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护理
高职护生灵性需求及灵性照护的的研究进展

高职护生灵性需求及灵性照护的的研究进展标签:高职护生灵性需求灵性照护综述文献灵性是在与天、人、物、我的关系上寻求共融,寻求永恒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在不断超越的整合过程中达到和谐的体验。
在面对生命尽头时,灵性是患者十分重要的生命支持方法。
近年来,灵性受到医学界的广为关注。
在护理的历史长河中,灵性相关问题已被认为是护士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临床工作大多只注重护理操作技术的完善,而对患者心灵需求的关注较少。
本文就目前患者灵性需求满足情况、护士及高职护生对灵性的认知及灵性教育的现状做以梳理、总结,为今后提高临床与灵性相关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灵性的相关概念1.灵性的概念灵性的本质已被人们讨论许久,由于个人对信念、信仰及人生价值的认识及理解的不同,灵性暂无特定的定义。
灵性一词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于1902年提出,他认为“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
灵性是个体在人生中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现,是个人在自我关系、人际关系、人神关系间透过自我超越体会到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过程。
而在护理范畴对灵性做了定义为,灵性能以生命、上帝以及与生俱来的力量去寻求生命意义与价值。
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灵性的定义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儒家思想用“仁”、“诚”来表述对灵性的诠释。
孔子以“仁”为核心形成的“时命”观挑战了“以德配天”的思想,从而使儒家的心灵世界从天-人维度转向人-心维度,使人因“仁”而不断向内在超越的方向发展,为中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终极功用;《庄子》灵性关怀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不为物累,超越死亡,全生保身,物化逍遥”等庄学思想之中;《庄子》灵性关怀的理想目标是“真人”,实现的途径是“体道。
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为我们开展灵性照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现代学者李向平[5]认为,灵性作为经由自我超越以发现生命意义的人类习性,是人生发展的一种潜在对策。
简言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精神核心,有着一种超越躯体约束、超越世俗局限的纯粹精神性的追求,这个东西我们便可称之为灵性。
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医疗照护与灵性关怀

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医疗照护与灵性关怀姜姗1马岭2,李忠3,周宁2*(1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南京211100,1511485658@qq.cm;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江苏南京210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30)〔摘要〕晚期肿瘤患者由于症状复杂多变且死亡可预期,是国内目前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人群,且在临终前通常面临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痛苦及需求,照护者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提供不同的治疗和帮助,以有效减轻患者身体痛苦,给予灵性关怀,改善生命质量。
通过对1例乳腺癌患者安宁疗护临床实践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照护经验和体会,以期为本土化安宁疗护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安宁疗护;医疗照护;灵性关怀〔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8565(219)03 -029 -04DOI:10.12026/j.issn.1001 -8565.2019.03.04Medical Care and Spiritual Care in the Practice o f Hosjjice CareJIANG Shan1,MA Ling1,LI Zhong3,ZHOU Ning1(1 School of H 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00, China,E—mail:15H485658@ qq.corn; 2 A ir Force H ospital,Eastern Theater of PLA,Nanjing 210002,China;School of Medicine and H ealth Management,Tongji Medical College ef Huazhong University〇o Science &TecCnology,W uhan43003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c omplicated sym ptom s and predictable death,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are the m aingroup of the hospice care service.W ith the pain and need of physical,psychological,m ental and approaching,individualized strategies should b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each patientJ ate their pains,provide spiritual care and im 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effectively.Through the practice of hospice care for a breast cancer patient,this article sum m arized the nursing experiencevide reference for the localized hospice care.Key words :Hospice Care;Medical Care;Spiritual Care晚期肿瘤临终患者常常伴随疼痛、疲乏、发热、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生理症状,长期的病痛折磨 着患者的身体,其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关系随之改 变,进而带来灵性痛苦。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作者:张博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1期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现如今,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细致的护理,还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护理。
本文阐述了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以及基本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护理人文关怀的临床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基本理论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一、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以及基本理论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为“以人为本”,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关心、尊重、爱护的基础上照顾患者,并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体谅患者,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为其提供温暖的服务以及满足其要求。
