba A +=考点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1)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d n a a n 11-+=。
(2)前n 项和公式: ()()n d a n d a a n d n n na S n n ⎪⎭⎫⎝⎛-+=+=-+=222211211。
考点三 等差数列的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N m n d m n a a m n ,。
(2)若{}n a 为等差数列,且()*∈+=+N q p m n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3)若{}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N m k a a a m k m k k ,......,,2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4)若n S 为等差数列{}n a 小的前n 项和,则数列,......,,232m m m m m S S S S S --也是等差数列。
(5)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数列⎭⎬⎫⎩⎨⎧n S n 也为等差数列。
考点四 常用结论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为常数其中q p q pn a n ,+=,则数列{}n a 一定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p 。
(完整版)数列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完整版)数列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列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桥梁.能否有意识地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答数学问题,是衡量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数列中蕴涵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就是通过设元建立方程,研究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数列问题时,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构造方程(组),是解数列问题基本方法。
例1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d 是正数,且3712,a a =-464a a +=-,求其前n 项和n S .解:由等差数列{}n a 知:3746a a a a +=+,从而373712,4a a a a =-+=-,故37,a a 是方程24120x x +-=的两根,又0d >,解之,得:376,2a a =-=。
再解方程组:112662a d a d +=-⎧⎨+=⎩1102a d =-⎧⇒⎨=⎩, 所以10(1)n S n n n =-+-。
〈法一〉法二、基本量法,建立首项和公差的二元方程 知三求二点评:本题利用了3746a a a a +=+这一性质构造了二次方程巧妙的解出了376,2a a =-=,再利用方程求得了首项与公差的值,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由此可知在数列解题时往往可借助方程的思想与n m p q a a a a +=+(或n m p q a a a a ⋅=⋅)找出解题的捷径。
关注未知数的个数,关注独立方程的个数。
点评基本量法:性质法 技巧备用:设{a n }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3=7,且a 1+3,3a 2,a 3+4构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 n }的通项;(2)令b n =ln a 3n +1,n =1,2,…,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解 (1)由已知得错误!解得a 2=2。
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2=2,可得a 1=错误!,a 3=2q ,又S 3=7,可知错误!+2+2q =7,即2q 2-5q +2=0。
数列的基本运算及性质

n 1 * 3 通项公式: a a q ( n N ). n 1
4 前n项和公式:当q 1时,Sn na1;
a1 an q a1 1 q n 当q 1时,S n 或S n (n N* ). 1 q 1 q
【思维启迪】首项a1与公差d (或公比q)是支 撑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两大支柱,因此, 将所求问题转化为这两个量的方程(组)是最 基本的方法,也是常规法,须熟练掌握.
变式题:设等比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 n,若a1 1,S6 4S3,则a4 _____ .
解析:由a1 a3 a5 105,a2 a4 a6 99, a1 (a1 2d ) (a1 4d ) 105 得 , (a1 d ) (a1 3d ) (a1 5d ) 99 解得a1 39,d 2, 所以an a4 n 4 2 41 2n. an 41 2n 0 39 41 由 ,得 <n , 2 2 an1 41 2 n 1 0 所以n 20,故选B.
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1 若m n p q(m,n,p,q N* ),则 ①当an 为等差数列时am an a p aq; ②当an 为等比数列时am an a p aq .此性质可称为
“下标和相等性质”.
2 若Sn为数列an 的前n项和,则①在等差数列an
备选例题:已知an 为等差数列,a1 a3 a5 105,a2 a4 a6 99,S n 表示 an 的前n项和, 则使得Sn达到最大值的n是( ) A. 21 C. 19 B. 20 D. 18
用基本量灵活解高考数列题

上上d 。_
4 4 = 一 凡 。 +
n=
一
凡一
2
。
.
时 取 到 最 大 值 ’
.
.
/2, =
2
S
,
。
4 .
感 悟 等 差 ( 比 ) 数 列 是 数 歹lj 中 最 基 本 最 主 要 的 数 列 ,
解决这类题
的关键是 抓 住基 本量
通
,
过建立
方程
(组
)
求 ,
出首项和公差 ( 比 ),而 后求出通 项公 式进行具 体解题 . 这
一 项 得 到 的数 列 (按原来 的顺 序 )是 等 比 数 列 :
(I )① 当 n =
4
时 求 /7, I
,
._
的 数 值 ;(多求 n
的所 有 可 能 值 ;
n
( Ⅱ ) 求 证 :对 于 一 个 给 定 的 正 整 数 n ( n
个各项
及
公
差都
不
为零
的等差数 列
bb … 。, :,
三
项
(
按
= 6;
(0 l +
若 删 去 则 哟 ,
0 l as = o ,2 a 4 ,
@ ) ( ) ) 即 0 l
4 a 4"
-
I
=
al+ d
(口l + 3 d .
化 简 得 能 删 ,
3d2 :
0 d ‘ ’ ,.
≠
0 √. 也不
去 0 ,3 ;
若 删 则 有 去 0 4. ,
0 l as = 04 Ⅱ3 ,
(Ⅱl + 3d ) , 故得
基本量法

