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合集下载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一落实国家和广东省的工作部署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土地资源国情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 ....................................................................... 2 二、指导思想 ....................................................................................................... 4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 5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 7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 8 六、规划范围 ....................................................................................................... 9 七、规划期限 ....................................................................................................... 9 第二章 南海区概况 ...................................................................................................10 一、区域概况 ..................................................................................................... 10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3 三、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 .................................................................................22 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30 一、耕地保有量 ................................................................................................. 30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1 三、建设用地 ..................................................................................................... 31 四、其他指标 ..................................................................................................... 32 第四章 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34 一、基本农田划入 .............................................................................................34 二、基本农田划出 .............................................................................................36 三、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8 第五章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41 一、建设用地调出情况 .....................................................................................41 二、建设用地调入情况 .....................................................................................41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情况 ...................................................................46 一、允许建设区 ................................................................................................. 46 二、有条件建设区 .............................................................................................46 三、禁止建设区 ................................................................................................. 47 四、限制建设区 ................................................................................................. 47 第七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48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

“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2011年1月“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佛山高新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巩固“二次创业”成果,全面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关键时期。

佛山高新区作为全市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依照上述指导方针和目标编制,对未来五年佛山高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

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过去五年,佛山高新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为高新区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引领,重点跨越,在管理体制、创新集群和招才引智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十二五”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佛山高新区发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一区六园”架构逐步完善。

在“变中求发展”,是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佛山高新区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并于2008年争取到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同意,对全市六个重点工业园区进行资源整合,用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来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以此带动和引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佛山高新区“一区六园”实施“二次创业”发展的新格局。

整合后,高新区核定面积48.6平方公里。

“一区六园”新体制的搭建,对落实科技部要求国家高新区推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工作,对引导各园区实施创新引领和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合了国家高新区的“品牌”优势和创新资源,带动园区协调发展。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7]406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7]406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7]406号)禅城区、顺德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关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意见》业经2007年11月5日市政府十三届2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关于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意见为理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现提出意见如下:一、关于市高新区管理架构和职责(一)市高新区管理架构、职责。

市高新区模式为一区辖两园(禅城园、顺德园)。

由李子甫副市长、麦洁华副市长共同担任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禅城区、顺德区分管副区长或常委,市经贸局、科技局主要领导共同担任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下设市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办公室编制为3人,负责高新区日常工作。

具体人员由李子甫同志负责落实,人员独立于两个园区,由市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管理,3人供给及费用由市级财政承担。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牌子挂在市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原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大楼。

市高新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统一协调高新区的发展。

具体分工:市经贸局牵头,主要负责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作。

市科技局负责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产品的认定工作及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和考核工作。

市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职责:负责开展高新区的调研,研究分析国家对高新区的政策动向及对我市高新区发展的影响,尤其对高新区的扩园和国家对高新区今后的政策走向等方面的把握以及在不能扩园的情况下高新区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管委会报告。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工业(科技)园区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工业(科技)园区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工业(科技)园区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5.08•【字号】佛府[2003]52号•【施行日期】2003.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工业(科技)园区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府[2003]5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佛山市工业(科技)园区发展实施意见》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五月八日佛山市工业(科技)园区发展实施意见为加强工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加速园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根据《佛山市工业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为加强对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工业园区建设协调小组。

由市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市发展计划、经贸、科技、外经贸、建设、规划、国土、财政、环保、人事、公安、高新区管委会、国税、地税、工商、电信、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任成员。

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协调解决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具体日常工作由市经贸局、科技局负责。

各区也要相应成立园区建设的协调机构。

各工业园区应成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的具体规划、开发、招商引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市确定的重点工业园区及园镇互动的园区,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按照《关于印发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佛机编[2003]30号)执行。

二、规范工业园区的设立为推动工业园区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今后凡新设工业园区,都必须经市或区政府批准。

新设市、区级或跨区的工业园区,必须经市政府批准;新设镇级工业园区,必须经区政府批准,并报市政府备案。

今后不再批准新设村级工业园区,现有村级工业园区要逐步整合到区(镇)级工业园区。

佛山高新区概况

佛山高新区概况

佛山高新区概况发布时间:2013-08-25 来源:佛山高新区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佛山国家高新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现辖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园、高明园五个园区,总协调面积596平方公里。

历经20年开拓创新,锐意发展,佛山高新区现已形成光电显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新光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家电等多个产业集群,佛山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基地等5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有77个项目入选广东现代产业500强,26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5个,上市企业13家。

