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位置复习

合集下载

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间关系

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间关系

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间关系运动是物体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而物体的位置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和定律。

一、位置和位移的概念在讨论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间关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位置和位移的概念。

位置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位置,通常用坐标来表示,比如直角坐标系中的(x, y)坐标。

位移则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量,它是一个矢量。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二、匀速直线运动在分析运动物体的位置与时间关系时,我们首先来讨论最简单的情况——匀速直线运动。

假设一个物体从位置A匀速向右移动到位置B,经过的时间为t,位移为Δx。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速度v = Δx / t由此可见,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恒定,位置与时间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

三、速度与加速度除了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还需要讨论速度和加速度对运动物体位置与时间关系的影响。

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置变化量,是位置对时间的导数。

在直线运动中,速度一般表示为v,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米每秒(m/s)。

加速度则是速度单位时间的变化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般表示为a,加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米每秒的平方(m/s^2)。

四、直线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关系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不再保持恒定,因此位置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假设一个物体在初始速度为v0的情况下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后的速度为v,位移为Δx。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 = v0 + atΔx = v0t + 1/2at^2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直线运动中的位置与时间关系是一个二次函数关系。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任意时间的速度和位移。

五、圆周运动的位置与时间关系除了直线运动,我们还需要讨论圆周运动的位置与时间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时间和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时间和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时间与位移时间与时刻:①时刻的定义: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于位置、瞬时速度、等状态量,一般说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时刻。

②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都是指的时间。

位移与路程:①位移的定义: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又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又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②路程的定义:路程是物体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在确定的两点间路程不是确定的,它及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位移及路程的关系:位移与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

【同步练习题】D.1997年7月1月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解析:A、c、D、E中的数据都是指时刻,而B中的15s是及跑完100m这一过程相对应的,是指时间.答案:B2.如右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以下关于它们位移大小的比拟正确的选项是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解析:该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其路程不等,但初位置、末位置一样,即位置的变化一样,故位移一样大.答案:D3.以下关于矢量与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m,那么这两个位移可能一样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5m,那么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上下,不能说表示方向解析:当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一样时,才能说这两个矢量一样;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号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答案:AD4.关于矢量与标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10℃比5℃的温度低解析:由矢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关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与单位决定,所以-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大,故c错;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时高出与低于的温度,所以-10℃比5℃的温度低,故D正确.答案:AD5.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路程分别是A.0;πrB.2r,向东;πrc.r,向东;πrD.2r,向东;2r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及初末位置有关,及运动径迹无关;而路程是指实际经过的径迹的长度,不仅及初末位置有关,还及运动径迹有关.答案:B。

九、空间位置与时间计算技巧

九、空间位置与时间计算技巧

九、空间位置与时间计算技巧2023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专项训练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数:了解数的正确读法,如10读作ten,20读作twenty。

2.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12比10大,10比8大。

3.数的加减法:了解数的加减法基本概念,如3+2=5,10-8=2。

二、数的比较1.大小比较: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如A>B或A<B。

2.大小排序:能根据数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从小到大排列:1、2、3、4、5……从大到小排列:5、4、3、2、1。

3.比较规律:了解比较规律,如“+”不改变大小,“-”改变大小。

三、数的加减法1.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如加法表示合在一起,减法表示拿走或减少。

2.加减法的算式:掌握加减法的基本算式,如5+3=8,10-5=5。

3.应用题:能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应用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5+3=8(个)。

四、图形识别1.基础图形:认识并能区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础图形。

2.立体图形:认识并能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

五、钟表认识1.钟表的基本认识:了解钟表的结构和功能,如刻度、时针、分针、秒针等。

2.钟表的换算: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时间的运用:能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如7点30分读取为7:30。

4.时间的计算:能简单计算时间,如8:30到9:15相差多长时间?9:15-8:30=45分钟。

六、人民币换算1.人民币的换算: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2.人民币的识别:能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