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以下几项基本理论与其息息相关。
1.护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与护理工作相融合、相统一。
护理人文精神的内涵为“救死扶伤”,主要表现为护士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细心照看与服务,使患者在医院环境中感受到温暖、舒服和愉悦的人文关怀。
护理人文精神是每一位护士都应当具备的,这不仅对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道德素养有所要求,而且对其的个人品格和自身服务意识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护士应当结合自身的感受与体验,深入学习并掌握人文精神的知识以及力量,让感受与学习相互融合,使人文精神成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并转换为内在动力,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以尊重爱护的态度重视病人患者的需求和倾向。
2.灵性照护灵性照护是一种终极关怀,是帮助处于不佳状态的患者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追寻的目标,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困难,在精神上获得温暖与平和。
灵性照护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护理“灵性”,主要是内在本质以及个体特质,护士则需要具备足够的素养来引导患者认知生命、感知生命、珍惜生命,并使患者看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协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以及人生观来实现自我价值。
灵性照护晚癌患者宁养服务论文

灵性照护与晚癌患者宁养服务【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182-02【摘要】随着宁养“身心灵全人服务”理念的提出,灵性照护越来越受到宁养服务人员的重视。
本文阐述了灵性的内涵,探讨了灵性照护的重要性,并对晚癌病人灵性照护现状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带给宁养服务人对灵性照护更多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灵性照护;晚癌患者;宁养服务1灵性的内涵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
对于信仰上帝的人,灵性是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体验。
对于人道主义者来说,灵性是与他人相处的自我超越体验[1]。
它与人类追寻意义、目的和价值的体验有关。
(prest&russel,l1995,p4)”。
而宗教只是对这些信念和体验的组织化、机构化的阐释和实践,不同的宗教会有不同的阐释和实践[2]。
在我们思想意识的深处,在我们精神观念的核心部分,有着一种超越肉体约束、超越世俗生活局限的纯粹精神性的追求,这个东西我们便可称之为灵性[3]。
灵性是统合并超越个人身体、心理与社会完整性的本质,也是人类求生存的原则。
carson(1989)[4]指出灵性的需求(spiritneeds)为:意义、目标、爱、信任、希望、宽恕和创造性。
石世明[5]在对临终照护的灵性现象考察一文中,以质性研究的方式,以生命实相有三个位阶和临终处境所出现灵性实相的开显会揭露其开显的渐次转化两个假设为基础,提出灵性的开显需要经过从自我现实的艺术转化到超个体的整全意识;从水平缔结转向垂直缔结,从外在缔结转向内在缔结;从消解自我界限,从转向与他者的亲近与交融;从控制的意志转向本心臣服四个回归运动。
从以上界定中可以得出:1.价值观是属于灵性层面的东西。
2.传统宗教固然提供灵性传统,但灵性更具有普世性,灵性需求不仅限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每个人都具有灵性和灵性的需求。
3.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阐释和理解根据其认知深度、广度和整合程度,可以被划分成不同的灵性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6]。
尊重生命 满足需求——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顾个案

门诊咨询台是提供导医、 咨询 、 为病人取化验结果报告单等多种服务项 目的一个综合性 岗位 , 医院的第一窗 口, 是 当就医者走进 医院大厅 , 便直 奔 咨询台, 每天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 , 同的知识层次 , 不 有着 各种要 求的患 者, 对治疗过高的期望值 , 甚至有些病人 与医生发生矛盾 和冲突 , 都反 映到 了这里 , 所以工作 的复杂性是难 以言语的 。咨询台护士存 在讲话 过于简单、 生硬 、 语速快、 不耐心等问题 , 很容易因病人的需求 得不 到满足 而引起 纠纷。 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 的拥戴… 。 良好的医患
尊 重生 命
满 足需求
— —
晚期癌症 患者 的灵 性 照顾 个 案
章 冰
云南 省 德 宏 州人 民医 院 , 南 云
【 关键词 】 晚期癌症 患者 ; 灵性照顾
di1.9 9 i n 1o o:0 36  ̄. s.o 6—15 .0 0 1 .1 s 9 9 2 1.0 44 文 章 编号 :0 6—15 (0 0 . 3 1 0 10 9 9 2 1)一1 0— 00— 2
一
门诊 咨询 台所 面临 的问题及 对策
王 晓 红
武 汉 大 学 口腔 医院 , 湖北 武汉 4 07 3 09
【 摘要】 随着人们 日 益俱增的健康服务 需求, 导医作为医院工作运转的枢纽 , 高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中起到 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 门 咨询 在提 诊
台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以及 如何 提 高 门诊 咨 询 台 的服 务 方 面做 了 阐述 。 【 关键词】 门诊咨询台; 对策 d i1 .9 9 in 1o 0:0 36  ̄.s .o6—15 .0 0 1 .1 s 99 2 1.0 45 文章编号:06—15 (0 0 10 99 2 1 )一1 0 0— 2 0—3 1 0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的概念有哪些?1、临终关怀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灵性关怀,并辅以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临终关怀病房开放的主要对象:1.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较多)2.病重危重患者3.植物人4.家属放弃治疗的疾病晚期患者。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
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
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
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
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
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四、临终关怀内容:2、安宁疗护(Hospide)的概念所谓安宁疗护即指一种组织化的医护方案,注重团队精神照顾,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缓解性及支持性的照顾。
安宁疗法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提法,如中国内地称之为“临终关怀”,美、英称之为“缓和医疗”,台湾称之为“安宁照顾”、“安宁疗护”,香港称之为“善终服务”、“宁善服务”、“姑息照顾”等。
