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受力分析专题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精华版.doc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精华版.doc
受力分析是指在给定的力学系统中,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过程。
它是力
学基本原理的核心,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
它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也是工程实
际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主要涉及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力、垂直力和摩擦力。
1、力的大小和方向:力是一种影响物体运动或变形的外力。
受力分析要求要知道物
体所受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便更好地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
2、重力力:是指物体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它的方向是由地心引力的作
用范围确定的,数值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重力力是物体运动的最重要力之一。
3、垂直力:是指物体由于垂直面上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力,它的方向是沿贴合面
垂直向外,大小则和作用力成正比。
受力分析是一门复杂而又具有深度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
理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也是学习受力分析的重要环节,希望每一位同学可以通过努力
去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为更深入的力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一、知识储备:1.二力平衡的条件: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合力为零。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受到接触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受到磁力。
3、重力的方向向下;作用点为物体重心。
4、弹力产生的条件为物体发生形变;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6、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和物体间摩擦系数有关;与物体质量、形状等无关。
二、受力分析:1.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3)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和添力;4)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3、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4、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5、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三、应用: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2牛,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8牛,方向与合力相反。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变。
受力分析总结知识点

受力分析总结知识点受力的概念:受力是物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物体受到的外界力的表现。
受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接触力是指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簧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牛顿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它的力之间的关系,即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平衡法、力图法和分解法。
平衡法是通过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即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力图法是通过绘制力的图解来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物体所受的外力情况;分解法是将力按不同的方向分解成分力,通过分析每个方向上的力来求解合力。
受力分析的应用:受力分析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中,受力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优化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科学研究中,受力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情况,推动科学的发展。
受力分析的实例:受力分析的实例有很多,比如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机械装置的受力分析、航天器的受力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实例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出这些物体所受到的外力情况和受力效应,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受力分析的局限性:受力分析是一种简化的理论模型,它假设物体是刚体、外力是静止的、力的作用时间短暂等,这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因此,在一些复杂的场景下,受力分析可能并不能完全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细致和精确的分析。
总的来说,受力分析是力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受力情况和受力效应。
物体受力分析知识点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知识点总结一、受力的基本概念1. 受力的定义:受力是指外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力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相互作用的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上的施力和受力是相等的,但方向相反。
2. 受力的种类:受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如重力、弹簧力、摩擦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接触而产生的力,如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 受力的表示:通常使用箭头表示受力,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受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为单位。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受力平衡;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F=ma。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物体受到的外力和它对外界施加的力是相等的,但方向相反。
三、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 分析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首先要确定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方向和大小,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2. 绘制受力图:将物体受到的外力用箭头表示在图上,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 分析各力的合成:将所有受力按照合力的原理进行合成,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计算出加速度。
5. 检验受力分析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进行检验,确保受力分析的结果符合物体的实际运动状态。
四、接触力的知识点1. 弹簧力:弹簧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与形变方向相反。
2. 静摩擦力:当物体相对静止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与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但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受力分析专题

受力分析专题一、学习目标: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1.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三、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①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②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确定受力情况(注意题中的匀速、静止等字眼)③有重力先画重力(只要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物体与地球是否接触,都要受重力作用).④分析与研究对象所接触的物体,看它是否对研究对象有力的作用(如提、拉、挤、压、支持、推、摩擦),以确定是否受: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摩擦力等.⑤一般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分析受力情况⑥检查一下各力是否有施力物体.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则此力不存在。
例3:试画出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课堂练习】画出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1、静止(如图9)2、物体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水平拉力F=20N ,G=40N,(如图10)3、光滑斜面上运动的物体。
(如图11)4、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如图12)5、地面上关闭发动机后慢慢停下来的汽车。
(如图13)6、如图14: A 、B 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其中G A =10N ,GB=20N ,分别画出A 、B 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各力的大小。
7、如图15: A 、B 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其中G A =20N ,GB=50N ,分别画出A 、B 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各力的大小。
8、如图19,用F压=40N的力将A物体压在墙面上静止,①请画出A物体受力的示意图,②如果F压增大,f摩会增大吗?为什么?9、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10.用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小球,使其在空中摆动.在图中画出小球摆到A 点是受到的重力和悬线对它施加的4牛的拉力的示意图.11、如图23,①物体A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个力的作用, 如果F=20N ,则摩擦力等于_______N ,如果F逐渐减小,物体将作_______运动。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知识讲解