3.人民币的应用:知道如何使用人民币购物、付款等。

4.购物计算:能简单计算购物时的找零,如顾客需支付10元,商家找零8.5元,顾客应该支付多少?10-8.5=1.5元。

时间与太阳位置

时间与太阳位置
end subroutine sun_RA_dec
!******************calculatino the sun`s position******************** subroutine sun_pos(d,lon2,r) real::d,lon2,r real::w,x,y,e,M,EE,v real,parameter::pi=3.1415926535897932384 real::deg_rad=pi/180.0 !度到弧度的转换 real::rad_deg=180./pi !弧度到度的转换 M=356.0470+0.9856002585*d M=M-360*floor(M/360.) w=282.9404+(4.70935E-5)*d e=0.016709-(1.151E-9)*d sindM=sin(M*deg_rad) cosdM=cos(M*deg_rad) EE=M+e*rad_deg*sindM*(1.0+e*cosdM) x=cos(EE*deg_rad)-e y=sqrt(1.0-e*e )*sin(EE*deg_rad) x2=x*x y2=y*y r=sqrt(x2+y2) v=rad_deg*atan2(y,x) lon2=w+v if (lon2>=360.0 )then
year =dble(year1) month=dble(month1) day =dble(day1) d=(367*year-((7*(year+((month+9)/12)))/4) & +((275*month)/9)+day-730530) d=d+0.5-lon/360. !calculation days from 2000.1.0

地理初中经纬度与时区知识点讲解

地理初中经纬度与时区知识点讲解

地理初中经纬度与时区知识点讲解经纬度与时区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用于描述地球上的位置和确定时间。

在地理学中,经纬度是一种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准确位置。

时区则是根据经度的不同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规定各个地区所使用的时差。

本文将详细讲解初中地理中与经纬度和时区相关的知识点。

一、经纬度的概念与表示经纬度是描述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坐标系统,它由两个角度值表示,分别是纬度和经度。

纬度用来描述地球表面北南方向的位置,而经度则用来描述地球表面东西方向的位置。

1. 纬度纬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距离。

通过纬度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的南北方向。

地球表面被划分为北纬和南纬两个半球,赤道为0°,北极为90°N,南极为90°S。

纬度的取值范围为-90°至90°,南纬用负数表示。

2. 经度经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距离。

本初子午线被指定为0°经度,它通过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180°至180°,东经用正数表示,西经用负数表示。

180°经度分隔了东半球和西半球。

经纬度的表示通常采用度(°)分(′)秒(″)的形式。

例如,北京的经度是116°23′30″E,纬度是39°54′26″N。

需要注意的是,纬度和经度是独立的,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准确描述一个位置。

二、时区的原理与标准时间时区是为了统一地球各地的时间而设立的。

地球表面由于自转的缘故,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

为了方便人们在不同地区的交流和计时,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隔15°。

本初子午线(0°经度)所在的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所使用的时间被称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也被称为世界时(UTC)。

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东经每15°经度,时间向后移动1小时;西经每15°经度,时间向前移动1小时。

时间和位移—人教版(2019)

时间和位移—人教版(2019)
点作为原点,规定好坐标轴的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物体的位置就可 以用它的位置坐标来描述.
例如,我们要确定一辆行驶在北京长安街上汽车的位置,可以沿东 西方向建立 一维坐标系,x轴的正方向指东,选取路上的某交通岗亭作为坐标原点O,汽车 的位置就可以用它的坐标 准确地描述出来。如果汽车的坐标是30 m,表示它在 岗亭 以东30 m处;如果汽车的坐标是-20 m,表示它在岗亭以西 20 m处(图 1.2-2)。
(2)时间间隔能显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常用来表 示时间间隔的关键词有:内、经历、历时等。如图所示,前2 s内、 第2 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
物理认知的时间世界
典例1(多选)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间
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 CD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内,也可以称为2 s 时 B.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C.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运动到B的位移ΔxAB=ΔxAC+ΔxCB
[解析] 位移是矢量,比较两位移的大小时,只需比较数值,符号表示方向,选项A、C错误,
B正确;因ΔxAC=xC-xA,ΔxCB=xB-xC,则ΔxAC+ΔxCB=xC-xA+xB-xC=xB-xA=ΔxAB,即 ΔxAB=ΔxAC+ΔxCB,选项D正确。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打出墨点而显出点迹的一 种计时仪器,它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 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给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220V电源,按下脉冲 输出开关,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接正极的放电针和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 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而且在交流电的每个周期放 电一次,因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出点间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的周期,当电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1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1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1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位置与方向的概念,正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学生能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理解面积的含义。