突发性耳聋伴焦虑症个案护理

二、精神心理状况评估
该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5分,属于肯定 有焦虑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9分为中度焦虑。经 过收集上述资料及对患者的了解,总结患者的心理特征有:恐惧、 紧张不安、睡眠障碍。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请根据您近一周的感觉来进行评分,数字的顺序依次为: (1→从无、2→有时、3→经常、4→持续 )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1 2 3 4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1 2 3 4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1 2 3 4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1 2 3 4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1 2 3 4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1 2 3 4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1 2 3 4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1 2 3 4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1 2 3 4 (10)我觉得心跳很快(心悸)。 1 2 3 4
3. 躯体症状 焦虑障碍可能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运动 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睡眠障碍等多方面的表现, 如:心悸、口干、上腹部不适、胀气、头痛、失眠等。
4. 社会功能受损 当焦虑成为一种疾病时,难以控制的情绪, 过度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认知加工过程的扭曲,甚至出 现呕吐或者失禁,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
一例突发性耳聋伴焦虑症的个案护理
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 越大,焦虑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陡然增加,年患病率5.6%-19.3%,终身 患病高达28.8%,由焦虑引发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该患者患睡眠障碍伴焦 虑症已1年,长时间的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导致人体情志、气血、脏 腑等出现紊乱,使心肝阴血不足,而出现心肝血虚、耳聪失养,诱发突聋。 突聋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 诸多不便和痛苦,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发生巨大的改变。两种疾病互为因果, 相互制约,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心理护理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 为了提高突聋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本病例来看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ICU病人灵性照护的研究进展

I C U病人灵性照护的研究进展苟玉琦,余 琴,李沛窈,刘梦婕摘要 对灵性照护相关概念㊁重症监护室(I C U )病人及家属对灵性照护的需求㊁I C U 灵性照护的影响因素㊁I C U 灵性照护模式和指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I C U 开展灵性照护提供建议与思考㊂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灵性照护;综述K e y w o r d s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u n i t ;s p i r i t u a l c a r e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36.008 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身体㊁社会㊁文化㊁情感和灵性层面[1]㊂随着高龄㊁器官衰竭㊁心脑血管急症等病人的不断增多以及我国医学疾病谱的改变,重症监护室(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 ,I C U )入住率在不断升高㊂由于I C U 病人病情危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大,导致他们可能忽视了生命末期病人的灵性需求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灵性和灵性照护已经成为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灵性照护也在我国安宁疗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开展的研究也以肿瘤病人的灵性照护和介绍评估工具为主,缺少I C U 生命末期病人及家属灵性照护的相关报道[2-4]㊂然而当急危重症病人及其家属面临死亡时,灵性照护在减轻病人焦虑㊁提高家属对医疗决策和护理的满意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㊂因此,本文通过对I C U 的灵性照护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I C U 开展灵性照护提供参考㊂1 灵性照护的相关概念1.1 灵性灵性是指影响人类生活的一个维度,尤其是在危及生命的疾病期间[5]㊂大多数学者认为,灵性是个人的㊁动态的,它赋予人类寻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发觉个人内在价值或信念系统的整合[6-7]㊂但是,灵性又不等同于宗教,因为灵性是个人试图理解关于生命的最终问题及其与神圣和超越的关系,而宗教对应于一个有组织的信仰㊁实践㊁仪式和符号系统,旨在促进个人与神圣或超然者之间的亲密关系[8]㊂有些人通基金项目 四川省医学科研课题计划,编号:S 220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23Y J A 840013㊂作者简介 苟玉琦,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646000,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余琴㊁李沛窈单位:646000,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刘梦婕(通讯作者)单位:646000,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610041,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苟玉琦,余琴,李沛窈,等.I C U 病人灵性照护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36):5076-5080.