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复习一一
期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2019年将要结束,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年大部分的课程都已经学完。
接下来就是期末考试,而这需要一份适合的复习资料。
下面就是八年级下册各科目需要准备的内容。
语文课有四大板块:课文,作文,阅读,词语。
课文部分需要背熟,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
重要的知识点也要特别标注,以便于之后的巩固和强化。
在作文中,要着重的是修改技巧和类型演练,模拟考试。
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同时要学会阅读节选,并进行抽象概括。
英语课中,同样有四个板块:词汇、语法、听力、阅读。
词汇部分,需要每天记忆和背诵,提高和巩固是需要反复学习。
语法的学习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收集。
听力和阅读则需要在购买英语听力和阅读的资料,九分选七考的核心。
数学科目则分为代数,几何,统计和数与量。
代数要做的是记公式和技巧,以及初步的应用。
几何则需要复习面积,周长,画图和重点难点的答题技巧。
统计包括频率和概率运用,还可能会夹杂一些其他几章的题目。
数与量则是要做整套练习,因为要考查的内容比较多。
地理科目中包括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中国地理概述、区域分化、区域经济等内容。
下册最后一个章节是地理知识考试,修订每个知识点,做练习题和模拟试卷,还可以尝试“以图为据”来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历史科目近年来开始注重“体验”式的学习,内容涉及夏商周的政治、治理和技术含量。
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由海到陆”,从神话传说开始,一代代各个朝代的改革,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各个朝代的对比。
最后就是科学课程,本学科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大板块。
学科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较为常用的是课本和补充资料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练习知识点的运用和思考,题目不要停留在反复模仿的阶段。
以上则是八年级下册所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还可以将这份资料搭配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相信好的复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是可以帮助孩子顺利通过期末考试的。
八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八年级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需复习和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保证考试的顺利。
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八年级几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语文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其中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点。
同学们需要掌握文中的主旨、细节、段落大意等,利用相关短语解决选择题。
作文的重点是写作要点、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结构合理。
同学们可以通过背诵词汇来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数学数学是一门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科目。
同学们需要掌握加减乘除、百分数、比例和方程、集合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意题型和命题方法,强化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学们还要注意练习计算速度,提高解题能力。
英语英语是一门要学好并且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
同学们需要掌握英语的语法、单词表达和积累阅读量。
合理利用英语短语、缩略语、并列句等,提高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需要了解课本外的词汇和句型,扩展阅读范围。
物理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并且掌握的学科。
在复习阶段,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光、电、热等基本知识点,并且能够熟练解决计算题。
特别注意物理公式的应用和题型分析及解析。
看懂图表和实验结果也是很重要的。
化学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和有趣的学科,也是考试难度较高的科目之一。
同学们需要熟悉基本元素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计算等。
同样需要关注物质的构成、固体与液体等,学好化学,需要多脑力。
而实验还需要加强练习,掌握实验方法和安全防护。
综上所述,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差异比较大,同学们还需在偏科方向多学习加强,对比上一学期的考试成绩,找到自己的不足,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耐心坚持下去。
最好在复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一次成功的考试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八年级下册各科知识点的复习也变得格外重要。
为助力同学们的复习备战,本文将介绍下册各科值得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语文: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考察的是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能力,建议平时多练习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从而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作文:作文考查的是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可多读范文,积累写作素材以及优秀的写作技巧。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考察的是同学们对于文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建议同学们多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数学:比例:比例是数学中一个相对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掌握比例的概念和应用,还需要熟悉比例的化归、合比、分比等运算方法。
数列:数列也是一个基础的数学概念,同学们应该熟悉常见的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公差、首项等概念。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些新概念,同学们需要掌握如反面概率、无放回抽样等概念。
通过多做概率和统计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英语:词汇: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应该通过朗读英文文本和多做单词记忆练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语法:语法是英语学习中又一个核心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掌握英语中的各种时态和语态,还需要注意动词的时态和主谓一致等概念。
阅读:阅读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阅读英文材料,掌握阅读技巧和识别词汇量。
科学:物理: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牛顿三定律、功、能量等概念,还需要练习光学、电磁学等高难度的物理题目。
化学:化学是一门需要掌握实验技能的学科,同学们应该在实验室中认真实验,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生物:生物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同学们需要掌握基本细胞学、生物分类、生态环境等概念,并通过实践加深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认识。
总之,复习备考是考试成功的保障,希望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八年级下册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八年级下复习资料姓名:学号:力力1、什么是力?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物体;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
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会画力的示意图)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弹力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
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
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
还要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若没有,则要调或读数时要进行加减修正。
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
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厘米。
4注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
粗略计算时,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地面上6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N。
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
八年级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期末复习资料八年级期末复习资料随着学期的逐渐接近尾声,八年级的学生们即将迎来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检验,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八年级期末复习资料。
一、数学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八年级学生在备考期末考试时,要重点关注数学的复习。
1.1 整数运算整数运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八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特别是负数的运算规则。
此外,还要了解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以及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分数运算分数运算是八年级数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同学们要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特别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此外,还要了解分数的化简和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3 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八年级数学的难点之一。