3. 学生能认识年月日,并能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1. 位置的相对性:介绍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向,让学生理解位置是相对的,需要参照物来确定。

2. 方向的辨别: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辨别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

3. 方向的描述:教授学生如何用方向词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面积1. 面积的含义:让学生理解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2. 面积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

3. 面积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年月日1. 年月日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年月日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如计算日期、星期等。

3. 年月日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操作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绘制图形、制作模型等,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讨论法: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练习法: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3.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时间状语的位置与用法总结与分析

重点时间状语的位置与用法总结与分析

重点时间状语的位置与用法总结与分析时间状语是指在句子中用来表示时间的词、短语或从句。

在英语中,时间状语具有重要的功能,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句子中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顺序、频率等信息。

在句子中,合理使用时间状语的位置和用法对于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与分析几个重点时间状语的位置与用法,提供一些关于时间状语的写作技巧。

1. 时间状语位置与用法总结(1)句首位置:在英语中,时间状语常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以便突出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或者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开始。

例如:Yesterday, I went to the cinema.(昨天,我去了电影院。

)在这个例句中,“Yesterday”就是一个时间状语,出现在句首位置。

(2)句中位置:时间状语也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改变句子的语序,增加句子的变化和丰富性。

例如:I will go to the cinema tomorrow.(明天我将去电影院。

)这个例句中,“tomorrow”是一个时间状语,出现在句子的中间位置。

(3)句末位置:时间状语也可以放在句子的末尾,这样可以起到强调句子的整体含义的作用。

例如:I went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昨晚我去了电影院。

)在这个例句中,“last night”是一个时间状语,出现在句子的末尾位置。

2. 重点时间状语的应用与分析(1)频率副词(adverbs of frequency):频率副词用来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发生的频率,其中包括often(经常)、usually(通常)、sometimes(有时)、rarely(很少)、never(从不)等。

频率副词通常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末尾,用来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的发生频率。

例如:I often go to the gym.(我经常去健身房。

)(2)时间短语(time phrases):时间短语用来表示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包括yesterday(昨天)、today(今天)、next week(下周)、in the morning(早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向与位置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1 1
1 东 东
东北 1 2
东南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跑60米约12( ) 从家到学校15( ) 每天大约睡9( ) 煮饭大约要20( ) 带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眨一下眼大约需要1( ) 学校每天早上8( )上课
我会算:
3时=( 180 )分 240 )分=4时 (
7时=( 420)分
( 60 )分=1时
某汽车厂1小时可以生产9辆汽 车,从3:20到5:20,一共可以 生产多少辆汽车?
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2

35分
差 10 秒到
6

1
5:00
8:05
2. 看一看,填一填。
(1)
上车:7:30
下车:7:50
上课:8:10 下课: 8:50
乘车用的时间是 20分钟 。 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 50-30=20(分钟) 10+40=50(分)
时、分、秒的复习
1、时、分、秒的关系: 1时=( )分 1分=(
)秒
2、怎样认读一个钟面上的时刻? (说一说认读的方法)
分针走一小格是( 1分钟 ) 走一大格是( 5分钟 ) 走一圈是( 60分钟 )也就是( ) 1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 走一圈是(12小时)
秒针走一小格是( 1秒 ) 走一大格是( 5秒 ) 走一圈是( 60秒 ),也就是(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