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作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第一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将物品按属性分类,本节课在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主要是研究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简单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小,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箱等形成了长方体的直观形象;从小玩的皮球更是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
学生可以从中抽象并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之后再聚集这些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得到长方形、正方形、园等平面图形。
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遵循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
设计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作业内容:
一、基础题✭
1、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物体,看看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球,哪些是
正方体,哪些是圆柱,把他们的序号写在合适的()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辨认立体图形。
2、猜一猜。
(1)有平平的面,长长方方的,这个物体是()。
(2)圆溜溜的,可以滚动的,这个物体是()。
(3)直直的,可以滚动的,这个物体是()。
(4)有六个面,每个面大小都一样,这个物体是()。
设计意图:将直观模型用抽象文字表述,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二、提升题✮✮
3、数一数,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
(2)正方体有()个。
(3)圆柱有()个。
(4)球有()个。
设计意图:在数、辨认的过程中渗透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扩展题✮✮✮
4、数一数,下面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探究意识。
激励机制:集星兑奖
1.基础题,要求独立完成,答案填写正确,每完成一题可得一颗✮,每天上限五颗。
2.提升题,要求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写出正确答案,每完成一题可得两颗✮,每天上限十颗。
3.拓展题,要求在老师引导下写出正确答案并说出题目中包含的数学知识,每完成一题可得三颗星✮,每天上限三颗。
反思与改进:
(一)批改方式的改进
1、基础题,采取自我批改与小组内互批互改相结合。
3、提升题,采取教师批改和“小老师”的批改相结合。
4、拓展题,采取教师精批。
(二)作业评价用语的正确使用
1、多采用鼓励性评语。
如“批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你的进步,表明了你的实力,继续努力吧”、“百发百中,真不愧是计算高手”、“你的解法真独特”、“真细心”、“解得巧,真聪明”等等。
2、多用期待性评语。
如:“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书写再工整一点就更棒了”、“老师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学生”、“你已经进步了,再努力好吗?”,“这道题你再做一遍,一定可以做对!”“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等等。
3、适当使用商榷性评语。
“你自己想一想,看能不能发现错在哪里?”、“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写在作业后面”、“把题目再重做一遍,看看你会不会有新发现?”、“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好一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