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胡萍讲座

合集下载

注入新活力 迈向新辉煌

注入新活力 迈向新辉煌

注入新活力迈向新辉煌2011-11-02 16:19:47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819次【打印】【繁体】【收藏】【推荐】【举报】【关闭】-----武汉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第二届学代会胜利召开2011年10月31日,武汉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在南望山校区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武汉大学教育培训中心胡楚主任,中心办公室胡杨娟主任,校区管理部孙建新主任,汪斌杰副主任、饶将将副主任以及校区管理部15位老师和143名学生代表。

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会由上届学生会主席付晨晨主持,大会共进行了六项议程:第一项由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教培中心胡楚主任致开幕词、胡主任主要从我们当前的学习环境做了分析,特别强调了“道路问题”,鼓励我们在克服当下恶劣环境下好好学习。

再次要求我们的学生代表及学生会成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勤奋学习。

从现在起树立正确的人性观、价值观、立足新起点、树立新目标。

第二项由上届学生会副主席曾祥吉代表学生会作2010-2011学年度学生会工作总结报告。

他总结了2010-2011学年度学生会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不足,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做了细致的汇报,充分肯定了第一届学生会的工作,最后以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各位学生代表共勉,以求共同进步。

会议第三项由上届学生会副主席谢枭宣读教培中心修订后的《学生会章程》,他主要从学生会组织结构、制度以及各部门职责等方面,让大家再一次细致地了解了学生会章程。

第四项由付晨晨主席宣读新一届学生会委员选举办法,为接下来的学生会委员的竞选拉开了帷幕…会议第五项:由34名学生代表候选人竞选,,通过了长达3个半小时的激烈角逐,新一届学生会委员一一诞生,看似激烈紧张的竞争,却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愉快结束,让大家看到了大一新生的意气风发、大二学生的积极向上、大三学生的沉着内涵。

此次竞争的非凡场面,也让大家看到了第二届学生会的新希望,新血液的注入与原生态的结合,学生会必定蓄势待发!第六项由教育培训中心学工管理部孙建新主任作2011-2012学年度工作计划,孙主任以“一个中心,两个层面,三种手段,四种意识”言简意赅地向大会介绍了新一年工作的核心目标,孙主任鼓励我们要艰苦奋斗,不要屈服于现在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路在铺,我们的新校区在建设,我们的教育在完善,我们应该具备坚强的毅力,不畏困难,好好学习,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学院胡小萍))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学院胡小萍))

2020/9/5
22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 习
• 小学老师:有些一年级学生入学拿笔姿势就不 正确,学生习惯养成了,老师很难纠正,所以 学前教的不正确还不如不教。现在很多小学一 二年级的学生上课爱捣乱,或者是注意力不集 中,喜欢“开小差”,很大原因是由于一些孩 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学过这些知识了,他们 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学了。 其实他们未必真懂,很可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 二,或者说只是囫囵吞枣,他们学的知识都是 半拉子知识,没有真正理解。
(《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视频)
2020/9/5
14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 害
“小学化”,有损幼儿身心健康,带来对幼儿 的永久伤害!身体机能、神经系统处于发育之 中,非常脆弱,易受伤害:
•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伤害神 经系统;
• 长时间坐着或做的姿势不对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 幼儿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超越其身心特点
2020/9/5
5
“国十条”
9.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10.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20/9/5
6
• 2012年2月,幼儿园教师标准 • 2012年9月20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园
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 • 2012年11月,《江西省城市(乡镇中心
)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
•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 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 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 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 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 势化的教育现象。
2020/9/5
9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涵义:
“小学化”体现在两方面: • 一是要求像小学生一样守

武汉理工大学公选课表

武汉理工大学公选课表

注:此课表公布后如有变更请关注教务快讯
武汉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09级公选课表1.(马区)
核心类课程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
核心类课程人文文化课
艺术类
拓展类任意选修课
武汉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08级公选课表1.(马区)
核心类课程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
核心类课程
科技文化课
武汉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08级公选课表2.(马区)
拓展类任意选修课
武汉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07级公选课表1.(马区)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技术类
核心类课程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
拓展类任意选修课
核心类课程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
艺术类
武汉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07级公选课表(余区)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技术类
通识教育任意选修课。