过信仰寻求自己的灵性,而许多人在宗教之外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9]㊂1.2 灵性照护由于灵性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对灵性照护尚缺乏统一的定义㊂从护理领域来看,灵性照护是指护士面对正在经历创伤㊁疾病或悲伤的病人时,能识别其灵性需求,并给予其富有同情心的回应,以帮助病人寻找生命意义㊁自我价值及信仰支撑[10]㊂北美护理协会护理诊断将灵性照护定义为一种帮助病人缓解灵性困扰的措施㊂灵性照护也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护士与病人或家属的对话经常会涉及灵性话题,但不管灵性照护如何被定义,护士为病人带来了什么才是重要的㊂2 I C U 病人及家属的灵性需求现状灵性需求指无论有无宗教信仰的个人对内在存在感的需求与期望,包括寻找生命意义㊁追求个人的价值观㊁实现自我超越等[11]㊂I C U 病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承受着极度的不安㊁恐惧与痛苦,认为生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偏向于选择灵性作为鼓励自己继续接受治疗的内在动力㊂G a r c íaT o r r e jo n 等[12]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家属(71.7%)和病人(60.2%)认为在I C U 期间发生了灵性痛苦㊂S w i n t o n 等[13]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家属认为死亡与灵性有关,灵性是I C U 病人寻找生命意义的一部分㊂在一项针对儿科I C U 病人父母的调查中,48%的人希望医生询问他们的灵性需求或宗教信仰;约2/3的人表示,如果知道医护人员为他们的孩子祈祷,他们会感到欣慰[14]㊂我国学者叶颖颖等[15]研究显示,I C U 危重症病人灵性需求处于中上等水平,其中呼吸衰竭病人的灵性需求最高;影响I C U 危重症病人灵性需求的因素包括民族㊁文化程度㊁宗教信仰㊁在职情况㊁居住地㊁主要人格特征㊁救治医院等级㊁进入I C U 的天数等㊂3 I C U 灵性照护的影响因素3.1 护士因素㊃6705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 2023V o l .21N o .36I C U收治需要生命支持治疗㊁有灵性困扰的危重病人[16]㊂因此,I C U护士要承担灵性照护所需要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包括将灵性照护作为标准护理的一部分提供给病人和家属[17]㊂据国外研究报道,I C U医护人员对灵性照护的认知有所差异㊂W i l l e m s e等[18]研究显示,大多数I C U护士认为提供灵性照护对病人和家属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情绪的处理和疏导,提高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㊂A b u-E l-N o o r[19]指出,大多数护士将灵性照护的概念与宗教联系起来,但也认识到其要素是关怀㊁表达尊重和爱,以及支持对生命意义的探索㊂G a r cíaT o r r e j o n等[12]的调查研究显示,69.7%的I C U护士认为灵性照护是他们职业的一部分,50.1%的I C U护士认为没有能力提供相关护理,83.4%的I C U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灵性照护培训㊂此外,部分I C U护士认为灵性照护耗费时间或因自己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㊁缺乏经验而将其转交给牧师完成[16,18]㊂我国相关研究显示,与其他科室护士相比,I C U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更能感知到病人的灵性需求,灵性照护能力也更高[20]㊂若I C U护士未明确灵性照护的职责及内容,会在病人出现灵性问题时缺乏处理方法㊂因此,护士除了主动产生灵性照护行为以外,还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具备灵性照护意愿和照护意识,以提供高质量护理㊂3.2病人因素由于I C U病人易感受到生命的不确定性,因此为其提供灵性照护比其他病人更具必要性且效果较好㊂护士可以对其进行灵性照护,但I C U病人的灵性需求或价值观㊁照护方式及质量极易受到家属和外界环境的影响㊂叶颖颖等[15]的研究表明,具有开放性和严谨性人格特征的I C U危重病人追求个人意识和 普世价值 ,灵性需求较高,而神经质和外向性人格特征的病人灵性需求较低㊂后天的成长环境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是影响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㊂其中,价值观㊁思辨㊁想象力和审美则是开放性人格特征的主要体现㊂I C U病人决策能力有限,在需要做出医疗决策时大多是由家属权衡治疗方案的利弊[21]㊂希腊学者F o u k a等[22]的研究表明,灵性需求往往被认定为宗教需求,但由于I C U病人通常无法与护士沟通,这些需求都是由家属提供㊂因此,护士可依据I C U病人的精神信仰㊁与家属沟通交流㊁增加对外在因素的考虑,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灵性干预㊂3.3其他因素越来越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运用于病人灵性照护需求㊁灵性健康等现状的测量与评估,但暂未见专门针对I C U病人的灵性照护相关评估工具㊂W i l l e m s e 等[18]在研究中指出,I C U护士非常重视跨学科合作,但几乎没有标准化的方法来评估I C U病人或其家属的灵性需求,灵性照护也未能成为全国范围内I C U日常护理的组成部分㊂评估这类病人的灵性需求和价值观对于实施灵性照护措施至关重要㊂对于表达与沟通能力缺乏的I C U病人来说,经过验证且可靠性与科学性较高的评估工具有利于帮助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更准确地识别灵性需求,以制订更具针对性的灵性照护方案㊂4I C U灵性照护模式和指南4.1协同模式美国重症护理协会(A m e r i c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C r i t i c a l-C a r e N u r s e s,A A C N)提出的协同模式(s y n e r g y m o d e l)明确指出,在为危重症病人提供照护时要整体考虑病人的身体㊁心理及灵性等部分㊂该模式强调在急危重症医疗环境中,每位病人及家属都有其独特性,护理活动的进行要针对病人的特征与需求,而满足病人不同的特性与需求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23]㊂当病人特征与护士专业能力相匹配时,会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创造较理想的照护效果,该模式现已成为国外危重症护理领域提供灵性照护的指导方针[24]㊂在国外,护理人员通过陪伴㊁倾听㊁肢体的接触来促进病人舒适,或是以录音㊁录影㊁照片的方式帮助病人与家属进行交流[25-26],也会用特别㊁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病人的灵性健康水平㊂比如,在呼吸重症监护室为肺癌晚期无法脱离呼吸机但意识清醒的病人栽种他喜欢的植物,通过栽种植物让病人见证其他生命的成长,感受生命的意义[27]㊂如何与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病人沟通并进行灵性评估具有很大的挑战[14]㊂B e r n i n g等[28]就针对I C U内使用呼吸机的成人设计了图示灵性需求评估沟通卡,里面包括信仰归属㊁情绪状况㊁灵性困扰评分以及病人期望得到帮助的需求事项4个部分,结果表明首次使用沟通卡即可减轻危重症病人的焦虑㊂D u f f y等[29]也使用了一种眼球追踪设备评估无认知障碍的机械通气病人,该设备能够大声朗读病人看到的单词㊂第一部分信息涉及病人的基本需求(疼痛㊁呼吸道分泌物排出㊁室温等),随后病人可以传递任何他们想要的信息,比如对祷告和牧师来访的需要㊂4.2I C U灵性照护指南美国重症医学会(A m e r i c a n C o l l e g eo fC r i t i c a l C a r eM e d i c i n e,A C C M)于2004 2005年制定了以病㊃7705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6期人为中心的I C U家属照护指南,针对如何提供灵性支持提出了具体建议:病人的灵性需求由医疗团队评估,并将影响健康和治疗的结果纳入到危重症病人照护计划内;医生能整合团队其他成员(护士㊁牧师㊁社会工作者)灵性照护的评估结果,并将其运用到相关的医疗护理照护计划内;医护人员应接受灵性相关知识的培训,准确识别病人的灵性需求,并将牧师㊁社工的灵性照护建议运用于照护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应尊重病人所提出的灵性祷告需要,并将其视为实现I C U内全人照护的一部分[30]㊂但该指南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仍有一定困难,因为大多数I C U优先强调的是以密集性持续照护来稳定病人的生理状况,而这可能造成处于生命末期的危重症病人及其家属无法及时获得灵性照护[31]㊂因此,要在I C U开展灵性照护,必须调整传统的危重症病人照护理念,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I C U生命末期病人灵性照护指南㊂5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对灵性照护的研究集中于晚期癌症病人,对I C