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合集下载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附件2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stablishment of Intensity-Duration-Frequency Curve and Design Rainstorm Profile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2014年4月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

基于历史降雨记录资料,采用数理分析方法,科学表达城市暴雨特征,是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

为规范该项工作的开展,特制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原始资料和统计样本、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暴雨雨型确定和适应性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各地可参照本导则开展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修订以及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工作。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工作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组织编制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主编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广东省气候中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气候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编制组组长:宋丽莉编制组副组长:张善发何伶俊编制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马京津、牛璋彬、王家卓、刘海波、吕永平、何健、李兰娟、李帅、杨振斌、芮孝芳、陈天放、陈玮、陈清锦、房小怡、洪光雨、郝庆庆、徐连军、徐慧纬、贾仁勇、高原、黄克江、植石群、蒋成煜、蒋承霖、蒋明、蒋品平、谢映霞1总则 (1)1.1适应范围 (1)1.2 编制依据 (1)1.3 基本要求 (1)1.4 内容和方法 (2)2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3 量纲单位 (3)3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 (3)3.1站点选择 (3)3.2原始资料 (4)3.3统计样本选取 (4)4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 (5)4.1 频率和重现期计算 (5)4.2 频率分布曲线拟合 (5)5暴雨强度公式 (6)5.1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 (6)5.2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精度检验 (7)6短历时暴雨雨型确定 (7)7图表绘制 (8)8适用性分析 (10)8.1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10)8.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0)8.3社会影响分析 (10)9编制成果 (11)9.1 编制成果 (11)9.2 问题与建议 (11)附录 (12)附录A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流程 (12)附录B自记纸降雨记录资料处理 (12)附录C 理论频率曲线类型 (14)1 皮尔逊Ⅲ型曲线 (14)2耿贝尔(Gumbel)分布曲线 (15)附录D短历时暴雨雨型 (16)附录E 常用图表格式样张 (18)附录F有效数字 (23)编制说明 (24)1 总则 (24)2 术语和符号 (25)3 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 (25)4 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 (28)5 暴雨强度公式 (29)6 短历时暴雨雨型 (30)7图表绘制 (30)8适用性分析 (31)9编制成果 (31)1总则1.1适应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暴雨雨型确定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频率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图表绘制、适应性分析和成果表达格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强度公式话题: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一、定义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

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120 分钟的降水)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二、其他省市参考公式: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1.资料处理;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3.精度检验;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注意事项:基础气象资料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8 场最大雨量记录;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20 年以上,最好有30 年以上资料;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10 年以上,最好有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 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

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具体计算步骤:一、公式拟合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3.暴雨强度总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法二、精度检验重现期0.25~10 年<0.05mm/min < 5%三、不同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城市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1)各历时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可通过绘制各历时暴雨出现日(次)数的年际变化图,分析各历时暴雨的逐年或年代变化特征。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1~10年)重庆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暴雨强度公式:q=1563.609(1+0.6 接出口管 接出口坡 实际排水 接口号 设计流量 重现期 径 度 能力 DN(mm) i q'(L/s) q(L/s) P(年) 1#接口 400 0.005 191.4 124.2 2 2#接口 500 0.01 490.9 206.9 2 3#接口 600 0.01 798.2 376.6 2 4#接口 700 0.01 1204.1 610.5 2 5#接口 800 0.01 1719.1 920.9 2 (按满流计算)设计流量:q=v*π *(D/4)2 排水管坡 设计流量 流速 度 i q(L/s) v(m/s) 0.005 191.4 1.52 0.01 490.9 2.50 0.01 798.2 2.82 0.01 1204.1 3.13 0.01 1719.1 3.42 设计流速:v=1/n*R2/3*I1/2 粗糙系数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强度公式:q=1467.622(1+0.997lgP)/ 降雨历时 汇水面积 径流系数 t(min) 10 10 10 10 10 S(m2) 6000 10000 18200 29500 44500 Ψ 0.65 0.65 0.65 0.65 0.65
1/n*R2/3*I1/2 水力半径 水流断面 R(m) 0.100 0.125 0.150 0.175 0.200 A(m ) 0.126 0.196 0.283 0.385 0.503
设计流速:v=1/n*R2/3*I1/2 粗糙系数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按满流计算)设计流量:q=v*π *(D/4)2 排水管坡 设计流量 流速 度 i q(L/s) v(m/s) 0.005 191.4 1.52 0.01 490.9 2.50 0.01 798.2 2.82 0.01 1204.1 3.13 0.01 1719.1 3.42
2
0.692
设计流速:v=1/n*R
2/3
*I
1/2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粗糙系数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633lgP)/(t+8.534)0.551 降雨历时 汇水面积 径流系数 t(min) 10 10 10 10 10 S(m2) 6000 10000 18200 29500 44500 Ψ 0.65 0.65 0.65 0.65 0.65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10~100年)重庆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暴雨强度公式:q=1467.622(1+0. 接出口管 接出口坡 实际排水 接口号 设计流量 重现期 径 度 能力 DN(mm) i q'(L/s) q(L/s) P(年) 1#接口 400 0.005 191.4 186.8 20 2#接口 500 0.01 490.9 311.4 20 3#接口 600 0.01 798.2 566.7 20 4#接口 700 0.01 1204.1 918.5 20 5#接口 800 0.01 1719.1 1385.5 20