学南昌大学(上下学期)研究生课表

学南昌大学(上下学期)研究生课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二○一一年九月目录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2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课程表......................................................................................................................................................3-4 公共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5)经济与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6-8 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9-10 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11)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影视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12)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3-14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15)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16)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7-18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9-22 理学院化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3-24 理学院数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25)理学院数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26)理学院物理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7-2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经管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29)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30-32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信息经管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33)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中心、电子信息工程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34)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35)目录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36-38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39-41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表 (42)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表 (43)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表 (44)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表 (4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表 (46)2 / 1041 / 1042 / 1043 / 1044 / 1045 / 1046 / 1047 / 1048 / 1049 / 10410 / 104人文学院哲学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哲学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1 / 104人文学院历史学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2 / 10413 / 104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影视艺术研究中心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4 / 10415 / 10416 / 10417 / 104艺术与设计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8 / 10419 / 10420 / 104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1 / 10422 / 104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3 / 10424 / 10425 / 10426 / 10427 / 10428 / 10429 / 104理学院物理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 / 1043 / 1044 / 104机电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5 / 1046 / 1047 / 1048 / 1049 / 10410 / 104建筑工程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11 / 104建筑工程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12 / 104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3 / 104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4 / 104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15 / 104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博士研究生课程表16 / 10417 / 104机电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博士研究生课程表18 / 104。

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2007—2011学年课表

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2007—2011学年课表
研213英语口语
Edmund
5—6节
信工C403模糊控制(3节/1-6周)19人张肃宇
神经网络控制(3节/7-12周)
信工C40323人张肃宇
模糊控制(3节/1-6周)
信工C40319人张肃宇
神经网络控制(3节/7-12周)
信工C40323人张肃宇
神经网络控制(3节/7-12周)
信工C40323人张肃宇
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课程业
节次
电机与电器(8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4人)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1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8人)
电气工程(2人)
星期一
1—2节
非线性控制理论基础
信工C210徐敏
非线性控制理论基础
信工C210徐敏
非线性控制理论基础
信工C210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5人)杨胡萍
电机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研105 (7人)黄劭刚
5—6节
研215法语(5-7)34人葛莉
7—8节
信C501数字信号处理(17人)曾明如
9—11节
星期六
1—2节
3—4节
备注:各门课程总学时数严格按教学计划执行,3人以下的课不上课表。晚上第9—11节从(19:00)开始上课。
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3节)
研304(1-10周)徐龙权信工C314(10-15周)
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3节)
研304(1-10周)徐龙权信工C314(10-15周)
3—4节
5—6节
矩阵论(3节)
研114121人宋军
7—8节
9—11节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作者简介
儿童性心理发展研究与性健康教育专家
家庭教育专家
善解童贞品牌创始人
198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任儿科医师和儿科学讲师。2001开始研究儿童性心理发展和儿童性 健康教育。迄今在全国近百座城市举办儿童性健康教育讲座上千场。多次应中央电视台、新浪育儿邀请录制儿童 性健康教育节目。2015年建立善解童贞全国讲师联盟,推动中国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朝着专业与健康方向发 展。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2021年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推荐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是2021年1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萍。
内容简介
过去我们的社会一直“谈性色变”,如今这个观念正在改变。再加上性教育已经被纳入了《未成年人保护 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对孩子们进行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呼吁重视孩子 的性健康教育,孩子的成长不能缺了这一课。这套书的出版正是顺应了社会的这种需求。
谢谢观看
推荐
Hale Waihona Puke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20年一线教学成果 扫码收听父母课堂,跟孩子一起学习 儿童性教育已被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 正式成为法律保护的教育内容 《善解童真:儿童性教育读本》 严格遵循孩子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编写 全面讲解性别平等、珍爱生命、自我保护、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同伴关系 让中国父母和孩子从此不再谈性色变 与孩子一起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保护自己 向性侵害和校园欺凌说不 儿童性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了方便父母与孩子同步学习,每一课都设置了“父母课堂”,用音频的形式来向父母说明本课的学习目的 和方法,告诉父母在学习这一课中孩子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这套书引导孩子,扫码即可收听。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湖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精神,我校以开展“课内比教学”为载体,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底,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目标“课内比教学”活动,实现“两个全参与”,即全校所有教师全部参与,所有学科全部参与,重点是进行教学基本功练兵大比武。

通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主要是“六比”,即比备课、比讲课、比说课、比观课、比议课与比反思。

1、备课,主要是阐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分析归纳成教案,阐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学过程及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2、讲课,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包括教学观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教学示范与实验操作等方面。

3、说课,主要阐述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特点的分析,介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等,以考察教师备课与写课的基本功。

4、观课,即课堂观察,强调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身的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与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并依据信息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议课,就是根据议课标准做好相应的记录,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展开对话,促进反思,探求方法与策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6、反思,是指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2014学年度中小学见习教师带教情况表