同学们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特别是用图像法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
此外,还要了解方程和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英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科目。
在期末考试中,英语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因此,八年级学生在备考期末考试时,要全面复习英语的各个方面。
2.1 听力听力是英语考试的重要部分,也是八年级英语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学们要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英语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同时要注意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答题技巧。
2.2 口语口语是英语考试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同学们要通过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英语口语材料进行口语训练,同时要注意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
2.3 阅读阅读是英语考试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同学们要通过阅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同时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8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8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8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随着学期的逐渐结束,期末考试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对于8年级的学生们来说,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不仅能够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还能够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下面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数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的复习: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代数式等基础知识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通过做一些基础题来巩固记忆。
2.解题技巧的掌握:掌握一些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代入法、逆向思维法、分类讨论法等。
在做题时要注意审题和理清思路,避免盲目计算。
3.题型的熟悉:了解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例如方程题、几何题、函数题等。
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试题来熟悉题型。
二、语文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阅读、写作、作文等多个方面。
在复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关的题目练习。
2.写作技巧的提升: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排比、比喻、夸张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文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词语和句子的积累:记忆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子,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背诵课文和做一些词汇练习来巩固记忆。
三、英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复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训练:通过听一些英语短文、对话和新闻等,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和模拟试题来进行训练。
2.口语表达的练习:多参与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练习,或者参加英语角等活动。
3.语法和词汇的复习:复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常用的词汇,扩大自己的语言基础。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1.密度及其特性【知识点的认识】(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水m=1.0×103kg/m3【命题方向】密度的定义,密度性质是命题的方向.例1: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分析:根据纳米技术进行分析.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塑料泡沫搭建舞台道具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小,相同体积时,质量小,对人的伤害小.根据熔点和沸点的定义进行分析.解: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价是利用纳米技术,与密度无关.不符合题意.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是利用单位质量该燃料放出的热量多,与密度无关.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泡沫搭建舞台表演中的道具房屋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不容易对人造成危害.符合题意.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是利用被测温度在酒精熔点和沸点之间,与密度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熔点、沸点、热值和密度.例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分析: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②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③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相应改变.解:A、B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状态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D、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温度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ρ=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解题方法点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的含义:(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f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卜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但注意密度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公式ρ=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大(特殊情况除外),则其密度相应减小.反之,温度下降时其密度增大.2.固体密度的测量【知识点的认识】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来计算质量;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来测物体的体积.【命题方向】测密度时是先测量质量还是先测量体积,若物体不能沉入水怎么办?测量时的步骤及原理都是命题关键.例1: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151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1.2×103kg/m3.分析:(1)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则大米的体积会变大.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大,密度会变小.(2)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读数时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2)已知大米的质量,求出大米排出水的质量,可求出大米的休积,求出大米的密度.解:(1)测大米体积时,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则大米的体积会变大.大米的质量不变,由ρ=可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大,密度会变小.(2)砝码的质量是:150g,游码的质量是1g,所以物质的质量是:150g+1g=151g;(3)瓶子和水的总质量m=143g,大米质量m1=48g,则它们的总质量m2=143g+48g=191g,当把大米放入瓶子中时,水会被排除一部分.则它们最后质量为m3=151g,则溢出水的质量m4=m2﹣m3=191g﹣151g=40g;则水的体积为V===40cm3;大米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则大米的密度ρ1===1.2g/cm3=1.2×103kg/m3;故答案为:小;151;1.2×103;点评:此题中因为大米的体积不好直接测量,因此用到间接测量法.本题测量颗粒的体积,体现的是一种探究实验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属于等效替代.同时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例2:某同学要测定一个不沉入水的木块的密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用细线打拴住小角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V1;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刻度V2;C、把木块和铁块系在一起,并让它们全部浸入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V3;D、用天平测出木块质量为m1;E、用天平测出铁块质量为m2.(1)请选择必要的步骤,并将正确顺序的步骤序号填在横线上:DAC;(2)用上述有关的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表示木块的密度ρ木=.分析:(1)实验的原理依据了密度的计算公式,需要求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根据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特点,采用助沉法使之浸没,间接测出其体积.其基本操作步骤为:在待测物体上悬挂一个重物,先将重物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V1,再将物体与悬挂重物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V2,则待测物体的体积V=V2﹣V1,在这一过程中,小重物的质量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无须测量的.