2024最新全国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

2024最新全国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

2024最新全国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是指降水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强降水天气现象。

在我国,不同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城市布局等因素。

下面是一些中国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目录。

1.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3+0.1×(累计降水量/12)+0.2×(小时降水量/3)+0.4×(累计风力/10)2.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2+0.15×(累计降水量/10)+0.3×(小时降水量/6)+0.35×(累计风力/12)3.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1+0.15×(累计降水量/8)+0.25×(小时降水量/4)+0.5×(累计风力/14)4.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2+0.1×(累计降水量/15)+0.2×(小时降水量/2)+0.4×(累计风力/8)5.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15+0.1×(累计降水量/20)+0.3×(小时降水量/5)+0.35×(累计风力/16)6.武汉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12+0.1×(累计降水量/18)+0.25×(小时降水量/3)+0.38×(累计风力/20)以上仅为示例,实际上,不同城市对于暴雨强度的公式目录可能存在差异,并且经常会根据实际气象变化和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进行调整和改进。

暴雨强度公式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评估和预测暴雨天气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减少暴雨可能引发的灾害。

暴雨强度公式 (2)

暴雨强度公式 (2)

暴雨强度公式1. 引言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降落的速度。

它在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计算暴雨强度对于评估洪水风险、设计排水系统以及预防城市内涝等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和使用此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暴雨强度公式的背景暴雨强度公式是通过将观测到的降雨量与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行分析,以推导出雨水降落的速度。

这样的公式通常基于统计方法,将历史降雨数据的分布模式与所关注的持续时间作比较。

3. 暴雨强度公式示例常见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为:I = (P/T) * K其中, - I 表示暴雨强度(mm/h); - P 表示持续时间为 T(小时)的降雨总量(mm); - K 是一个调整参数,常称为折减系数,用以修正统计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实际应用中,K 值的选取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背景和实地观测数据。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地理位置可能会对此参数的选择有所不同。

4. 暴雨强度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计算。

假设某地区在4小时内共收集到100毫米的降雨量,我们希望计算这段时间内的暴雨强度。

将示例值代入公式:I = (100/4) * K在这个示例中,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将假设 K 值为 1。

所以,根据计算公式,暴雨强度 I 为:I = 25 mm/h5. 注意事项在使用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质量:准确的降雨数据是计算准确暴雨强度的关键。

所选取的降雨数据应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适当的分辨率;2.调整参数的选择:K 值的选取需要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和特定项目的背景。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地理位置对 K 值可能有不同的要求;3.公式适用性:暴雨强度公式通常适用于特定的范围和条件。

在应用时,应确保公式的适用性,并考虑特定的环境和应用场景。

6. 结论暴雨强度公式是评估洪水风险、设计排水系统以及预防城市内涝等问题所必需的工具。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20200930062855)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20200930062855)