2014学年度中小学见习教师带教情况表

吴海峰 八年级、高二 宋佳 黄虹 张志刚 宋悦 吴慧敏 黄静 林梅梅 李明玮 周荣 孟凡星 马祥云 李智敏 兰小硕 七年级 六年级 七、八年级 七、八年级 六年级 八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八年级 七年级 初中 八年级 六年级
物理 体育
秦欢珍 俞峰
九亭中学 九亭பைடு நூலகம்学
黄燕 张军
黄燕 张军
2014学年度中小学见习教师带教情况表
编号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见习教师所在学 见习教 校 师姓名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松江四中 二中初中 二中初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七中 松江七中 松江七中 三新学校 何芸 区级指导教师 现任教年级 高二 现任教学科 历史 美术 美术 体育 政治 英语 数学 美术 美术 化学 地理 美术 数学 体育 语文 数学 化学 体育 体育 数学 英语 语文 物理 化学 研训员带教 张史敏 胡志春刘献梅 胡志春刘献梅 俞峰 严国良 季华 阮晓明 陈萍 胡志春刘献梅 胡志春刘献梅 席云芳 周雪忠 胡志春刘献梅 潘勇 俞峰 顾伟 陆银芳 周峰 俞峰 俞峰 陆银芳 杨春霞 顾伟 秦欢珍 周峰 培训学校 上师大外语附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松江二中 松江二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松江一中 二中初中 松江二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六中 松江七中 松江七中 松江七中 松江六中 教学指导教师 鲍学红 王勇旗 王勇旗 杜杨方红 鲁福力 顾朝晖 姚萍 刘颖 刘颖 马月波 曹丽君 王勇旗 顾林华 朱智勇 官超云 侯正红 陈连红 何学军 何学军 袁泉 何顺志 施伟峰 邱连萍 陈连红 教育指导教师 关雅南 卢碧贵 卢碧贵 李萍 王志成 顾朝晖 王志成 胡萍 姚燕 马月波 王志成 卢碧贵 顾林华 薛忠友 蒋欢芳 黄引芳 高立平 夏玲华 封卫华 门静 龚萍 施伟峰 李炯 张华 校级指导教师 教学指导教师 教育指导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的奇妙世界》
主讲:胡萍
对象:在校电子专业学生
目的:1、增加学生对电子科技的感性认识;
2、通过讲座使学生了解电子科技的历史及现状;
3、通过讲座培养学生对科技的认识及兴趣
重点:1、了解电子科技的历史;
2、了解电子科技发展的现状及与生活的联系;
3、了解电子科技的未来走向。

一、过去的电子科技世界
电力电子技术相对于其他一些高新技术来说更为边缘化,它是一门联系电力和电子的学科,电力电子技术为电能的产生和利用搭起了桥梁,为电能的输出、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和平台,电力电子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电能的应用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的问世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第一只晶闸管研制成功之后,电力电子技术就正式进入了电气传动技术的大家族。

电力电子技术在可控硅整流装置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电气传动领域中革命性的成果。

电力电子技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时有了一个质的发展,晶闸管产品逐步完成了从低压小电流到高压大电流的过度,并在晶闸管的基础上开发了不能自关断的半控型器件,这就是第一代的电力电子器件,它是电力电子技术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电力电子技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在大频率、低损耗、快响应方面有了更好表现,电力电子技术想着复台化、标准模块化、智能化、功率集成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电力电子的正式技术理论,形成了一个新的高科技领域。

二、电子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1、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无论是电子程序的编程还是半导体的制作工艺,在近几年来几乎是飞速发展。

汽车在这个时代也是在悄无声息的革命着,有时候我们身在其中,反而不知道。

汽车从最早的纯机械结构(柴油机时代)到具备有简单的电子技术(模拟信号),到现在具有总线与多中断处理的电子系统总成。

以车为例:
最早的操控辅助系统还是ABS,防抱死刹车系统。

但是之后加入了ESP车身稳定控制,这两个系统在汽车使用上是比较长的,但是随着CAN总线的使用,其他大量的电子系统被引入制动力分配(EBD),刹车辅助(EBA),自动驻车等。

这些电子系统看似无用,其实它们都在无声无息的保护着驾驶者,在单个车轮尤其是前轮驶入水潭或者地面凹凸不平的地方的时候,一个车轮的急减速会造成车辆的旋转,这个时候,ESP与EBD就会介入,保证车辆不会打滑,漂移。

2、电子技术在普通家庭生活中的应用
一篇1978年的时代周刊上的文章讲述了当时的人们对新诞生的集成电路的遐想:“这块英寸大的‘奇迹芯片’无可比拟的大容量与高速计算能力足以媲美十年前占几个房间大的电子计算机。