(2)将所测得的有效数据代入公式ρ=可得出其表达式.解:(1)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可知,在测量木块的体积时,借助小铁块,采用助沉法,须将小铁块挂在木块之下,先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再将铁块与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则木块的体积等于两次示数之差,在这一过程中,小铁块的质量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无须测量的.故必要且正确的步骤序号应为:DAC.(2)对照步骤可知,木块的质量为m1,木块的体积为V3﹣V1,代入密度的公式得:ρ==.故答案为:(1)DAC;(2)ρ=.点评:在本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掌握利用量筒测不下沉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这里用到的方法称为“助沉法”,即借助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帮助其下沉.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简化步骤、减小误差,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重物的质量是不需要测量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解题方法点拨】先用天平测出该物质的质量,再用量筒(量杯)测出该物质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在实验中应注意:(1)关于量筒(量杯)的使用①弄清所用的量筒(量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量杯).②测量时将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量杯)中.③观察量筒(量杯)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是凹形的(例如水),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的(例如水银),观察时要以凸形的上部为准(可记为凸顶凹底).(2)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有关数据,然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来测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A.在量筒(量杯)内倒入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数体积V1;B.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量筒(量杯)内,待物体浸没在水中后,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C.待测物体的体积就是V2﹣V1.3.液体密度的测量【知识点的认识】一、常规法1.主要器材:天平、量筒2.测量步骤:(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3.计算结果:根据ρ=得ρ液=二、密度瓶法1.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2.测量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3.计算结果:液体的质量m液=m2﹣m0液体的体积:V液=V水=液体的密度:ρ液=ρ水三、密度计法1.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2.测量步骤:(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3.计算结果:ρ液=ρ水【命题方向】(1)直接测液体的密度.(2)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怎么测.(3)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怎么测.(4)在测量时怎样造成误差较大.都是命题的关键.例1: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可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然后将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m2,用m1减去m2即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最后根据ρ=求出密度.解: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时,可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根据ρ=求出密度,所以实验中没用的步骤为: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尽量的减小误差.例2:小红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60cm3.(3)再将盛有剩余液体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2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 1.1×103kg/m3.分析:(1)调节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读出液面对应的刻度值,即液体的体积.(3)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知道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求出倒入量筒液体的质量.(4)知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解:(1)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V=60ml=60cm3.(3)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50g+10g+2g=62g,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总﹣m'=128g﹣62g=66g,(4)液体的密度:ρ===1.1g/cm3=1.1×103kg/m3.故答案为:(1)右;(2)60;(3)62;(4)1.1×103.点评:本题是测量液体密度最典型、最基本的方法.【解题方法点拨】(1)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2)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3)测量液体的质量时,是用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就是倒入量筒液体的.4.机械运动【知识点的认识】(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2)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3)机械运动的分类【命题方向】机械运动的定义及机械运动的判断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例1: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分析: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于一个物体来说,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发生变化;选择参照物时,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解:A、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A正确.B、在选择参照物,除了不能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外,其他无论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可以选择,B错误.C、运动快慢不变,但如果不是沿直线运动,就不能叫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D、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比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四个选项中涉及了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还有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等知识点,虽然难度不大,但需要对基本概念理解透彻,才不容易出错.例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解: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掌握和了解,比较简单.【解题方法点拨】(1)所谓位置的变化:一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发生变化,二是指两个物体间的方位发生变化.(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了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那么我们就说该物体做了机械运动,反之该物体则没有做机械运动.如大脑的思维活动,树木的生长都不是机械运动.5.时间的估测【知识点的认识】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要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1世纪、1年、1月、1天、1h、1min、1s是怎样的时间.【命题方向】近几年全国中考和竞赛试题,“估测题”出现的比例一直在持续上升.该类题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客观原则:“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用于生活”,而“估测题”就是这种要求下的一个体现.例1: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次哈欠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A、眼镜迅速眨一次,大约用时0.1s,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不符合题意;C、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符合题意;D、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远大于1s,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物理的实际应用中,估测的运用是广泛的,因此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应该有清楚的认识.例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脉搏的估测时间.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因为人的脉搏跳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利用身体上脉搏时间估测时间.故分别填:脉搏;时间.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题方法点拨】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笔者就最近几年各地试卷中出现的“估测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后发现,要想做好“估测题”,要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6.长度的估测【知识点的认识】(1)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要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1m、1dm、1cm有多长.(2)常见的物体长度有:①手臂长74cm②某同学身高160cm③手指宽1.5cm④教室课桌高78cm⑤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mm⑥教室门的宽度是95cm⑦一本物理书长26.7cm⑧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mm【命题方向】近几年全国中考和竞赛试题“,估测题”出现的比例一直在持续上升.