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细菌的检查方法ppt课件

细菌的检查方法ppt课件

细菌学诊断
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 在肽聚糖的外面,不易着色;分枝菌酸结合染料 结实。
用途:分枝杆菌的鉴定
方法
初染:石炭酸复红 〔初染加温延伸染色时 间〕
二、细菌感染的检查 细菌学诊断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普通琼脂平板
血平板
标 选择培育基 分别

培育
察看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 ——初步鉴别
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隧道显微镜
一、形状学的检查
〔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一、形状学的检查
〔三〕染色标本的检查 1、单染法 2、复染法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3、特殊染色法
革兰染色〔Gram stain〕
方法
•涂片 •枯燥 •固定 •染色:
初染:结晶紫
媒染:碘液 脱色:95%酒精
复染:苯酚复红或沙黄
细菌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初染:结晶紫 媒染:碘液 脱色:95%酒精 复染:苯酚复红或沙黄
G+金黄色葡萄球菌 紫色 G-大肠杆菌 红色
革兰染色〔Gram stain〕 原理:细胞壁构造 用途: 细菌分类 了解细菌致病性 选择用药
细菌学诊断
抗酸染色
碱性美兰细菌学诊断1617致病菌的检验程序普通琼脂平板血平板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学诊断观察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初步鉴别纯培养生化反应测定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血清学鉴定18细菌分离培养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学诊断的金标准是最可靠的传统诊断技术
第六节 细菌的检查方法
一、细菌形状的检查
〔一〕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挑取可疑菌落
涂片、染色、镜检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带图片)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带图片)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

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细胞群体叫菌落(colony)。

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一种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一定稳定性。

,以此可以对不同微生物加以区别鉴定。

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一项重要容。

1)细菌的培养特征包括以下容: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征及迁移性等。

在液体培养中的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2)霉菌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大多数酵母菌没有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和细菌的很相似,只是比细菌菌落大且厚。

液体培养也和细菌相似,有均匀生长、沉淀或在液面形成菌膜。

霉菌有分支的丝状体,菌丝粗长,在条件适宜的培养基里,菌丝无限伸长沿培养基表面蔓延。

霉菌的基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都常带有不同颜色,因而菌落边缘和中心,正面和背面颜色常常不同,如青霉菌:孢子青绿色,气生菌丝无色,基菌丝褐色。

霉菌在固体培养表面形成絮状、绒毛状和蜘蛛网状菌落。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 起支原体肺炎等疾病。
医学重要微生物种类
衣原体
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可引起沙眼、鹦鹉热等疾病。
螺旋体
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梅毒、钩端 螺旋体病等疾病。
02
细菌学基础知识
细菌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01
球菌、杆菌、螺形菌
02
微生物特点
03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04
繁殖快,数量多。
05
适应性强,易变异。
06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01
微生物分类
02
微生物命名
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化学组成及 遗传物质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
采用双名法命名,即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在前,种 名在后。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目录
• 微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 • 细菌学基础知识 • 病毒学基础知识 • 真菌学基础知识 • 寄生虫学基础知识 • 免疫学在医学微生物中应用
01
微生物基本概念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
0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 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重要微生物种类
01
细菌
包括球菌、杆菌、螺形菌等, 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
02
病毒
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必须在 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
殖,可引起病毒性疾病。
03
真菌
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引 起真菌病。
医学重要微生物种类
03
放线菌

细菌和真菌部分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部分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细菌
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菌落的定义
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细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方式
真菌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大小:个体微小
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
结构:单细胞个体,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膜、细胞壁,部分有荚膜和鞭毛
异养——大部分细菌
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多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霉菌:青霉、曲霉等
大型真菌:蘑菇、灵芝、银耳、冬虫夏草等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二分裂)
异养
孢子生殖
自养——硝化细菌、硫化细菌
在自然界的作用
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酵母菌还有液泡)
出芽生殖(酵母菌的主要生殖方式)
配制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第二节细菌1、发现细菌的是。

“微生物学之父”是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的方法。

2、细菌:(1)。

(2)(3(4(5(6(7(83、4、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种类 项目 细菌 真菌 细胞结构 单细胞,无成形细胞核, 原核生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成形细胞核, 真核生物个体大小 个体微小 有微小的,也有较大的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酵母菌多为出芽生殖) 营养方式 大多数为异养 全部为异养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

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 真菌 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3)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真菌和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的制作:2、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膨胀形成。

3、酿造甜酒的过程是洗米、淘米→蒸米→冷却接种→保温发酵。

其中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灭菌,用凉开水冲淋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菌的种类发酵原理 应用 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酿酒、制馒头、面包, 乳酸菌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酸奶、泡菜 醋酸菌把葡萄糖分解为醋酸 制醋 霉菌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制酱、腐乳(1)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
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3
4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
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
(2
(3
(4
(5
(6
(7)
(8
3、
4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1(2)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
(3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1、食品的制作:
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
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

《常见细菌鉴定》课件

《常见细菌鉴定》课件

绿脓杆菌的鉴定
总结词
常见于土壤和水环境中,可引起皮肤和肺部 感染
详细描述
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和水环境中的细 菌,可引起皮肤和肺部感染。它对某些抗生 素具有抗性,因此治疗较为困难。鉴定绿脓 杆菌的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和免疫 学检测等。
肺炎球菌的鉴定
总结词
常见于人类上呼吸道中,可引起肺炎和脑膜炎等疾病
详细描述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它具有强致病性,可引起严重的腹泻、腹痛 等症状,甚至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和血 清学检测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总结词
常见于食品和环境中,可引起食物中毒和感染
细菌鉴定实验操作
04
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显微镜、培养皿、培养基、细菌样本 等。
实验试剂
染色剂、生理盐水、酒精等。
实验仪器
恒温箱、离心机、天平等。
实验步骤
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操 作步骤。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试剂,检 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细菌样本制备:将细菌样本进行稀释,涂 布在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免疫学鉴定
总结词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细菌的抗原性物质。
详细描述
制备针对特定细菌抗原的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相应细 菌,常用于临床病原体快速检测。
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结词
通过细菌基因组的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
详细描述
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基因测序或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通过比对分析确 定细菌的种属和基因型。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ppt课件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ppt课件
但具有相似G+C含量的生物并不一定表明它 们之间具有近的亲缘关系。
t课件
13
核酸分子杂交
定义
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用人工方法对两条不同来源 的单链核酸进行复性,以构建新的杂合双链核酸的技 术,成为核酸杂交。包括DNA-RNA、DNA-rRNA、 rRNA-rRNA分子间的杂交。
ppt课件
14
核酸分子杂交
DNA是除少数RNA病毒以外的一切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每一种微 生物均有其自己特有的、稳定的DNA即基因组的成分和结构,不同种 微生物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程度代表着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疏密。 因此可以用基因组的一些指标作为鉴定微生物类别的依据。
ppt课件
9
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DNA碱基比例测定 核酸分子杂交法 rRNA寡聚核苷酸编目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ppt课件
1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
从不同层次(细胞的、分子的),用不同学科(化学、物理学、遗传学、 免疫学、分子生物等)的技术方法来研究和比较不同微生物的细胞、细 胞组分或代谢产物,从中发现的反映微生物类群特征的资料。
在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 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以往各种界级分类不同的新系统,称为三域学说,
"域"是一个比界更高的界级分类单元,过去曾称原界。 三个域指的是细菌域(以前称"真细菌域")、古生菌域 (以前称古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ppt课件
17
rRNA寡核苷酸数目
定义
一种通过分析原核或真核细胞种最稳定的rRNA寡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程度,以确定不同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和进化谱系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