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1132(1 0.958lgP)0.595(t 5.408)(升/秒?公顷)2、巴南:1898(1 0.867 IgP) (t 9.480)0.709(升/秒?公顷)3、渝北:1111(1 0.945 IgP) (t 9.713)0.561(升/秒?公顷)其中:P――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 ----- 降雨历时(min),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4、涪陵:、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2、荣昌:3、长寿: (t18.327)0'7901000(1 0.841lg P) (t4.677)0'554986(1 0.932lg P)(t 5.725)0'5952784(1 0.906lgP)(升 / q (升 / q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1975(1 0.633lgP) (t 12.647)0'720(升/秒?公顷)14、彭水:1332(1 0.880 IgP) (t 9.168)0.6371004(1 0.750 IgP) (t 8.698)0.5671312(1 0.971 IgP) (t 7.739)0.6311304(1 0.815lg P) (t 5.755)0.6431516(1 0.945lg P) 0.653(t 10.351)610(1 0.958lgP) (t 1.170)05043442(1 0.750lg 巳 0 832(t 14.792)3148(1 0.867lgP) (t 15.348)0.8275、江津:6、合川:7、永川:8南川:1642(1 0.8151gP)(t 10.333)0.710秒?公顷)9、大足:10、铜梁:11、潼南:12、万盛:13、綦江: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15、黔江:16、石柱:17、武隆:18秀山:19、酉阳:20、万州:21、梁平:22、城口:(t 5.240)0.560826(1 0.581 Ig P)(t 0.5203.510)799(1 0.997Ig P)(t 0.5583.120)1793(1 0.997lg P)(t 12.292)07241982(1 1 0.984lg P)(t 11 .462)0 752712(1 0.724lg P)(t0.5002.730)1504(1 1 0.945lg P)(t0.7047.213)1015(1 0.659lg P)(t0.5566.649)2521(1 1 0.997lg P)1035(1 0.763lgP)(升/q(升/q(升/q(升/q(升/q(升/q(升/q(t 14.439)0857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23、垫江:3321(1 0.997lgP) (t 14.738)0'8301774(1 0.997lgP) (t 9.228)0.7522425(1 0.997 lg P) 0.822(t 13.739)1546(1 0.789 IgP) 0.703(t 8.422)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 -----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三、重庆市设计暴雨雨型(一)重庆市设计暴雨雨型适用范围24、忠县:25、开州:26、云阳:(t 9.310)0'7681148(1 0.932lg P) (t 6.133)0.633795(1 0.672 lg P) (t 0.5482.860)2296(1 0.997lg P)(升 / q(升 / q 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27、奉节:1527(1 0.893 lg P) 0.654(t 9.389)(升/秒?公顷)28巫山:29、巫溪:30、丰都:(升/秒?公顷)(升/秒?公顷)(升/秒?公顷)(升/秒?公顷)I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范围包括:主城区、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合川、永川、江津、綦江、万盛。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595.0)5.408()lg 958.01(1321++=t P q(升/ 秒•公顷) 2、巴南:709.0)480.9()lg 867.01(1898++=t P q (升/ 秒•公顷) 3、渝北:561.0)713.9()lg 945.01(1111++=t P q (升/ 秒•公顷) 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790.0)327.18()lg 906.01(2784++=t P q (升/ 秒•公顷 )2、荣昌:554.0)677.4()lg 841.01(1000++=t P q(升/ 秒•公顷)3、长寿:595.0)725.5()lg 932.01(986++=t P q(升/ 秒•公顷)4、涪陵:720.0)647.12()lg 633.01(1975++=t P q(升/ 秒•公顷)5、江津:637.0)168.9()lg 880.01(1332++=t P q(升/ 秒•公顷)6、合川:567.0)698.8()lg 750.01(1004++=t P q (升/ 秒•公顷)7、永川:631.0)739.7()lg 971.01(1312++=t P q (升/ 秒•公顷)8、南川:710.0)333.10()8151.01(1642++=t gP q (升/ 秒•公顷)9、大足:643.0)755.5()lg 815.01(1304++=t P q(升/ 秒•公顷)10、铜梁:653.0)351.10()lg 945.01(1516++=t