初物理最全力中受分组图析.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2图图图图图图图F图12图图11 图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 v FFvF图1615图图13图14物体处于静图图图物体静止在斜面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vv v F F图图图图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vF F图图图图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物体处于静29图30 图28 图杆处于静止状态,其杆处于静止状杆处于静止状态,A B v vO C33 图34 图31 图32图匀速上匀速下、B两物体受力分析:A三、分别对AAFAAFFB B B C图图图两物体一A、BA、B两物体均静、两物体均静止B、AC vA v B图两物体一起匀速AB、随电梯匀速上升.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A(2) (1)(3)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水平地面粗糙(6)(4)(5)(9(7)(8)(12) (11)(10)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15) (14) (13)滑轮重力不计(18)(16)(17)(19)(20)(21)(22)(23)(24)A静止小球三球静止(27)(25)(26)表面光滑AO表面粗糙,OBO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PQ(30)(29)(28)B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3)(31)(32)B匀速运动A、匀速运动A、B(36) (35)(34)、))()()((37383940AB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C三者的受力图(38) (39)(37)(42) (40) (41)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45) (44) (43)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A匀速上升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48)(47) (46)试题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解:①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②根据题干图可知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F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肯定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F,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一定受到墙壁向左的推力.④分析本题关键是知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A 物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倾斜的墙面虽然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相互作用力.如图:解:(1)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物体A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受到竖直方向下受到重力和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摩擦力,那么这个力必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则必有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力与之平衡.显然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答案为:A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在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点评: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求其中的另外一个力.②给出两个力,判定这两个力是否平衡.此题属于第一种思路.水平传送带上放有一待传送的货物,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作出货物在传送带上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原来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为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画出物体的重心,由重心竖直向下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重力G,如图:,如图:F由重心向下作传送带的垂线,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支持力,如图:由重心沿物体运动方向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摩擦力f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受力分析的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逐一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解答:解:(1)物体受重):1fF2F1G力、地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地面的摩擦力,如图():2 、绳的拉力F2,如图(、地面的支持力(2)物体受重力GF1,如图:f、竖直墙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4,如图(F2、地面的摩擦力f、墙角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4G、地面的支持力F1):5,如图(的弹力、物体、半球体的支持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5GF1F2AF3):6、F2如图(6()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1点评: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按受力分析的步骤去分析,分析完成后要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假设法等对各个力进行验证,已保证各个力的正确性对于物体A,在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而B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分析时注意定滑轮不省力,即A对B的拉力等于B对A的拉力.解答:答:题目左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B的压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因为AB一起匀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速运动,AB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B点评:本题难点:物体AB一起匀速运动时,B物体靠惯性运动,AB之间没有力的作用.(1)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2)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③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1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力的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3)物体位于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4)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5)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6)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1(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
初中受力分析专题

初中受力分析专题一、力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1.常见几种力二、力学作图1.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这个图就叫力的示意图。
(其中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注意:弄清受力物体、分析所受几个力、抓住“力的三要素”规范作图。
2.画力臂杠杆五要素:1.支点O: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O到动力F2作用线的距离。
点拨:力臂可简称为“点线距”。
三、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由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先分析运动状态。
1、运动状态指:“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加速”、“减速”状态。
在“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这两种状态下,物体受力平衡。
2.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平衡状态:物体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物体在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四、连接滑轮组注意:1.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有几段绳子,提升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几。
2.确定绳子的绕向。
3.滑轮组F=G/n=(G物+G动滑轮)/n总S=nhh为物体上升高度S为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股数例题分析例题1作力的示意图1、在图中画出南瓜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时,首先找准受力物体;其次明确要画的力、力的三要素;最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画法规范作图.例题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作力的示意图物体A正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A所受各力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例题因为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运动状态,所以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专题:初中力学受力分析

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F
B.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
检验所画出的力和力的变化。
G
类型一 水平面上的物体
例题1:如图是水平地面上静止的 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变式: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 左减速滚动,请画出足球受到所有力的 示意图。
物体受力分析与推导
类型二 斜面上的物体
若三块砖呢?
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块木块A、B、 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 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 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
练习3.下图中的三个物体正在匀速直线向左 运动,那么各接触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 何?
物体叠放问题
A、B、C三个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木块施 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三个木块共同向右匀速运 动,已知木块的重力都是G,请分别画出三个木 块的受力示意图。
FBA
对于A
对于B FCB
fCB
G
对于C F地C
F
f地C
f BC
G
FA B
G
FB C
练习1: 质量相同的两块砖A、B被两木板夹住,试 分析 A、B的受力情况。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 果是不光滑的,并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A
3.画出受力示意图
B C
4.检查(“多力少力”)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 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
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强调: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
《受力分析》
解答力学问题的钥匙
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 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外力 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分析顺序
• 1. 确定研究对象
•
可以是对某个物体进行分析,也可
以是把几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2. 按顺序画力
1. 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
• 2 .画已知力:将题目中已经告知的力 画出,注意一定是要分析物体受到的力。
• 地球周围受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考虑 有无摩擦力
• 其他外力细分析,合力分力不重复,只画 受力抛施力
• 3 .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确定 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 (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 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有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的趋势,则画出摩擦力。
3. 检验分析结果
• 1 .每一个力都应且都能找到对应的施 力物体
• 2 .物体受到的力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对应。
4.注意事项
•
(1) 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根据性质命名的实际力(如重力、
弹力、摩擦力等),不画它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
•
(2) 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
(3) 每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防止“漏力”和“添力”。
如以一定初速度冲上斜坡的小球,有同学认为会受到推力,但是这个
推力并不能找到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推力。
•
(4) 对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如在空
中下落的小球。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如推
一个圆筒上台阶,推力是作用在手与筒的接触位置的。
•
(5) 为了使问题简化,题设条件中常会说明忽略某些次要的力。
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但如果没有明确说明,不要自作主张
地舍去。
•
(6) 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
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
不同时,其情况也不同。如下落的小球受到的空气摩擦力是向上的,
而上抛的小球受到的空气摩擦力是向下的。
•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 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 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