U生命末期病人的灵性健康水平关注较少㊂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在I C U开展灵性照护可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㊁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㊂为此,笔者对灵性照护在I C U中的运用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㊂5.1开展灵性照护相关知识培训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接受灵性照护相关知识培训可以增加他们对病人灵性需求的敏感度,并指出培训内容应包括与家属共同制定照护目标[32]㊂R i a h i等[33]以讲习班的形式对82名I C U护士进行了8期灵性照护培训,结果表明灵性照护训练能提高护士的灵性照护能力㊂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加强I C U医护人员关于灵性照护的继续教育,首先要帮助医护人员明确与灵性相关的概念,尤其是灵性与宗教的区别,避免他们将灵性与宗教完全等同而影响灵性照护的开展㊂其次,应培养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灵性照护的能力㊂在培训期间应丰富教育形式和方法,比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改善I C U护士对灵性照护的态度,将灵性照护融入I C U护士的日常护理活动中,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㊂5.2加强跨专业团队合作我国赵可式博士提出了适用于亚洲人群的灵性照护构架,并在医生㊁护士㊁社会工作者中大力推广㊂她指出,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病人搭建与天㊁人㊁物㊁我沟通的桥梁,整合病人一生的经历,让病人自己发现生命中所经历的美好事物,寻找新的人生价值,获得内心的平静[34]㊂W e i n e r[35]则指出,医务社工非常适合在急危重症环境中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灵性照护㊂在我国,医务社工已在晚期癌症病人的灵性照护㊁病情告知㊁家属哀伤辅导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6-38],但在I C U中缺少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㊂因此,管理者应积极创造与医务社工进行团队合作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医护人员㊁病人㊁家属之间的桥梁作用,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灵性困扰㊂5.3提高I C U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研究指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I C U护士灵性照护认知的重要因素,同时,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护士更容易产生死亡焦虑,从而影响I C U护士的灵性照护能力[15]㊂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护士的内在需求,提高护士对组织的归属感[39]㊂管理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合理分配科室资源,提高I C U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㊂同时,应支持并帮助护士掌握专业知识,提升护士对灵性照护的认同感,从而提高灵性照护能力㊂关注护理工作者的心理状况,对有负性情绪的护理人员及时展开疏导和干预,减轻I C U护士的死亡焦虑感,促进其灵性健康,进而提升灵性照护质量㊂5.4加强与I C U生命末期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灵性对I C U病人及其家属的决策有重要影响[40]㊂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造成病人和家属的焦虑㊁恐惧及希望丧失,因此灵性照护在I C U就显得尤为重要[41]㊂近期,我国学者在探讨I C U护士对临终护理的体验时指出,阻碍I C U护理人员开展临终护理的因素主要是病人家属及其家庭成员缺乏精神支持㊁与家属沟通困难[42]㊂因此,I C U护士应深入倾听并合理采用灵性评估工具,学会在适当的时机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意义的灵性对话[43]㊂比如在参加家庭会议或病情告知时,主动引发家属谈论病人的灵性偏好,以利于在进行相关医疗决策时能考虑和尊重病人本人的意愿㊂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如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41],借鉴和学习R e b l i n等[44]提出的病人㊁照顾者㊁护士三方灵性交流模式,推动I C U灵性照护的有效开展㊂5.5构建本土化的I C U灵性照护模式目前,我国开展的灵性照护模式除引进国外的生理-心理-社会-灵性模式㊁身心社灵全人照护模式㊁多方协作型灵性照护模式以外,也有学者将灵性照护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灵性照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灵性照护模式的发展[45-46]㊂但实施对象以肿瘤病人为主,尚缺乏适合I C U的灵性照护模式㊂因此,未来可借鉴国外的灵性㊃8705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6照护模式,整合国内的灵性资源,探索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本土化I C U灵性照护模式,提高护理质量㊂参考文献:[1] C H A N M.F a c t o r sa f f e c t i n g n u r s i n g s t a f fi n p r a c t i s i n g s p i r i t u a lc a r e[J].J C l i nN u r s,2010,19(15):2128-2136.[2]刘丹娜,邓平基,詹艳,等.中文版灵性与灵性照护测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274-3278. [3]史岩,赵怡婷,胡艳丽,等.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照顾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7):55-58. [4] HU YL,T I E W LH,L I F.P s y c h o m e t r 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h eC h i n e s ev e r s i o no ft h eS p i r i t u a lC a r e-G i v i n g S c a l e(C-S C G S)i n n u r s i n g p r a c t i c e[J].B M C M e d i c a l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o l o g y,2019,19(1):21.[5] G A R S S E NB,UW L A N D-S I K K E MA N F,V I S S E R A.H o ws p i r i t u a l i t y h e l p s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t h ea d j u s t m e n tt ot h e i rd i se a s e[J].J o u r n a lo fR e l i g i o na n d H e a l t h,2015,54(4):1249-1265.[6] G U D E N K A U FL M,C L A R K M M,N O V O T N Y P J,e t a l.S p i r i t u a l i t y a n de m o t i o n a ld i s t r e s sa m o n g l u n g 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 [J].C l i n i c a l L u n g C a n c e r,2019,20(6):e661-e666.