P q (升/ 秒•公顷)11、潼南:504.0)170.1()lg 958.01(610++=t P q(升/ 秒•公顷)12、万盛:832.0)792.14()lg 750.01(3442++=t P q (升/ 秒•公顷) 13、綦江:827.0)348.15()lg 867.01(3148++=t P q (升/ 秒•公顷)14、彭水:560.0)240.5(+t15、黔江:520.0)510.3()lg 581.01(826++=t P q(升/ 秒•公顷) 16、石柱:558.0)120.3()lg 997.01(799++=t P q (升/ 秒•公顷) 17、武隆:724.0)292.12()lg 997.01(1793++=t P q(升/ 秒•公顷)18、秀山:752.0)462.11()lg 984.01(1982++=t P q (升/ 秒•公顷)19、酉阳:500.0)730.2()lg 724.01(712++=t P q (升/ 秒•公顷)20、万州:704.0)213.7()lg 945.01(1504++=t P q (升/ 秒•公顷)21、梁平:556.0)649.6()lg 659.01(0151++=t P q (升/ 秒•公顷) 22、城口:857.0)439.14()lg 997.01(2521++=t P q (升/ 秒•公顷)23、垫江:830.0)738.14(+t 24、忠县:768.0)310.9()lg 997.01(2296++=t P q(升/ 秒•公顷)25、开州:633.0)133.6()lg 932.01(1148++=t P q(升/ 秒•公顷) 26、云阳:548.0)860.2()lg 672.01(795++=t P q(升/ 秒•公顷) 27、奉节:654.0)389.9()lg 893.01(1527++=t P q (升/ 秒•公顷) 28、巫山:752.0)228.9()lg 997.01(1774++=t P q(升/ 秒•公顷)29、巫溪:0.822)13.739()lg 997.01(2425++=t P q (升/ 秒•公顷)30、丰都:)公顷秒/ 升( )422.8()lg 789.01(15460.703•++=t P q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595.0)5.408()lg 958.01(1321++=t P q (升/ 秒•公顷)2、巴南:709.0)480.9()lg 867.01(1898++=t P q (升/ 秒•公顷)3、渝北:561.0)713.9()lg 945.01(1111++=t P q (升/ 秒•公顷)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790.0)327.18()lg 906.01(2784++=t P q (升/ 秒•公顷 )2、荣昌:554.0)677.4()lg 841.01(1000++=t P q(升/ 秒•公顷)3、长寿:595.0)725.5()lg 932.01(986++=t P q(升/ 秒•公顷)4、:720.0)647.12()lg 633.01(1975++=t P q(升/ 秒•公顷)637.0)168.9()lg 880.01(1332++=t P q (升/ 秒•公顷)6、合川:567.0)698.8()lg 750.01(1004++=t P q (升/ 秒•公顷)7、:631.0)739.7()lg 971.01(1312++=t P q (升/ 秒•公顷)8、南川:710.0)333.10()8151.01(1642++=t gP q (升/ 秒•公顷)9、大足:643.0)755.5()lg 815.01(1304++=t P q (升/ 秒•公顷) 10、铜梁:653.0)351.10()lg 945.01(1516++=t P q (升/ 秒•公顷) 11、潼南:504.0)170.1()lg 958.01(610++=t P q(升/ 秒•公顷)12、万盛:832.0)792.14()lg 750.01(3442++=t P q (升/ 秒•公顷)13、綦江:827.0)348.15()lg 867.01(3148++=t P q (升/ 秒•公顷) 14、水:560.0)240.5()lg 763.01(1035++=t P q (升/ 秒•公顷)520.0)510.3()lg 581.01(826++=t P q(升/ 秒•公顷)16、石柱:558.0)120.3()lg 997.01(799++=t P q (升/ 秒•公顷)17、武隆:724.0)292.12()lg 997.01(1793++=t P q (升/ 秒•公顷) 18、秀山:752.0)462.11()lg 984.01(1982++=t P q (升/ 秒•公顷)19、酉阳:500.0)730.2()lg 724.01(712++=t P q(升/ 秒•公顷)20、万州:704.0)213.7()lg 945.01(1504++=t P q (升/ 秒•公顷) 21、梁平:556.0)649.6()lg 659.01(0151++=t P q (升/ 秒•公顷)22、城口:857.0)439.14()lg 997.01(2521++=t P q (升/ 秒•公顷)23、垫江:830.0)738.14()lg 997.01(3321++=t P q (升/ 秒•公顷) 24、忠县:768.0)310.9()lg 997.01(2296++=t P q(升/ 秒•公顷)25、开州:633.0)133.6()lg 932.01(1148++=t P q(升/ 秒•公顷) 26、云阳:548.0)860.2()lg 672.01(795++=t P q(升/ 秒•公顷)27、奉节:654.0)389.9()lg 893.01(1527++=t P q (升/ 秒•公顷) 28、巫山:752.0)228.9()lg 997.01(1774++=t P q(升/ 秒•公顷)29、巫溪:0.822)13.739()lg 997.01(2425++=t P q (升/ 秒•公顷) 30、丰都:)公顷秒/ 升( )422.8()lg 789.01(15460.703•++=t P q 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