目前已有一汽—大众、IBM、神州数码、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松下电子、海尔电器、旭瑞光电、本田波箱、奇美电子、彩虹集团、台湾普立华、丰田纺织、香港新鸿基集团、浦项制铁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超过260多家,2012年佛山国家高新区“一区五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6%,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0.72亿元。

佛山高新区已成为佛山市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

2011年底,经向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汇报,佛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发展方案》,决定把南海中部片区(包括南海高新区)与三水乐平园区作为佛山高新区的核心园区(南海中部片区远期规划约400平方公里,其中南海高新区约7.5平方公里,规划协调范围包括狮山镇、罗村街道办、以及大沥镇和丹灶镇的部分区域,三水乐平园区远期规划85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建设,通过核心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佛山高新区的整体发展,并于2012月1月12日举行了核心园区建设启动仪式。

佛山高新区聚焦“高”“新”两大发展核心 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佛山高新区聚焦“高”“新”两大发展核心 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佛山高新区:聚焦“高”“新”两大发展核心 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文/拓晓瑞 通讯员/陈婕佛山高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圈层,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高度集成,交通四通八达,深度融入了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佛山高新区实行“市统筹、区建设、齐分享”的管理体制和“一区五园、统一规划、分园管理、创新服务”的管理模式,园区管理面积为470.72平方公里,下辖禅城园、南海园、顺德园、高明园和三水园5个园区,以发展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与健康、生产性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强政策制度顶层设计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佛山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创新驱动发展和“1+1+9”工作部署,围绕“紧扣高质量、争当领头羊,大局抢急所、奋进勇担当”的要求,从制度顶层设计入手出台制定了《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若干措施》《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制造业单打冠军企业的认定及资助实施细则》《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佛山高新区企业研究院及境外研发机构认定及资助办法》等系列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0年,佛山高新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191.83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3356.61亿元,同比增长2.91%;营业收入4569.44亿元,同比增长2.65%;进出口总额895.88亿元,同比增长2.76%。

据赛迪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先进制造佛山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佛山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引擎,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体园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佛山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广东省有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高”和“新”两大发展核心问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推动高新区在经济总量、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在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和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其他相关规划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

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

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

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

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

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发展定位:佛山高新区创新中枢、战略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高地、“金科产”融合试验区,着力培育创新和孵化集群,集聚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光电、汽车为特色主导,同时注重研发总部、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南海园总体结构为“一园三片”,其中“一园”指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三片”指的是狮山北园片区(国家审核公告为区块一)、软件园片区(国家审核公告为区块二)和丹灶园片区。

规划到2020年,园区建设用地规模689.18公顷。

南海园-规划结构分析图
南海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发展定位:佛山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以汽车、光伏、生物医药、家电制造为特色,同时培育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产业。

三水园区总体规划结构为“一心四片”,其中“一心”是指位于三水工业园北边的服务核心,集聚园区管委会及商业、商务服务设施;“四片”分别指园区北部沿着科勒大道两侧的综合功能区、南部三江公路沿线的商务服务片区、园区中部的现代工业发展区、研发生产和咨询服务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30.36公顷。

三水园-规划结构分析图
三水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发展定位:佛山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都市型工业示范区。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则以环保装备制造业、陶瓷设计等无污染制造业为主,逐步转型为高端服务业和高效集约的城市型工业区。

禅城园区总体规划结构为“一园三片”,其中“一园”是指佛山高新区禅城园,“三片”分别指禅城经济区片区(南庄园片区)、城西园片区(张槎工业园片区)以及城南园片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104.25公顷。

禅城园-规划结构分析图
禅城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发展定位:佛山高新区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总部经济中心。

强化工业设计和智能云端等方式提高家电制造的产品附加值,实现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

同时依托顺德本土格兰仕、美的等行业巨头发展民营经济总部集群,提高顺德园对顺德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顺德园规划结构为“一园两片”,“一园”是指佛山高新区顺德园,“两片”分别指顺德生态新城启动区(杏坛片区)和顺德工业园(容桂片区)两个片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62.71公顷。

顺德园-规划结构分析图
顺德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5)高明园
发展定位:佛山高新区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新材料特色研发基地。

以新材料为创新重点,强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注重提升传统产业,中远期园区还是保持五金、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发展传统产业同时注重引入清洁生产机制,实现绿色发展。

高明园区总体结构为“一心三廊多片”,其中“一心”是指结合位于百灵路的服务核心,集聚管委会及商业、居住服务设施;“三廊”是指丽江路绿化廊道、高明河水系生态廊道以及杨和镇河流绿化廊道;“多片区”是指由北至南布局的综合功能区、现代工业发展区、商务服务片区、生态保育区以及依托杨和镇区形成的现代服务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072.4公顷。

高明园-规划结构分析图
高明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