[7] P I D E RMA N K M,J O H N S O N M E,F R O S T M H,e t a l.S p i r i t u a lq u a l i t y o fl i f ei n a d v a n c e d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r a d i a t i o n t h e r a p y[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4,23(2):216-221.[8] E V A N G E L I S T ACB,L O P E S M E L,C O S T A S F,e t a l.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 a n d s p i r i t u a l i t y: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R e v i s t aB r a s i l e i r ad eE n f e r m a g e m,2016,69(3):591-601.[9] B U R K HA R TL,B R E T S C H N E I D E R A,G E R CS,e ta l.S p i r i t u a lc a r ei n n u r s i n g p r a c t i c e i n v e t e r a n h e a l t h c a r e[J].G l o b a lQ u a l i t a t i v e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19,6:2333393619843110.[10] K A V A L I E R A T O S D,C O R B E L L IJ,Z H A N G D,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a nd p a t ie n ta n dc a r e g i v e ro u t c o m e s: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J AMA,2016,316(20): 2104-2114.[11]成琴琴,刘翔宇,谌永毅,等.中文版灵性需求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3):16-19.[12] G A R CÍA T O R R E J O N M C,H E R A S D E L A C A L L E G,MA R T I N D E L G A D O M C,e ta l.S p i r i t u a l i t y i nc r i t i c a l c a r e: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 o f t h e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p a t i e n t sa n d f a m i l i e s,i nS p a i na n dL a t i n A m e r i c a[J].J o u r n a l o fR e l i g i o na n dH e a l t h,2023,62(4):2391-2411.[13]S W I N T O N M,G I A C OM I N I M,T O L E D O F,e ta l.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s p i r i t u a l i t y a t t h ee n do f l i f e i nt h e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u n i t[J].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C r i t i c a lC a r eM e d i c i n e,2017,195(2):198-204.[14] A R U T Y U N Y A N T,O D E T O L A F,S W I E R I N G A R,e t a l.R e l i g i o na n ds p i r i t u a lc a r e i n p e d i a t r i c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p a r e n t a la t t i t u d e s r e g a r d i n gp h y s i c i a ns p i r i t u a la n dr e l i g i o u s i n q u i r y[J].T h e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 H o s p i c e&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2018,35(1):28-33.[15]叶颖颖,潘珍,黄淑娥,等.I C U危重症患者灵性需求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4):578-580.[16] R A HMA NS,E L B I H,C A KMA K C I C E T I N K A Y A A,e ta l.F a c t o r s t h a t p r e d i c tt h e p e r c e p t i o no fs p i r i t u a l i t y a n ds p i r i t u a lc a r e o f n u r s e sw o r k i n g i nh i g h-r i s ku n i t s a nd t he ef f e c to f d e a t ha n x i e t y[J].P e r s p e c t i v e s i nP s y c h i a t r i cC a r e,2021,57(2):473-480.[17] N O OM E M,B E N E K E N G E N A AM D K O L M E R D M,V A NL E E UW E N E,e ta l.T h er o l eo fI C U n u r s e si nt h es p i r i t u a la s p e c t s o f e n d-o f-l i f ec a r e i nt h eI C U:a ne x p l o r a t i v es t u d y[J].S c a n d i n a v i a n J o u r n a l o fC a r i n g S c i e n c e s,2017,31(3):569-578.[18] W I L L E M S ES,S M E E T S W,V A NL E E UW E NE,e t a l.S p i r i t u a lc a r e i n t h e I C U: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D u t c h i n t e n s i v i s t s,I C U n u r s e s,a n d s p i r i t u a l c a r e g i v e r s[J].J o u r n a l o fR e l i g i o n a n dH e a l t h,2018,57(2):583-595.[19] A B U-E L-N O O R N.I C U n u r s e s'p e r c e p t i o n s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s p i r i t u a l c a r e a t t h e e n d o f l i f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p o l i c y c h a n g e[J].O n l i n e J o u r n a l o f I s s u e s i nN u r s i n g,2016,21(1):6. [20]罗丹丹,李金玲,邓琼琼.重症监护室护士角色清晰度对灵性照顾能力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23,22(3):68-71.[21] L I C H T E N T H A L W G,V I O L A M,R O G E R SM,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p r e l i m i n a r y e v a l u a t i o no f E M P OW E R f o r s u r r o g a t e d e c i s i o n-m a k e r s o f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J].P a l l i a t i v e&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 2022,20(2):167-177.