该类题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客观原则:“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用于生活”,而“估测题”就是这种要求下的一个体现.例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错误;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错误;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例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A.8cm B.8mm C.8dm D.8μm分析:本题考查对长度的估测及长度数据、数量级的认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并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解:A、对于12岁的学生来说,一年内身体增长大约10cm左右,符合题意;B、8mm等于0.8cm不到1厘米,是不明显的,不符合题意;C、8dm等于80cm,一年内身高增长80cm超出人类增长的速度,不符合题意;D、8μm等于0.008mm,还不到1mm,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题方法点拨】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笔者就最近几年各地试卷中出现的“估测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后发现,要想做好“估测题”,要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7.长度的测量【知识点的认识】(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h=(其中h是每张纸的厚度,n是纸张数目,注意不是书的页码数,纸张数目=,H是n页书总厚度)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④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命题方向】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测量长度选择什么合适的工具,一般物体及特殊物体长度的测量都是命题方向.例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 B.1.75m C.1.85m D.1.95m分析: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解:“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0cm=1.7570m;。
八年级期末基础知识总复习

八年级期末基础知识总复习第一章§1-1生活中的水1.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和内。
其中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是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态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态和形式存在的。
3.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叶片长成叶刺状,为了,根系特别发达,来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而变化。
5.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1)分别写出A、B、C、D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环节名称:A BC D(2)目前人类对这个环节可以施加一定影响。
§1-2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和组成的,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水的重要性质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凝固点是;水的异常现象有,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3.实验现象可知,左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右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图上电源A代表极。
4.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C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1-3水的密度1.某种物质叫做这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密度的定义公式是。
其两个变形公式是:m= ,V= 。
2.1克/厘米3= 千克/米3,0.9克/厘米3= 千克/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科学意义是。
4.下列三种物质: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5.小明家上个月用去自来水10米3,即用去水千克,每吨水的价格为1.8元,则这个月要交水费元。
6.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着等质量的水、酒精和食盐溶液,如图所示则杯中是酒精。
7.一个100毫升的量筒最多可量出酒精克。
(酒精的密度为0.8克/厘米3)8.要测量某物质密度根据的原理是: ,所需的主要器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期末复习一
范文
Henry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用英文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
Henry’s problems
1.有时感到孤独,不善于交朋友
2.经常玩电脑游戏
3.不擅长英语
Advice
1. 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
2. 不要花太多时间玩游戏
3. 认真听课,多向老师请教
Henry has some problems in his life and study. Some times he feels lonely and he isn’t good at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s because he is too shy. He doesn’t learn English well and he often plays computer games at home.
In my opinion, he should learn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If he wants to learn English well, he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in class and practice speaking with others. If he has any questions, he can ask his teacher for help. When he is free, he shouldn’t spend long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t’s bad for his health and wastes l ots of time.
第十四周练习一作文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请根据以下内容写一遍短文,谈谈学生玩电脑游戏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影响建议
1. 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容易疲劳,对眼睛有害。
2. 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无法取的好成绩。
3. 父母和老师会生气1. 多锻炼,对身体有益
2. 多读书报,有帮助于培养兴趣
3. 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听音乐
二。
完成下面的同义句
1.She doesn’t want to drink milk now.
She doesn’t ______ ______ ______ milk now.
2.Florence Nightingale was a nurse. She came from a rich family.
Florence Nightingale was a nurse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Do you often dream?
Do you often ______ ______ ______ ?
3. They told the boy not to pick flowers.
They ______ the boy ______ ______ flowers.
4. It’s time for our lunch.
It’s time for ____ ______ _____ lunch.
5. Don’t worry. I’ll look after your baby carefully.
Don’t worry. I’ll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our baby.
6. People in Japan eat a lot of fish. We eat a lot of fish, too.
People in Japan eat a lot of fish. ______ ______ ______.
7. It may have different tastes.
______ it ______ different tastes.
8. All the other girls are standing behind the tallest one.
The tallest girl is standi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he line.
9. It takes about fifteen minutes on foot.
It is about ______ __ ___.
10. I didn’t have a rest. I went on writing.
I went on writing ______ a rest.
11. How sweet her voice is!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she has!
12. Beethoven didn’t say any more.
Beethoven said ______ ____.
14. I woke up very late this morning, so I was late for school.
I ______ ______ up ______ ______ ______ get to school on time.
15. If you don’t study harder, you won’t catch up with the others.
If you don’t study harder, ______ ______ ______ the others.
16. Lin Tao runs faster than the other two boys.
Lin Tao runs ______ of the ______ boys.
17. H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e girl was blind.
_____ ______ ______, he _____ the girl was blind.
18. This kind of medicine is much too expensive for poor people.
The poor people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his kind of medicine.
19.He is sure to be on time.
I’m sure ______ ______ ____ on time.
20. I bought this dictionary for 58 yuan.
I ______ 58 yuan ______ this dictionary.
21. Mark Twain wrote the book.
Mark Twain ______ ______ ______ of th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