三、市设计暴雨雨型(一)市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Ⅰ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主城区、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合川、、江津、綦江、万盛。

Ⅱ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长寿、垫江、梁平、忠县、开州、万州。

Ⅲ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丰都、石柱、南川、武隆。

Ⅳ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水、黔江、酉阳、秀山。

Ⅴ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巫山、奉节、云阳、巫溪、城口。

(二)各分区设计暴雨雨型1、Ⅰ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1小时43.8 51.3 60.3 71.7 83.1 88.8 96.1 106.32小时57.8 69.2 83.4 101.4 118.7 127.4 138.8 154.63小时67.0 81.5 99.8 123.0 145.0 156.2 170.8 191.2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4.59 5.33 6.47 8.58 13.96 19.26 11.47 8.34 6.72 5.72 5.03 4.52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2.07 2.24 2.44 2.70 3.05 3.55 4.36 5.91 10.46 13.14 8.07 6.03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4.91 4.21 3.71 3.35 3.06 2.83 2.65 2.49 2.35 2.24 2.14 2.05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1.33 1.39 1.46 1.55 1.65 1.76 1.91 2.09 2.32 2.64 3.12 3.92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5.59 10.77 9.02 5.99 4.62 3.83 3.32 2.95 2.67 2.45 2.28 2.13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2.01 1.90 1.81 1.73 1.66 1.60 1.54 1.49 1.44 1.39 1.35 1.32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99.1 116.3 135.0 157.9 179.0 190.7 205.1 224.1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Ⅱ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41.3 48.4 56.4 66.4 76.0 81.8 88.4 97.7 2小时 52.3 60.6 69.7 81.2 92.2 99.3 106.5 117.1 3小时60.169.279.392.0104.1108.9119.9131.6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1.15 1.28 1.46 1.68 1.992.433.094.19 6.31 11.55 20.49 11.72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3.08 3.86 5.11 7.37 12.36 24.55 16.48 9.40 6.35 4.71 3.713.04比例/% 7.21 5.06 3.84 3.07 2.55 2.17 1.88 1.66 1.49 1.35 1.23 1.13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0.67 0.72 0.78 0.84 0.93 1.03 1.15 1.30 1.51 1.79 2.19 2.79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3.81 5.79 10.82 18.46 10.35 6.45 4.56 3.47 2.78 2.31 1.97 1.71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1.52 1.36 1.23 1.12 1.03 0.96 0.89 0.83 0.78 0.74 0.70 0.66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87.4 102.2 117.9 136.4 152.7 161.7 172.5 186.5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3、Ⅲ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36.8 41.1 46.2 52.6 59.2 62.5 66.7 72.4 2小时 46.5 52.4 59.4 68.3 77.3 81.7 87.4 95.2 3小时54.561.770.381.292.297.6104.7114.2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3.664.415.577.62 12.09 22.74 15.079.196.605.164.253.63比例/% 1.52 1.66 1.85 2.09 2.41 2.86 3.54 4.70 7.04 14.00 15.59 8.83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6.11 4.68 3.80 3.20 2.78 2.46 2.21 2.01 1.85 1.71 1.60 1.50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0.94 1.00 1.08 1.17 1.28 1.42 1.60 1.83 2.17 2.66 3.50 5.16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9.97 15.04 8.69 5.96 4.53 3.66 3.07 2.66 2.35 2.10 1.91 1.75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1.62 1.51 1.41 1.33 1.26 1.20 1.14 1.09 1.04 1.00 0.96 0.93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80.9 91.9 102.8 115.4 126.2 132 138.9 147.9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4、Ⅳ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 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41.5 47.9 55.0 63.9 72.4 77.2 83.5 91.8 2小时 55.5 65.6 76.9 91.1 104.6 108.4 122.2 135.4 3小时63.675.187.9104.1119.5131.5139.5154.5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1.982.10 2.23 2.40 2.59 2.853.18 3.654.385.689.01 17.03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4.27 4.845.69 7.12 10.18 21.85 15.75 9.016.73 5.53 4.784.25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8.73 5.77 4.51 3.79 3.32 2.97 2.71 2.51 2.34 2.20 2.08 1.98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1.29 1.33 1.38 1.44 1.50 1.57 1.65 1.74 1.85 1.97 2.13 2.32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2.58 2.92 3.43 4.27 6.06 12.86 9.65 5.39 4.00 3.28 2.83 2.52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2.28 2.10 1.95 1.83 1.73 1.64 1.56 1.49 1.43 1.38 1.33 1.29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93.3 109.1 126.5 147.8 167.6 178.7 192.4 210.3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5、Ⅴ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34.4 39.1 44.8 52.0 58.8 62.7 67.8 74.3 2小时 43.2 49.2 56.3 65.3 74.0 78.9 85.3 93.5 3小时50.657.666.176.786.992.6100.2109.9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1.321.461.641.882.222.713.525.089.1921.6012.747.43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3.183.925.157.5714.2327.2813.558.105.764.473.673.12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5.21 4.01 3.27 2.77 2.40 2.13 1.92 1.74 1.60 1.48 1.38 1.30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0.82 0.88 0.95 1.04 1.14 1.28 1.45 1.69 2.04 2.59 3.60 5.97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16.05 14.84 7.98 5.39 4.06 3.27 2.74 2.36 2.08 1.86 1.69 1.55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1.43 1.33 1.24 1.17 1.10 1.05 0.99 0.95 0.91 0.87 0.84 0.81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89.1 103.2 118.5 136.9 153.9 163.3 174.8 189.9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