+ 一 2 n 2 + 2 n + 2 —2
.
一
4
删
a . =l -( -4 ) ' , 所
b n = ・ :
+ 4 。 + … + 4 z m s + 1 一 尘 } + 1 一
.
.
.
S +1 , 所以 n 一 一 1 1 0 .( 1 )当 一1 时, a l =3 又 ̄ n + l -a n 一( 3 + +1 ) 一( 3 S +1 ) =3 口 + 得
专 题 突 破
回 0 }
做 题前 , 请 参 考 本期 文 章 《 解 答教 列题 的 当家 法宝
— —
吕 》
基 本量 法》
基 本 量 法
1 .等 差 数 列 共 有 2 + 1项 , 所 有 奇数 项 的 和 为 1 3 2 , 偶数项的和为 1 2 0 , 则 一
●
专题 突破
1 ・ 1 0 ・ 2 . 了 1 .( 4 ~ 1 ) . 3
.
基本 量法
.
+1 ) _ 4 . 4 或 5 . 5 . ( 1 )a 一3 一 I ( 2 )S . -
专题 突破
等差、 等 比数 列 的判定
1 . 3 ( 1 - 3 -  ̄  ̄ ) .2 .
口 ) 一2 l g ( 1 +丑 ) , 即
一 一
1
,
所 以 数 列 { a } 是 首 项 、 公 比 均 为 ~ 的 等 比 数 列 , 所 以 一 ( 一 号 ) “ .
( 2 )不存在正整数 k , 使得 R >2 k成立. 证明如下 :
由 ( 1 ) 知 一 2 +
, 则 6 z 一 + 一 4 + 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法宝
典例解析:
题型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5项和为105,且a 10=2a 5.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对任意m ∈N *,将数列{a n }中不大于72m 的项的个数记为b m .求数列{b m }的前m 项和S m .
题型二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例2 (1)已知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a n },前20项和为100,则a 7·a 14的最大值是( ) A .25 B .50 C .100 D .不存在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 013,其前n 项和为S n ,若S 1212-S 10
10=2,则S 2 013的值为( )
A .-2 011
B .-2 012
C .-2 010
D .-2 013 题型三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条件2S n =3(a n -1),其中n ∈N *. (1)证明: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
(2)设数列{b n }满足b n =log 3a n ,若c n =a n b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
跟踪训练
1.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且a 7是a 3与a 9的等比中项,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n ∈N *,则S 10的值为( ) A .-110 B .-90C .90 D .110
2.(2014·课标全国Ⅱ)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2,a 4,a 8成等比数列,则{a n }的前n 项和S n 等于( )
A .n (n +1)
B .n (n -1) C.n (n +1)2 D.n (n -1)2
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2S 4=S 5+S 6,则数列{a n }的公比q 的值为( ) A .-2或1 B .-1或2 C .-2 D .1
4.(2014·大纲全国)等比数列{a n }中,a 4=2,a 5=5,则数列{lg a n }的前8项和等于( ) A .6 B .5 C .4 D .3
5.(2014·大纲全国)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3,S 4=15,则S 6等于( ) A .31 B .32 C .63 D .64
6.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 n }和{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A n 和B n ,且A n B n =7n +45n +3,则使得a n
b n 为整数
的正整数n 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2013·课标全国Ⅰ)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3a n +1
3,则{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________.
8.(2014·江苏)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a 2=1,a 8=a 6+2a 4,则a 6的值是________.
9.(2014·安徽)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若a 1+1,a 3+3,a 5+5构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则q =________.
10.在数列{a n }中,如果对任意n ∈N *都有a n +2-a n +1
a n +1-a n
=k (k 为常数),则称数列{a n }为等差比
数列,k 称为公差比.现给出下列问题: ①等差比数列的公差比一定不为零; ②等差数列一定是等差比数列;
③若a n =-3n +2,则数列{a n }是等差比数列; ④若等比数列是等差比数列,则其公比等于公差比.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11.(2014·课标全国Ⅰ)已知{a n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a 2,a 4是方程x 2-5x +6=0的根.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 n
2
n }的前n 项和.
12.(2014·北京)已知{a n}是等差数列,满足a1=3,a4=12,数列{b n}满足b1=4,b4=20,且{b n-a n}为等比数列.
(1)求数列{a n}和{b 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