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中“其”字的所有用法
初中文言文其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其的用法“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初中文言文其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初中文言文其的用法,欢迎阅读。
初中文言文其做代词的用法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初中文言文其做副词的用法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其”字的用法(一)“其”字用作代词的用法:又分几种情况:1、“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④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夫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口技》)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2、“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3、“其”字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用法: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人教版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2

5.其信然邪?其梦邪? 6.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 7.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8.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5.其信然邪?其梦邪? 其,代死讯。 6.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 其,代十二郎。 7.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指示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 示作用,可译为“那”。 8.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指示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 示作用,可译为“那”。
9.呜呼!其信然矣!
10.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11.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12.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9.呜呼!其信然矣! 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10.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11.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12.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可译为 “将”。
13.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14.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15.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无穷期矣。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14.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 是……”“还是”。 15.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 是……”“还是”。
重要虚词
其: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2.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3.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4.呜呼!其信然矣!
重要虚词
其: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代嫂嫂。 2.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其,代韩会。 3.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4.呜呼!其信然矣! 其,代死讯。
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 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 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 它,就能够一饱自己的口福 了。狼说:“那如何对付猛 犬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 离间说:“羊好多次说你坏 话,他们说的话不堪入耳, 您却一点不生气,是没听到 呢,还是害怕主人呢?等到 他们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 为您把这耻辱全部洗刷掉。 希望您答应我!”猛犬笑着 说:“想要给他加上罪名, 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 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心, 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漫长 ,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 与狼就离开了。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2、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3、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唐雎不辱使命》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大家一起来读下面的短文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
得饱其(4)口福。”狼 曰:“其(5)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
数詈君,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 无闻邪?其(8)畏
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
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
山记》 5、指示代词远指,那,那个,那些 例:②怀其璧。(其:那块)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四、做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 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文言文“其”字用法

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其〞字的用法〔一〕“其〞字用作代词的用法:又分几种情况:1、“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含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肯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杂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决,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2、“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含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3、“其〞字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用法: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假设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其〞字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的用法: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其】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三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2.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为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其”的用法

五。复音虚词 何其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而”字的用法
•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 种关系。 •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如: •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 阁序》) •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二,代词,用作第二人称,通“尔”,可译为 “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方,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也可译为“地”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七),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也 可不译。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八),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也可 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二).用作副词。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 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道”“还是”“一定”等,或省去。 (1)加强祈使语气 例如: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其的用法

其”字的用法1、“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④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夫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口技》)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2、“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3、“其”字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用法: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其”字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的用法: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6、“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其”字用作副词的用法:1、“其”字加强祈使语气的用法: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其”字加强揣测语气的用法: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文言文“其”字用法

文言文中“其”字的用法“其”字的用法(一)“其”字用作代词的用法:又分几种情况:1、“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2、“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3、“其”字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用法: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太后》)4、“其”字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的用法: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5、“其”字指示代词的用法: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1)称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祭十二郎文》)——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其,代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同上)——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其,代韩会)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梦邪?(同上)——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其,代死讯)
2有时活用第二人称。
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
(同上)——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
(其,代十二郎)
3、指示代词。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副词
1、用于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语气。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2)表示反问,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同上)——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同上)——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2、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可译为“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同上)——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同上)——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同上)——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