[22] F O U K A G,P L A K A S S,T A K E T A,e t a l.H e a l t h-r e l a t e dr e l i g i o u s r i t u a l s o f t h eG r e e kO r t h o d o xC h u r c h:t h e i r u p t a k e a n dm e a n i n g s[J].J o u r n a lo f N u r s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2012,20(8): 1058-1068.[23] C L I N E M,N O T T I N G HAM M,L O C K HA R T S.S y n e r g y f o rc l i n i c a l e x c e l l e n c e:t h eA A C Ns y n e r g y m ode lf o r p a t i e n t c a r e[J].C r i t i c a l C a r eN u r s e,2006,26(2):139-140.[24]S M I T H A R.U s i n g t h e s y n e r g y m o d e l t o p r o v i d e s p i r i t u a ln u r s i n g c a r ei nc r i t i c a lc a r es e t t i n g s[J].C r i t i c a lC a r e N u r s e, 2006,26(4):41-47.[25] L E L A N DBD,N I T U M E,H A N C O C K M,e ta l.P r o s p e c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f p h y s i c a l c o n t a c tw i t h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c h i l do n c a r eg i v e rs p i r i t u a lw e l l b e i n g[J].T h e J o u r n a l o fP e d i a t r i c s,2017,191:250-254.[26] C A N F I E L DC,T A Y L O RD,N A G YK,e t a l.C r i t i c a l c a r e n u r s e s'p e r c e i v e dn e e d f o r g u i d a n c e i na d d r e s s i n g s p i r i t u a l i t y i nc r i t i c a l l yi l l p a t i e n t s[J].A mJC r i tC a r e2016,25(3):206-211.[27] WA N G WJ,H S U H.A p p l y i n g s w a n s o n's c a r i n g t h e o r y t om a n a g e s p i r i t u a l d i s t r e s s i na p a t i e n tw i t ht e r m i n a l l u n g c a n c e r[J].T h e 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2014,61(4):97-102. [28] B E R N I N GJN,P O O R A D,B U C K L E Y S M,e ta l.A n o v e lp i c t u r e g u i d et oi m p r o v es p i r i t u a lc a r ea n dr e d u c ea n x i e t y i nm e c h a n i c a l l y v e n t i l a t e d a d u l t si nt h e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u n i t[J].A n n a l so ft h e A m e r i c a n T h o r a c i cS o c i e t y,2016,13(8):1333-1342.[29] D U F F YEI,G A R R Y J,T A L B O T L,e t a l.A p i l o t s t u d ya s s e s s i n g t h es p i r i t u a l,e m o t i o n a l,p h y s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d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n e e d so fm e c h a n i c a l l y v e n t i l a t e ds u r g i c a l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 p a t i e n t sv i ae y et r a c k i n gde v i c e s,h e a d n o d d i n g,a n dc o mm u n i c a t i o nb o a rd s[J].T r a u m aS u r ge r y&A c u t eC a r eO p e n,2018,3(1):e000180.[30] D A V I D S O NJE,P OW E R S K,H E D A Y A T K M,e ta l.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s u p p o r t o ft h ef a m i l y i n t h e p a t i e n t-c e n t e r ed i n t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A m e r i c a n C o l l e g eo fC r i t i c a lC a r eM e d i c i n eT a s kF o r c e2004-2005[J].C r i t i c a l C a r eM e d i c i n e,2007, 35(2):605-622.[31] E R N E C O F FNC,C O X C E.S p i r i t u a l i t y,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a n dt h e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A n e w a p p r o a c h[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o f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C r i t i c a l C a r eM e d i c i n e,2017,195(2):150-152.[32] G O R D O NBS,K E O G H M,D A V I D S O N Z,e ta l.A d d r e s s i n gs p i r i t u a l i t y d u r i n g c r i t i c a l i l l n e s s:ar e v i e w o fc u r r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J].J o u r n a l o fC r i t i c a l C a r e,2018,45:76-81.[33] R I A H I S,G O U D A R Z IF,HA S A N V A N DS,e t a l.A s s e s s i n g t h ee f f e c t o f s p i r i t u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t r a i n i n g o n s p i r i t u a l c a r e c o m p e t e n c y i nc r i t i c a l c a r e n u r s e s[J].J o u r n a l o fM ed i c i ne a n dL if e,2018,11(4):346-354.[34]单逸凡.癌症晚期居家患者灵性照护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㊃9705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6期学,2016.[35] W E I N E RSB.C r e a t i n g a n di m p l e m e n t i n g ar e s i d e n te m o t i o n a lw e l l n e s si n i t i a t i v ei n a n a c u t e c a r e s e t t i n g:t h e r o l e o ft h ep a l l i a t i v e c a r e s o c i a l w o r k e r[J].