它易于大规模生产,通过成本的降低,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电子计算机演变成为PC和笔记本电脑,繁荣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从学校到银行系统,从公共交通到航空航天。

英特网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信息流通,使全球化成为可能。

它的应用已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学习还是购物,甚至衣食住行,都存在IT发展的广阔潜力。

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IT电子产品将在未来十年中继续飞速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更加先进、高效和舒适的生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从曾经的mp3、数码相机、U盘和移动硬盘的普及可以预料,未来十年,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将进一步数字化。

正如E-mail和网上聊天取代了传统的书信和电报一样,全新涌现的数字产品将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传统产品,如,学生最常接触的书本纸张等传统信息媒介。

类似于索尼公司的电子书产品,the Reader一样的数码设备将存储等同于几十甚至几百公斤重的海量书本信息。

那时候,忙碌的学生们将不再抱怨肩上沉重的书包,人们可以不再为买书花费时间和金钱在去书店的奔波上,而数以万计的人类智慧结晶——书籍将在网络上唾手可得,只需轻轻一按键盘即可下载,给求知若渴的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如此飞速的知识传播或许就具有如同中世纪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那样巨大的影响力,从信息传播效率上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

报纸和杂志的销售也可能逐渐被在线有偿下载替代,那么邮递员就不必清晨挨家挨户递送报纸,繁琐的印刷销售过程通过英特网上快捷的程序命令便能瞬间执行。

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从中节省全球消耗所需的亿万吨的纸张,从而拯救宝贵的森林树木资源,有效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使用的油墨往往来自化工厂,因此也间接避免了污染排放。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突出,未来十年里,电子产品也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将面临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等问题。

而一系列的生活必需品:拐杖、轮椅、医疗健康用品等也会由此电子化、智能化,如功能更齐全、更便捷的电子拐杖、电子轮椅甚至保姆型智能机器人,都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集无线视频聊天与紧急呼救、电视、广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电子产品必将受到老人的青睐,这样,既可使老人摆脱孤独,又能使儿女们安心、放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一举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它在激烈竞争和产业结构升级中高速发展,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8%—10%之间,平均为同期世界GDP增长率的1.5倍。

2000年上半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出现了较强的发展势头。

但是,200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趋缓,导致了2001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整体下滑。

根据《2002年世界电子数据年鉴》的不完全统计,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2001年信息产品的产值为1051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3.7%,销售额为10463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2.3%。

三、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发展梯次化、产业分工全球化。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其全球性采购、全球性生产,、全球性经销的趋势日益明显。

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而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生产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发达国家在行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1999年,全球电子工业总产值11335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8%、日本占23%、西欧占20%、中国仅占4.25%。

可见,在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分工中,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还是产品生产、营销,中国均处于中低端。

第二,产品生产规模化,产品设计个性化。

电子信息产品大部分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产品则很难在。

市场竞争中立足。

目前,产品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彩屯年产量一
般在400万台以上,个人计算机和通信产品年产量规模普遍在500万台(万线)以上,彩管产量300万只以上,片式电阻的月产量甚至达到100亿只以上,国外主要片式钽电容器生产厂年产量均在15亿只以上。

因此,电子信息产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没有巨额的资金投入,很难形成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乙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渐成为潮流,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彳七,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点。

为了适应市场的这一变化,柔性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要求的产品应运而生,令人目不暇接。

第三,主导企业国际化,企业模式网络化。

二战后,跨国公司发展迅猛,它们凭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资金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200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35家电子信息企业全部是跨国公司,其营业收入达10426.15亿美元,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比例超过85%。

另外,全球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趋势也使电子信息产业传统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人才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中小科技企业在开发创新中的灵活性和重要作用日益明显,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企业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并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产业界限模糊化,技术创新一体化。

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汽车、能源、交通、轻纺、建筑、冶金等技术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和更广阔的产品门类;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交叉经营、资源共享;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产品的共享,个人计算机、传真机、手机等大量进入家庭,使投资类和消费类产品的边界趋于模糊,3C(Comput-,er,Consumer,Communication)技术的融合,使传统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终端逐步融为一体的信息家电出现。

第五,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

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关键技术或关键产品的技术创新更能为企业树立行业领袖地位。

因此,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核心集中在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垄断上。

电子信息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集中在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

软件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而集成电路、新元器件则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基础,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美国、日本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源于掌握并垄断着这些领域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

韩国以及我国台湾为提高其竞争力,也在大力发展关键元器件。

印度、爱尔兰和以色列则在软件开发生产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