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交叉创新平台)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文章来源:武汉申友留学为了能够让公司管理层,能够更加完善和清晰的管理公司,并能将管理信息通过电脑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1985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B.Davis 创造了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IS.一、管理信息系统MIS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M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组成部分有:计算机学科(网络通讯、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等)、管理学、仿真等多学科。
二、涉及专业领域1、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此领域包括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数据库Database、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服务器计算Client/Server Computing、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等内容。
2、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 )此领域包括数学编程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程序最优化Optimization、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 等内容。
3、生产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此领域包括决策理论Decision Theory、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 等内容。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强大基础和条件。
科研能力是当前企业所看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动企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信息无法实现高效共享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以你,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企业的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和服务性等特征的工作,其借助信息技术、管理学、统计学等知识理论实现科研工作要素的结构化整理与处理。
针对当前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研究与开发,能够显著的提高其先进程度与信息化水平,从而为科研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开发引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整体实力。
文章的目的是针对当前企业的科研工作进行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约束,并且转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在此基础上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的主要特征1.1可以实现不同职能部门管理系统信息的共享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结合企业的统一化情况,在数据交换平台上将用户科研信息落实进度或者想不同信息展开合理联系,同时借助特定编码结合不同用户的科研项目信息。
在科研部门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获取到最近一段时间点的项目经费、科研人员信息和费用支出等信息,其中不需要做相应维护,从而解决了数据冗余方面的问题。
1.2实现项目流程化管理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对其展开在线申报、立项、评审和到款等流程化的管理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3项目预警机制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所配备的项目预警机制和功能包括经费预警和进度预警这两种,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性,管理人员首先要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管理,借助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项目全过程展开预防和警示,为后续相关人员展开项目调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职教20条”建设背景下大数据课程体系改革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职教20条”建设背景下大数据课程体系改革林宛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该文以“职教20条”建设为背景,将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了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原则。
在该基础上,聚焦课程体系改革的架构设计,进一步优化大数据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职教20条;大数据;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170-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form of Big Data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20It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 Wan-yang(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 College,Fuzhou 350007,China)Abstrac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20it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curriculum reform as the entry point and breakthrough point of deepen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It also studies the talent training needs of big data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nd puts forwar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reform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On this basis,it fo⁃cuses on the framework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further optimize the big data curriculum system,to achiev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Key words:20it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big data;curriculum system1背景职业教育是我国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02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简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面向未来信息社会,培养能够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学科。
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资源,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信息,并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该专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信息素养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强调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包括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以满足当前信息日益增长和快速变化的需求。
同时,该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实践课程、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注重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信息管理和技术为核心,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
因此,在专业教育中,注重与相关专业或领域的交叉融合,如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该专业注重与商业、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跨领域合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领域。
三、培养信息化管理与创新型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强调培养信息化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具有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又要有信息管理与业务融合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能够在信息化拓展、管理创新和经营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
同时,该专业也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思考,通过创新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
四、着重发掘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注重学生的技术和实践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
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注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塑造。