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W o r k i nE n d-o f-L i f e&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2020,16(3):209-218.[36]张宇平,朱雷禹,沈林燕,等.医务社工在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哀伤辅导中的作用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21,38(4):95-96. [37]滕菲,高菲,关乐,等.医务社工在肿瘤患者服务中的角色和功能[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2):254-256. [38]李晓芳.叙事治疗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以北京市S医院一例癌症患者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21(18):32-34. [39] H E Y D A R IA,M E S H K I N Y A Z D A,S O U D MA N D P.T h ee f f e c to f s p i r i t u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t r a i n i n g o n j o bs a t i s f a c t i o no f p s y c h i a t r i cn u r s e s[J].I r a n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i a t r y,2017,12(2):128-133.[40] N A S C I M E N T OL,A L V A R E N G A W,C A L D E I R A S,e t a l.S p i r i t u a l c a r e:t h en u r s e s'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t h e p e d i a t r i c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u n i t[J].R e l i g i o n s,2016,7(3):27.[41] P I E R C EA,H O F F E R M,M A R C I N K OW S K IB,e ta l.E m e r g e n c yd e p a r t m e n t a p p r o a c h t o s p i r i t u a l i t y c a r e i n t h e e r ao fC O V I D-19[J].T h e 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E m e r g e n c y M e d i c i n e,2021,46: 765-768.[42]彭鲁峰,赵海军,王沙沙,等.I C U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5):1403-1405.[43] E L L I N G T O NL,B I L L I T T E R IJ,R E B L I N M,e ta l.S p i r i t u a lc a r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i n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S e m i n O n c o lN u r s,2017,33(5):517-525.[44] R E B L I N M,C L A Y T O N M F,X UJY,e t a l.C a r e g i v e r,p a t i e n t,a n dn u r s ev i s i t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i nc a n c e rh o m eh o s p i c e[J].P s y c h o-o n c o l o g y,2017,26(12):2285-2293.[45]魏才娟,张倩,王文霞.癌末患者嵌入性灵性照护安宁疗护个案实践[J].医学与哲学,2019,40(20):35-38.[46]罗宝林,陈森芸,陈佩燕,等.国内外灵性照护模式的相关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7):587-590.(收稿日期:2023-09-15;修回日期:2023-12-19)(本文编辑李进鹏)健康公平视域下护士角色及现状分析韦捷,徐玉涵,龚玉婷,黄龄漪,邓雅,周星辰,郭声敏摘要对健康公平视域下护士的角色进行综述,包括健康服务提供者㊁健康促进者与保护者㊁健康管理的随访追踪者㊁健康服务的协调者㊁健康问题的研究者与公共政策制定者,并对限制其角色功能充分发挥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健康公平视域下护士角色的发展提供依据㊂关键词健康公平;护士;护士角色;角色功能K e y w o r d s h e a l t he q u i t y;n u r s e s;t h e r o l e o f n u r s e s;r o l e f u n c t i o n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3.36.009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大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核心内容,人人享有健康应是人类社会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㊂维护并促进公众健康㊁减小与消除健康公平差距㊁实现健康公平是当代国家的重要职责与价值追求[1]㊂联合国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强调,各国政府应关注那些最有可能错失其所需和应得医疗卫生服务的人群,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到2030年看到一个更健康㊁更繁荣㊁更包容和更有韧性的世界[2]㊂‘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3]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年)“[4]基金项目 2022年医疗质量循证管理持续改进研究项目,编号: Y L Z L X Z22K011㊂作者简介韦捷,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646000,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徐玉涵㊁龚玉婷㊁黄龄漪㊁邓雅㊁周星辰单位:646000,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郭声敏(通讯作者)单位: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㊂引用信息韦捷,徐玉涵,龚玉婷,等.健康公平视域下护士角色及现状分析[J].全科护理,2023,21(36):5080-5083.中也提出,到2030年基本实现健康公平,健康公平的基本实现也已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总体目标㊂护士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支中坚力量,在保证人民身体健康㊁促进全民健康福祉中有着专业性和可及性等优势,在健康公平促进过程中承担着多种角色,其角色功能直接影响健康公平目标的实现㊂本文主要从健康公平视域下分析护士的角色职责及现存问题,以期为充分发挥护士的角色功能㊁促进健康公平发展提供参考㊂1健康公平相关概念健康不公平是指不合理的㊁可以避免的㊁不公正的健康差距,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群体之间,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的使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统计学测量获得,但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差别都表示不公平,只有那些可以避免㊁不应当存在的差别才被认为是不公平的[5]㊂健康公平 则与之相对,它强调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达到自己最好的健康状态,其本质是 健康可获㊃0805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