同时,该专业要求学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以诚信为基础,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持续提升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
浅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认识

浅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认识(总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浅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认识浅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认识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各色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
信息可以说是个人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纽带,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信息,对信息的及时反应,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如何去选择有效的信息,辨别真实的信息,获取可用的信息,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信息又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的,它往往以错综复杂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一种凌乱不堪庞然大物的感觉,因而很少人能发现信息资源的宝贵价值,更谈不上利用信息来创造社会财富。
然而,信息资源的出现,必定是有其规律性的,也是可分析的,剔除那些不重要的信息,或是对自己没用的信息,能有效的减轻我们的思维负担。
留下与自己联系紧密或极其需要的信息,可帮助我们缩小分析范围,进而找出其内在规律性。
在人们日益看重信息资源分析与处理的同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便应运而生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需要我们做一个信息化人才,要求我们对信息有足够的敏感性。
我们要能很快地觉察到生活中哪些信息对我们是有用的,并及时地收集这些信息。
信息收集完毕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以及整合。
同时可能还需要我们查阅大量的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检验收集的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判断它是特例还是具有普遍性。
并依此来调整我们的分析方法,最后得出有用的结论。
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留意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学会适当地剪裁,提取有应用价值的信息资源。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新闻从业人员学习。
另外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要时刻进行培养,虽然信管多是与数据打交道,但良好的分析能力,能有效的帮助我们合理的剪裁信息,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并用数学逻辑语言合理地解释其原理、成因,甚至是预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专业介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专业介绍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智能)专业介绍(专业代码:120102)本通过修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培养具有先进管理理念,掌握金融管理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理论与系统科学方法,熟练掌握金融数据处理技术以及金融智能化方法,具备较强的金融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和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电子支付、智能投顾、大数据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维护与评价等方面工作,具有健全人格、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智能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
毕业时颁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智能)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位。
主要课程专业特色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运营管理等、ERP原理与实践、互联网与全球化);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电子商务实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基础、金融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财经大数据管理)介绍(专业代码: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二!本专业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强化学科交叉,采用“厚基础、重工程、深融通、精方向”的培养模式,培养既熟悉财经领域的组织与运营模式、理解财经领域业务流程及业务逻辑,又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程序设计与算法、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与集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胜任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财经领域从事数据分析与解读、数据挖掘、产品运营策划与咨询、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管理、大数据系统和金融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决策支持等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卓越工程应用型人才。
毕业时颁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及描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及描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及描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V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p 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p 、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V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管理科学电子商务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学、信息检索、计算机开发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企业资计划(ERP)原理及应用,企业流程改造原理与实务,商法,ERP 原理与实施,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管理,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目前处在一个很尴尬地步。
企业管理和计算机相结合,本应该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专业,但是恰恰是这个专业的定位,造成了学生学的知识面广但是不精的后果。
这基本是全国高校中这个专业的通病。
合肥工业大学的这个专业录取线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列第二位,还是比较难进的。
所以学生整体素质还是可以的,进学校后氛围很好。
而且这个专业是合工大管理学院王牌专业,很受宠爱。
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是工大少数几个有博士站的学科之一,2022 年对信管来说更有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学科带头人杨善林被评为了院士。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统计学教学研究

面 一: 】
首先 , 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 在黑板上种庄稼 ” 费时费力 , , 教学效果不好 。对于一些需要大量数据和计算较为复杂的统计分
析方法讲解难度较大, 而且无法连贯下来 。如果教师按部就班, 平铺直叙, 较少 结合案例, 就会 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晦涩难 懂, 从 而丧失学 习动力, 响教学效果 。 影 ’
1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我校 的信管专业隶属于计算机与信息工 程学院, 0 1 自2 0 年学院开始本专业学生招生 以来 , 统计学一直被定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作者一直 承担本课程 的主 讲教学工作 , 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 过程 中, 教学 实践及学生反馈 , 结合 发现了教 学中的一些 问题并试用下述方法解决 , 取得较好 的教 学效果 。
I N 0 9 3 4 SS 1 0 - 0 4
E m i j @cc.ec — a .s cc t a l h ' n.
h t /w tp: ww. z . tC / dn sne.H Te h+8 6—5 —5 09 3 56 96 51 69 6 90 4
C mp tr n we g n e h o g o ue o l e dTc nl y电脑 知 识 与技术 K d a o
Vo . , . 3 Ma 01 . 1 No 1 , 8 y2 2
信息管理 与信息 系统专业统计学教学研究
辛 孙洁 明,
( 河南 大学 计算机 与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开封 4 50 ) 7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交叉创新平台)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交叉创新平台)是充分利用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两大热门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熟练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敏锐的商业意识,在信息管理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叉复合创新人才。
学生将通过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基本的统计和计算方法,熟悉最新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国际国内实践,具备面向商业、社会网络、生物、医疗及交通等领域出现的各类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的能力。
毕业生或者致力于探索大数据时代提出的诸多理论挑战,或者在大数据公司担任分析师,解决重大的商业与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重点培养数据分析能力与计算思维,逐步掌握针对大数据的提取、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外语。
在专业课程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修读。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坚实的数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优秀的英语综合能力; 2. 系统地掌握统计学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了解和掌握大数据的商业与工程应用背景以及数据科学的发展趋势; 4. 具有深厚的数据建模和分析能力、良好的计算思维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商业意识; 5. 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跨文化背景下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6. 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跨专业、跨学科应用知识,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70+5.5+6+8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62.5+5.5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秋冬)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 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8.5+2学分体育Ⅰ、Ⅱ、Ⅲ、Ⅳ、Ⅴ、Ⅵ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3年内修读。
学生一、二、三年级的体质测试原则上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四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3110021军训+2.0+2一(秋)481E0030体育Ⅰ 1.00.0-2.0一(秋冬)481E0040体育Ⅱ 1.00.0-2.0一(春夏)031E0011军事理论 2.0 2.0-0.0二(秋冬)/二(春夏) 481E0050体育Ⅲ 1.00.0-2.0二(秋冬)481E0060体育Ⅳ 1.00.0-2.0二(春夏)481E0070体育Ⅴ 1.00.0-2.0三(秋冬)481E0080体育Ⅵ 1.00.0-2.0三(春夏)481E0090体育Ⅶ--体测与锻炼+0.50.0-1.0四(春夏)(3)外语类 6+1学分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6+1学分,其中6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为“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
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
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2018 年4 月修订)(浙大本发〔2018〕14 号)。
1)必修课程 +1.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600英语水平测试+1.00.0-2.02)选修课程 6学分修读以下课程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51F0020大学英语Ⅲ 3.0 2.0-2.0一(秋冬)051F0030大学英语Ⅳ 3.0 2.0-2.0一(秋冬)/一(春夏) 051F0690托福阅读 1.5 1.5-0.0二(秋)051F0660托福听力 1.5 1.5-0.0二(冬)051F0680托福口语 1.5 1.5-0.0二(春)051F0670托福写作 1.5 1.5-0.0二(夏)(4)计算机类 6学分学校对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计算机类通识课程:1)必修课程 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Z0040程序设计基础 3.0 2.0-2.0一(秋冬)2)选修课程 3学分以下课程二选一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200Python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211G0220Java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5)自然科学通识类 16.5学分学校对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61Q0038数学分析(乙)Ⅰ 5.5 5.0-1.0一(秋冬)061R0040线性代数Ⅰ(H) 3.5 3.0-1.0一(秋冬)061Q0039数学分析(乙)Ⅱ 5.5 5.0-1.0一(春夏)061R0050线性代数Ⅱ(H) 2.0 2.0-0.0一(春夏)(6)创新创业类 1.5学分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
创新创业类课程现有《创业基础》、《创业启程》、《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A》、《职业生涯规划B》。
(7)通识选修课程 10.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下设 “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科技创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6+1类。
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修读要求为:1)至少修读1门通识核心课程;2)至少修读1门“博雅技艺”类课程;3)理工农医学生在“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四类中至少修读2门;人文社科学生在“科技创新”“生命探索”两类中至少修读2门;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5)若上述1)项所修课程同时也属于上述第2)或3)项,则该课程也可同时满足第2)或3)项要求。
2.专业基础课程 29.5学分1)必修课程 23.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01A0020管理学 3.0 3.0-0.0一(秋冬)011A0041微观经济学(甲) 3.0 3.0-0.0一(春夏)06120410概率论 3.0 3.0-0.0二(秋冬)82120040常微分方程 3.5 3.0-1.0二(秋冬)20110041管理信息系统 2.0 2.0-0.0二(冬)20120741应用运筹学 2.0 2.0-0.0二(春)06121370数理统计 4.0 4.0-0.0二(春夏)20123131计量经济学 3.0 3.0-0.0三(秋冬)2)选修课程 6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01A0030会计学 3.0 3.0-0.0一(春夏) 06191290科学计算 3.0 2.0-2.0二(春夏) 06191360随机过程 3.0 3.0-0.0二(春夏) 061A0020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0 3.0-0.0二(春夏)3.专业课程 68.5学分(1)专业必修课程 34.5学分以下课程必修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模块 1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0122460电子商务概论 2.0 2.0-0.0二(秋)20120590数据结构 3.0 2.0-2.0二(春夏) 20122780运作管理 2.0 2.0-0.0二(夏)20192680企业资源规划(ERP) 2.0 2.0-0.0三(秋)20196880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3.0 2.0-2.0三(秋冬) 20196680软计算与决策 1.0 1.0-0.0三(春)20196860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及数据化运营 2.0 2.0-0.0四(冬)2)统计学模块 9.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6123010几何学 3.0 3.0-0.0一(冬)06120340多元统计分析 3.5 3.0-1.0三(秋冬) 06121291时间序列分析 3.0 3.0-0.0三(秋冬)3)融合模块 1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0124990社交媒体与社会网络分析 2.0 2.0-0.0二(秋)20124940分布式文件系统及数据库技术 3.0 2.0-2.0二(秋冬) 20124950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与应用 2.0 2.0-0.0三(秋)20124920大数据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3.0 2.0-2.0四(秋冬)(2)专业选修课程 12学分在以下课程中选修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模块(选修)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01A0040市场营销学 3.0 3.0-0.0二(秋冬)2012486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1.0 1.0-0.0二(夏)20120610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2.0 2.0-0.0三(春)20190510项目管理 2.0 2.0-0.0三(春)20123071Web程序设计 3.0 2.0-2.0三(春夏)20190490网上支付与结算 2.0 2.0-0.0三(夏)2)统计学模块(选修)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6122190抽样调查 3.0 3.0-0.0三(秋冬)06123020金融数学 3.0 3.0-0.0三(秋冬)06123220组合优化 3.0 3.0-0.0三(秋冬)06191010数学模型 3.0 2.0-2.0三(秋冬)06123300金融风险管理 3.0 3.0-0.0三(春夏)(3)实践教学环节 1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0124960大数据应用强化训练I 4.0 1.0-6.0二(短)20124970大数据应用强化训练II 4.00.0-8.0三(短)20188070数据科学前沿专题讨论 3.0+3四(秋冬)(4)毕业论文(设计) 10学分鼓励学生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统计学两个专业融合为主题(如商务大数据分析等)完成一个毕业论文获得双学位,学生也可通过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统计学两个专业毕业论文获得双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